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表達傳奇 書籍描述生平——讀《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

""電影表達傳奇 書籍描述生平——讀《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

《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英]馬克·布萊克著席虎牙譯雅眾文化公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我得承認,是在看過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才一遍一遍地去聽皇后樂隊那張名叫《歌劇之夜》的唱片的。一首一首地聽唱片裡的歌,數遍以後,漸漸明白,一部替皇后樂隊的主唱弗雷迪·莫庫裡立傳的電影,為什麼不用傳唱度更高的《我們是冠軍》,或者節奏強悍的《我們要震撼你》做片名?

因為,從歌詞到曲調,《波西米亞狂想曲》莫衷一是的表達,就像是傳主在未卜先知自己的生命旅程。

1991年9月27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莫庫裡死於艾滋病併發的肺炎。27年後的2018年,呈現他音樂人生的電影才拍攝完成。27年,風雲變幻、風雲激盪、風雲際會,有太多風雲人物充填進了今天依然健在的皇后樂隊其他成員的記憶裡,他們怎麼就能確定莫庫裡說過那句話——“我喜歡歌劇”?弗雷迪·莫庫裡的夥伴說,此話是他加盟皇后樂隊不久後說的。我想,電影敢於讓弗雷迪·莫庫裡說自己喜歡歌劇,是因為讓其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有著強烈的歌劇趣味。

顯性的歌劇趣味,是在歌曲短暫的引子和第一部分民謠以後一分鐘的謳歌。這一分鐘,弗雷迪·莫庫裡演唱的主歌,聽上去非常簡單,簡單到除了幾個意大利語的單詞外,都是似是而非的哼唧。而曲調呢,像是從經典歌劇裡找來了幾句唱腔後由曲作者無縫拼接起來的。我們撇開那些語焉不詳的唱詞去聽樂隊四個人的奮力高歌,那真是非常高級的和聲啊。

1600年10月,隨著意大利人佩裡·卡契尼的《尤里迪西》被搬上舞臺,西方音樂藝術品種裡就又多了一種——歌劇。莫扎特的《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等,是喜歡歌劇的愛樂者繞不過去也絲毫不想繞過去的,弗雷迪·莫庫裡一定反覆聽過莫扎特的歌劇作品,所以,我們聽這一分鐘用美聲的吟詠,分明有莫扎特歌劇的餘韻,再密實的內心世界也能表達得異常通透。

5分58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僅用一分鐘致敬歌劇,深愛歌劇的弗雷迪·莫庫裡也許覺得根本不夠?所以,他索性用隱性的歌劇趣味來包裝整首歌曲。

5分58秒的《波西米亞狂想曲》,被弗雷迪·莫庫裡用迥異的曲風“分割”成五個部分:49秒鐘的引子部分,是無伴奏四聲部合唱,聽來猶如歌者在雲中漫步;第二部分則馬上面對現實,歌曲作者用民謠曲風,緩緩道出了心中的苦悶和惶惑:媽媽我剛剛殺了人/用槍抵著他的頭……用民謠找不到解藥,弗雷迪·莫庫裡嘗試去求助深愛的歌劇,於是第三部分,一分鐘聽似混亂實質自有理路的歌劇宣敘調般的吟唱,是有罪少年最後的掙扎;過渡到第四部分,少年的不甘被弗雷迪·莫庫裡處理成硬搖滾——還有什麼曲風比硬搖滾烈度更大?暴怒的硬搖滾後,全曲只剩下了最後的十秒鐘,弗雷迪·莫庫裡筆鋒一轉,從憤怒的頂峰一下子進入到和緩的結尾段落:對我已經無關緊要了,無論風往哪裡吹。頭破血流以後,用《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心聲的弗雷迪·莫庫裡說,就這樣吧。

曲終人不散,議論不間斷,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魅力。人們評價《波西米亞狂想曲》,喜歡用“詭異”一詞,覺得歌曲又是民謠,又是歌劇,又是搖滾,弗雷迪·莫庫裡是怎麼將幾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曲風融合到一首歌裡的?我以為,他是將近六分鐘的歌曲當作歌劇來寫了。

像這樣一首語義複雜的搖滾經典,電影或者唱片都不能讓我們完全懂得弗雷迪·莫庫裡的神來之筆到底拜哪一片雲彩所賜。那麼,這本書就來得正是時候了。

該書作者、英國人馬克·布萊克在遍訪了與皇后樂隊關係密切的一干人等以及弗雷迪·莫庫裡的親密朋友後,如此還原《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成長足跡”:此歌的雛形還在弗雷迪·莫庫裡的腦子裡若隱若現時,它的名字叫《牛仔之歌》。現在,我們認定只有“波西米亞狂想曲”這一歌名才配得上這首風格一言難盡的歌曲,可當年為了保住《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個歌名,皇后樂隊不惜跟唱片公司的老闆分道揚鑣。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大概很難理解來自非洲坦桑尼亞的弗雷迪·莫庫裡,所以“媽媽我剛剛殺了人/用槍抵著他的頭……”這句歌詞帶給皇后樂隊的歌迷很大疑惑:真是一首為殺人少年尋求救贖的歌嗎?書中說,真是那樣的話,樂隊就沒有必要改《牛仔之歌》為《波西米亞狂想曲》,更不必為了堅持歌名而付出有可能自毀歌唱前程的代價了。那麼,曲風漂移的音樂再疊加上語意含混的歌詞,弗雷迪·莫庫裡以及皇后樂隊想要通過《波西米亞狂想曲》吐露什麼樣的心聲?他們,特別是弗雷迪·莫庫裡所關心的,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代人的不知所措。弗雷迪·莫庫裡用少年殺人這一極端事例指代的,其實是生於二戰以後、成長在異常詭譎年代裡的年輕人的迷惘。

假如這一解讀在理,那我覺得,就表現1970年代年輕人的迷惘這一點上,圖書《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要比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為透徹。原因簡單:電影是一個人的傳奇,書是四個人甚至被樂隊裹挾進他們演藝生涯的人們的生平。通過書籍瞭解樂隊其他成員以及樂隊周邊人員彼時的表現,則更接近那個年代的真實。尤其是樂隊的吉他手布萊恩·梅,這是我在閱讀此書時最讓我怦然心動的人物。喜歡天文學的學霸、與爸爸一起製作後來用了多年的吉他、與弗雷迪·莫庫裡相知又相左、總是陷於對婚姻的迷茫中……布萊恩·梅才是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從事實到電影,損失的就是對更能代表時代特徵的大多數的描述。

與書相比,在我看來,電影還有一處疏漏,就是沒有讓世界頂級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出場。正是因為酷愛歌劇,才幫助弗雷迪·莫庫裡創作出了《波西米亞狂想曲》,而馬克·布萊克筆下皇后樂隊的主唱對卡巴耶誠惶誠恐的態度,也是其很難蓋棺論定的人生中的一點燭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