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漢朝 荀彧 馬騰 董承 張大勝 張大勝 2017-10-16

皇帝年幼 大權落到皇太后為首的外戚手中 加上那時漢朝實行“尚書錄事”又用宦官參與批覆 引起內部爭鬥 最終這兩股勢力兩敗俱傷 因此漢朝分裂 隨後董卓入朝,霍亂朝綱,諸侯並起,喊出了“懲奸除賊 匡扶漢室”的口號,劉備 曹操 袁紹 公孫瓚 袁術......為了自己利益紛紛加入討伐大軍,致使天下大亂。後人統稱這一段歷史為三國。但是在三國曆史上 這幾人卻是一心為了恢復漢室奮鬥終身。

關羽

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但是關羽是絕對是忠於朝廷的。記載中,曹操在一場打獵中代替漢獻帝接受百官歡呼,關羽就把劍要拔出來當下殺了曹操被劉備制止了,以及後來關羽投降曹操時說,我是投降大漢,不是投降丞相。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馬騰

馬騰字壽成,三國名將馬超的父親,原是西漢時代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一向以來,馬騰忠於漢室,早期曹操控制朝廷時,漢獻帝寫下了衣帶詔,約劉備、馬騰等人起兵討伐曹操。事件失敗後,馬騰回到西涼擁兵自重。 曹操以提升馬騰官職為由,召馬騰入京許昌。馬騰與黃奎密謀要殺了曹操,因為黃奎的一個愛侍高密,致使被殺。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吉平

漢隨朝太醫。因字稱平,人皆呼為吉平,當時名醫也。建安五年,元旦朝賀,國舅董承見曹公驕橫愈甚,感憤成疾。帝知國舅染病,令隨朝太醫平前去醫治。平到承府用藥調治,旦夕不離,知其有殺曹之心,遂與之謀,咬指為誓。後承家奴洩密,曹公詐患頭風,召平用藥。平暗下毒藥,公知之,將平執下至後園嚴刑拷問。後公以平與承對質,截平九指,平起身望闕拜曰:“臣不能為國家除賊,乃天數也!”拜畢,撞階而死。公令分其肢體號令。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董承

東漢末年將領、外戚,漢獻帝劉協妃嬪董貴人之父。初為董卓女婿牛輔部曲,後護衛漢獻帝劉協從長安東歸洛陽,因功徵拜衛將軍,受封列侯。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升任車騎將軍。同年,董承對外聲稱自己領受獻帝的衣帶詔,與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誅殺曹操。次年正月謀洩,董承、種輯、吳子蘭、王服以及董貴人皆被曹操誅殺。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王允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他反對董卓的暴政,和董卓義子呂布結為密友,利用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於初平三年,在呂布的幫助下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賈詡

李傕 郭汜起初佔領長安還算和氣,不久後就互相猜疑 相互攻殺,剛剛穩定的局面就被破壞,賈詡痛斥他們倆人的戰爭給百姓帶來了災難,兩人表面上接受了意見但是私下還是不停的攻殺,於是賈詡離間了 李傕僱傭的兵讓他們離去,並幫助漢獻帝離開了長安,同時保護了那些受迫害的大臣。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荀彧

荀彧棄袁從曹,與袁、曹對漢室的不同態度有關。蕩平分裂割據勢力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荀彧畢生有著一個最高的理想和追求:那就是恢復劉姓皇帝的權威,維持漢室的統治,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和伯叔的影響。如果所託之人有篡逆之心,自己的理想就將成為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即使蕩平群雄,又有什麼意義呢?因此,對漢廷的態度,是荀彧選擇明主的第二個標準。隨著曹操北方的統一與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加之劉漢氣數的不斷殆盡,曹孟德的不臣之心日益顯露出來。而此時的荀彧只有淚流滿面,曾經的理想就在自己的手中葬送了,於是飲藥而亡。也許自殺身亡的瞬間,荀彧有著怎樣的一種心情,史書無載,也許更多的是坦然。五十知天命的何況是這樣—位閱歷豐富、判斷力敏銳又十分容智睿智的老人,漢亡魏興應該早在他的預料之中。自打進入仕途之日起,復興漢室便成為荀彧孜孜以求的目標。現在,曹操羽翼已豐,曹魏代漢只是遲早的事,這個結果不但自己無法阻擋,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對荀彧而言,與漢室共存亡可能是他早就立下的信念。既然一生的努力付諸東流,理想和追求也已經完全破滅,人世間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呢。

三國曆史上,只有這幾人是真正一心為了匡扶漢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