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

先說長平之戰發生的原因。長平之戰之所以發生,大背景是當時秦國範睢為相,採用“遠交近攻”的政策,“近攻”指的是誰呢?秦國在春秋及戰國早期,一直被東方的大國鄙視。秦國一直想爭霸中原,要爭霸中原,就一定要通過晉國的地盤。可是每次向東用兵都是被東邊的晉國幹得鼻青臉腫,晉國就像一座高山把秦國的東出之路嚴密封鎖,秦國只能偏居西方。可見秦國要實現爭霸中原夢想,就一定要打敗晉國,雖然進入戰國時代以後晉國一分為三,但是秦國仍然需要打敗三晉才能東進爭霸。毫無疑問,“近攻”的目標當然就是三家分晉的韓趙魏。三家裡論實力又以趙國實力最強,魏國次之,韓國最弱。其實秦國最早對付的是魏國,因為魏國是進入戰國以後第一個變法崛起的國家,鼎盛時期的魏國搶下了秦國的河西地逼得秦國遷了都,對秦國威脅最大。商鞅變法以後,就不斷對魏用兵,秦國重新奪回了河西地以後,魏國和秦國之間反而隔著韓國,韓國成了離秦國最近的國家。秦國的進攻目標隨之也就由魏變成了韓,而韓國此時是一個狹長的國土,對付這樣的地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攔腰截斷分割包圍,最終圍而殲之。秦國首先進攻的是韓國北部的上黨,由此拉開了長平之戰的序幕。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


(商鞅變法前魏國的地圖,不得不感嘆魏國早期到處惹事兒,打秦國打趙國打韓國打齊國,把自己旁邊的鄰居都得罪了一遍,還二逼的跑去打了中山國。怎麼就不集中對韓用兵,愣是把自己整成東西兩部分)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


(長平之戰前的韓國地圖)

秦國進攻上黨,韓國當然沒有實力抵擋。韓王令上黨郡守向秦國投降,但是郡守馮亭想借趙國之手來抵抗秦國,所以向趙國投降,把上黨郡交給趙國。圍繞著受降不受降的問題,趙國內部發生了爭議。平陽君認為接受是代韓受過,會遭受秦國的進攻。平原君認為平常用幾十萬大軍都難以奪得這麼大一塊兒地盤,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能放過。秦王採用了平原君的意見,決定接受上黨郡。這一下導致秦趙矛盾上升,秦國決定對趙國用兵。其實,趙國內部的爭議此時還處於從得地這個層面分析得失,而完全沒認識到要不要上黨其實是事關國運的戰略問題。戰後趙王后悔當初沒有聽從平陽君的建議,這說明趙國君臣完全沒有意識到受降上黨郡可能招致的秦趙之戰是關係到趙國未來命運的戰略決戰。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


看一看長平之戰前地圖中韓國上黨郡的位置,如果秦國拿下了上黨以後對趙國首都邯鄲直接就形成了包圍態勢。秦國完全處於戰略主動,可以突襲趙國首都邯鄲,也可以向北直接分割趙國,將趙國的河東地分割圍殲。秦國在趙國介入之後,馬上就將軍事鬥爭主要矛頭對準趙國,秦國君臣對形勢把握的很準確,應該在戰爭初期對趙國介入就有一定的戰略預判,從前線到後勤都有較為充分的準備。反觀趙國,從戰略上,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秦趙之戰缺乏認識,完全沒有意識到秦國佔領了上黨以後對趙國意味著什麼,戰略上缺乏正確的認識,也就直接決定趙國君臣只想投機,這也直接導致了趙國戰術上的猶豫不定。

趙國由於在戰略上沒有充分的認識,也就無法正確的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點。做為事後諸葛亮,我們現在能看到趙國的優勢只有一點,就是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趙軍在軍事上具有一定優勢,這種優勢具體就是騎兵強大,機動能力強,善於突襲野戰。趙武靈王就曾親自跟著使團考察趙國進攻秦國的山川路線,提出了從九原突襲秦國首都的軍事設想。除了這一優點之外,從經濟上講,趙國的強項在商業,這在農耕時代並不是什麼優勢。沒有糧食,後勤就成問題,事實上廉頗採用堅守不出戰法,最終就是後勤吃緊,導致趙王不滿最終臨陣換將。

同樣還是戰略上的認識不足,導致趙國君臣在軍事鬥爭方向上猶豫不決。戰爭到緊要關頭,趙王又傾向於向秦國求和。這說明,從一開始,趙王就是抱著投機心態想撿個便宜,沒想到秦國這麼堅決,一上來就是堅決的軍事鬥爭,而且表現出一定要分出勝負的決心。趙王在這種態勢下,完全沒有自己的判斷,只想著一心求和,可想而知,這種心態下去求和哪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於是,趙國求和不僅被秦國忽悠,而且竟然蠢到斷了其他國家對自己的救援之心。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


(長平之戰後的韓趙地圖)

長平之戰的過程這裡就不說了,許多專家都有很精細的分析。總之,本文想指出的是,有時候戰爭並不是完全靠實力決定戰爭結果。只要能正確的判斷形勢,準確的分析敵我優劣,從而制定出適合局勢的戰略目標,圍繞著戰略目標制定合適的戰術,然後圍繞著戰略戰術安排合適的人員,上下團結一致,準備充足,還是有可能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取得戰爭的勝利的。否則,按照誰實力強誰就一定勝利的邏輯,那麼弱勢的一方完全不用抵抗,只需要判斷一下實力,實力不夠直接投降就可以了。那麼,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出現了。而長平之戰是在秦趙雙方軍事實力相差無幾甚至趙國局部具有優勢的情況下,趙國君臣在戰略上缺乏認識,採用的是投機的心理參與戰爭,沒有也無法採取正確的戰術,在戰爭過程中不斷使自己的劣勢加深,最終導致戰敗,從此一蹶不振,甚至影響了整個戰國曆史,使秦國可以大踏步的分別蠶食東方六國,最終一統天下。從大的歷史進程來說,這也許是一件幸事,加快了統一;而從趙國的角度來看,留給後人的教訓不可謂不深,戰爭是殘酷的,一次戰爭失敗可能就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改變了千百萬人乃至整個歷史的進程。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誠不我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