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檬:印度佛教向東而非向西傳播的原因

漢朝 佛教 印度河 基督教 古籍 古籍 2017-09-18
鄭學檬:印度佛教向東而非向西傳播的原因

印度佛教為什麼向東而不是向西傳播?也就是印度佛教為何能傳入中國,而後“道源東注”,流被韓、日;或經斯里蘭卡,東播東南亞諸國,就是不能傳入歐洲呢?這是筆者多年來反覆思考的一個問題。筆者也曾就此請問過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教授,施教授認為佛教一些教義和制度曾被基督教部分吸收,並說:“佛教向東而不是向西傳播是一個要深入研究的問題,首先要聯繫早期佛教自身的發展歷史。佛陀自己在他臨終時曾預言說,他的學說要從印度傳播到東方。這是十分著名的預訓並被廣泛傳頌的。事實上,早期佛教也曾傳到波斯,後來影響基督教。基督教的早期制度,或許受到佛教的影響,這是可能的,值得注意”。他還舉出艾塞尼派為例。據說艾塞尼派是存在於公元前3至2世紀基督教派的早期雛形。它實行集體生活 (有類出家) ,一切皆平等分享;沒有富人或窮人;不吃肉飲酒,也主張人世輪迴等,可視作接受佛教影響。在施氏所作解答基礎之上,筆者認為佛教東傳雖然是佛陀的遺訓,但傳播仍需有客觀條件和文化上的因素。

公元545年,波斯王居魯士曾俘虜小亞細亞的希臘人,並將其帶到印度。波斯帝國鼎盛時,其統治區域東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發起東進,征服了波斯帝國,也到達印度河西部,打通了地中海、小亞細亞和南亞的通道。據學者研究,自亞歷山大王來過以後,“希臘文化的因子就此深深植入中亞和印度的土壤”。印度自此便與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文化有了直接和大規模的交流。按理說,佛教應該首先向西方傳播。但是,就在佛教傳播到波斯、埃及甚至希臘時,在接觸早期基督教之後,似乎被基督教這堵牆擋住了。筆者認為,隨著基督教合法化和壯大,併成為羅馬國教,佛教再傳歐洲已無可能。此後順絲綢之路經巴米揚東傳,又順張騫通西域的路徑,悄然於東漢明帝時,白馬馱經,到達洛陽。那麼,促使佛教東漸及佛教未能西傳,究竟還有哪些具體因素呢?

一、兼通梵漢語文的中亞、西域是佛教東漸的過渡地帶

兼通梵漢語文的罽賓、大夏、大月支等地區的一些佛教徒、商人,是佛教東傳的首批傳播者。中亞和印度河西北地區,廣泛分佈著雅利安人。他們是在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代從裡海西岸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的,稱為伊朗雅利安人;公元前2000年代以後進入北印度、講梵語的,稱印度雅利安人;其他分佈在中亞各地。他們統稱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公元前3 2世紀佛教從北印度傳入中亞的安息、大月支等歐亞語系各國,並紮下根。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佛教史》曾有過簡要說明:“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 5世紀的古印度,開始主要流行於恆河中上游一帶。到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時及其以後,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圍國家傳播。向南傳到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國家;向北傳入大夏、安息以及大月支,並越過蔥嶺傳入中國西北地區。”

僅從慧皎《高僧傳》等高僧傳記看,這一概括大體上是正確的。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使安息 (今伊朗、伊拉克) 、大夏 (吐火羅,北至今阿富汗北部) 、大宛 (今費爾幹納盆地烏茲別克、吉爾吉斯) 、大月支 (大夏衰落後,據有其地,東漢時屬貴霜王國) 、康居 (粟特故地,今哈薩克斯坦西南部,鹹海東部) 、罽賓 (今克什米爾) 等國和漢朝有了通道。中亞各國是雅利安人,語言上屬印歐語系,但因和東方的秦、漢王朝有通商往來,不少僧人、商人既懂梵文又略懂漢語,早期譯經均是他們完成的。舉例來說:

竺法蘭,中天竺人,是和蔡愔 (東漢時的郎中,受命赴天竺訪佛法) 同到洛陽,他“少時便善漢言”,“愔於西域獲經,即為翻譯”,“漢地見存諸經,唯此為始也”。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子。東漢桓帝初年到中國,“通習華言”,“宣譯眾經,改胡為漢”。他譯的佛經“義理明析,文字允正”。當時天竺語號為“天語”,“言訓詭蹇,與漢殊異”,唯其所譯,“為群譯之首”。支讖,即支樓迦讖,月支 (今河西走廊地區) 人,傳譯《般若道行》、《般舟》、《首楞嚴》三部經。東漢靈帝時,天竺僧竺佛朔到洛陽,在譯《般舟三味經》時,支讖“傳言,河南洛陽張孟福、張蓮筆受”。又,安息人優婆塞安玄和沙門嚴佛調譯《法鏡經》,“玄口譯梵文,佛調筆受。理得音正,盡經微旨”。孫吳時,月支人支謙受業於支亮 (支亮受業於支讖) ,他“妙善方言,乃收集眾本 (佛經) ,譯為漢語”。

康居人僧會於赤烏十年 (247) 到建鄴,促使孫權建“建初寺”。僧伽跋澄,罽賓人,前秦時入關中。時邀釋道安等名德譯經,“跋澄口頌經本,外國沙門曇摩難提筆受為梵文,佛圖羅剎宣譯,秦沙門敏智筆受為晉本”。趙正又組織跋澄、曇摩難提、僧伽提婆三人“共執梵本,秦沙門佛念宣譯,慧嵩筆受,安公、法和對共校定”。曇摩耶舍,罽賓人,東晉隆安中到廣州,其弟子法度,“善梵漢之言,常為譯語”。最著名的鳩摩羅什,天竺人,其母為龜茲王妹。少隨母至溫宿國 (今新疆溫宿) ,他在溫宿國因辯贏一高僧而“聲滿蔥左,譽宣河外”。龜茲國王親往溫宿迎什回龜茲,他在龜茲“博覽群經,特深禪要”,成為名僧。後來到了長安,主持譯經。佛教傳向東土,他的貢獻最大。

由此可知,罽賓、大夏、大月、安息、康居及我國西域的龜茲、溫宿、疏勒等國,早被佛教,這一地區成為印度佛教東漸的過渡地帶,商路、婚姻和語言的溝通,為佛教東傳提供了西傳所沒有的媒介。

二、宗教信仰的“類同”是佛教東傳的文化因素

佛教傳入漢朝初期,人們當作黃老之教供奉。漢代人開始接觸佛教時,把佛經中的“空”,套用老子的“無”來理解;佛教的水、火、地、風四種物質及“天地始終謂之一劫”說亦與漢代方士“五行始終說”近似,這樣佛教就易“混淆視聽”,易為廣被儒學影響的官民所包容、接受,使這一“異教”能在中國流傳。

其一,早期佛教教義表現為釋迦牟尼的“四聖諦”:苦諦 (人生皆苦) 、集諦 (苦之原因) 、滅諦 (徹悟苦的原因,達到“涅槃”的境地) 和道諦 (通過修道達到“涅槃”的途徑) 。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槃,最終成為阿羅漢 (“不生”的意思) ,而不再墮入人世的輪迴。“四聖諦”重在修行,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並組成了傳教僧團,標誌著佛教的正式形成。

其二,大乘佛教第一傳人是龍樹,他創建大乘佛教約在中國的東漢明帝至三國時期。學者認為,支讖所傳譯的《般若道行》這部經,“把本無當作它的宗教唯心主義體系的至高概念”,“與魏晉玄學提倡的‘以無為本’,‘有生於無’的唯心主義本體論是很相似的”。大乘佛教在中國傳播最重要僧人是鳩摩羅什,他主持譯出《妙法蓮華經》、《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百論》等經。除《百論》是提婆所著外,其他都是龍樹所著。《妙法蓮華經》“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達彼岸”的思想,與孔孟思想中“仁”的含義也有某種相通之處。《孟子·盡心上》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離婁下》:“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孟子所說社會道德境界與佛教宣傳的“彼岸”世界很難區別。老子思想中,也有某些與佛教思想相通之處,如第八章講“心善淵” (思想深邃寧靜) ,第十章講“滌除玄鑑” (清除內心汙染) ,第十六章講“致虛”、“守靜”等等。但老子不講“真空實相”。

這種“類同”因素,導致佛教(大乘佛教)能和流行的儒道思想“通解”,這一點非常重要。例如康居人僧會於赤烏十年(247)到建鄴,他對孫皓說:“雖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皓曰:“若然,則周孔已明,何用佛教?”僧會曰:“周孔所言略示近跡。至於釋教,則備及幽微,故行惡則有地獄長苦,修善則有天宮永樂,舉之以明勸沮,不亦大哉。”可見,“類同”因素可以消除相互理解的鴻溝,促使作為“異質”意識形態的佛教傳播。康僧會其父經商,移居交趾(今越南)。來華高僧還樂於學習儒家經典,如竺法護(竺曇摩難剎),其先月支人,世居敦煌,八歲出家,篤志好學,“博覽六經,遊心七籍”,隨師之西域各國,遍學其語言文字,帶回佛經,譯為漢文,為佛經廣流中華出力。孫綽《道賢論》將天竺七賢比作“竹林七賢”,將他比作山濤(巨源)。

“類同”因素的存在,往往會導致“異質”向“同質”轉化。細究之,佛道與佛儒有很多區別,佛學家冉雲華指出:佛教的宗教方向以出世為主,“無論是早期的部派或是後期的佛教經典,都是為出家人寫的,多是以出家修道為解決煩惱的最後法門。因此之故,佛教在印度歷史上,從來沒有領導過社會運動”。冉先生舉出中印佛教徒對大乘名著《維摩詰經》的態度,說明印度佛教徒注重的是《維摩詰經》的經義,中國佛教徒則注重維摩詰居士此人,“前者重點是智慧,後者的重點是人,自然也是以人的社會為主”。可以認為,佛教重點在人的主旨是融入中國社會後的變化,是和儒家思想交融後,“異質”向“同質”轉化的結果,從而成為印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之一。

三、佛教未能西傳的文化因素

施舟人教授指出:佛教傳到小亞細亞,當地已經接受了基督教,佛教“一些教義和制度被早期的基督教部分吸收了。所以佛教西止於此”。除此之外,應該還有一個“文化因素”。早期基督教的教義講“十誡”(《出埃及記·傳十誡》),原罪和贖罪 (《出埃及記·贖罪銀》、《利未記·代罪羊》等) ,信靈魂會因信仰而重生,信地獄、天堂。《聖經·箴言》教人“智慧、仁義、公平、正直”;但其處世講聚妻生子、種地養羊、生生不息。而佛教(尤其禪宗)沒有這種強烈贖罪感、入世感;漢魏兩晉南北朝儒、道也無這種強烈贖罪感。隨著歐洲工業化和社會制度變革,清教徒非常注重個人的良知。清教徒所說的良知即靈魂的花園,與禪宗精神難說一致。清教徒很顧家,世俗化,與佛徒空靈化思想大不同。基督教思想與儒家思想有共同點,都很入世,講仁義,但儒家無“神”主宰觀念。佛教與基督教沒有前面所說的“異質”向“同質”轉化的“文化因素”,至少可說不明顯。何況,基督教已是羅馬帝國的國教。此後基督教又自行分櫱出主要有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諸派別。

總的來說,佛教傳東不傳西,有其文化差異原因:基督教的至高無上的“神”,與佛不同;基督教“原罪”與佛教“輪迴報應”不同;基督教的“懺悔”與佛教的思過、“禪”以及儒家的“自省”不同;佛教空觀與老子的“虛”近似;佛教的“法相”與老莊的“道”,儒家“仁”、“禮”近似等等。淺見如此,敬請教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