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黃河 三門峽水庫 萬里 交通 一秒時光 2017-06-27

在中國,有這麼一座城市,本來是一片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乾旱荒瘠的黃土原野,有的區域更是山路崎嶇、偏僻落後、野獸出沒、風沙撲面的貧困地區。然而,卻因為興建了一座水庫,迅速崛起,成為一座新興工業城市。

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這座城市就是河南三門峽市,1957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的興建而崛起,也是沿黃城市中距黃河最近的一座城市。

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隨著三門峽水利樞紐開工興建,1956~1957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壩址區到史家灘和大安村直至會興鎮(今屬三門峽市湖濱區),在綿延近20千米的黃土山坡和溝壑中修築了水利樞紐專用鐵路,並與隴海鐵路接軌。

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修通了壩址的對外公路,並在三門峽谷的下游處興建了永久性的黃河公路橋,溝通了三門峽至山西省運城地區的公路交通。

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在樞紐工地的各工區修建了職工住宅,特別是在湖濱企業區興建了各種輔助樞紐主體工程施工的工廠、物資倉庫和專用鐵路及車站。

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興辦了學校、醫院、文化設施和商業網點,並完成了供電、供水和通訊系統及工區內部道路等項基礎設施。從而促進了地方工農業生產,繁榮了城鄉市場,加速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新興工業城市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運用以後,這座萬里黃河上的第一壩便和“三門天險”、“中流砥柱”一樣聞名中外。河南省旅遊局和三門峽市旅遊局1986年在全國率先推出以“探索中華民族之魂”為主題的“黃河遊”,截至1990年已吸引了國內外遊客60萬人。山西省旅遊局、中國國際旅行社運城支社也聯合在三門峽庫區開闢了關帝廟—永樂宮—大禹渡電灌站一日遊。中國這座城市本來是荒瘠的黃土原野,因為建了一座水庫,而迅速崛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