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一枝花:為何航天飛機的“心臟”得靠她?'

"

43年前,38歲的她生產出我國第一個航天飛機發動機重要部件——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一戰成名,風光無限。

51歲,她遠赴美國,成為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的第一位中國高級學者。面對優渥的實驗環境和先進的學術理念,她穩紮穩打,拼命汲取養分。

歸國後,66歲的她又憑著“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填補了這一獎項連續6年的空缺。

她是張立同,我國著名的航空航天材料學專家,也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裡唯一的一位女院士。如今已經81歲的她,最熱愛的風景仍是西北的蒼茫壯闊,最喜愛的地方仍是學術氛圍濃厚的實驗室......

"

43年前,38歲的她生產出我國第一個航天飛機發動機重要部件——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一戰成名,風光無限。

51歲,她遠赴美國,成為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的第一位中國高級學者。面對優渥的實驗環境和先進的學術理念,她穩紮穩打,拼命汲取養分。

歸國後,66歲的她又憑著“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填補了這一獎項連續6年的空缺。

她是張立同,我國著名的航空航天材料學專家,也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裡唯一的一位女院士。如今已經81歲的她,最熱愛的風景仍是西北的蒼茫壯闊,最喜愛的地方仍是學術氛圍濃厚的實驗室......

國防科工一枝花:為何航天飛機的“心臟”得靠她?

就這樣,成了“綠樹叢中的紅裙子”

優雅知性的燙髮、恰到好處的妝容、乾淨整潔的套裝一直是張立同的個人標籤。即便已年過八十,張立同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著裝和儀態。她對“漂亮”的追求,讓她成了以男性為主導的航空航天材料領域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張立同出生在1938年的重慶,從她記事起,童年的記憶裡永遠伴隨著飛機的轟鳴和炮火的轟炸。火光、濃煙、哭喊,年幼的張立同並不知道那些代表著什麼,她只是一遍遍問自己的父親:“中國為什麼沒有飛機?”此後,“飛機”似乎就成了張立同的一個執念。

1956年,張立同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熱力加工系,之後又隨國家院系調整到西北工業大學熱加工系學習鑄造專業。進入自己的興趣領域後,張立同很快便恣意成長起來。

為“心臟”,不停闖關十年如一日

上世紀70年代,張立同在調研時發現,當時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用熔模製造葉片的變形和裂紋報廢率高達50%。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說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那麼葉片就是航空發動機的“心臟”,這麼高的報廢率怎麼可能保證航空發動機的動力供應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難住張立同。她組織小組先從發現葉片變形規律入手,通過數據對比,否定了國內一直流行著的“殼型材料耐火度越高越好”的觀念。緊接著,張立同又著手尋找替代材料,最後成功用高嶺土型殼材料替代了原本的電熔剛玉,並在1976年生產出了我國第一批符合要求的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

葉片的問題解決了,發動機的祕密還有待攻破。當時我國的航空發動機還需要從英國引進,但引進內容並不包括製造發動機葉片的熔模鑄造技術,這就代表著,我們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不同廠家購買專利。

張立同又第一時間帶著自己的團隊一頭扎進了熔模鑄造技術的研究中,這一紮就是近三年的時間。期間所面臨的困難和焦灼,在張立同心裡似乎並不算什麼。多年之後回憶起當年的時光,令張立同印象最深的,也是大家做實驗到深夜,大門鎖了只能翻牆回家的有趣樣子。

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後,張立同終於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工藝以及設備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結合之前研發的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的生產技術,張立同不但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打造出了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更直接把中國的熔模鑄造水平推進了國際先進梯隊。

既要做教授,還不能做窮教授

對於張立同來說,自己的科研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並非研究過程艱辛,而是如何在做科研的同時,打造起一支配合默契的團隊,並能夠為“隊友”的生活負責。

"

43年前,38歲的她生產出我國第一個航天飛機發動機重要部件——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一戰成名,風光無限。

51歲,她遠赴美國,成為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的第一位中國高級學者。面對優渥的實驗環境和先進的學術理念,她穩紮穩打,拼命汲取養分。

歸國後,66歲的她又憑著“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填補了這一獎項連續6年的空缺。

她是張立同,我國著名的航空航天材料學專家,也是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裡唯一的一位女院士。如今已經81歲的她,最熱愛的風景仍是西北的蒼茫壯闊,最喜愛的地方仍是學術氛圍濃厚的實驗室......

國防科工一枝花:為何航天飛機的“心臟”得靠她?

就這樣,成了“綠樹叢中的紅裙子”

優雅知性的燙髮、恰到好處的妝容、乾淨整潔的套裝一直是張立同的個人標籤。即便已年過八十,張立同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著裝和儀態。她對“漂亮”的追求,讓她成了以男性為主導的航空航天材料領域裡的一道靚麗風景。

張立同出生在1938年的重慶,從她記事起,童年的記憶裡永遠伴隨著飛機的轟鳴和炮火的轟炸。火光、濃煙、哭喊,年幼的張立同並不知道那些代表著什麼,她只是一遍遍問自己的父親:“中國為什麼沒有飛機?”此後,“飛機”似乎就成了張立同的一個執念。

1956年,張立同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熱力加工系,之後又隨國家院系調整到西北工業大學熱加工系學習鑄造專業。進入自己的興趣領域後,張立同很快便恣意成長起來。

為“心臟”,不停闖關十年如一日

上世紀70年代,張立同在調研時發現,當時我國的航空發動機用熔模製造葉片的變形和裂紋報廢率高達50%。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說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那麼葉片就是航空發動機的“心臟”,這麼高的報廢率怎麼可能保證航空發動機的動力供應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難住張立同。她組織小組先從發現葉片變形規律入手,通過數據對比,否定了國內一直流行著的“殼型材料耐火度越高越好”的觀念。緊接著,張立同又著手尋找替代材料,最後成功用高嶺土型殼材料替代了原本的電熔剛玉,並在1976年生產出了我國第一批符合要求的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

葉片的問題解決了,發動機的祕密還有待攻破。當時我國的航空發動機還需要從英國引進,但引進內容並不包括製造發動機葉片的熔模鑄造技術,這就代表著,我們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不同廠家購買專利。

張立同又第一時間帶著自己的團隊一頭扎進了熔模鑄造技術的研究中,這一紮就是近三年的時間。期間所面臨的困難和焦灼,在張立同心裡似乎並不算什麼。多年之後回憶起當年的時光,令張立同印象最深的,也是大家做實驗到深夜,大門鎖了只能翻牆回家的有趣樣子。

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後,張立同終於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工藝以及設備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結合之前研發的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的生產技術,張立同不但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打造出了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更直接把中國的熔模鑄造水平推進了國際先進梯隊。

既要做教授,還不能做窮教授

對於張立同來說,自己的科研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並非研究過程艱辛,而是如何在做科研的同時,打造起一支配合默契的團隊,並能夠為“隊友”的生活負責。

國防科工一枝花:為何航天飛機的“心臟”得靠她?

1991年初,在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做了兩年高級訪問學者之後,張立同回國了,一併帶回來了自己新的研究方向——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然而由於當時國內有關這一領域的熱度並不高,張立同在實驗經費方面處處碰壁。

屋漏偏逢連夜雨,1993年,“全民經商”的浪潮又給了張立同重重一擊。如果一直堅持做這一領域的研究,很可能大家要餓肚子,可是如果轉向其他領域,又不太甘心。放棄還是堅持?張立同和團隊成員都陷入沉默,一時間誰也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每個人的表情又都不想輕易放棄。“我們不能散夥,既要做教授,還不能做窮教授!”最後,張立同和團隊“用課題養課題”,不但度過了難關,更為後面的系列研究打下了理論基礎和團隊情感基礎。

回望自己的科研生涯,張立同更希望將取得的成果歸功給自己的團隊:“只有技術上的創新才能在科研項目中取得跨越式發展,而技術創新往往是集體創新,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和技術人員隊伍”。而她個人,也一直在為如何給年輕的團隊搭建更好的舞臺努力著。

由華人運通首席冠名、長安信託特約贊助的大型人物專題紀錄片《我是科學人》全網上線,歡迎觀看。

傳承科學精神,汲取榜樣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