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口就代表著戰爭資源,軍費次之,你說這人都搶沒了,哪來的兵丁打仗?區區外族蠻夷,敢在曹太歲地盤上搶人,“寧教吾負人,毋教人負我”的曹操嘴都氣歪了!起初是帶領數素有曹魏特種部隊的虎豹騎前去親自偵查烏桓大軍的,恰碰上烏桓大軍調軍,這個時候的軍隊越多,越危險,如果衝擊一下的話,那就是互相踩踏,結果曹操這個狠角色直接令只有數千如狼似虎的虎豹騎衝擊烏桓大軍,烏桓大軍沒待站住陣腳便全面崩潰,曹操將烏桓首領與袁紹餘孽斬殺殆盡,俘虜二十餘萬人。另外鮮卑、羌族等外族也挨個被曹魏捶翻在地,北邊清淨了,其餘少數遊牧民族曹操則使用的是胡蘿蔔加大棒進行管制,效果不錯。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口就代表著戰爭資源,軍費次之,你說這人都搶沒了,哪來的兵丁打仗?區區外族蠻夷,敢在曹太歲地盤上搶人,“寧教吾負人,毋教人負我”的曹操嘴都氣歪了!起初是帶領數素有曹魏特種部隊的虎豹騎前去親自偵查烏桓大軍的,恰碰上烏桓大軍調軍,這個時候的軍隊越多,越危險,如果衝擊一下的話,那就是互相踩踏,結果曹操這個狠角色直接令只有數千如狼似虎的虎豹騎衝擊烏桓大軍,烏桓大軍沒待站住陣腳便全面崩潰,曹操將烏桓首領與袁紹餘孽斬殺殆盡,俘虜二十餘萬人。另外鮮卑、羌族等外族也挨個被曹魏捶翻在地,北邊清淨了,其餘少數遊牧民族曹操則使用的是胡蘿蔔加大棒進行管制,效果不錯。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葛亮不是演義當中那麼和善,也是不吐骨頭的主兒

我們轉過身來看蜀漢,其實劉備是個大齡人,劉備活著的時候,蜀漢還算安穩,但是直到關羽被呂蒙斬殺之後,不聽眾人勸說在夷陵大戰戰敗後沒多久就駕鶴西遊了,因為此,蜀漢開始人心浮動。接連發生不少大事件,首當是益州大戶雍闓殺死太守,綁架新任太守,舉兵反叛。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南蠻領導人孟獲憑著自己對土著的影響力,造謠蜀漢強權壓人,加入反叛。當然這時候劉備沒了,作為託孤重臣的蜀漢諸葛亮說了算。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口就代表著戰爭資源,軍費次之,你說這人都搶沒了,哪來的兵丁打仗?區區外族蠻夷,敢在曹太歲地盤上搶人,“寧教吾負人,毋教人負我”的曹操嘴都氣歪了!起初是帶領數素有曹魏特種部隊的虎豹騎前去親自偵查烏桓大軍的,恰碰上烏桓大軍調軍,這個時候的軍隊越多,越危險,如果衝擊一下的話,那就是互相踩踏,結果曹操這個狠角色直接令只有數千如狼似虎的虎豹騎衝擊烏桓大軍,烏桓大軍沒待站住陣腳便全面崩潰,曹操將烏桓首領與袁紹餘孽斬殺殆盡,俘虜二十餘萬人。另外鮮卑、羌族等外族也挨個被曹魏捶翻在地,北邊清淨了,其餘少數遊牧民族曹操則使用的是胡蘿蔔加大棒進行管制,效果不錯。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葛亮不是演義當中那麼和善,也是不吐骨頭的主兒

我們轉過身來看蜀漢,其實劉備是個大齡人,劉備活著的時候,蜀漢還算安穩,但是直到關羽被呂蒙斬殺之後,不聽眾人勸說在夷陵大戰戰敗後沒多久就駕鶴西遊了,因為此,蜀漢開始人心浮動。接連發生不少大事件,首當是益州大戶雍闓殺死太守,綁架新任太守,舉兵反叛。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南蠻領導人孟獲憑著自己對土著的影響力,造謠蜀漢強權壓人,加入反叛。當然這時候劉備沒了,作為託孤重臣的蜀漢諸葛亮說了算。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本來因為北方強大的曹魏牽制,諸葛亮採取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政策,但是你們既然造反,休怪本山人無情,只好親自帶兵平叛了。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諸軍,最後搞定孟獲。至此南方沒人敢對諸葛亮不敬,全都臣服了下來。

都說孫權是一個平庸的角色,殊不知卻擁有著一顆足夠黑的帝王心

說到孫吳。大家都會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後起之秀陸遜,一把火燒掉百里連營,氣死了劉備,除去了西面這個虛偽的帝王,當時的陸遜可以說是後來孫吳的主心骨,然而此次他只是個配角,當時的山越人與中原人質的區別是不屈服於孫吳的統治,堅決不當兵納糧。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口就代表著戰爭資源,軍費次之,你說這人都搶沒了,哪來的兵丁打仗?區區外族蠻夷,敢在曹太歲地盤上搶人,“寧教吾負人,毋教人負我”的曹操嘴都氣歪了!起初是帶領數素有曹魏特種部隊的虎豹騎前去親自偵查烏桓大軍的,恰碰上烏桓大軍調軍,這個時候的軍隊越多,越危險,如果衝擊一下的話,那就是互相踩踏,結果曹操這個狠角色直接令只有數千如狼似虎的虎豹騎衝擊烏桓大軍,烏桓大軍沒待站住陣腳便全面崩潰,曹操將烏桓首領與袁紹餘孽斬殺殆盡,俘虜二十餘萬人。另外鮮卑、羌族等外族也挨個被曹魏捶翻在地,北邊清淨了,其餘少數遊牧民族曹操則使用的是胡蘿蔔加大棒進行管制,效果不錯。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葛亮不是演義當中那麼和善,也是不吐骨頭的主兒

我們轉過身來看蜀漢,其實劉備是個大齡人,劉備活著的時候,蜀漢還算安穩,但是直到關羽被呂蒙斬殺之後,不聽眾人勸說在夷陵大戰戰敗後沒多久就駕鶴西遊了,因為此,蜀漢開始人心浮動。接連發生不少大事件,首當是益州大戶雍闓殺死太守,綁架新任太守,舉兵反叛。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南蠻領導人孟獲憑著自己對土著的影響力,造謠蜀漢強權壓人,加入反叛。當然這時候劉備沒了,作為託孤重臣的蜀漢諸葛亮說了算。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本來因為北方強大的曹魏牽制,諸葛亮採取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政策,但是你們既然造反,休怪本山人無情,只好親自帶兵平叛了。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諸軍,最後搞定孟獲。至此南方沒人敢對諸葛亮不敬,全都臣服了下來。

都說孫權是一個平庸的角色,殊不知卻擁有著一顆足夠黑的帝王心

說到孫吳。大家都會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後起之秀陸遜,一把火燒掉百里連營,氣死了劉備,除去了西面這個虛偽的帝王,當時的陸遜可以說是後來孫吳的主心骨,然而此次他只是個配角,當時的山越人與中原人質的區別是不屈服於孫吳的統治,堅決不當兵納糧。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他們不服王化,佔山為王,人數眾多,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以山險為依託,組成武裝軍事集團,嚴重威脅孫吳後方。“大帝”孫權雄心勃勃,志在爭霸中原,內患不除如何遠征開疆擴土?程普、太史慈、陸遜等大將都派了出去,去收拾這幫宵小,畢竟嘛,惹怒了一個帝王,就得承受這個帝王的所有怒火,孫吳大軍壓境,山越根本不足以抗衡孫吳政權,只有落得被征服的下場,大部分山越被迫走出深山,遷徙至平地,一部分人口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農戶種田,為吳國政權繳納田租賦稅,加速完成漢化,總得來說,當時中原雖亂,但是當時三國的各位帝王都是明白人。

"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內有十常士亂政,外有董卓專權,各種奇葩的事情突發而來,隨後引發的一系列諸侯討伐戰,緊接著就是各路諸侯紛紛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鼎立,都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過一百多年的互相征伐,最後魏國統一了天下,而曹操當初使用的伎倆卻被司馬懿完美的複製過來,篡權魏國,實則成了三分歸晉,本來統一天下本來是好事,但是司馬家不爭氣啊,三分歸晉沒多久,就開始了八王之亂,而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隨之中原地區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浩劫,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之多,給北方中原地區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後來的衣冠南渡指的就是這個事件,直接當擁有百萬人口的漢地,銳減到了80萬,然而在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同樣的戰亂,為何在在三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敢南下呢?其實不敢不代表著不想,只因為他們都被捶得不輕,看看當時爭霸天下的幾位大佬乾的事,你就明白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侯混戰的後期,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定型,然而魏、蜀、吳各自的地盤周圍,都有外族環伺。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主要對抗的是匈奴、烏桓、鮮卑、羌族等;蜀漢坐擁西南,周圍有百蠻、西夷、南夷、青羌等族;孫吳割據東南,面對的主要有三大外夷:武陵夷、南越和山越。這些個沒有一個不是尚武野蠻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三國軍隊更是從生死當中走出來的老兵。再加上這三位鐵血帝王權臣,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曹操一戰滅烏桓,數千特種兵虎豹騎,俘虜二十萬。

要說起這事兒來,就得先說曹魏。要知道曾經的匈奴一直是北方大患,但是在中原王朝,尤其是漢朝歷代名將的持續打擊下,匈奴被迫西遷,流竄至歐洲等地,不敢再來襲擾中原。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強大起來的烏桓一族,他們時常闖入漢人領地燒殺劫掠。後來袁紹與烏桓首領聯姻結盟,滅了公孫瓚,並共同對抗曹操。但是沒多久袁紹就敗於曹操,但是袁紹子嗣逃入烏桓領地尋求庇護。然而此時的烏桓確實很強,約有三十萬戰力,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後來打著為袁氏收回故地的旗號襲擊曹魏邊境,劫走幽州百姓十萬戶,公然挑釁曹操。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要知道那個時候人口就代表著戰爭資源,軍費次之,你說這人都搶沒了,哪來的兵丁打仗?區區外族蠻夷,敢在曹太歲地盤上搶人,“寧教吾負人,毋教人負我”的曹操嘴都氣歪了!起初是帶領數素有曹魏特種部隊的虎豹騎前去親自偵查烏桓大軍的,恰碰上烏桓大軍調軍,這個時候的軍隊越多,越危險,如果衝擊一下的話,那就是互相踩踏,結果曹操這個狠角色直接令只有數千如狼似虎的虎豹騎衝擊烏桓大軍,烏桓大軍沒待站住陣腳便全面崩潰,曹操將烏桓首領與袁紹餘孽斬殺殆盡,俘虜二十餘萬人。另外鮮卑、羌族等外族也挨個被曹魏捶翻在地,北邊清淨了,其餘少數遊牧民族曹操則使用的是胡蘿蔔加大棒進行管制,效果不錯。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諸葛亮不是演義當中那麼和善,也是不吐骨頭的主兒

我們轉過身來看蜀漢,其實劉備是個大齡人,劉備活著的時候,蜀漢還算安穩,但是直到關羽被呂蒙斬殺之後,不聽眾人勸說在夷陵大戰戰敗後沒多久就駕鶴西遊了,因為此,蜀漢開始人心浮動。接連發生不少大事件,首當是益州大戶雍闓殺死太守,綁架新任太守,舉兵反叛。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南蠻領導人孟獲憑著自己對土著的影響力,造謠蜀漢強權壓人,加入反叛。當然這時候劉備沒了,作為託孤重臣的蜀漢諸葛亮說了算。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本來因為北方強大的曹魏牽制,諸葛亮採取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政策,但是你們既然造反,休怪本山人無情,只好親自帶兵平叛了。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諸軍,最後搞定孟獲。至此南方沒人敢對諸葛亮不敬,全都臣服了下來。

都說孫權是一個平庸的角色,殊不知卻擁有著一顆足夠黑的帝王心

說到孫吳。大家都會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後起之秀陸遜,一把火燒掉百里連營,氣死了劉備,除去了西面這個虛偽的帝王,當時的陸遜可以說是後來孫吳的主心骨,然而此次他只是個配角,當時的山越人與中原人質的區別是不屈服於孫吳的統治,堅決不當兵納糧。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他們不服王化,佔山為王,人數眾多,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以山險為依託,組成武裝軍事集團,嚴重威脅孫吳後方。“大帝”孫權雄心勃勃,志在爭霸中原,內患不除如何遠征開疆擴土?程普、太史慈、陸遜等大將都派了出去,去收拾這幫宵小,畢竟嘛,惹怒了一個帝王,就得承受這個帝王的所有怒火,孫吳大軍壓境,山越根本不足以抗衡孫吳政權,只有落得被征服的下場,大部分山越被迫走出深山,遷徙至平地,一部分人口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農戶種田,為吳國政權繳納田租賦稅,加速完成漢化,總得來說,當時中原雖亂,但是當時三國的各位帝王都是明白人。

不同於五胡亂華,三國時候為何沒有外敵入侵?只這三個狠角色


不想安靜了幾年的西晉八王那幾個豬頭三,一味的和自家人幹,沒有防著背後拎著刀看熱鬧的鄰居,導致了後來的五胡亂華,讓後來的兩晉成為了一個恥辱的朝代,如果泉下有知的話,估計司馬懿會氣活過來,再氣死再活過來幾次,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