百戲薈戲曲講堂——黃梅戲藝術特色

行當

早期黃梅戲班多為半職業性質,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裝道具)、箱下(負責燒茶做飯)十二人。與京劇、崑曲有嚴格、精細的分工不同,黃梅戲基本角色只有七行: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臉。由於班社人少,演出整本大戲時,常常需要一個演員扮演多個角色,因而在黃梅戲中,演員沒有嚴格分行、生、旦、醜都可以演。

百戲薈戲曲講堂——黃梅戲藝術特色

音樂

黃梅戲唱腔分三種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陰司腔”三種腔體的統稱)。

主腔屬於板式變化體的音樂結構,是黃梅戲傳統唱膠中最具表現力的一個腔系。相對其它兩種聲腔,主腔出現最晚。它伴隨著黃梅戲劇目從獨角戲、兩小戲、三小戲發展到串戲最終形成整本大戲的過程而產生,是黃梅戲成熟的標誌。

花腔源自民歌,在黃梅戲還處於小戲的階段,就形成了百餘首小曲雜調的花腔。它屬於曲牌體,不同曲牌可表達不同的情感。與民歌不同,花腔已經具有敘事和抒情的功能。花腔旋律口語化,唱詞中多用襯字襯詞,因此變數很大,可改造性強。

三腔是彩腔、仙腔、陰司腔三種腔體的統稱,在音樂體制上綜合了曲牌體和板腔體。彩腔由花腔小曲演變而成,常用於表達偷快的情緒;仙腔也稱作“道腔”“道情”,源於道教音樂,具有一種舒展灑脫的氣度,通過特殊唱法的處理,還可表現出歡樂情緒或傷感情緒;陰司腔也叫“還魂腔”,從青陽腔吸收過來,原為劇中亡靈或行將辭世的角色抒發悲傷情感所用,表現壓抑、陰鬱的情緒。

黃梅戲最初只有打擊樂器伴奏,“三打七唱”中的“三打”即是指樂隊,伴奏樂器只有大鑼、小鑼和扁形圓鼓。王少航曾嘗試用京胡拖腔,後又有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廣。中華人民其和國建立後,才逐漸確定用高胡作為主要伴奏樂器,並逐步建立以民族樂器為主西洋樂器為輔的混合樂隊。

黃梅戲音樂中糅合了民歌、其它聲腔,王少舫曾形容黃梅戲是“喝百家奶長大的”。它的質樸、率真、優美是其它劇種所不具備的,難怪國外把黃梅戲稱為“中國的鄉村音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