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力田

大司馬在上海的時候,經常去杭州遊玩,當時有出租車司機吐槽說:“要是沒有西湖,杭州就是個縣城。”細想一下這句話很有道理,但西湖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偉大而傳奇的湖了,杭州自然也是一個偉大而傳奇的城市。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易中天說過,城市有性別,北方城市粗獷、豪放,大約是男性。南方城市婉約、精緻,大概是女性。如果要在南方城市中尋找一位顏值最高的,應該是杭州吧。

杭州的美不僅在於她的天生麗質,更在於其後天的氣質,比起小家碧玉的姑蘇小橋流水,她多了一份雍容華貴的大氣。比起王霸十足的北京西安,她又多了一份知性的溫柔。

這座被馬可波羅譽為“世界上最華美的天城”的城市宛如集所有上天寵愛於一身。這裡有數不清的英雄名臣的事蹟、才女名僧的逸聞,這裡大約集中了自古以來相當一部分的詩詞和傳說,這些詩詞增添了杭州的風情。杭州數不清的傳說使得這裡歷來文人薈萃,甚至有一種說法,沒寫過杭州的作家不算真的大作家。

許是沾染了杭州的浪漫氣息,我與杭州頗有緣,身為江蘇的隔壁省份,我去過杭州數次,並在那兒向老婆表白成功,杭州是我的幸運之城。

在我心中,杭州就是浪漫的代名詞。然而,我們回顧歷史,驚異地發現,杭州並不是自古就是獨寵的天鵝姑娘,她曾經是默默無聞的醜小鴨,由於她的努力,最終完成天使蛻變,讓我們回到杭州的遠古歲月,回到數千年前的杭州灣。

越人歌

1

一部懸疑小說《荒村公寓》中提到了神祕的良渚文化,小說中的荒村位於中國一個偏僻的小鎮,傳說荒村是古代良渚文化的起源地,小說家為了找尋良渚文化的祕密,來到了荒村,遇到了一系列神奇的故事。

故事中提到的良渚文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石器時代遺址,和精彩絕倫的小說不同,真正的考古文化上的良渚文化沒那麼多故事,只是在餘杭良渚遺址挖掘出來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的玉石文化,傳說中是虞朝子民聚居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傳說中的夏朝所在地,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在良渚文化之前現在的杭州還屬於河姆渡文化的範疇,早在8000年前就有現代人類在此繁衍。

傳說中,這兒古代是大禹南巡的地方,夏禹南巡,大會諸侯,因為要統計各位諸侯,所以要“會計”一下,就把今天的紹興叫做“會稽”,在去往會稽的途中,曾經乘船停留在杭州,所以此地叫做“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餘”,乃名“餘杭”。正因為如此,現在的紹興還有大禹陵,甚至還有百越族是大禹後裔的傳說。

其實,浙江之地古代屬於百越人居住,很多地名,比如“姑蘇”、“餘杭”、“會稽”都是古代的越語,究竟是什麼含義,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漢語翻譯過來的字還挺美,就此沿用下來,催生了蘇州和杭州的名字。

雖然名字很美,但是百越族有著同中原人完全不同的習俗,讓很多中原人很是詫異。

比如中原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然而百越民族卻斷髮文身,這讓中原人很不能接受,其實百越族大多要下海捕魚或者採珍珠,文身只是為了嚇退水裡的魚,剪掉頭髮也是為了方便在水下活動,這和草原遊牧民族為了騎馬髡髮或辮髮很類似。

在春秋時代,江蘇的蘇州一帶興起了吳國,浙江的紹興一帶興起了越國,吳越爭霸,著名的西施美女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越王勾踐亡國後臥薪嚐膽,一舉滅掉了吳國,勾踐北上琅琊(今天山東東部的臨沂、青島一帶),威脅到了老牌諸侯國齊國,諸侯大驚,承認勾踐為天下霸主,越過就此擠進了”春秋五霸”的末班車。到了戰國時代的時候,楚國滅掉了越國,杭州地區歸楚國統治。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越人美女西施

和鄰近的蘇州、紹興不同,那個時代的杭州絲毫沒有存在感,只有一首越人歌流傳了下來。在電影《夜宴》中,吳彥祖佩戴面具唱越人歌的景象震驚了威尼斯影展,被評為最神祕的東方文化。

楚國的一位王子,失意之時泛舟,遇到了一位越人,越人聽懂了王子的歌聲,兩人引為知音,越人唱了這首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和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何其相似,前一個故事似乎更是中原人的喜好,而越人歌則完全不顧禮法,完全的蠻夷做派,不管不顧,卻清新可愛,情感真摯。千百年來,也影響了百越之地的自由之風。

在秦國統一天下後,杭州名叫“錢唐”,是一個小縣城,屬於蘇州的吳郡管轄。

當時的杭州還是一處靠海的灘塗,土地泥濘且貧窮,《史記》記載,秦始皇喜歡巡遊,曾經去過杭州,“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秦始皇來到了杭州,看到了波浪洶湧的錢塘江水,覺得這江水太凶猛,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也覺得受不了,匆忙回頭。

漢朝的時候的杭州,大約幾萬農民和漁民居住在此地,十分荒蕪。那個時候,西湖也並未形成,當時的雛形叫做“金牛湖”,只是一個鄰近海洋的小水塘。

三國時代,杭州出了一位英雄人物,就是富陽的孫權,孫權繼承父兄基業,三分天下,建立東吳,連曹操也忍不住稱讚“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你如果跟孫權說,他是杭州人,他可能一臉懵,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杭州,孫權是吳郡富陽人,他只會覺得自己是吳郡人。孫權定都南京,一輩子經常在武昌,可能從來沒來過杭州。

跟漢朝已經十分繁盛的吳郡蘇州相比,杭州像個醜小鴨,疏鬆的頭髮、黝黑的面孔、殘破的衣裙,哪裡是後來名滿天下的杭州的模樣?然而,這就是那個時代真實的杭州。

雖然漢魏時代杭州默默無聞,然而,此時還是有一個大事,畢竟杭州要想完成女神成長計劃,首先要定下一個小目標——去除水患,當時杭州的農民修築了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西湖誕生了,呱呱墜地的她儘管還是一個荒湖,但將來會出落得名揚天下。

大運河

2

前文說到了醜小鴨杭州,在漢魏時代,當已經“長安十萬戶”繁華的時候,杭州還是一片荒蕪的灘塗。

西晉末年,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大量北方士族南下浙江,給浙江帶來了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然而,他們完美錯過了杭州,大多都是來到了紹興,宰相謝安東山再起隱居之地在紹興,書聖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中“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時仍然在紹興。

他們都錯過了杭州,那個時候,揚州之地繁華的地方仍然是蘇州和紹興,儘管東晉年間,有一個印度的僧人在西湖邊建築了靈隱寺,但長期無人問津。

到了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朝,杭州因為人口增多,從縣變成了郡,南陳禎明元年,也就是587年,設置了錢唐郡,下面管轄了五個縣,錢塘郡屬於吳州,也就是今天的揚州城管轄。

好景不長,兩年之後的公元589年,北方的隋朝派50萬人南下,韓擒虎和賀若弼攻入南京城,南陳滅亡。江南之地很快發生叛變,又被楊素平定,隋朝重新劃分天下,剛剛升為郡的錢唐,因為人口損失太多,再度變為縣城,後來又恢復為郡。隋朝時開始了行政改革,將天下繁複的郡縣都改為了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了。

千年以來,杭州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貴人——楊廣。

隋煬帝楊廣的功過先不說,他開鑿大運河對杭州卻是實打實的利好。大運河主要以洛陽為中轉點,呈現出一個“之”字形,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江南運河,從今天的鎮江直達杭州。

楊廣非常重視江南運河的開鑿,親自督促,最終提前完成。交通閉塞、隱居深閨的杭州第一次有了發達的交通,南來北往的文人騷客可以通過運河直達杭州,杭州終於有了成長的資本。

有了江南運河和其後開鑿的浙東運河,杭州一下子成了東南的物資集散地,甚至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但隋煬帝為了自身功業殘民以逞,還沒來得及巡視,國內就大亂,進而滅亡了。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隋朝大運河

隋朝只有三十多年壽命就夭折了,繼任的唐朝和漢朝一樣,都繼承了前朝的歷史遺產,唐朝非常重視大運河,尤其是江南運河。

經過南朝數百年經濟發展,江南一帶經濟十分繁榮,尤其是糧食產量,足以保證京師用度,當時稱“蘇湖熟,天下足”,就是形容的蘇州和湖州,而這些地方都要通過運河運送到長安和洛陽,對漕運的重視讓杭州重要性突飛猛進,杭州一躍而“咽喉吳越,勢雄江海”,江南運河沿岸的堤壩、閘門都設立了巡檢司。

唐朝對這條河的重視度不言而喻,甚至成為了唐朝的生命線。而在唐朝進一步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甚至關中乾旱,唐朝皇帝多次來到洛陽“就食”,就是看中了洛陽和杭州中間的運河交通。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河北地區藩鎮林立、持續混亂,唐朝更加依賴江南地區的糧食,杭州確立起了它在江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

公元822年,杭州來了一位大詩人任職,他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是書香世家,他有著中亞血統,長相胡化,類似於西域人,長相估計很受女子們歡迎。白居易支持改革,因此被貶杭州,在那個時代,長安是繁華的,杭州卻還是相對冷清的,可不是今天繁盛的杭州,所以他被貶來到了偏遠的杭州。

白居易到了杭州之後,發現雖然大運河的開通讓杭州部分商家富裕了,但普通老百姓十分貧困,他訪問百姓,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原來杭州最大的禍害就是三國時期人們攔起來的海跡湖——西湖,這個西湖面積太小,一旦到了乾旱的時期,西湖就乾涸了,沒辦法灌溉。一旦到了洪澇的時期,西湖水又漫出來了,造成了水患。

白居易決定修築一道湖堤,擴大西湖的面積,堤壩旁邊是溼地,可以容納一部分水,平時有了堤壩,乾旱時期可以開閘進水,洪澇時期又可以放水,水到了溼地,容納不下了自然可以流到海里去,這樣一下子就解決了問題。

今天的這道堤壩已經不存在了,但老百姓懷念白居易,把他詩中寫到的“白沙堤”稱為“白堤”,以示對他的緬懷。其實這道白堤早就有了,是西湖中間的一個小堤壩,白居易自己在《錢塘湖春行》中寫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唐時西湖的名字還沒有最終定下來,從之前的“金牛湖”變成了“錢塘湖”,最終人們覺得這湖反正在西邊,不如就叫“西湖”,從此之後,這樣一個簡單卻有韻味的名字成了最終的定名。

白居易主政杭州三年,功績很大,他離開杭州之日,杭州士民百姓紛紛攔住他的馬,雙手捧酒,依依不捨。白居易後來對杭州也不捨,寫下了《憶江南》懷念杭州,成為千古名篇,其中有“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的句子。

白居易對杭州最大的貢獻當然在文學領域,他重新發現了蘇小小這位歌姬。

蘇小小很多人聽過名字,但不清楚其事蹟,香港電影中把她安在了明朝人身上,其實她是南北朝時期南齊的一個歌妓,對於她,歷代文人多有傳頌,傳說她才華橫溢,自制了一輛油壁車,整日遊山玩水,她受到負心人的辜負,也資助過窮書生,最終被人陷害入獄,去世前要求葬在西湖,被她資助的書生鮑仁給她建造了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題“錢塘蘇小小之墓”。

蘇小小的故事,據說最早見於南北朝的詩集,後來宋代的樂府故事中也記載了她,後世的人不斷在她身上加了各種傳奇和渲染,漸漸成了戲曲的有名形象。

不過,蘇小小的形象至今受到了歷史學家的質疑,他們質疑南北朝時期的杭州,西湖並未成形,蘇小小或許是隋唐時期的一個歌妓,還有待考證。而白居易很是風流,最喜歡流連青樓瓦舍,他對於蘇小小的喜愛,可能跟自己同情某位歌妓,將她形象代入有關。

不管怎麼說,白居易是最早發掘出蘇小小文學形象的人,他寫道: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又在《杭州春望》一詩中寫道“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不管怎麼說,經過白居易的推介,大唐掀起了蘇小小熱,大唐是個非常包容的王朝,對於詩歌很是喜愛,對於蘇小小,並沒有歧視她是個妓女,反而看重她的重情重義,她成了美的化身。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蘇小小

著名的“詩鬼”李賀一向內向不合群,他的詩歌很少有跟風的,但他卻到過杭州,參觀過蘇小小墓,還寫下了一首悽慘詭譎的《蘇小小墓》: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鬆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這首詩歌寫得十分空靈詭異,鬼氣森森,渲染出午夜迷霧中飄渺的女鬼形象,果然是“詩鬼”,筆下的蘇小小直接成了聶小倩。大唐因為蘇小小更添了一份美。

錢王潮

3

唐朝最終滅亡了,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杭州進來了發展的最關鍵期,五代十國中九個國家都在南方,其中浙江所在的吳越王國持續70餘年,保證了浙江之地的持續發展,當宋朝統一天下後,休養生息近百年的吳越之地開始了富甲天下的歷史。

吳越王國是錢鏐建立的。錢鏐是杭州臨安人,雖然曾經學文習武,但長大後開始販私鹽,這在古代可是大罪,跟大反賊黃巢一樣,只是,黃巢最終攻克了長安,卻很快敗亡,錢鏐一輩子都只是一個封疆大吏,卻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錢鏐在杭州建國後,杭州身為自己家,當然要好好經營,錢鏐對杭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堪稱杭州之父。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杭州灣

如果我們看下浙江省地圖,會發現浙江在大海邊形成了一個缺口,這個“之”字形的缺口就是杭州灣,而杭州,則成為了既濱海,又背靠大山的一座城市。但在唐朝以前,錢塘江大潮經常氾濫,水患嚴重,杭州多為鹽鹼地,也不便於耕種。統治杭州的吳越國王錢鏐,看到杭州的海患、水患問題,首先考慮如何解決問題。

到了農曆八月十八,也就是射潮那天,錢塘江大潮又如約而至,滔天的巨浪幾乎要掀翻吳越大地,吳越國王錢鏐一身戎裝,對著潮水射上了一箭,不久,連天的潮水退去了,早就躲在門樓上觀看的民眾歡天喜地,祝賀錢鏐射死了海魔王,這就是著名的“錢塘江射潮”的故事,其實,錢鏐也只是利用了漲潮的規律,在潮水快漲的前夕射潮,贏得民心。

就這樣,錢鏐營造了自己“真命天子”國王的形象,獲得了民眾的愛戴,但要真想得到擁戴,需要靠實事。於是,錢鏐修築了多道海堤和江堤,採用了一種叫做“石囤木樁法”的方法修築,江水一到今天的六和塔那兒就乖乖平復下來,彎彎曲曲地流淌著,呈現出“之”字形,因此浙江又被稱為“之江”,而錢鏐修築的堤壩就被稱為“錢王堤”。

此外,錢鏐還下定決心治理西湖,在白居易挖湖的基礎上,把原來的湖面又挖大了三倍,同時將西湖水引入城內運河,真正形成了完備的水系,建成的西湖不僅成為了風光名勝,而且有效阻止了水患。

治理了海患和水患後,錢鏐又開始擴建杭州城,前文說過,隋文帝建築了洛陽城,周世宗建築了汴梁城,朱元璋修築了南京城,可以說,每一座城市都有他的建築者,而對於杭州來說,西湖已經名滿天下,名氣超過了杭州,但杭州城小人多,已經不堪重負,需要擴建,錢鏐在王宮之外,修築了杭州羅城,城市以杭州西南山區為主,發動民夫20萬和十三都軍士修築,新修築的杭州城周圍70裡,依山傍湖,風景十分優美,同樣易守難攻,因為形似腰鼓,還被稱為“腰鼓城”。《淳佑臨安志》稱讚道:城內“雕樑畫棟,廊迴路轉,垂楊夾道,間以芙蓉,環以古鬆。”儼然一座花園城市,為日後的南宋皇城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錢鏐造就了杭州、造就了西湖。

錢鏐在杭州一帶的貢獻受到了後人的尊敬,引得各路英雄前來投靠,其中一位叫做貫休的和尚,寫了《獻錢尚父》誇讚錢鏐,意外成為了名詩。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好一個“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正因為錢氏家族在吳越一帶經營很久,所以北宋初年吳越儒生編纂《百家姓》的時候還把“錢”姓排在國姓“趙”姓之後,百家姓開篇就是“趙錢孫李”。

錢鏐雖然成為了一方霸主,但他不像北鄰建都金陵的南唐一樣稱帝高調,他一直向中原的後梁和後唐王朝稱臣,並被封為“吳越國王”“天下兵馬都元帥”的封號,彌留之際,他找來繼承者,告知他一定要事奉中原王朝,倘若中原有真命天子,當納土歸順。當大宋建立後,吳越王國果然納入歸降了,保全了境內人民。

錢鏐重視教育,後來江南錢氏家族教育興盛,近代出現了錢穆、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錢永健等人物。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五代十國

錢鏐詮釋了新的一種古代統治者,不求統一天下,只求保境安民。

然而,老百姓還是懷念他,懷念錢王堤和錢王潮。

可是,歷史的車輪還是來到了大宋。

西子湖

4

北宋一開國,中原百廢待興,然而,休養生息近百年的吳越王國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經過百年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

當中原地區還在經濟恢復時,吳越王國的經濟車輪仍然飛速運轉著,和渤海國、高麗國、大越國交往的船隻一刻也沒有停歇。

此刻的杭州,已是一副“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的興旺景象。因此,北宋歐陽修在《有美堂記》裡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杭州開始了富甲天下的歷史,天鵝姑娘終於長成了。

北宋時期,杭州的富庶甚至讓皇帝都坐不住了,宋仁宗還親自寫了《賜梅摯知杭州》,稱讚杭州城的繁華:

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

剖符宣政化,持橐輟才流。

暫出論思列,遙分旰昃憂。

循良勤撫俗,來暮聽歌謳。

原來,嘉祐二年(1057年),大臣梅摯出知杭州,仁宗皇帝親自賦詩送行, 中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摯到了杭州之後,就建造了一座“有美堂”,使用了宋仁宗“地有湖山美”這句詩,有美堂成為了西湖有名的景點。同樣,北宋時期,杭州再度迎來了一位知州,他就是蘇軾。

蘇東坡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吃貨,發明了紅燒肉的多種吃法,其次是文學家,寫了不少詩歌,他在杭州的時候,同樣修築了很多堤壩,堤邊種上植物,使西湖更加美化,所以百姓把蘇軾修築的堤壩稱為“蘇堤”。

實話實說,蘇東坡治理的西湖和白居易治理的不一樣,白居易時期,西湖還是水患,西湖非治理不可。蘇軾時期,西湖已經成了著名的景點。蘇軾的修堤只是錦上添花。但蘇東坡給杭州帶來了太多的人文遺產,比如他的詩歌《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是啊,西湖和西施都有一個“西”字,然而在蘇軾之前千年,卻沒人把她們聯想在一起,其實她們很相似,都出生貧苦,都命運多舛,都豔冠天下,然而,人們在想到她們美的時候,誰能理解她們內心的孤獨。

蘇軾理解,所以他給了西湖以“西子湖”的美名,千百年來,西子湖成為了西湖的絕佳代稱。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西子湖已經初長成

總之,蘇軾讓杭州、讓西湖有了更多靈氣,同時,蘇軾和蘇小小都姓蘇,很多人把兩人聯繫在了一起,甚至說蘇小小是蘇軾的妹妹,這些當然都是無稽之談了。

還有一位詩人,同樣愛杭州,他就是柳永,柳永才華橫溢,但十分恃才傲物,寫下了《鶴沖天》一詞,其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詩句,宋仁宗一看,你不喜歡功名,那你別做官了,連續幾次科舉考試把已經中試的柳永開除。

柳永考不了進士,只能流連秦樓楚館,和妓女們作伴,一直到50歲的時候,柳永才當上了官,叫睦州團練推官,在今天杭州的淳安,柳永去杭州任職了,他考慮浪子回頭。

在汴梁城,他結識了杭州名妓謝玉英,後來聽說她從良了,便去杭州尋她。沒想到柳永找到謝玉英時,得知她還在秦樓楚館,柳永很是氣憤,在牆上寫下了《擊梧桐》一詞,其中有“香靨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與。試與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的句子

謝玉英回來後,看到了牆上詩句,知道柳永來找自己了,也去尋柳永,兩人都厭倦了漂泊的日子,就私定終身。柳永隨後定居杭州,把杭州當成了第二故鄉。

柳永在杭州,有謝玉英相伴,非常的愜意,也寫了一些帶有豪壯風格的詞,有一首《望海潮》,據說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後來看到此詞,被其描繪的美好景象所吸引,想要侵佔大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北宋的杭州城已經十分繁華

金朝的海陵王完顏亮看到這首詞的時候,還寫下了一首《題臨安山水》,羨慕杭州的山水: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女真人蠢蠢欲動,大宋風雨飄搖,這已經是南宋的時代。

臨安府

5

靖康年間,剛剛滅亡遼國的女真金國大舉南征,輕而易舉突破黃河天險,靖康二年,金朝直接攻取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北宋滅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

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北宋王室大多被俘虜走,女性宗室全被凌辱,唯一倖免的王子康王趙構連忙渡河,和東晉司馬睿渡河南下建立東晉一樣,趙構在北宋南京重建了大宋,史稱“南宋”。這裡的北宋南京並不是今天的南京,而是商丘。沒想到金兵攻勢太猛,商丘不安全了,趙構逃往建康,隨後再往南逃往杭州。

沒想到三年之後,金兵五路大軍翻江倒海般地撲向江南,轉眼間建康留守潰敗,隨後,鎮江、九江等要地全部丟失,杭州危在旦夕,趙構連夜棄城逃跑,來到了明州,即今天的浙江省寧波市。

臨安陷落後,趙構逃往東海上,避難舟山群島,等到擊退金兵,趙構才回到杭州。這次之後,趙構支持主戰派對金作戰,同時,把杭州稱為“臨安”,仍然把汴梁作為南宋的都城,意思在於恢復中原。

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宋軍在多次取得了勝利,陝西一線,名將吳玠,吳璘取得了和尚原之戰的勝利,江淮一線,韓世忠取得了黃天蕩之戰的勝利,中部戰場的荊襄地區,岳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岳飛,河南安陽湯陰人,早年入伍,他曾經讀過書,也會寫詞,他的《小重山》中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的詩句十分出名。第一次北伐,岳飛攻取襄陽,襄陽成為南宋軍事重鎮,成為連結川陝,北圖中原的戰略要地。甚至,南宋末年,蒙古攻宋,襄陽一城保住了南宋20年平安,襄陽被攻陷後,南宋不久也滅亡了。

岳飛第四次北伐,在取得郾城大捷後,即將抵達開封附近的朱仙鎮,這個時候,南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防禦金兵,趙構對岳飛等軍人的猜忌壓過了對金人的憎惡,為了清洗軍隊不惜覥顏事敵,將岳飛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

最終,趙構遵從了金國的指示,殺害岳飛成為和談的必要條件。秦檜等官僚經趙構授意,誣陷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趙構下達賜死岳飛,岳飛就此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

岳飛被殺後,韓世忠很是憤怒,質問秦檜岳飛到底什麼罪,秦檜說“莫須有”,意思是或許有,或許沒有吧。韓世忠怒不可遏,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最後醉情山水,不理世事。

岳飛和兒子岳雲被殺了,屍體都被焚燬。直到20年後,宋高宗的養子宋孝宗即位,他做太子時就十分崇拜岳飛,和秦檜也有矛盾,即位後就開始為岳飛平反。

這個時候,有一人稱,岳飛的屍體沒有被焚燬,被害後,獄卒隗順冒險將岳飛遺體偷出來,埋葬在城外九曲叢祠旁,臨終前才把這件事告訴兒子,兒子上報皇帝,皇帝將岳飛遺體重新安葬在西湖旁,就此形成了後來的岳廟基礎,同時,宋孝宗為岳飛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

今天的岳廟是明朝修建的建築物,大家如果去西湖邊可以去看下,進大殿後看到巨大的岳飛塑像和“還我河山”的題字,墓後面兩側有秦檜等人的鑄鐵跪像,供人唾罵,遺臭萬年。墓闕後重門旁有對聯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奸臣” 。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嶽王廟

岳飛給杭州、給西湖增添了一股英勇之氣。雖然岳飛含冤而死,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但是南宋朝廷很快就忘記了半壁江山的恥辱,開始日日歌舞,這也極大促進了南宋時期杭州的繁榮。

南宋時代的臨安城在錢王修築的羅城基礎上建築,在佈局上開創了“南宮北市”的先河,把皇宮放在了南方,之前所有的都城,皇宮都在北方,民居在南方,臨安城卻沿襲了錢王王宮的設置,宮城在南邊,可能跟南宋朝廷認為這不是都城,都城在汴梁有關吧。

臨安最繁華的就是御街,兩旁集中了數萬家商鋪,臨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今天杭州城的清河坊還有這條御街的痕跡,大家去杭州可以去看看。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南宋臨安城,西湖在西側

南宋朝廷醉生夢死的景象被詩人林升詬病,他寫下《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詩歌以批判為主,但用詞很美,後來杭州一家有名的酒樓還自名為“樓外樓”,讓人啼笑皆非了。

杭州城

6

南宋時代的臨安城十分繁華,然而南宋最終還是被元朝滅亡了。宋亡後臨安城多災多難,南宋皇宮被存疑的民間失火燒燬,雖然元朝時期馬可波羅還稱讚杭州是世界上最華美的天城,但是臨安已經不及宋時。不過杭州人無所謂,他們不稀罕皇宮,有西湖就夠了。

在元朝,京杭大運河的開通讓運河拉直成為了一條直線,依靠漕運的便利,杭州繼續繁盛起來,大量漢人文士不能考科舉,都居住在杭州做戲曲,元曲繁榮起來。

元朝對杭州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一首元曲吧。元朝中期,一個女真人,名叫奧敦周卿的,寫下了《蟾宮曲·詠西湖》一曲:

西湖煙水茫茫,百頃風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濃妝。

尾尾相銜畫舫,盡歡聲無日不笙簧。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這個“奧敦”,滿語Etuhun,滿族作鄂通氏,是女真語“強盛”的意思,滿族也有此姓,後改漢姓曹氏、鄂氏等,所以說奧敦周卿,有點陌生,要是在清朝,改叫曹周卿,就不那麼違和了。

正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前南宋范成大也將兩者並稱,可能有人對蘇州和杭州並稱不理解,但蘇州繁華2000年了,杭州是後起之秀,能後來居上,已經很不容易了。

明朝建立之後,杭州的重要性凸顯,一開始朱元璋分封諸王,將五子朱橚分封在杭州,封為吳王,後來覺得杭州之地距離京城金陵很近,就把他改封為周王。

到了明朝中期,朝廷對江南的管控稍微放鬆,江南地區又發展了起來,杭州和建州一樣,成為印刷業的中心,和南京、成都一樣成為絲綢、紡織品的中心。真正意義上的杭州城在明代形成了。

這一時期,明朝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御駕親征被蒙古瓦剌部的也先俘虜了,關鍵時刻,杭州人于謙挺身而出,力排眾議駁斥南遷的提議。扶持明代宗即位,他親自率兵在北京城門外與也先作戰,大敗瓦剌,保住了明朝。然而明英宗復辟之後卻將其殺害,因此,于謙又給西湖增添了一抹悽迷。

明朝後期,杭州的經濟持續繁榮,造船業、絲綢業、印刷業都很繁盛,其中對後世很有影響的是茶業也興盛起來,特別是龍井茶,龍井茶大多就生長在杭州邊的小山上面,西湖水給了茶樹充分的滋潤,山地又給了茶樹礦物質的滋養,溼度大的空氣使得茶樹在清明前就長出了嫩芽,所以龍井又分為“明前龍井”和“雨前龍井”等,就是說在清明前和穀雨前等時期採摘的龍井,格外鮮嫩。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明前龍井

說到龍井就要說到杭州名菜龍井蝦仁,事實上,杭幫菜正是明朝開始形成的,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東坡肉等名菜此時都已形成,龍井蝦仁有點像上海本幫菜的清炒蝦仁,大多數人能接受,但西湖醋魚,吃過的人都不能接受,包括我,覺得太腥太酸(大司馬按:你沒吃到好的而已),可能古人做的火候好,能體現出鮮味,現在真覺得這道菜無法接受。

這一時期是西湖更為興盛的時期,眾多西湖名景,如斷橋殘雪、三潭印月等大多建造於南宋,但是沒有人來包裝它們,明朝人把這些西湖美景進行了排列,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有的人覺得就是一些很小的建築物,沒什麼大不了的,理解不了為何那麼大的名氣,但“西湖十景”很符合中國人的美學審美,攝影出身的導演張藝謀說:“中國美學講究以一當十。從一滴水看太陽,太陽不必看全部,從水中倒影裡看足矣。”

明朝詩人高濂以西湖賞景總結了四季的不同幽賞,撰寫了《四時幽賞錄》,其中說,西湖春天賞花、夏天聽雨、秋季觀月、冬季看雪的評論影響很大。如果再結合西湖十景的話,春天,觀賞蘇堤春曉。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蘇堤春曉

夏天,麴院風荷,完美詮釋了那句“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杭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完美蛻變為白天鵝的杭州,引得天下游人紛至沓來。

秋季,平湖秋月。中秋時節還可以看三潭印月,那三座水中小塔的景象就是杭州的代名詞,三塔是蘇軾所建,現在是明末重建的,可以說,蘇軾對於中國古典意象的理解十分深,這一景點被日本人譽為最符合禪意的景色。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三潭印月

到了冬季,斷橋殘雪自然是首選,哀豔悽迷的愛情故事,大多發生在煙雨西湖,其中又以斷橋最為出名,因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的主人公白娘子與許仙相識於此,斷橋成為擁有愛情象徵意義的、最富盛名的橋。我們到杭州去也不能免俗,雖然未能雪天登上斷橋。

關於西湖,古人的遊記已經十分之多,在此選取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的西湖遊記:

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色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餘遊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已經和曹植夢中遇到洛神般,不可言說其美了。

清代江南的織造規模進一步擴大,杭州成為全國最大紡織中心,但產業十分分散,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生產。

明清時期的杭州,進士與狀元也十分多,杭州府仁和縣、錢塘縣,蘇州府吳縣 ,常州府武進縣,紹興府山陰縣,蘇州府長洲縣,安慶府桐城縣,常州府無錫縣等是進士最多的縣市,杭州府文化之興盛可見一斑。

清末,風雨飄搖的中國爆發了太平天國之亂,起初清政府並沒有重視,等到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清政府才如夢初醒,太平天國攻入南京後,由李秀成領兵大舉進軍浙江,攻取餘杭縣後直奔杭州,遭到了清軍的頑強抵抗,在攻克海寧等周邊縣區後,太平軍向杭州發動總攻,公曆1861年12月31日,該年的最後一天,杭州陷落,清軍全部戰死,殉難者9萬7000餘人,太平天國佔領杭州。

太平天國失利前,戰爭拉鋸極其慘烈,杭嘉湖平原成為創傷最大的地區,浙江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屠殺,甚至太平軍把刀插在土裡,比它高的人都要被殺,可見慘烈。

左宗棠收復浙江後,浙江省的人口從太平天國佔領前的3127萬銳減到了1497萬,死亡率52.1%,要知道150年後的浙江省也才只有5700萬人。杭州城也遭到了最嚴重的破壞,人口被殺達80%。嚴州,這樣一座曾經誕生了北宋方臘起義的城市,人口只剩下了數千人,不得不最終併入杭州,成了杭州的縣。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太平天國治下的浙江非常悽慘

曠日持久的天平天國導致江南人口大量死亡,那麼今天的杭州人從何而來呢,清政府從紹興府、寧波府等浙東地區大量移民杭州,今天的杭州人大多是紹興人的後裔,所以有句俗話叫“杭州蘿蔔紹興根”,顯示出杭州和紹興的關聯,正因為如此,今天的杭州仍然屬於吳語區,而大量安徽移民的南京,早已變成了淮語區。

左宗棠攻下浙江後,看到杭州殘破不堪,開始招撫流民、改善民生,他雖然在杭州呆了九個月,但奠定了杭州的穩定,最終杭州迅速恢復,到了清末,又恢復到了站前的水平。

甲午戰爭之後,《馬關條約》中要求中國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四大通商口岸,杭州又來到了不少日本人,外貿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清末,靠近上海的杭州也進行了光復鬥爭,鬥爭進行得十分順利,當時年僅28歲的蔣介石參加了光復戰鬥。

民國時期,杭州同樣人文薈萃,魯迅、郁達夫等文人都居住過杭州,林徽因祖籍福州,卻出生在杭州,在杭州生活到8歲才去了上海,杭州一直是林徽因心中真正的故鄉,西湖的山水孕育了她的蕙質蘭心。


是詩,是畫,是古都,是天使,這是一座何其偉大的城市|文史宴


林徽因

民國的杭州城繼續繁榮,利用上海的金融資本,進一步得到了發展。然而,杭州人卻越來越平和,不攙和任何鬥爭,每天學著南宋的韓世忠來到西湖邊散散步,笑看雲起雲落。

我喜歡杭州的也正是這點,記得去年和老婆去西湖,從側門進入,喝了一杯星巴克,隨後走幾步,看到荷花池,不遠處有一個“花港觀魚”的石碑,赫然是康熙帝所題。

杭州處處有古蹟,體現的淋漓盡致,別人家都把文物放在博物館的玻璃罩子裡,杭州不在乎,就那麼直接把康熙題字的石碑放在露天中,至於那忝列世界遺產名錄的杭州西湖,就那麼不收門票,變成百姓的公園,杭州人何其幸福!

1978年改革開放之時,浙江省的經濟僅排中國第13名,遠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後面,浙江人敏銳捕捉到了商機,浙商走遍全國,鄉鎮集體企業迅猛發展,杭州再度成為絲綢和紡織中心,進入新世紀,杭州成為數字經濟的創新先鋒,今天的杭州就如同錢塘江潮一樣,勇立潮頭、無所畏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