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4月18日在淡路灣進行公試的“秋津洲”號,該艦以特異的艦型和炫目的迷彩而出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獨一無二的專職飛行艇母艦。

在服役之初,“秋津洲”號就在艦體上塗以非常奇異的偽裝迷彩,在通體鼠灰色塗裝的基礎上,在艦首和艦尾水線附近塗以偽裝浪花,艦首尖端、上層建築頂端、煙囪頂部、中後部舷側和起重機上部,都塗以密集的白色斑點,在上層建築和前部艦體上還塗有幾道不規則的淺色斜紋。據說這種迷彩來自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的創意,與他相熟的第8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曾嘲諷說“秋津洲”號的迷彩就好像“化了濃豔的妝一樣”,黛大佐解釋說:“因為本艦沒有攻擊力,所以只能像昆蟲那樣塗以保護色啦!”至於這種特殊迷彩的偽裝效果如何,沒有確切的證據加以證明,但“秋津洲”號直到戰沉都保持了這種奇特的外貌。

在“秋津洲”號之後,日本海軍還計劃建造更多的同型艦,在1941年11月擬定的丸急計劃中就追加了一艘同型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303號艦,預定命名為“千早”號,這一艦名源自和歌中的歷史名城千早城,含有氣勢勇猛之意。該艦於1942年7月2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預計1943年4月下水,1944年1月底竣工,但實際上1942年秋季就中止建造,就地解體。在1942年6月修訂的改五計劃中,日本海軍準備再建造3艘“秋津洲”級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5031、5032和5033號艦,但一艘都沒有開工。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4月18日在淡路灣進行公試的“秋津洲”號,該艦以特異的艦型和炫目的迷彩而出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獨一無二的專職飛行艇母艦。

在服役之初,“秋津洲”號就在艦體上塗以非常奇異的偽裝迷彩,在通體鼠灰色塗裝的基礎上,在艦首和艦尾水線附近塗以偽裝浪花,艦首尖端、上層建築頂端、煙囪頂部、中後部舷側和起重機上部,都塗以密集的白色斑點,在上層建築和前部艦體上還塗有幾道不規則的淺色斜紋。據說這種迷彩來自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的創意,與他相熟的第8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曾嘲諷說“秋津洲”號的迷彩就好像“化了濃豔的妝一樣”,黛大佐解釋說:“因為本艦沒有攻擊力,所以只能像昆蟲那樣塗以保護色啦!”至於這種特殊迷彩的偽裝效果如何,沒有確切的證據加以證明,但“秋津洲”號直到戰沉都保持了這種奇特的外貌。

在“秋津洲”號之後,日本海軍還計劃建造更多的同型艦,在1941年11月擬定的丸急計劃中就追加了一艘同型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303號艦,預定命名為“千早”號,這一艦名源自和歌中的歷史名城千早城,含有氣勢勇猛之意。該艦於1942年7月2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預計1943年4月下水,1944年1月底竣工,但實際上1942年秋季就中止建造,就地解體。在1942年6月修訂的改五計劃中,日本海軍準備再建造3艘“秋津洲”級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5031、5032和5033號艦,但一艘都沒有開工。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彩繪作品中的“秋津洲”號和二式大艇,該艦也可以搭載97式大艇。

作戰歷程

“秋津洲”號在服役當天就被編入第11航空艦隊第25航空戰隊,1942年5月間在橫須賀、塞班和拉包爾之間從事運輸行動,在隨後兩個月中該艦一直在拉包爾待命,期間至少遭遇六次美軍空襲,但未受任何損傷。由於“秋津洲”號艦型怪異,美軍偵察機在第一次發現該艦時誤認為是一艘“新型佈雷艦”。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瓜島登陸後,“秋津洲”號突然變得忙碌起來,從拉包爾啟航前往肖特蘭島附近,為在當地作戰的飛行艇和其他水上飛機提供支援,同時還負責搜尋、營救空襲瓜島後在返航中途因傷迫降的日軍飛行員。9月25日,“秋津洲”號成為第11航空艦隊附屬艦。從8月初到11月底,“秋津洲”號始終在拉包爾、肖特蘭、布卡(Buka)、卡維恩(Kavieng)等日軍據點之間遊弋。對於那些在長途飛行後疲憊不堪的日軍飛行員來說,“秋津洲”號彷彿是“沙漠中的綠洲”,看到它就意味著豐盛的飯菜和柔軟的床鋪,飛行艇的油料和彈藥也能獲得補充,其作戰能力獲得了充分的肯定。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4月18日在淡路灣進行公試的“秋津洲”號,該艦以特異的艦型和炫目的迷彩而出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獨一無二的專職飛行艇母艦。

在服役之初,“秋津洲”號就在艦體上塗以非常奇異的偽裝迷彩,在通體鼠灰色塗裝的基礎上,在艦首和艦尾水線附近塗以偽裝浪花,艦首尖端、上層建築頂端、煙囪頂部、中後部舷側和起重機上部,都塗以密集的白色斑點,在上層建築和前部艦體上還塗有幾道不規則的淺色斜紋。據說這種迷彩來自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的創意,與他相熟的第8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曾嘲諷說“秋津洲”號的迷彩就好像“化了濃豔的妝一樣”,黛大佐解釋說:“因為本艦沒有攻擊力,所以只能像昆蟲那樣塗以保護色啦!”至於這種特殊迷彩的偽裝效果如何,沒有確切的證據加以證明,但“秋津洲”號直到戰沉都保持了這種奇特的外貌。

在“秋津洲”號之後,日本海軍還計劃建造更多的同型艦,在1941年11月擬定的丸急計劃中就追加了一艘同型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303號艦,預定命名為“千早”號,這一艦名源自和歌中的歷史名城千早城,含有氣勢勇猛之意。該艦於1942年7月2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預計1943年4月下水,1944年1月底竣工,但實際上1942年秋季就中止建造,就地解體。在1942年6月修訂的改五計劃中,日本海軍準備再建造3艘“秋津洲”級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5031、5032和5033號艦,但一艘都沒有開工。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彩繪作品中的“秋津洲”號和二式大艇,該艦也可以搭載97式大艇。

作戰歷程

“秋津洲”號在服役當天就被編入第11航空艦隊第25航空戰隊,1942年5月間在橫須賀、塞班和拉包爾之間從事運輸行動,在隨後兩個月中該艦一直在拉包爾待命,期間至少遭遇六次美軍空襲,但未受任何損傷。由於“秋津洲”號艦型怪異,美軍偵察機在第一次發現該艦時誤認為是一艘“新型佈雷艦”。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瓜島登陸後,“秋津洲”號突然變得忙碌起來,從拉包爾啟航前往肖特蘭島附近,為在當地作戰的飛行艇和其他水上飛機提供支援,同時還負責搜尋、營救空襲瓜島後在返航中途因傷迫降的日軍飛行員。9月25日,“秋津洲”號成為第11航空艦隊附屬艦。從8月初到11月底,“秋津洲”號始終在拉包爾、肖特蘭、布卡(Buka)、卡維恩(Kavieng)等日軍據點之間遊弋。對於那些在長途飛行後疲憊不堪的日軍飛行員來說,“秋津洲”號彷彿是“沙漠中的綠洲”,看到它就意味著豐盛的飯菜和柔軟的床鋪,飛行艇的油料和彈藥也能獲得補充,其作戰能力獲得了充分的肯定。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秋季,第11航空艦隊司令塚原二四三中將(中)視察“秋津洲”號,該艦服役後大部分時候都作為運輸艦活躍在前線。

在所羅門前線作戰期間,“秋津洲”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美軍持續不斷的空襲,在四個月時間內,該艦先後經歷了15次空襲,但始終有好運相伴,沒有捱上一枚炸彈,僅僅在9月1日的空襲中擦破了點皮兒,損傷微不足道。“秋津洲”號的航海士從連日的空襲中摸清了美軍轟炸機實施水平轟炸的規律,建議艦長採取如下方法進行規避:停泊時在右舷下錨,並將錨鏈延伸至右舷外150米處,在遭遇空襲時,當敵機與本艦的垂直仰角為38度時命令全力加速,軍艦就會在錨鏈的牽制下向右舷急速轉向,從而避開美機的炸彈,這個戰術被自詡為“秋津洲流戰鬥航海術”。從該艦的作戰經歷看,這個規避動作還是有效果的。

1942年12月初,“秋津洲”號返回本土維修,直到1943年1月中旬才返回所羅門前線,繼續從事支援作戰,此外在運輸兵員、武器和資材方面也有出色表現。1月23日,“秋津洲”號在“羽風”號驅逐艦護航下在卡維恩西南15海里處航行,探測到美軍潛艇的蹤跡。“羽風”號發起深彈攻擊,反而被美軍“鶴魚”號潛艇(Guardfish,SS-217)的一枚魚雷命中右舷,當即沉沒。“秋津洲”號救起了該艦的大部分艦員,僅有13人陣亡。在2月間,“秋津洲”號忙於向馬紹爾群島運送第201海軍航空隊的物資,從3月到6月間,該艦成為第802海軍航空隊的附屬母艦,支援該航空隊的大艇在中太平洋展開巡邏警戒,頻繁奔波於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之間。在7月間日軍計劃從阿留申群島撤退時,“秋津洲”號開赴千島群島的幌筵,充當警戒艦。在1943年下半年,隨著前線大型飛行艇活動的減少,“秋津洲”號的角色已經轉變為運輸艦,負責從本土和中國向太平洋諸島運送陸軍部隊,應此類任務的需要,還在航空甲板上安裝了用於搭載魚雷艇和大型登陸艇的軌道。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4月18日在淡路灣進行公試的“秋津洲”號,該艦以特異的艦型和炫目的迷彩而出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獨一無二的專職飛行艇母艦。

在服役之初,“秋津洲”號就在艦體上塗以非常奇異的偽裝迷彩,在通體鼠灰色塗裝的基礎上,在艦首和艦尾水線附近塗以偽裝浪花,艦首尖端、上層建築頂端、煙囪頂部、中後部舷側和起重機上部,都塗以密集的白色斑點,在上層建築和前部艦體上還塗有幾道不規則的淺色斜紋。據說這種迷彩來自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的創意,與他相熟的第8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曾嘲諷說“秋津洲”號的迷彩就好像“化了濃豔的妝一樣”,黛大佐解釋說:“因為本艦沒有攻擊力,所以只能像昆蟲那樣塗以保護色啦!”至於這種特殊迷彩的偽裝效果如何,沒有確切的證據加以證明,但“秋津洲”號直到戰沉都保持了這種奇特的外貌。

在“秋津洲”號之後,日本海軍還計劃建造更多的同型艦,在1941年11月擬定的丸急計劃中就追加了一艘同型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303號艦,預定命名為“千早”號,這一艦名源自和歌中的歷史名城千早城,含有氣勢勇猛之意。該艦於1942年7月2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預計1943年4月下水,1944年1月底竣工,但實際上1942年秋季就中止建造,就地解體。在1942年6月修訂的改五計劃中,日本海軍準備再建造3艘“秋津洲”級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5031、5032和5033號艦,但一艘都沒有開工。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彩繪作品中的“秋津洲”號和二式大艇,該艦也可以搭載97式大艇。

作戰歷程

“秋津洲”號在服役當天就被編入第11航空艦隊第25航空戰隊,1942年5月間在橫須賀、塞班和拉包爾之間從事運輸行動,在隨後兩個月中該艦一直在拉包爾待命,期間至少遭遇六次美軍空襲,但未受任何損傷。由於“秋津洲”號艦型怪異,美軍偵察機在第一次發現該艦時誤認為是一艘“新型佈雷艦”。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瓜島登陸後,“秋津洲”號突然變得忙碌起來,從拉包爾啟航前往肖特蘭島附近,為在當地作戰的飛行艇和其他水上飛機提供支援,同時還負責搜尋、營救空襲瓜島後在返航中途因傷迫降的日軍飛行員。9月25日,“秋津洲”號成為第11航空艦隊附屬艦。從8月初到11月底,“秋津洲”號始終在拉包爾、肖特蘭、布卡(Buka)、卡維恩(Kavieng)等日軍據點之間遊弋。對於那些在長途飛行後疲憊不堪的日軍飛行員來說,“秋津洲”號彷彿是“沙漠中的綠洲”,看到它就意味著豐盛的飯菜和柔軟的床鋪,飛行艇的油料和彈藥也能獲得補充,其作戰能力獲得了充分的肯定。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秋季,第11航空艦隊司令塚原二四三中將(中)視察“秋津洲”號,該艦服役後大部分時候都作為運輸艦活躍在前線。

在所羅門前線作戰期間,“秋津洲”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美軍持續不斷的空襲,在四個月時間內,該艦先後經歷了15次空襲,但始終有好運相伴,沒有捱上一枚炸彈,僅僅在9月1日的空襲中擦破了點皮兒,損傷微不足道。“秋津洲”號的航海士從連日的空襲中摸清了美軍轟炸機實施水平轟炸的規律,建議艦長採取如下方法進行規避:停泊時在右舷下錨,並將錨鏈延伸至右舷外150米處,在遭遇空襲時,當敵機與本艦的垂直仰角為38度時命令全力加速,軍艦就會在錨鏈的牽制下向右舷急速轉向,從而避開美機的炸彈,這個戰術被自詡為“秋津洲流戰鬥航海術”。從該艦的作戰經歷看,這個規避動作還是有效果的。

1942年12月初,“秋津洲”號返回本土維修,直到1943年1月中旬才返回所羅門前線,繼續從事支援作戰,此外在運輸兵員、武器和資材方面也有出色表現。1月23日,“秋津洲”號在“羽風”號驅逐艦護航下在卡維恩西南15海里處航行,探測到美軍潛艇的蹤跡。“羽風”號發起深彈攻擊,反而被美軍“鶴魚”號潛艇(Guardfish,SS-217)的一枚魚雷命中右舷,當即沉沒。“秋津洲”號救起了該艦的大部分艦員,僅有13人陣亡。在2月間,“秋津洲”號忙於向馬紹爾群島運送第201海軍航空隊的物資,從3月到6月間,該艦成為第802海軍航空隊的附屬母艦,支援該航空隊的大艇在中太平洋展開巡邏警戒,頻繁奔波於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之間。在7月間日軍計劃從阿留申群島撤退時,“秋津洲”號開赴千島群島的幌筵,充當警戒艦。在1943年下半年,隨著前線大型飛行艇活動的減少,“秋津洲”號的角色已經轉變為運輸艦,負責從本土和中國向太平洋諸島運送陸軍部隊,應此類任務的需要,還在航空甲板上安裝了用於搭載魚雷艇和大型登陸艇的軌道。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廠商青島社所出品1/700比例“秋津洲”號模型的封繪,當時該艦停泊在南太平洋的某基地內,旁邊是“日進”號水上飛機母艦。

1944年2月17、18日兩天,美軍艦載機大舉空襲特魯克,駐泊在此的“秋津洲”號遭受了服役以來的首次重大損傷,在第一天的空襲中被美軍“企業”號的艦載機命中2枚454千克炸彈,一枚在艦橋前方甲板上爆炸,另一枚擊中艦尾,把該艦引以為傲的大型起重機炸折了,次日該艦艦體中部又吃了第三枚炸彈,引起大火。2月19日,僥倖未沉的“秋津洲”號帶傷逃離已成廢港的特魯克,經帛琉和塞班返回本土療傷,並在3月4日編入第14航空艦隊。“秋津洲”號在本土一直呆到9月初,其間在8月前往吳工廠接受工作艦的改裝,以代替於3月被擊沉的“明石”號工作艦。

1944年9月初,“秋津洲”號隨一支前往新加坡的運輸船隊南下菲律賓,於9月18日到達馬尼拉。三天後的9月21日,美軍第38特混艦隊的艦載機空襲馬尼拉,雖然“秋津洲”號未受損傷,還是在當天下午起錨離開馬尼拉,前往科龍灣(Coron Bay)躲避,可惜災禍最終找上門來。9月24日,美軍艦載機飛臨科龍灣,“秋津洲”號在劫難逃,遭到30多架美機的圍攻,於9時05分被2枚炸彈直接命中,其中擊中艦尾的一枚重磅炸彈給軍艦造成毀滅性的損害,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後,左舷艦尾已經不復存在,右舷艦尾也被炸得支離破碎,僅靠龍骨和幾根縱梁與艦體藕斷絲連,艦尾的航空燃料庫被點燃,後部艦體很快被火焰所吞噬。9時15分,“秋津洲”號在中彈10分鐘後向左舷傾覆,沉沒位置在北緯11度59分,東經120度02分。雖然“秋津洲”號在短時間就沉入海底,但艦長和大部分艦員都被周圍日艦所搭救,最後有4名軍官和82名士兵喪生,倖存官兵後來回到馬尼拉,編入第31特別根據地隊,成為地面部隊。日本海軍唯一的專職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服役生涯後,於1944年11月10日被除籍。

"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了加強遠程偵察能力,在未來的艦隊決戰中及時探知美軍艦隊的動向,日本海軍開始研製續航力強的大型飛行艇(大型四發水上飛機),先後列裝了97式大艇和二式大艇。但是,在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即使航程極遠的大艇也需要中繼補給才能有效地完成對珍珠港的偵察,因此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日本海軍決定建造一艘特別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茫茫大洋上充當飛行艇的移動中繼基地,為其提供燃料、彈藥補給和維修服務。“秋津洲”號是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為支援飛行艇作戰而設計建造的輔助艦船,艦型特異,在艦尾裝有大型起重機,內部設施完備,具有較強的補給能力。然而,“秋津洲”號在服役後卻沒有多少機會發揮所長,倒是和其他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經常客串運輸艦的角色,在服役後期曾改裝為工作艦,於1944年9月被擊沉。

艦名釋義

“秋津洲”一名乃是日本國的雅號,“秋津”是蜻蜓的古稱,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中記載,神武天皇在看到日本列島的形狀後,感嘆說就像蜻蜓交尾一般,從此“秋津洲大和之國”就成為日本的代名詞。在日本古代著名詩歌集《萬葉集》中,有讚美國土秀麗的長歌,也是以“美麗之國秋津洲乃大和之國”為結尾。

在日本海軍中先後有二代軍艦得名“秋津洲”號,初代艦是1890年在橫須賀工廠開工建造的一艘防護巡洋艦,排水量3172噸,航速19節,裝備150毫米炮4門。當時在橫廠擔任技術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埃米爾·貝當與曾留學英國的日方造艦師佐雙左仲就“秋津洲”的設計發生衝突,最後採用英式設計,致使貝當憤而離日。“秋津洲”號服役後不久正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該艦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有突出表現,隨後又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近海巡邏,1912年轉為二等海防艦,1921年成為特務艦,充當潛水母艦的角色,1927年退役。二代“秋津洲”號便是本文的主角,194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的一艘飛行艇母艦。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初代“秋津洲”號,它是日本最早的國產巡洋艦,該艦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表現活躍,1927年退役。

建造背景

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以“漸減迎擊”作為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在太平洋上層層佈陣,力圖逐次削弱對手,以便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是,這一系列作戰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及時掌握美軍艦隊的行蹤,方能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對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前進基地珍珠港進行遠程偵察。在沒有偵察衛星的年代,要跨域萬里汪洋在敵方控制海域進行偵察行動談何容易?最後,日本海軍計劃通過兩種手段獲取重要的作戰信息,一是向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派出潛艇,二是利用大續航力的飛機展開航空偵察,尤其是後者,相對於視野狹小的潛艇,飛機在偵察方面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日本海軍在1934年要求川西航空機株式會社研製續航力超過4500千米,具備魚雷攻擊能力的大型飛行艇。當1936年日本海軍大學最初開始研究對珍珠港實施航空奇襲時,也準備使用大型飛行艇配合航母艦載機展開攻擊。

所謂大型飛行艇即採用船型機身構造的大型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簡稱為“大艇”。川西公司不辱使命,在1937年研製成功97式大艇,這種四發大型水上飛機全重達23噸,翼展達40米,最高航速38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高達6700千米,能夠裝載2枚魚雷或1000千克炸彈。川西公司再接再厲,於1941年又推出了更龐大的二式大艇,最大重量高達32噸,時速465千米/小時,續航距離達到7100千米,載彈量可達2000千克,能裝載2枚魚雷。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海軍二式大艇,“秋津洲”號正是為這種遠程飛機量身打造的。

雖然有了合用的飛機,但是日本海軍還是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缺乏前進基地,雖然日本人在一戰期間趁火打劫,從德國人手裡奪取了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一系列島嶼,但手中並沒有類似珍珠港那樣設施完善的大型前進基地,而且大多距離夏威夷非常遙遠。即使從最近的馬紹爾群島出擊,對珍珠港展開偵察或攻擊,往返全程約4000海里(約7400千米),即使航程最遠的二式大艇也吃不消,途中至少要進行一次中繼補給。因此日本海軍認為應該建造一種類似於水上飛機母艦的輔助艦船,它能夠在大洋上為飛行艇提供燃料、彈藥補給,為飛行艇乘員提供食宿和休息場所,還能從事飛行艇的維修和救援任務,充當移動航空基地,這就是飛行艇母艦,簡稱“艇母”。1939年,日本海軍按照上述要求將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改裝為飛行艇母艦,但是該艦航速緩慢,艦型老舊,各方面設施有欠完備,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海軍內部強烈要求新造專職的艇母,最後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一艘標準排水量為4650噸的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131號艦,這就是“秋津洲”號。

技術設計

其實在丸四計劃正式出臺前的1937年,日本海軍就已經開始進行飛行艇母艦的技術論證和初始設計。受美國海軍建造大小兩型水上飛機母艦的影響,日本人最初也準備建造大型和小型兩種飛行艇母艦,其中大型艦排水量近10000噸,能夠搭載多架水上飛機,並裝備彈射器和裝載大量補給物資,成為強有力的海上航空基地,小型艦排水量2500噸,也有為3~4艘大艇提供支援的能力,但是這兩種艦型都止步於基本設計階段,最後被一個折衷的中型艦方案所取代。

1938年11月,艦政本部在與軍令部協商後,確定了新型飛行艇母艦的基本技術指標:公試排水量3550噸,吃水線長110米,裝備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2座,能夠裝載航空燃料600噸,60~800千克炸彈245枚,採用柴油主機,輸出功率為8000馬力,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這就是“秋津洲”號的初始設計方案,也可以視為之前小型艇母的擴大版。由於在後期設計中對飛機的回收方式做了修改,最終定型方案的排水量要比初始方案增大不少,公試排水量達50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飛行艇母艦舷側彩色線圖。

總體佈局:“秋津洲”號的基本設計方案由艦政本部完成,並由建造方川崎神戶造船廠的技術團隊加以具體化,為了節省工程時間,在不影響軍艦整體性能的範圍內,採用商船式的船體構造。“秋津洲”號的船型是在日本海軍大中型艦艇中較為少見的長首樓船型,其首樓甲板從艦首一直延伸到艦體中部,長度約佔艦體全長的二分之一強,軍艦的主要武備、上層建築等都集中於前部首樓甲板上。“秋津洲”號艦首具有不大的舷弧,略向前傾,從艦首尖端到艦底的船艏柱近乎垂直。從艦首向後首先是位於中線處的前部127毫米高射炮,之後是三層甲板高的上層建築,航海艦橋位於最高層的甲板上,在艦橋頂端佈置有高射指揮裝置,艦橋兩翼為機關炮平臺。在艦橋後方比首樓甲板高一層的平臺上,有一座輕型三腳桅作為前桅,在桅杆後部是一部90釐米探照燈。上層建築後方是第二座127毫米高射炮,緊接著就是煙囪。從煙囪向後直到艦尾全部是航空整備甲板,在艦尾裝有一座高達30米的大型電動起重機,使得整艘軍艦看起來前低後高,非常不平衡,造就了“秋津洲”號特異的外觀特徵。艦尾採用方形艉,舵為中央支撐的商船式非平衡舵。

“秋津洲”號是作為移動飛行艇基地設計的,同時還要充當飛行艇航空隊的指揮艦,因此艦上許多空間都用於佈置司令部設施和完善的居住設施。“秋津洲”號上設有預備艦長室、航空隊司令官室、航空隊司令部室和設備齊全的通信指揮室,為飛行艇乘員準備的軍官住艙有40張床位,另有多處住艙供飛行部隊士官使用,各級軍官的辦公室都很寬敞,還有航空隊專用的廚房、廁所、浴室和醫務室,一應俱全,而且艙室面積也較其他艦艇更大。

航空裝備:與新造水上飛機母艦一樣,“秋津洲”號的航空作業都在艦體後部的全通式甲板上進行,在甲板中央設有一座大型轉盤以及移動軌道,在停泊狀態下可以停放一架大型飛行艇,並在甲板上展開各種維修補給作業。相對於翼展近40米的大艇來說,“秋津洲”的艦體顯得非常窄小,在停放時飛機機翼伸出舷外很多,看似軍艦本身裝上了一對翅膀一般,在航行狀態下艦體稍有傾斜,機翼翼端就可能觸及水面,造成損壞,給軍艦操縱也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秋津洲”號無法在航行時搭載飛機,只有在停泊狀態下才能將大艇吊上甲板。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夏季,“秋津洲”號在肖特蘭島進行飛行艇搭載實驗,圖中的二式大艇屬於第802航空隊。

在最初設計時,“秋津洲”號的飛機回收方式非常大膽、特別。日本造艦師仿效大型捕鯨船的設計,在艦尾設有傾斜角度9度的斜坡構造,其尾端1.2米沒入水中,向艦尾的壓載水艙注入約100噸海水後,艦尾斜坡將沉入水下1.75米,飛行艇降落時利用慣性衝上斜坡軌道,再利用絞盤將其回收到航空甲板上。然而,航空本部對此回收方式表示強烈的不信任,經過推算,如果採用艦尾滑行回收方式,則艦尾最少要沉入水下3米,而這樣一來幾乎要對整個軍艦構造作重新設計。同時,設計定型的二式大艇全備重量超過30噸,這種龐然大物在水面上對準艦尾軌道進行降落滑行,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舉重若輕的高超駕駛技巧,還需要平靜的海況條件,軍艦自身也要保持穩定的航速和航向,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還要考慮艦體前後的平衡問題,其難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飛機容易與軍艦發生碰撞,脆弱的艦尾也極有可能被沉重的飛機壓斷,搞不好就是艦機雙亡的結果。最終,日本人只能放棄這個高難度的回收方案,轉而採用傳統的起重機吊裝回收。

“秋津洲”號艦尾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為了能夠吊起超過30噸的大艇,“秋津洲”號在艦尾安裝了一座大型電動起重機,其起吊重量可達35噸,起重機臂長達21米,除了可以360度迴旋外,還有一定的仰俯能力。起重機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達23米,如果算上頂端安裝的無線電桅杆,則總高度達30米,是全艦的第一海撥!高大的後桅是為了避免在前後桅之間拉起的無線電天線對起重機吊裝飛機產生妨礙,同時位置較高的天線也有利於遠程通信。由於在艦尾安裝大型起重機以取代艦尾斜道設計,“秋津洲”號的排水量增加了約500噸。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模型的艦尾特寫,高大的起重機支柱和長長的吊臂是該艦最吸引眼球的裝備。

與航空作業相關的各艙室都佈置在航空整備甲板以下,在大型轉盤正下方是魚雷庫,儲備有36枚航空魚雷,在其左舷為發動機調試場,右舷為預備發動機庫,後方是備件庫,前方是各類維修車間,在魚雷庫下方的下甲板設有航空彈藥庫,可以裝載800千克炸彈30枚、500千克炸彈15枚、250千克炸彈100枚、60千克炸彈100枚。在艦體前部和後部設有兩處航空燃料庫,可容納689噸航空汽油,足夠47架二式大艇使用。此外,艦上還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其裝載的物資可以滿足8架大艇兩週作戰所需,並且能夠同時為3架大艇提供補給。

動力裝置:由於不必參加艦隊決戰,以輔助性支援任務為主,“秋津洲”號對航速要求不高。但在廣闊的大洋上四處機動,為飛行艇提供補給,需要較遠的航程,因此在續航力上必須達到與大型作戰艦艇相當的水平。基於上述作戰要求,“秋津洲”號的動力系統選擇了全柴油動力方案,安裝4座艦本式22號Ⅹ型十缸柴油機,總輸出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為19節,裝載重油455噸,續航力為8000海里/14節,與“高雄”、“最上”級重巡洋艦相同。艦本式22號Ⅹ型柴油機是日本海軍為中型潛艇研製的發動機,相比大型水面艦艇採用的大型柴油機,性能上更穩定,曾廣泛裝備在潛艇、海防艦、驅潛艇和訓練巡洋艦等各種艦艇上。“秋津洲”號的4座柴油機都安裝在一個機艙內,這在防禦上存在隱患,一旦機艙受損,將導致動力全失。每兩座主機通過液壓傳動裝置與一根推進軸相連,煙氣則通過艦體中部一座低矮的小型直立煙囪排放。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的艦娘形象,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具有特色的軍艦之一。

自衛武備:“秋津洲”號的主要武器是2座89式40倍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別位於上層建築前後的艦體中心線上,其中位於艦體中部的後主炮受到煙囪和起重機支柱的妨礙,後部射界不佳,從整體上說防空能力有限,2座高射炮由位於艦橋頂端的高射指揮裝置控制。在輕型防空武器方面,“秋津洲”號最初裝備2座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安裝在上層建築兩側的平臺上。在1944年3月,“秋津洲”號在橫須賀工廠修理戰時損傷期間,加強了防空武備,在前桅上安裝了21號電探,將上層建築兩側的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更換為三聯裝炮。此外,在艦尾起重機支柱周圍增設防空平臺,安裝了3座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在煙囪後方也加裝了1座25毫米三聯裝炮,在艦首和艦橋上增加了3座25毫米單管炮,使機關炮數量達到21門。

建造與服役

“秋津洲”號於1940年10月29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艦籍歸屬橫須賀鎮守府。雖然該艦實際上是飛行艇母艦,但艦種類別仍為水上飛機母艦。“秋津洲”號新造時的性能數據是: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為5000噸,全長114.8米,寬15.8米,吃水5.4米,輸出功率8000馬力,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裝備127毫米高射炮4門(2×2),25毫米機關炮4門(2×2),編制人員545名。“秋津洲”號是在戰時狀態下完成的,服役前的各項測試都進行得很緊張。在進行航空裝備公試時,由於沒有空閒的大型飛行艇配合測試,只能利用同等重量的飛機模型來試驗起重機的吊裝能力。直到開赴前線後,該艦才有了實地搭載二式大艇的機會,據說船體會產生很大的傾斜。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4月18日在淡路灣進行公試的“秋津洲”號,該艦以特異的艦型和炫目的迷彩而出名,同時也是日本海軍獨一無二的專職飛行艇母艦。

在服役之初,“秋津洲”號就在艦體上塗以非常奇異的偽裝迷彩,在通體鼠灰色塗裝的基礎上,在艦首和艦尾水線附近塗以偽裝浪花,艦首尖端、上層建築頂端、煙囪頂部、中後部舷側和起重機上部,都塗以密集的白色斑點,在上層建築和前部艦體上還塗有幾道不規則的淺色斜紋。據說這種迷彩來自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的創意,與他相熟的第8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曾嘲諷說“秋津洲”號的迷彩就好像“化了濃豔的妝一樣”,黛大佐解釋說:“因為本艦沒有攻擊力,所以只能像昆蟲那樣塗以保護色啦!”至於這種特殊迷彩的偽裝效果如何,沒有確切的證據加以證明,但“秋津洲”號直到戰沉都保持了這種奇特的外貌。

在“秋津洲”號之後,日本海軍還計劃建造更多的同型艦,在1941年11月擬定的丸急計劃中就追加了一艘同型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303號艦,預定命名為“千早”號,這一艦名源自和歌中的歷史名城千早城,含有氣勢勇猛之意。該艦於1942年7月2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預計1943年4月下水,1944年1月底竣工,但實際上1942年秋季就中止建造,就地解體。在1942年6月修訂的改五計劃中,日本海軍準備再建造3艘“秋津洲”級飛行艇母艦,建造番號為第5031、5032和5033號艦,但一艘都沒有開工。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彩繪作品中的“秋津洲”號和二式大艇,該艦也可以搭載97式大艇。

作戰歷程

“秋津洲”號在服役當天就被編入第11航空艦隊第25航空戰隊,1942年5月間在橫須賀、塞班和拉包爾之間從事運輸行動,在隨後兩個月中該艦一直在拉包爾待命,期間至少遭遇六次美軍空襲,但未受任何損傷。由於“秋津洲”號艦型怪異,美軍偵察機在第一次發現該艦時誤認為是一艘“新型佈雷艦”。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瓜島登陸後,“秋津洲”號突然變得忙碌起來,從拉包爾啟航前往肖特蘭島附近,為在當地作戰的飛行艇和其他水上飛機提供支援,同時還負責搜尋、營救空襲瓜島後在返航中途因傷迫降的日軍飛行員。9月25日,“秋津洲”號成為第11航空艦隊附屬艦。從8月初到11月底,“秋津洲”號始終在拉包爾、肖特蘭、布卡(Buka)、卡維恩(Kavieng)等日軍據點之間遊弋。對於那些在長途飛行後疲憊不堪的日軍飛行員來說,“秋津洲”號彷彿是“沙漠中的綠洲”,看到它就意味著豐盛的飯菜和柔軟的床鋪,飛行艇的油料和彈藥也能獲得補充,其作戰能力獲得了充分的肯定。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1942年秋季,第11航空艦隊司令塚原二四三中將(中)視察“秋津洲”號,該艦服役後大部分時候都作為運輸艦活躍在前線。

在所羅門前線作戰期間,“秋津洲”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美軍持續不斷的空襲,在四個月時間內,該艦先後經歷了15次空襲,但始終有好運相伴,沒有捱上一枚炸彈,僅僅在9月1日的空襲中擦破了點皮兒,損傷微不足道。“秋津洲”號的航海士從連日的空襲中摸清了美軍轟炸機實施水平轟炸的規律,建議艦長採取如下方法進行規避:停泊時在右舷下錨,並將錨鏈延伸至右舷外150米處,在遭遇空襲時,當敵機與本艦的垂直仰角為38度時命令全力加速,軍艦就會在錨鏈的牽制下向右舷急速轉向,從而避開美機的炸彈,這個戰術被自詡為“秋津洲流戰鬥航海術”。從該艦的作戰經歷看,這個規避動作還是有效果的。

1942年12月初,“秋津洲”號返回本土維修,直到1943年1月中旬才返回所羅門前線,繼續從事支援作戰,此外在運輸兵員、武器和資材方面也有出色表現。1月23日,“秋津洲”號在“羽風”號驅逐艦護航下在卡維恩西南15海里處航行,探測到美軍潛艇的蹤跡。“羽風”號發起深彈攻擊,反而被美軍“鶴魚”號潛艇(Guardfish,SS-217)的一枚魚雷命中右舷,當即沉沒。“秋津洲”號救起了該艦的大部分艦員,僅有13人陣亡。在2月間,“秋津洲”號忙於向馬紹爾群島運送第201海軍航空隊的物資,從3月到6月間,該艦成為第802海軍航空隊的附屬母艦,支援該航空隊的大艇在中太平洋展開巡邏警戒,頻繁奔波於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之間。在7月間日軍計劃從阿留申群島撤退時,“秋津洲”號開赴千島群島的幌筵,充當警戒艦。在1943年下半年,隨著前線大型飛行艇活動的減少,“秋津洲”號的角色已經轉變為運輸艦,負責從本土和中國向太平洋諸島運送陸軍部隊,應此類任務的需要,還在航空甲板上安裝了用於搭載魚雷艇和大型登陸艇的軌道。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日本廠商青島社所出品1/700比例“秋津洲”號模型的封繪,當時該艦停泊在南太平洋的某基地內,旁邊是“日進”號水上飛機母艦。

1944年2月17、18日兩天,美軍艦載機大舉空襲特魯克,駐泊在此的“秋津洲”號遭受了服役以來的首次重大損傷,在第一天的空襲中被美軍“企業”號的艦載機命中2枚454千克炸彈,一枚在艦橋前方甲板上爆炸,另一枚擊中艦尾,把該艦引以為傲的大型起重機炸折了,次日該艦艦體中部又吃了第三枚炸彈,引起大火。2月19日,僥倖未沉的“秋津洲”號帶傷逃離已成廢港的特魯克,經帛琉和塞班返回本土療傷,並在3月4日編入第14航空艦隊。“秋津洲”號在本土一直呆到9月初,其間在8月前往吳工廠接受工作艦的改裝,以代替於3月被擊沉的“明石”號工作艦。

1944年9月初,“秋津洲”號隨一支前往新加坡的運輸船隊南下菲律賓,於9月18日到達馬尼拉。三天後的9月21日,美軍第38特混艦隊的艦載機空襲馬尼拉,雖然“秋津洲”號未受損傷,還是在當天下午起錨離開馬尼拉,前往科龍灣(Coron Bay)躲避,可惜災禍最終找上門來。9月24日,美軍艦載機飛臨科龍灣,“秋津洲”號在劫難逃,遭到30多架美機的圍攻,於9時05分被2枚炸彈直接命中,其中擊中艦尾的一枚重磅炸彈給軍艦造成毀滅性的損害,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後,左舷艦尾已經不復存在,右舷艦尾也被炸得支離破碎,僅靠龍骨和幾根縱梁與艦體藕斷絲連,艦尾的航空燃料庫被點燃,後部艦體很快被火焰所吞噬。9時15分,“秋津洲”號在中彈10分鐘後向左舷傾覆,沉沒位置在北緯11度59分,東經120度02分。雖然“秋津洲”號在短時間就沉入海底,但艦長和大部分艦員都被周圍日艦所搭救,最後有4名軍官和82名士兵喪生,倖存官兵後來回到馬尼拉,編入第31特別根據地隊,成為地面部隊。日本海軍唯一的專職飛行艇母艦“秋津洲”號,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服役生涯後,於1944年11月10日被除籍。

日軍最著名的“航母”之一,僅搭載一架飛機,只當運輸艦用

■“秋津洲”號沉沒在科龍灣中的最後姿態示意圖,艦尾受到重創。現在該艦已經成為當地最著名的沉船,吸引了無數潛水愛好者前來探險。

本鏟史官已開通微信公眾號,更多軍事歷史內容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裝甲鏟史官(ID:PanzerCSG)。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