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市遇冷,不僅整車企業承受壓力,零部件企業也難獨善其身,兩者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

近日,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國威科技被傳因資金鍊問題已停產並瀕臨破產,並由此導致多個自主汽車品牌的生產受到影響,而該公司員工在網上也發帖稱“公司經常會拖欠工資,資金鍊有嚴重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向國威科技相關負責人求證,該負責人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但承認“公司的確出現一些問題”。

與此同時,零部件企業砸向整車企業的“訴狀”也在不斷增多,據萬安科技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浙江諸暨萬寶機械有限公司(下稱“萬寶機械”)提交民事訴訟狀,要求力帆股份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下稱“力帆乘用車”)及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支付約607.57萬元的貨款。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初至今,就有數十起由零部件企業向整車企業發起訴訟、要求支付貨款的案例。

汽車零部件行業人士李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汽車產業“跑量”時代一去不復返,此前不在整車企業考慮範圍內的整零關係,不僅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甚至將成為汽車產業整體調整的起始點。

"

車市遇冷,不僅整車企業承受壓力,零部件企業也難獨善其身,兩者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

近日,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國威科技被傳因資金鍊問題已停產並瀕臨破產,並由此導致多個自主汽車品牌的生產受到影響,而該公司員工在網上也發帖稱“公司經常會拖欠工資,資金鍊有嚴重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向國威科技相關負責人求證,該負責人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但承認“公司的確出現一些問題”。

與此同時,零部件企業砸向整車企業的“訴狀”也在不斷增多,據萬安科技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浙江諸暨萬寶機械有限公司(下稱“萬寶機械”)提交民事訴訟狀,要求力帆股份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下稱“力帆乘用車”)及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支付約607.57萬元的貨款。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初至今,就有數十起由零部件企業向整車企業發起訴訟、要求支付貨款的案例。

汽車零部件行業人士李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汽車產業“跑量”時代一去不復返,此前不在整車企業考慮範圍內的整零關係,不僅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甚至將成為汽車產業整體調整的起始點。

零部件企業在車市寒冬中承壓,整零之間矛盾凸顯

零部件企業承壓

萬寶機械自2007年起持續向力帆乘用車及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提供採購制動器、離合器總分泵等汽車零部件,但從去年開始,力帆乘用車及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出現未能按期付款的情形,而除了本次提起訴訟的607.57萬元以外,力帆汽車本部也有21.19萬元的貨款仍未付清。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公開渠道瞭解到,除了萬寶機械,還有多家零配件、信託企業也向力帆汽車及其子公司提起訴訟,總涉案金額達14.23億元。

近期,力帆、華泰汽車等多個自主整車品牌及造車新勢力出現欠款等情況。由於整車廠普遍銷量下滑,市場壓力也在逐漸往零部件企業傳導。不僅是本土零部件企業,外資零部件企業同樣面臨著壓力。

據外媒報道,由於受到由於受到第二季度利潤下滑的影響,博世、奧托立夫、舍弗勒及巴斯夫等零部件企業均宣佈了5~8%幅度不等的裁員計劃,而受到業務擴張過快,以及法拉第未來取消設備供應合同所導致的壞賬損失等緣故,德國老牌熱處理設備供應商艾森曼也在近期向當地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針對零部件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整車廠迫於車市壓力大幅降價促銷的背景下,有超過一半的車企會將壓力轉嫁到零部件企業身上,且每年要求供應商降價的趨明顯勢,最高跌幅更是超過10%。拖欠貨款的情況也日益嚴重。一位要求匿名的本土零部件企業負責人表示,有極個別整車廠,要求3個月賬期後給6個月承兌,然後下線結算,甚至在拖欠付款長達數月的期間,還會要求供應商降價。

某外資零部件企業的高管錢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不同於外資零部件企業主要向合資車企供貨,更多本土零部件企業的主要向自主車企及造車新勢力供貨,因此當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出現銷售不振,直接會導致本土零部件企業的壓力比外資企業的壓力更大。

李嘉認為,從汽車產業鏈整體來看,長期以來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是“脣亡齒寒”的關係,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許多零部件企業在面臨車企的壓力是會選擇承壓,但在整車企業自身都遊走在生死邊緣的環境下,欠款數額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生存,零部件企業也只能通過訴訟、減產等手段進行自保。“如果一家整車企業的債務壓力增大,勢必會首先保證整車用戶的供應,進而會壓縮零部件企業的款項投放,這會導致零部件企業的薪資支付及研發費用受到影響,進而會影響到零部件企業的產能供應,形成惡性的循環。”

如何減壓

除了市場調整導致車企自身的財務狀況惡化等因素,“國六”排放的切換,以及“新四化”趨勢下的轉型,也為許多零部件企業帶來挑戰。

錢亮表示,自從國內車市向“新四化”轉變開始,一方面是“國六”、“雙積分”等政策的壓力,而許多有能力支付研發費用的頭部車企紛紛開始轉型,導致整車企業對於零部件企業所提出的技術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即便是行業內領先的零部件企業,有時候也難以滿足整車企業所提出的需求。

一位本土發動機企業的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僅有少數外資企業擁有能夠滿足國六標準的內燃機核心技術,因此大多數本土企業只能匆忙選用外資零部件企業的核心零件和解決方案。

針對如何破解目前整零關係的尷尬,韓國汽車零部件(中國)聯合會會長樸英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受到此前韓系汽車在華銷售不振的情況,目前該協會旗下企業也在尋求與中國本土或合資車企合作的可能性,並藉此機會擴大自身產業鏈,分散行業風險。

部分零部件企業也著手佈局未來出行。今年7月,博世集團汽車多媒體事業部宣佈在上海成立其首個未來駕駛艙技術中心,大陸集團、採埃孚、巴斯夫及佛吉亞等跨國零部件企業也宣佈,將針對電動汽車、智能駕駛及網聯汽車等方面在華成立研發測試及生產基地。

此外,有部分整車企業,正在嘗試向本土零部件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及標準。目前,華晨寶馬已經實現發動機、動力總成及車身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土供應,有超過50%零部件實現了本地供貨。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整車價值的75%都是由供應商創造的,因此重視整零關係,讓零部件企業加入到企業的核心利益關係,並共同開展研發合作,是車企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