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土裡刨食的艱辛,居然養育了一方人

為了防止瘋長的紅薯秧紮根接地,影響主根部分結果實,翻紅薯秧曾經是我詛咒的苦差事。

三伏天的曠野無遮無攔,頭頂毒辣辣的太陽像個大火球,暴晒得土地直冒熱氣。

我跟隨村民一塊蹲在地裡翻紅薯秧,一米多長的紅薯秧縱橫交織,拔節的部位已經紮根土層,需要拿鐵鏟子鏟去鬚根,把秧子翻過來,同時剷除雜草。

長時間蹲在地裡勞作,雙腿蹲麻了站不起來,索性一屁股坐在溼漉漉的地上。

滿臉汗如雨下,澀辣辣蟄的睜不開眼睛,拿鐵鏟子刃擱臉上刮汗水。渾身衣裳早已溼透,被暴晒的溼地如同熱鏊子,炙烤得屁股生疼起扁皮疙瘩,奇癢難禁。

那種苦日子實在沒熬頭,直接催生我逃離故土,走進軍營去追求另一番夢想。

當初莊稼人都不能接受的大紅薯,沒想到卻成了養育一方人的救命糧。

村人拿鐮刀砍掉紅薯秧,開始用大糞杈剜紅薯,滿地的紅薯成堆成片,按人口論斤分給各家各戶。

鄉村寂靜的秋夜,燈影如“鬼火”搖曳。村人拿輸液的葡萄糖瓶子,去掉底部充當玻璃罩擋風,裡邊罩一盞小煤油燈,用於照明。

昏昏油燈下,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齊上陣,那種像搓衣板一樣的刮子,中間挖長方形孔,固定上鐮刃或者刀片,前端棚在荊條籃上,後頭架在雙腿間,擱鐮刃處反覆推拉紅薯,均勻刮紅薯片。

初開始操作不熟練,有人被鋒利的刀刃刮破了手指肚,就地抓一把沙土捂住傷口,繼續幹活。鄉下人皮糙肉厚,磕碰流血是常有的事,也沒見過誰的傷口感染。

村人刮出來的紅薯片,用簸箕端著就近撒在新犁的垡子地,由孩子們摸黑去把成摞子的紅薯片擺開。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土裡刨食的艱辛,居然養育了一方人

為了防止瘋長的紅薯秧紮根接地,影響主根部分結果實,翻紅薯秧曾經是我詛咒的苦差事。

三伏天的曠野無遮無攔,頭頂毒辣辣的太陽像個大火球,暴晒得土地直冒熱氣。

我跟隨村民一塊蹲在地裡翻紅薯秧,一米多長的紅薯秧縱橫交織,拔節的部位已經紮根土層,需要拿鐵鏟子鏟去鬚根,把秧子翻過來,同時剷除雜草。

長時間蹲在地裡勞作,雙腿蹲麻了站不起來,索性一屁股坐在溼漉漉的地上。

滿臉汗如雨下,澀辣辣蟄的睜不開眼睛,拿鐵鏟子刃擱臉上刮汗水。渾身衣裳早已溼透,被暴晒的溼地如同熱鏊子,炙烤得屁股生疼起扁皮疙瘩,奇癢難禁。

那種苦日子實在沒熬頭,直接催生我逃離故土,走進軍營去追求另一番夢想。

當初莊稼人都不能接受的大紅薯,沒想到卻成了養育一方人的救命糧。

村人拿鐮刀砍掉紅薯秧,開始用大糞杈剜紅薯,滿地的紅薯成堆成片,按人口論斤分給各家各戶。

鄉村寂靜的秋夜,燈影如“鬼火”搖曳。村人拿輸液的葡萄糖瓶子,去掉底部充當玻璃罩擋風,裡邊罩一盞小煤油燈,用於照明。

昏昏油燈下,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齊上陣,那種像搓衣板一樣的刮子,中間挖長方形孔,固定上鐮刃或者刀片,前端棚在荊條籃上,後頭架在雙腿間,擱鐮刃處反覆推拉紅薯,均勻刮紅薯片。

初開始操作不熟練,有人被鋒利的刀刃刮破了手指肚,就地抓一把沙土捂住傷口,繼續幹活。鄉下人皮糙肉厚,磕碰流血是常有的事,也沒見過誰的傷口感染。

村人刮出來的紅薯片,用簸箕端著就近撒在新犁的垡子地,由孩子們摸黑去把成摞子的紅薯片擺開。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深秋的季節風乾爽,連明淨的秋陽都眷顧莊稼人,不幾天就把滿坡的紅薯片吹晒瓦楞起來。

直到收穫的時候,鄉民們才露出開心的笑臉,接納了紅薯。村人將秫秸編織成的箔立在屋內,捲成筒子用於盛放紅薯幹,家家戶戶再也不愁糧食吃了。

當年我讀高中寄宿在學校,肩扛半袋子紅薯乾麵交給大夥換饃票,每頓飯拿筷子串5個黑饃,蘸著麵醬填飽肚子。

我也曾拉著成布袋的紅薯幹,到糧店去兌換糧票,供應在衛生院上班的姐姐一日三餐。

特別是我赴南疆參戰身負重傷之後,父母賣掉積存的紅薯幹,湊夠64元錢火車票,從豫東南下三千里路,在野戰醫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我。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土裡刨食的艱辛,居然養育了一方人

為了防止瘋長的紅薯秧紮根接地,影響主根部分結果實,翻紅薯秧曾經是我詛咒的苦差事。

三伏天的曠野無遮無攔,頭頂毒辣辣的太陽像個大火球,暴晒得土地直冒熱氣。

我跟隨村民一塊蹲在地裡翻紅薯秧,一米多長的紅薯秧縱橫交織,拔節的部位已經紮根土層,需要拿鐵鏟子鏟去鬚根,把秧子翻過來,同時剷除雜草。

長時間蹲在地裡勞作,雙腿蹲麻了站不起來,索性一屁股坐在溼漉漉的地上。

滿臉汗如雨下,澀辣辣蟄的睜不開眼睛,拿鐵鏟子刃擱臉上刮汗水。渾身衣裳早已溼透,被暴晒的溼地如同熱鏊子,炙烤得屁股生疼起扁皮疙瘩,奇癢難禁。

那種苦日子實在沒熬頭,直接催生我逃離故土,走進軍營去追求另一番夢想。

當初莊稼人都不能接受的大紅薯,沒想到卻成了養育一方人的救命糧。

村人拿鐮刀砍掉紅薯秧,開始用大糞杈剜紅薯,滿地的紅薯成堆成片,按人口論斤分給各家各戶。

鄉村寂靜的秋夜,燈影如“鬼火”搖曳。村人拿輸液的葡萄糖瓶子,去掉底部充當玻璃罩擋風,裡邊罩一盞小煤油燈,用於照明。

昏昏油燈下,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齊上陣,那種像搓衣板一樣的刮子,中間挖長方形孔,固定上鐮刃或者刀片,前端棚在荊條籃上,後頭架在雙腿間,擱鐮刃處反覆推拉紅薯,均勻刮紅薯片。

初開始操作不熟練,有人被鋒利的刀刃刮破了手指肚,就地抓一把沙土捂住傷口,繼續幹活。鄉下人皮糙肉厚,磕碰流血是常有的事,也沒見過誰的傷口感染。

村人刮出來的紅薯片,用簸箕端著就近撒在新犁的垡子地,由孩子們摸黑去把成摞子的紅薯片擺開。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深秋的季節風乾爽,連明淨的秋陽都眷顧莊稼人,不幾天就把滿坡的紅薯片吹晒瓦楞起來。

直到收穫的時候,鄉民們才露出開心的笑臉,接納了紅薯。村人將秫秸編織成的箔立在屋內,捲成筒子用於盛放紅薯幹,家家戶戶再也不愁糧食吃了。

當年我讀高中寄宿在學校,肩扛半袋子紅薯乾麵交給大夥換饃票,每頓飯拿筷子串5個黑饃,蘸著麵醬填飽肚子。

我也曾拉著成布袋的紅薯幹,到糧店去兌換糧票,供應在衛生院上班的姐姐一日三餐。

特別是我赴南疆參戰身負重傷之後,父母賣掉積存的紅薯幹,湊夠64元錢火車票,從豫東南下三千里路,在野戰醫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我。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吃不絮的紅薯,已成為溫馨記憶

清貧歲月,整天紅薯湯紅薯饃,難免會有吃厭煩的時候。我母親和嬸子大娘們用靈巧的手,生法兒改善生活。

家裡的鐵擦子原本是擦蘿蔔絲的,母親用於擦紅薯,擦出細渣摻和蔥花蘿蔔絲,捏成窩窩頭擱箅子上蒸熟,吃起來鹹香。

母親將紅薯渣拿細布包裹起來,反覆擠壓過濾出粉芡,擱鐵鍋裡燒熱水做成涼粉。

在缺油少調料的日子,母親只能用秦椒蒜汁涼拌涼粉,盛滿一瓦盆,端到西崗老柿樹園的飯場裡,讓左鄰右舍的街坊品嚐。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土裡刨食的艱辛,居然養育了一方人

為了防止瘋長的紅薯秧紮根接地,影響主根部分結果實,翻紅薯秧曾經是我詛咒的苦差事。

三伏天的曠野無遮無攔,頭頂毒辣辣的太陽像個大火球,暴晒得土地直冒熱氣。

我跟隨村民一塊蹲在地裡翻紅薯秧,一米多長的紅薯秧縱橫交織,拔節的部位已經紮根土層,需要拿鐵鏟子鏟去鬚根,把秧子翻過來,同時剷除雜草。

長時間蹲在地裡勞作,雙腿蹲麻了站不起來,索性一屁股坐在溼漉漉的地上。

滿臉汗如雨下,澀辣辣蟄的睜不開眼睛,拿鐵鏟子刃擱臉上刮汗水。渾身衣裳早已溼透,被暴晒的溼地如同熱鏊子,炙烤得屁股生疼起扁皮疙瘩,奇癢難禁。

那種苦日子實在沒熬頭,直接催生我逃離故土,走進軍營去追求另一番夢想。

當初莊稼人都不能接受的大紅薯,沒想到卻成了養育一方人的救命糧。

村人拿鐮刀砍掉紅薯秧,開始用大糞杈剜紅薯,滿地的紅薯成堆成片,按人口論斤分給各家各戶。

鄉村寂靜的秋夜,燈影如“鬼火”搖曳。村人拿輸液的葡萄糖瓶子,去掉底部充當玻璃罩擋風,裡邊罩一盞小煤油燈,用於照明。

昏昏油燈下,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齊上陣,那種像搓衣板一樣的刮子,中間挖長方形孔,固定上鐮刃或者刀片,前端棚在荊條籃上,後頭架在雙腿間,擱鐮刃處反覆推拉紅薯,均勻刮紅薯片。

初開始操作不熟練,有人被鋒利的刀刃刮破了手指肚,就地抓一把沙土捂住傷口,繼續幹活。鄉下人皮糙肉厚,磕碰流血是常有的事,也沒見過誰的傷口感染。

村人刮出來的紅薯片,用簸箕端著就近撒在新犁的垡子地,由孩子們摸黑去把成摞子的紅薯片擺開。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深秋的季節風乾爽,連明淨的秋陽都眷顧莊稼人,不幾天就把滿坡的紅薯片吹晒瓦楞起來。

直到收穫的時候,鄉民們才露出開心的笑臉,接納了紅薯。村人將秫秸編織成的箔立在屋內,捲成筒子用於盛放紅薯幹,家家戶戶再也不愁糧食吃了。

當年我讀高中寄宿在學校,肩扛半袋子紅薯乾麵交給大夥換饃票,每頓飯拿筷子串5個黑饃,蘸著麵醬填飽肚子。

我也曾拉著成布袋的紅薯幹,到糧店去兌換糧票,供應在衛生院上班的姐姐一日三餐。

特別是我赴南疆參戰身負重傷之後,父母賣掉積存的紅薯幹,湊夠64元錢火車票,從豫東南下三千里路,在野戰醫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我。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吃不絮的紅薯,已成為溫馨記憶

清貧歲月,整天紅薯湯紅薯饃,難免會有吃厭煩的時候。我母親和嬸子大娘們用靈巧的手,生法兒改善生活。

家裡的鐵擦子原本是擦蘿蔔絲的,母親用於擦紅薯,擦出細渣摻和蔥花蘿蔔絲,捏成窩窩頭擱箅子上蒸熟,吃起來鹹香。

母親將紅薯渣拿細布包裹起來,反覆擠壓過濾出粉芡,擱鐵鍋裡燒熱水做成涼粉。

在缺油少調料的日子,母親只能用秦椒蒜汁涼拌涼粉,盛滿一瓦盆,端到西崗老柿樹園的飯場裡,讓左鄰右舍的街坊品嚐。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那時候的人純樸,圍著瓦盆誰都不嫌髒,筷子頭上蘸著口水,你叨一塊,他扒拉一下,閒不住的嘴呱嗒一些家長裡短,其樂融融。

我家族爺是木匠,鋸一截圓木墩,中間掏空了,底部錠上打小孔的薄鐵皮,上端將木墩插入掏空的圓木內,利用槓桿原理擠壓,俗稱“餄餎床子”。

才出鍋的純紅薯乾麵窩窩頭,趁熱塞進“餄餎床子”內,擠壓出來的餄餎面拌上蒜汁秦椒,或者用滾水沏鹹鹽蔥花,那個筋道的香味兒,讓我想起來就流口水。

逢年過節,農家都有油炸紅薯丸子的習慣。從窖內撈出來保存一冬天的新鮮紅薯,蒸熟後去掉表皮,搗碎成泥,用調羹勺挖著擱滾油鍋裡炸一下,趁熱吃焦香酥脆。

如果撒上白糖或者紅糖,擱籠箅上蒸成扣碗,吃起來蜜甜,這待遇只有大年初二的媒人桌上才享得口福。

後來隨著打粉機的發明,莊稼人用新鮮紅薯打粉,大約5斤紅薯能出1斤乾粉芡,每戶過濾出的粉芡團足有幾十斤重。

村民將粉芡揉碎晒乾,過細羅篩面,下出來純紅薯芡粉條,拿到集市上賣錢,供一家人的柴米油鹽和孩子們的學費。

"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句至今流傳於中原民間的順口溜,讓那些50後、60後,乃至於70後仍然記憶猶新。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的救命糧,如今變成了人們餐桌上改善生活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睢建民|文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最初不被農民接受的“舶來品”紅薯,靠行政命令推廣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中原地區栽種的紅薯分為紅皮和黃皮兩類:紅皮者,白茬,含芡量高,大面積栽植,加工成麵粉,是農民的主要口糧。

黃皮者紅茬,含糖量高,俗稱“華北紅薯”和“洋茬紅薯”,因栽種量少,蒸煮後那黃燦燦的紅瓤軟甜,多為餐桌上的美食。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其實,紅薯是舶來品。

紅薯原名為“番薯”,盛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等熱帶地區。

據清代陳世元著《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記載:“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

這種耐旱怕淹的農作物,最適宜貧瘠的沙地和丘陵山地栽種,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在大陸被迅速推廣,遍佈黃河流域的中原和華北廣大地區,成為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上世紀60年代,我的故鄉能夠度過那場全國性的“自然災害”,幾乎全靠紅薯填飽肚子。至今提起,我們那一帶的農民還在感謝一位人民公僕----高明山。

高明山身為開封地區農委主任,體察民情,在黃泛區率先推廣栽種封溝大紅薯,將原來一尺遠一稞的紅薯苗,縮短間距,密植廣栽。

這一新技術最初並不被農民接受,當時我曾經聽到老隊長和社員罵娘:“懂個球啊,淨瞎指揮!”

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目中,一年兩季,割麥種豆,土裡刨食,老輩人一代代傳下來的耕作經驗,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罵歸罵,上級的指示必須照辦。生產隊狠心留下來50畝好地不耩麥子,按要求封溝施足農家肥,以備栽種春紅薯。

栽種春紅薯的好處,是直接為麥茬地提供了大量秧苗。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莊稼人割罷麥子,用犁子犁一道溝,從拖滿地的春紅薯秧上選取壯苗,栽入溝內。為防止烈日暴晒,挖溼土將秧苗捂嚴實,頂尖只露出倆小夾葉,名曰“蒙紅薯谷堆”。

夏季一場透墒雨,扒開“紅薯谷堆”,熱苗莊稼嫩滋滋地薅著往上長,那青藤綠葉很快就蓋嚴實了麥茬地。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土裡刨食的艱辛,居然養育了一方人

為了防止瘋長的紅薯秧紮根接地,影響主根部分結果實,翻紅薯秧曾經是我詛咒的苦差事。

三伏天的曠野無遮無攔,頭頂毒辣辣的太陽像個大火球,暴晒得土地直冒熱氣。

我跟隨村民一塊蹲在地裡翻紅薯秧,一米多長的紅薯秧縱橫交織,拔節的部位已經紮根土層,需要拿鐵鏟子鏟去鬚根,把秧子翻過來,同時剷除雜草。

長時間蹲在地裡勞作,雙腿蹲麻了站不起來,索性一屁股坐在溼漉漉的地上。

滿臉汗如雨下,澀辣辣蟄的睜不開眼睛,拿鐵鏟子刃擱臉上刮汗水。渾身衣裳早已溼透,被暴晒的溼地如同熱鏊子,炙烤得屁股生疼起扁皮疙瘩,奇癢難禁。

那種苦日子實在沒熬頭,直接催生我逃離故土,走進軍營去追求另一番夢想。

當初莊稼人都不能接受的大紅薯,沒想到卻成了養育一方人的救命糧。

村人拿鐮刀砍掉紅薯秧,開始用大糞杈剜紅薯,滿地的紅薯成堆成片,按人口論斤分給各家各戶。

鄉村寂靜的秋夜,燈影如“鬼火”搖曳。村人拿輸液的葡萄糖瓶子,去掉底部充當玻璃罩擋風,裡邊罩一盞小煤油燈,用於照明。

昏昏油燈下,家家戶戶大人孩子齊上陣,那種像搓衣板一樣的刮子,中間挖長方形孔,固定上鐮刃或者刀片,前端棚在荊條籃上,後頭架在雙腿間,擱鐮刃處反覆推拉紅薯,均勻刮紅薯片。

初開始操作不熟練,有人被鋒利的刀刃刮破了手指肚,就地抓一把沙土捂住傷口,繼續幹活。鄉下人皮糙肉厚,磕碰流血是常有的事,也沒見過誰的傷口感染。

村人刮出來的紅薯片,用簸箕端著就近撒在新犁的垡子地,由孩子們摸黑去把成摞子的紅薯片擺開。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深秋的季節風乾爽,連明淨的秋陽都眷顧莊稼人,不幾天就把滿坡的紅薯片吹晒瓦楞起來。

直到收穫的時候,鄉民們才露出開心的笑臉,接納了紅薯。村人將秫秸編織成的箔立在屋內,捲成筒子用於盛放紅薯幹,家家戶戶再也不愁糧食吃了。

當年我讀高中寄宿在學校,肩扛半袋子紅薯乾麵交給大夥換饃票,每頓飯拿筷子串5個黑饃,蘸著麵醬填飽肚子。

我也曾拉著成布袋的紅薯幹,到糧店去兌換糧票,供應在衛生院上班的姐姐一日三餐。

特別是我赴南疆參戰身負重傷之後,父母賣掉積存的紅薯幹,湊夠64元錢火車票,從豫東南下三千里路,在野戰醫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我。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吃不絮的紅薯,已成為溫馨記憶

清貧歲月,整天紅薯湯紅薯饃,難免會有吃厭煩的時候。我母親和嬸子大娘們用靈巧的手,生法兒改善生活。

家裡的鐵擦子原本是擦蘿蔔絲的,母親用於擦紅薯,擦出細渣摻和蔥花蘿蔔絲,捏成窩窩頭擱箅子上蒸熟,吃起來鹹香。

母親將紅薯渣拿細布包裹起來,反覆擠壓過濾出粉芡,擱鐵鍋裡燒熱水做成涼粉。

在缺油少調料的日子,母親只能用秦椒蒜汁涼拌涼粉,盛滿一瓦盆,端到西崗老柿樹園的飯場裡,讓左鄰右舍的街坊品嚐。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那時候的人純樸,圍著瓦盆誰都不嫌髒,筷子頭上蘸著口水,你叨一塊,他扒拉一下,閒不住的嘴呱嗒一些家長裡短,其樂融融。

我家族爺是木匠,鋸一截圓木墩,中間掏空了,底部錠上打小孔的薄鐵皮,上端將木墩插入掏空的圓木內,利用槓桿原理擠壓,俗稱“餄餎床子”。

才出鍋的純紅薯乾麵窩窩頭,趁熱塞進“餄餎床子”內,擠壓出來的餄餎面拌上蒜汁秦椒,或者用滾水沏鹹鹽蔥花,那個筋道的香味兒,讓我想起來就流口水。

逢年過節,農家都有油炸紅薯丸子的習慣。從窖內撈出來保存一冬天的新鮮紅薯,蒸熟後去掉表皮,搗碎成泥,用調羹勺挖著擱滾油鍋裡炸一下,趁熱吃焦香酥脆。

如果撒上白糖或者紅糖,擱籠箅上蒸成扣碗,吃起來蜜甜,這待遇只有大年初二的媒人桌上才享得口福。

後來隨著打粉機的發明,莊稼人用新鮮紅薯打粉,大約5斤紅薯能出1斤乾粉芡,每戶過濾出的粉芡團足有幾十斤重。

村民將粉芡揉碎晒乾,過細羅篩面,下出來純紅薯芡粉條,拿到集市上賣錢,供一家人的柴米油鹽和孩子們的學費。

在河南,紅薯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回憶……

剛下的粉條從熱鍋裡撈出來,拌上蒜泥,吃起來像綠豆麵撈麵條一樣光溜溜軟香,呼呼嚕嚕扒拉一大碗,應該是我這輩子走南闖北吃過的最筋道美食。

離開故鄉30多年,偶爾回一趟老家,發現村人大都外出打工,已不再栽種紅薯了,滿坡都是花生大豆。

鄉村大面積減產的紅薯,讓物以稀為貴。省城鬧市小區門口的烤紅薯攤,每天能賺幾百塊錢。那天小孫子鬧著要吃烤紅薯,一塊紅薯讓我花去近10元錢,苦笑得直搖頭啊!

我曾經陪北京的記者下鄉採訪,中午安排一家高檔餐廳吃飯,席上端來的少有山珍海味,卻是一大盤被刀切為兩半的蒸紅薯,白茬的、紅茬的,以及新引進的品種紫薯,依次擺出造型來。

再看陸續上桌的青椒爆炒紅薯梗,蒸紅薯葉,還有那道壓軸的名菜“炒紅薯泥”,據說是滿清宮廷的御膳,讓不懂規矩的外國人吃得滿嘴燎泡。

甭說,今人吃膩了山珍海味,餐桌上的大魚大肉,少有人動筷子叨一口,反倒是紅薯宴受到青睞,風捲殘雲成了光盤。

客座的記者跟我一樣,出生於鄉野,對紅薯宴讚不絕口,一時間眼睛溼潤勾起了鄉愁。

目睹這場面,我慨嘆天上浮雲,斯須變幻的同時,居然也像孩子似的興奮,當眾扯白起故鄉的紅薯……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睢建民,豫東尉氏縣人,對越自衛還擊戰退役一等傷殘軍人。從文40年,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尉氏縣作協副主席,網易簽約作家。

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祕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地風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地風物”)

© THE END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