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本文作者 Ming Guo 為區塊鏈明星項目 Soteria 聯合創始人。

Soteria 由三位分別在分佈式網絡、可信程序和雲操作系統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專家發起。它在中本聰共識框架下構建了 UTXO-DAG,實現了系統擴容,應用 Mimble-Wimble 協議進行隱私保護和剪裁賬本;此外,擴展了 UTXO,使其能夠支持形式化語言的智能合約。該項目集成了各類前沿成果,致力於為可自我持續發展的去中心化經濟體建構基礎設施。

系列文章原標題為“Tales of Two Worlds · What does a decentralized world look like?”(兩個世界的傳奇:去中心化究竟長什麼樣?)。本文由加密谷獨家編譯,將分為五期陸續刊出,此為第一篇。

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從表面上看,去中心化思維似乎很簡單。BTC掀開了這個看似零維度的冰山的一角。事實上,去中心化概念不僅內涵豐富,而且比我們此前想象的更加複雜,這是一個超乎我們眼前世界的另一種異質結構。

然而這些額外的維度,都被戴著“有色眼鏡”的我們所忽視了。這幅遮蔽真相的“眼鏡”,就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中心化思想。

在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國》系列電影中,Morpheus隊長告訴主角Neo:“沒有人可以形容黑客帝國是什麼,你必須親眼看到它才能定義。” 最終,Neo通過各種機緣巧合“看到”了它。

Neo“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模擬世界,一個超乎現有“四維空間”、完全挑戰既有認知的夢幻世界。在這裡,技術增強的網絡連接了我們的思想,併產生了額外的維度和結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我們無法擁有類似的機緣巧合,所以無法看到去中心化世界的本源。我只能告訴你它應有的模樣。

在帶你領略去中心化世界的美景之前,你需要格外重視我的語言。人類不斷髮展,思想不斷完善,語言是唯一能夠穿透歷史霧霾的武器。然而,語言也有兩面性。有時候,它會反噬使用它的人類,變成支離破碎、導致精神分裂的炸彈。

在過去幾個世紀中,這一現象被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反覆討論。在系列文章中,我將以“盲人摸象”的笨拙手段,逐步拼湊出去中心化世界的全景。

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關於兩個世界的故事

正如《黑客帝國》所展現的那樣,通過一種虛構的神經模擬,我們才能進入夢幻世界。在電影中,這一模擬行為被稱之為“構造”。我們的故事也同樣需要類似的“構造”。簡單來說,這一構造(或者說:介質)就是計算機和與之伴生的全球互聯網。

計算機網絡是我們故事的起源,是這個世界創始的基石。計算機和互聯網以不可估量的方式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然而,這個“構造”並非一蹴而就。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在過去四十年間蓬勃發展,派生出了互聯網。這段歷史波瀾壯闊,我很想一一細數,但我們沒有“一千零一夜”的時間。

另一方面,一個故事是否精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敘事者的角度。所以,別擔心,我會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講述者一樣,講好這個故事。

故事是心靈的水晶球,可以看到隱祕的多重世界。故事能不能帶你到達浩瀚的宇宙,接近人類的智力極限呢?就像天體物理學家通過光譜解釋遙遠的恆星一樣,我們的故事就是光譜儀發射的光線得到的圖像。這些圖像也許不能向你完整地展示“去中心化”和“中央集權”二元論的完整景象,但通過不同角度的觀察,我們可以逐漸接近真相。


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第一個故事:互聯網是如何迷失的

  • 社會與網絡

史上最偉大的構想都具有開天闢地的性質。這種現象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世界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人類無限的想象力造就了這一切。

我們的祖先素有想象的傳統。在世界各地的文學典籍裡,他們用奇思妙想構建了別樣的異域。

比如,希臘神話中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父子創造的神奇的飛行器,2016年上映的科幻電影“S.A.M: Sentient Automaton Model”中展現的跳舞機器人的概念其實早已有之。還有,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幾乎預言了其後兩個世紀的一切科學發展跡象,為此,法國總統專門出席了達飛公司旗下“凡爾納”號超大集裝箱船的命名儀式。

以上例子,雖然來自神話或虛構文學,但都屬於人類科技工程的範疇,都是聰明的工程師利用地球上現有的原料進行設計和發明創造,而並非訴諸於神祕力量,與漫威電影中的雷神之錘有本質區別。

過去的人類並未想到有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物理空間。直到20世紀80年代網絡空間的概念被提出後,才改變了人類的認知,後來,它成為互聯網的同義詞。

東西方的宗教哲學發展史分別派生出了專注於純粹的柏拉圖主義和關注淨土的佛教。但從本質上來講,這些理念都是孤獨內心的自省,並非意識的綿延。

然而,網絡空間的大門是向所有人敞開的,這是它和現實世界的相似之處,也是其成為擁有多維度中心化世界的原因之所在。

社區是關鍵。人類社會以此為基礎,網絡空間也是如此。

回顧網絡空間的早期發展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它並非由技術演進或消費主義驅動。真正使其蓬勃發展的是社群。

人類文明因社群興,因社群治理不力而亡。所有人類活動都圍繞著規則制定和財富分配而展開。在網絡空間中,我們看到了這一現象的重演。

基於共同利益,人們組建並號召他人加入社群。因為歸根結底,“人”是社會屬性大於動物屬性的生物。網絡空間中出現的獨特文化和經濟繁榮,和人類社會同理。我們甚至有這些早期在線社區的傳說,例如The WELL(全球電子鏈接)。

除了受社群驅動外,早期的網絡空間還有兩個重要特徵。

一是,網絡空間與基礎設施無關。無論是在線聊天室、BBS、電子郵件或在線遊戲,都不依賴於基礎設施。

可能有人會指出,遊戲社群與基礎設施並非毫不相關,因為遊戲開發者可以單方面地關閉遊戲,從而驅逐、解散該遊戲社群。但是,許多遊戲社群在開發者或運營者離開後還照常存在,人們依然熱情地交換意見,交流感情。

二是,這些由共同利益驅動的社群,最初並不存在顯性的商業利益。他們是開放、公開的,幾乎沒有訪問限制。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去中心化的特徵。

然而不幸的是,歷史再次反轉。因為技術優勢和網絡效應,互聯網在取得了勝利後吞噬了其他所有網絡。屠龍少年終於變成了惡龍。

我們此前談到,不依賴於基礎設施對於網絡空間的自由很重要。起初,沒有人意識到,互聯網的勝利是對那些自由在線社區及其去中心化基礎的嚴重打擊。

20世紀90年代,人們尚未意識到去中心化的重要性。他們僅僅通過諸如崇尚自由之類的口號來表達意見。問題是,這些詞語已經被異化。崇尚自由的口頭宣言在現實中行不通。

真正的自由需要庇護所,去中心化可以承擔這個重任。

從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軌跡來看,大多數思想自由都是由互聯網帶來的。人們滿懷期待,覺得這是中心化歷史的終結,互聯網將成為全人類傳播自由的橋樑。

但他們都被矇騙了,因為另一個工具誕生了。

這個工具就是Tim Berners-Lee發明的萬維網。互聯網還為人類建立了一支用來管制的軍隊和收納異己的監獄,這就是大數據。世紀之交的繁榮已經消失。Facebook和Google擁有的在線資產佔所有互聯網流量的70%以上,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數據沙皇”。

過去幾年,我們獲悉了大量數據洩漏的醜聞。民粹主義重新開始抬頭,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都是這種思潮的表現,這兩個看似孤立的事件都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平臺影響力直接相關。

不到20年,我們最初設想的烏托邦式的網絡變成了自己的噩夢。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失去了互聯網,走進了《V字仇殺隊》描繪的美麗新世界。

在托爾金的《指環王》中,死靈法師索倫祕密偽造了一個用來奴役中土世界、欺騙別人思想的戒指。

網絡發展與之類似。互聯網本身並不是壞事。在現實生活中,使網絡腐敗、欺騙我們的罪魁禍首是中心集權的技術工業制度。在歷史的長河中,它一直統治著我們。

但我們還有希望。

我們應該重新找回網絡空間精神的原初,利用去中心化技術重新構建新的網絡,一個真正意義上我們自己的網絡。

在艱難時世締造美麗非凡的東西,非常困難。這個至暗時刻,就在當下。(未完待續)


獨家 | Soteria 創始人對去中心化世界的深度解讀(1)


Ming Guo 作者

Potter Li 翻譯

Sonny Sun 編輯

Roy 排版

內容僅供參考 不作為投資建議 風險自擔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