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隔斷遊牧民族,阻止起發展壯大,保障中原王朝的穩定。

從歷史上而言牢牢控制河西走廊,這樣做可以控制住北方草原各部,隔斷蒙古,新疆,青藏三大草原,使其不能混合壯大;使漠南的匈奴,漠北的柔然,漠西的葛爾丹,青藏的吐蕃受制於河西的遊牧勢力,不能形成三面包夾之勢威脅中央王朝。因為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北面騰格裡沙漠,南面祁連山脈,北面長城,西面玉門關外千里沙漠。並且祁連山上的雪化了之後,匯成的黑河河流灌溉農田適合耕種,而山區和沙漠邊緣都是肥美的草原,適合放牧,遊牧民族突破不了北面的長城,也無法越過千里沙漠,所以只有獲得許可,同時幫助中原王朝共同防衛的遊牧民族才能棲息於此,本來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也能抵禦其他地方的入侵。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隔斷遊牧民族,阻止起發展壯大,保障中原王朝的穩定。

從歷史上而言牢牢控制河西走廊,這樣做可以控制住北方草原各部,隔斷蒙古,新疆,青藏三大草原,使其不能混合壯大;使漠南的匈奴,漠北的柔然,漠西的葛爾丹,青藏的吐蕃受制於河西的遊牧勢力,不能形成三面包夾之勢威脅中央王朝。因為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北面騰格裡沙漠,南面祁連山脈,北面長城,西面玉門關外千里沙漠。並且祁連山上的雪化了之後,匯成的黑河河流灌溉農田適合耕種,而山區和沙漠邊緣都是肥美的草原,適合放牧,遊牧民族突破不了北面的長城,也無法越過千里沙漠,所以只有獲得許可,同時幫助中原王朝共同防衛的遊牧民族才能棲息於此,本來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也能抵禦其他地方的入侵。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中原王朝的重要養馬基地,糧食後勤基地。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不僅能促進文化交融,更主要的是增加國土面積,保障糧食,稅收,增加耕種面積,使無地無田的百姓得以生存,促進社會穩定,同時作為大後方,依據大型的內陸和孕育的綠洲,建立一個可持續穩定的發展基地,和糧食耕種基地,光照充足,日夜溫差大,雪水的充沛,完全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哪怕地處乾旱荒漠區,依舊因為長期灌溉的營養層泥土使作物依舊長勢好。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朝中前期還是一日二餐都不能完全保障的時代,糧食不僅是戰略物資,更是盛世的基礎。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隔斷遊牧民族,阻止起發展壯大,保障中原王朝的穩定。

從歷史上而言牢牢控制河西走廊,這樣做可以控制住北方草原各部,隔斷蒙古,新疆,青藏三大草原,使其不能混合壯大;使漠南的匈奴,漠北的柔然,漠西的葛爾丹,青藏的吐蕃受制於河西的遊牧勢力,不能形成三面包夾之勢威脅中央王朝。因為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北面騰格裡沙漠,南面祁連山脈,北面長城,西面玉門關外千里沙漠。並且祁連山上的雪化了之後,匯成的黑河河流灌溉農田適合耕種,而山區和沙漠邊緣都是肥美的草原,適合放牧,遊牧民族突破不了北面的長城,也無法越過千里沙漠,所以只有獲得許可,同時幫助中原王朝共同防衛的遊牧民族才能棲息於此,本來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也能抵禦其他地方的入侵。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中原王朝的重要養馬基地,糧食後勤基地。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不僅能促進文化交融,更主要的是增加國土面積,保障糧食,稅收,增加耕種面積,使無地無田的百姓得以生存,促進社會穩定,同時作為大後方,依據大型的內陸和孕育的綠洲,建立一個可持續穩定的發展基地,和糧食耕種基地,光照充足,日夜溫差大,雪水的充沛,完全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哪怕地處乾旱荒漠區,依舊因為長期灌溉的營養層泥土使作物依舊長勢好。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朝中前期還是一日二餐都不能完全保障的時代,糧食不僅是戰略物資,更是盛世的基礎。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在冷兵器時代馬的數量多少決定著一個王朝的強大。自夏朝開始就有關於馬的繁殖,飼養,保健等的經驗彙集成書,早期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後來成為車戰,騎戰,步戰的重要性因素,而河西走廊就是天然的馬場,成為中原王朝的主要輸出產地,其戰略意義不可描述。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隔斷遊牧民族,阻止起發展壯大,保障中原王朝的穩定。

從歷史上而言牢牢控制河西走廊,這樣做可以控制住北方草原各部,隔斷蒙古,新疆,青藏三大草原,使其不能混合壯大;使漠南的匈奴,漠北的柔然,漠西的葛爾丹,青藏的吐蕃受制於河西的遊牧勢力,不能形成三面包夾之勢威脅中央王朝。因為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北面騰格裡沙漠,南面祁連山脈,北面長城,西面玉門關外千里沙漠。並且祁連山上的雪化了之後,匯成的黑河河流灌溉農田適合耕種,而山區和沙漠邊緣都是肥美的草原,適合放牧,遊牧民族突破不了北面的長城,也無法越過千里沙漠,所以只有獲得許可,同時幫助中原王朝共同防衛的遊牧民族才能棲息於此,本來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也能抵禦其他地方的入侵。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中原王朝的重要養馬基地,糧食後勤基地。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不僅能促進文化交融,更主要的是增加國土面積,保障糧食,稅收,增加耕種面積,使無地無田的百姓得以生存,促進社會穩定,同時作為大後方,依據大型的內陸和孕育的綠洲,建立一個可持續穩定的發展基地,和糧食耕種基地,光照充足,日夜溫差大,雪水的充沛,完全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哪怕地處乾旱荒漠區,依舊因為長期灌溉的營養層泥土使作物依舊長勢好。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朝中前期還是一日二餐都不能完全保障的時代,糧食不僅是戰略物資,更是盛世的基礎。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在冷兵器時代馬的數量多少決定著一個王朝的強大。自夏朝開始就有關於馬的繁殖,飼養,保健等的經驗彙集成書,早期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後來成為車戰,騎戰,步戰的重要性因素,而河西走廊就是天然的馬場,成為中原王朝的主要輸出產地,其戰略意義不可描述。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對於民族融合不可忽視的貢獻。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後。後秦北魏,西魏追求於統一全國,無暇顧及河西走廊地區。河西走廊也就是涼州獨立成為一處小天堂,偏安一隅。由漢人建立的前涼,西涼維持著晉朝的制度,河西走廊基礎設施保護完好,之後影響土谷渾控制地區,為隋唐重開絲綢作為鋪墊。之後河西走廊作為蒙古文化向青藏高原傳播的中轉站溝通藏蒙地區,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包括歷代都重視河西地區的建設,對於水利的修建,灌溉都是一代接著一代的完善,水利系統的增加,導致耕地面積的完善,為後來的荒地開墾減少無數的經費支持,促進了整個中原王朝的安定。

"

在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唯一被攻陷的兩次,一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安西四鎮的軍隊被調去平叛,吐蕃趁虛而入;一次成吉思汗滅西夏。西夏在既無支援,又無後路的時候,同時與金國和成吉思汗開戰,被滅。其餘各個階段都牢牢的緊握在手中。尤其在清朝的時候,內憂外患的風雨飄搖時刻,出兵新疆還是加強海防都深深的考驗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或許左宗棠的一句“中國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即棄中國,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深刻揭示著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河西走廊。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自從擁有的那一天開始就未曾放棄過,這就是中國。

所謂的河西就是今天的甘肅省的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張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催),金昌,嘉峪關地區,因地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東連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溝通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西北出口敦煌直達玉門關,連接西域的絲綢之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起著非凡的作用。我們得仔細探究。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起河西走廊,我們不得不提起四個人,漢武帝,張騫,衛青,霍去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開創了河西走廊的新的歷史篇章。

漢朝早期備受匈奴侵擾,劉邦歷經白登之圍,呂后備受羞辱,採取和親之策,直至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的大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對於大漢不堪其擾的匈奴有些虎視眈眈的感覺,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貫徹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的戰略,同時宣揚國威,遊說西域各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張騫在甘父的嚮導下,先後被匈奴阻攔,囚困十年,帶回了西域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巨大的價值,漢武帝決定徹底打通西域路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漢武帝讓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四路主動出擊匈奴,第一次出戰的衛青在龍城直搗匈奴祭祀之地。隨後自己的外甥隨軍出征,十七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孤軍深入,一展少年本色。之後的河西戰役,漠北戰役,策馬揚鞭,馬踏草原,戰馬嘶鳴以雷霆之勢橫掃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漠南再無王庭。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之後設立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並且修築了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嘉峪關,建立了屯兵戍邊的國策。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不可忽略的地區。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河西走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重要性。

起先我們就近說說河西走廊對於漢朝的重要性。因為張騫帶給了漢武帝西域真實的情況,溝通西域之路,聯結西域各國,鉗制匈奴。漢武帝為此征服樓蘭,姑師,動烏孫,建要塞,串碉堡,屯田,移民,耗費數以萬計,乃至用度不夠,依舊不斷的進行著征伐。直至橫掃匈奴,建立四郡為止。完全清除匈奴之亂,增加國土面積,震懾西域各國,打通西域商貿,構建絲綢之路,將河西遊牧區建設成為農業區,變成有保障支援前方的後勤地區,進一步提高了封建王朝的權威性,實現自己王霸基業。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隔斷遊牧民族,阻止起發展壯大,保障中原王朝的穩定。

從歷史上而言牢牢控制河西走廊,這樣做可以控制住北方草原各部,隔斷蒙古,新疆,青藏三大草原,使其不能混合壯大;使漠南的匈奴,漠北的柔然,漠西的葛爾丹,青藏的吐蕃受制於河西的遊牧勢力,不能形成三面包夾之勢威脅中央王朝。因為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易守難攻,北面騰格裡沙漠,南面祁連山脈,北面長城,西面玉門關外千里沙漠。並且祁連山上的雪化了之後,匯成的黑河河流灌溉農田適合耕種,而山區和沙漠邊緣都是肥美的草原,適合放牧,遊牧民族突破不了北面的長城,也無法越過千里沙漠,所以只有獲得許可,同時幫助中原王朝共同防衛的遊牧民族才能棲息於此,本來民風彪悍的遊牧民族也能抵禦其他地方的入侵。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中原王朝的重要養馬基地,糧食後勤基地。

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不僅能促進文化交融,更主要的是增加國土面積,保障糧食,稅收,增加耕種面積,使無地無田的百姓得以生存,促進社會穩定,同時作為大後方,依據大型的內陸和孕育的綠洲,建立一個可持續穩定的發展基地,和糧食耕種基地,光照充足,日夜溫差大,雪水的充沛,完全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哪怕地處乾旱荒漠區,依舊因為長期灌溉的營養層泥土使作物依舊長勢好。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朝中前期還是一日二餐都不能完全保障的時代,糧食不僅是戰略物資,更是盛世的基礎。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在冷兵器時代馬的數量多少決定著一個王朝的強大。自夏朝開始就有關於馬的繁殖,飼養,保健等的經驗彙集成書,早期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後來成為車戰,騎戰,步戰的重要性因素,而河西走廊就是天然的馬場,成為中原王朝的主要輸出產地,其戰略意義不可描述。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對於民族融合不可忽視的貢獻。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後。後秦北魏,西魏追求於統一全國,無暇顧及河西走廊地區。河西走廊也就是涼州獨立成為一處小天堂,偏安一隅。由漢人建立的前涼,西涼維持著晉朝的制度,河西走廊基礎設施保護完好,之後影響土谷渾控制地區,為隋唐重開絲綢作為鋪墊。之後河西走廊作為蒙古文化向青藏高原傳播的中轉站溝通藏蒙地區,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包括歷代都重視河西地區的建設,對於水利的修建,灌溉都是一代接著一代的完善,水利系統的增加,導致耕地面積的完善,為後來的荒地開墾減少無數的經費支持,促進了整個中原王朝的安定。

千年的河西走廊,只曾兩次被攻陷,對於中原王朝的意義何在?

總而言之,河西走廊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既可以保障戍邊戰士的糧食供給,同樣隔斷遊牧民族的聯繫,溝通西域各國,發展貿易,人口遷徙,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將內地文化傳播,促進民族融合,保障中原王朝的長治久安,保障核心體系不被破壞,完其根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