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漢朝 重慶 考古 文物 古墓 博物館 長江 文化 大渡口發佈 2019-07-15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在大渡口區博物館,保存著一具出土於跳磴鎮大樹林一座漢墓的陶棺。7年前被考古人員發現的時候,墓已經被盜,棺材蓋子已被破壞成碎片,陶棺內只剩下一層黃土……據介紹,這具陶棺在我國已公佈的漢代陶棺中位列第三,是截至目前重慶主城區所發現的唯一一具陶棺。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記者丨胡肖藝圖片丨沈宥臻

編輯沈宥臻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跳磴鎮大樹林位於石盤村長江北岸的一個平緩臺地上。2011年3月,大渡口區文管所在該村的文物調查中,曾發現過少許石器和刻有花紋的殘磚。石盤村七組村民李世相回憶到:“2012年4月,我在修建自家葡萄園臨時便道時,意外挖出了一些古磚,隨即便報告給有關部門。”

大渡口區文管所工作人員得知消息後,一邊趕赴現場,另一方面專門邀請重慶市文物考古所研究員白九江來到現場作指導,證實此處確有墓葬遺蹟。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這原是一片土和水田,古磚以前也零零散散看到過,從來沒想過會埋著古墓。”當地村民說。專家初步判斷古墓時代為漢代至六朝時期,共分佈有3座,相隔距離不足百米遠。在對墓地分佈範圍及周邊進行詳細勘探之後,為了確保地下文物不再受到人為破壞,2012年5月,組織市區文物考古專業人員啟動了對大樹林墓地搶救性發掘工作。

經發掘,該墓為一南北向豎穴磚室券頂墓,平面呈帶短甬道的“凸”字形,墓壁四周以長方形磚砌築而成,大部分磚的一側面印有菱形紋、乳釘紋,券頂亦用模形磚錯縫起拱。墓葬的最底部是用多塊方形小磚並列橫鋪而成。

在墓室西北角出土一具陶棺,分為棺蓋、棺身二件,均為泥質灰陶、素紋。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此棺出土時除頂蓋破碎外,棺身保存比較完整,長1.84米、寬0.47米、高0.56米,體積在我國已公佈的漢代陶棺中位列第三,是截止目前重慶主城區所發現的唯一一具陶棺。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從墓葬中出土的器物還有陶罐、陶缽、陶盆、陶碗類生活用具,陶俑、陶子母雞、陶狗、陶房、陶案類模型明器及鐵劍類兵器。

這座埋藏在大渡口區長江江邊的東漢時期古墓葬,通過文物考古工作者歷時三個月的艱苦發掘,出土漢代各類文物30餘件。

大渡口區文管所所長李國洪

“在重慶市主城地區,出土這樣一座漢墓極為罕見,其大型陶棺也保存較為完整。這座墓葬,對於東漢時期,重慶地區的墓葬制度,社會習俗,經濟文化及審美程度的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同時,也填補了大渡口區乃至重慶地區漢代大型手工製陶業的空白。”

全國第三,重慶主城唯一!大渡口出土的這個漢代寶貝大有來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