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九——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文/大漠單騎

本文為大漠單騎原創,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如需轉載請務必取得本人同意,或得到本人投稿授權再使用。

海戰新秀航空母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靠“拳頭”正式取代戰列艦登上“海洋霸主”之位。縱觀二戰為數不多的幾個航母之國,實力超群的山姆大叔是“業界”老大,毋容置疑,再往下論日本是可以排老二的狠角色,將老牌海軍強國英國甩掉兩條街。二戰中日本海軍共有25艘航空母艦在役,其中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絕對是最強的,這不僅是指其設計及技術性能等硬件,主要表現在它們與美、英海軍曾硬碰硬大打出手:偷襲珍珠港,攻打東南亞,橫掃印度洋,鏖戰太平洋……這姊妹艦取得的戰績同樣令人矚目: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康沃爾”號和“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擊沉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重創“約克城”號、“企業”號航空母艦……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張狂的“翔鶴”級航空母艦自然成了美軍的眼中釘肉中刺,最終與日本軍國主義這個“武瘋子”的結局一樣一樣的,一艘被潛艇擊沉,一艘被艦載機炸翻,都到幽深的太平洋海底集結去了。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九——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翔鶴”級航空母艦基本參數:艦體主尺度長×寬為257.5米×26米,飛行甲板長×寬為242.2米×29米,吃水深8.87米,標準排水量25675噸,滿載排水量32105噸,動力為8臺重油鍋爐、4臺蒸汽輪機,主機功率16萬軸馬力,四軸四槳,最大航速34.2節,續航力9700海里/18節,武備為8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6門,12—20座三聯裝25毫米機關炮36—60門,單管25毫米機關炮36門,8座28聯裝120毫米防空火箭炮224管,最大載機量84架,艦員編制1660—1712人。

一般人想不到,世界近代海軍的“新兵”日本竟是玩航母的老練家子,與元老級的英國幾乎是不相上下。隨著20世紀初飛機誕生以及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人們認識到飛機可以改變傳統海戰樣式,於是出現了軍用水上飛機以及水上飛機母艦。一戰中的1914年9月至11月,日本海軍“若宮”號水上飛機母艦的法制水上飛機,對駐守中國青島的德軍及艦艇發動空襲49次,投彈190噸,最終迫使駐青德軍投降。這是世界海戰史上首次艦載機攻擊水面及地面目標,引起各列強的關注和重視,而航空母艦正是由水上飛機母艦逐漸演化而來。1917年6月,英國在“暴怒”號巡洋艦加裝短距離非全通式飛行甲板,勉強可起降飛機,這可以說是航空母艦的最早雛形。1918年9月,世界第一艘全通甲板式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建成入役英國皇家海軍,這是英國用在建客輪“卡吉林”號改建的飛行甲板長168米的航空母艦。在東方崛起的日本海軍自1911年就開始研究和開發航空母艦,洞悉老約翰所為的日本人索性專門設計建造航空母艦“風翔”號,並有意加快工期趕在英國“競技神”號專用航母之前於1922年12月建成,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純正血統”的專用航空母艦,而英國開工還要早“競技神”號航母在大半年之後才完工,這風頭直接被小日本搶去了。之後,日本又相繼建造了“赤城”號、“加賀”號、“龍驤”號等多艘航空母艦,日本海軍在世界各國海軍中較早建立起艦載航空兵部隊,並保持著較高的訓練水平。到二戰爆發前,日本海軍艦船總噸位排世界第三位,卻以10艘航母在役名列世界第一,同期英國在役航母為8艘,美國僅有5艘航母在役,盟友德國完全開天窗,所以日本才有底氣拿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開刀。

1936年,一戰後限制帝國列強軍備競賽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失效,在制定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時不願再受限制的日本直接退出,意大利也未簽字,15年之久的“海軍假日時代”實際終結,各海軍強國展開新一輪造艦熱潮。日本海軍是按照一個系列造艦計劃快速發展起來的,1937年出臺的“03造艦補充計劃”是不受條約限制的第一個龐大計劃,其中建造兩艘專用航空母艦即“翔鶴”號與“瑞鶴”號,號稱“雙鶴”。“翔鶴”號於1937年12月12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1939年6月1日下水,1941年8月8日竣工;“瑞鶴”號於1938年5月25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開建,1939年11月1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服役。這兩艘姊妹艦是為了對美開戰而趕造出來的,日本將其作為決勝的一大神祕賭注,即列入絕密的“決戰航母”。“雙鶴”建成後共同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組成第五航空戰隊,直接受海軍名將南雲忠一中將指揮。

二戰各國建造航空母艦通常是三個途徑:一是用大型戰列艦、巡洋艦改建航母,好處是防護性能好,航速較快,毛病主要是設計先天不足,性價比不高。二是用商船改建航母,長處是造價低,改建速度快,尤以護航航母為多,缺點是防護力差,航速太慢。三是專門建造航母,有設計先天優勢,攻守平衡,性能最好,由於那時艦載機比較小,專用航母排水量一般在2—3萬噸就夠用,其載機量與4—5萬噸戰列艦改建的航母不相上下,但專用航母設計建造週期較長,所耗銀子不菲,到二戰後期,日本已建不起也等不起專用航母了。

日本建造“翔鶴”級航母是在“飛龍”號航母基礎上全新升級的“理想艦隊航空母艦”,在設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防護性能強,在舷側、機庫、彈藥庫、輪機艙、鍋爐艙等重要部位都加裝不同厚度的防護裝甲,經實戰證明,“翔鶴”級航母的防護力在日本海軍戰艦中屬上等水平。其次是航速快,續航力大,“翔鶴”級航母配備了日本海軍功率最大的16萬馬力主機,首次採用了球鼻型艦首(可減少興波阻力),34節的高航速更有利於艦載機起飛,機動性及活動範圍也更大。三是載機多攻擊力強,“翔鶴”級航母設有雙層機庫,不僅比“飛龍”號航母多出11架艦載機,而且飛行甲板比“前輩”們大出許多,設有3部升降機,使艦載機起降作業速度更快;“翔鶴”級航母的彈藥庫也比“飛龍”號航母更大,彈藥品種也更多樣,提高了艦載機多次打擊能力。四是防空火力更加強大,之前的日本航母都是以反艦火炮為主,防空火炮為輔,比如“赤城”號、“加賀”號航母裝備有相當巡洋艦的200毫米火炮10門(只能平射),到了“翔鶴”級航母所有火炮都可以高平兩用,還加裝了大量小口徑機關炮和防空火箭炮,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翔鶴”級航母在設計中也注意改進“飛龍”號航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比如“飛龍”號航母的島式艦橋置於艦體左舷,這不利於艦載機降落,“翔鶴”級航母的島式艦橋則統一設在艦體右舷。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九——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日本“翔鶴”級航母入役時可稱得上是當時世界最強的專用航空母艦,美國海軍同級別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直到1942年12月才入役,比“翔鶴”級航母晚了近一年半。這兩型航空母艦本來算是旗鼓相當的專用航母,美國航母設備技術更先進,日本航母官兵訓練水平更高,可問題接著來了,美國一口氣建造了24艘“埃塞克斯”級航母,日本建成兩艘“翔鶴”級航母后就戛然而止,這差距也忒大了,這是為何呢?

日本列島孤懸海外,本土和外來文化混揉,思想觀念呈現多樣性、複雜性。自日本明治維新起,激進派與保守派就鬥得難解難分,這種矛盾意識蔓延甚廣無處不在,乃至個人品性也易有兩面性、多面性,這已然是日本大和民族“菊與刀”的特性。能認識到這一點,對某些日本人一面是彬彬有禮另一面又殘忍血腥就不難理解了。這種兩面性表現在日本海軍中,既有思維超前的“航母派”,又有固執保守的“戰列艦派”,後者的勢力還頗大,所以日本能造出世界最大最無用的戰列艦“大和”號等。日本海軍每次制定艦艇建造計劃時,各派都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奪有限的軍費,這就造成決策的飄忽不定,在“戰列艦派”佔上風的“04造艦計劃”中就沒有“翔鶴”級航母什麼事了。要說日本的航母實力在二戰前遠超美國,可開戰之後,日本就新建和改建成15艘航母,而且後期建造的航母都是東拼西湊怎麼省錢怎麼快速怎麼來,性能上與“雙鶴”比幾乎就是“假冒偽劣”;日本航母的艦載機、合格飛行員的補充也極其困難,時常是有艦無機,有機無人(飛行員),使為數不多的航母也難以發揮應有的戰鬥力。而同期美國下餃子似地建成147艘航母,艦載機的產量更是日本的十幾倍,一開打是鋪天蓋地往外撒艦載機。太平洋戰爭也就一年工夫,日、美航母實力就此消彼長,這一方面是美國的航母意識及作戰能力拜日本所賜迅速躥升,日本航母則接連折損;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美國是世界首富和工業最強國,戰爭動員能力強大,日本那點銀子跟美國根本無法長期抗衡,日本就是用一個換倆仨地拼“玉碎”也拼不起,日本上趕子找美國宣戰完全是賭徒心理的極度膨脹,這戰爭打起頭日本就註定萬劫不復。

“翔鶴”級航空母艦加入日本海軍後的首戰就是偷襲美國珍珠港,在麻痺大意的美軍面前成功亮相,算是旗開得勝。“雙鶴”入役時距偷襲珍珠港僅三、四個月,新成立的航空戰隊飛行員水平參差不齊,以菜鳥居多,與老航空戰隊的飛行員不是一個檔次,兩艦拉到九州鹿兒島進行轟炸突擊訓練,飛行員們反覆進行瞄準俯衝投彈,算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共出動6艘航母,“翔鶴”號、“瑞鶴”號航母第五航空戰隊受領的任務是:在主力轟炸機群對珍珠港內艦艇目標發起突擊前2分鐘,對希卡姆等機場實施突襲,壓制、摧毀機場內的飛機和雷達站、油庫等重要設施,控制珍珠港上空的制空權。“虎、虎、虎!”的攻擊命令發出後,從“瑞鶴”號航母起飛的長阪本明大尉駕駛99式俯衝轟炸機率先投下太平洋戰爭“開戰第一彈”(用白漆寫在一枚250公斤航彈上),“翔鶴”號、“瑞鶴”號航母共出動兩個批次艦載機121架次,摧毀美軍戰機232架,重創155架,美軍各機場幾乎全部癱瘓,有力支援了對港內目標的攻擊。日、美首戰,“翔鶴”號、“瑞鶴”號航母都很幸運,艦載機竟無一損傷,戰前的突擊訓練算沒白練。其實,日本向美國宣戰已是蓄謀已久,日本在1907年制定帝國國防方針就將美國列為假想敵,從“想”到“打”經過了34年的精心準備,這小日本真是夠陰損的。

珍珠港完爆美軍後,“翔鶴”號、“瑞鶴”號航母先南下支援日軍攻佔印尼、新幾內亞,接著掉頭向西進入印度洋收拾英軍,首開世界海戰史艦載機擊沉攻擊型航母的記錄,一戰將英國佬趕回老家。1942年4月,日本海軍南雲忠一中將率包括5艘航母共29艘艦船組成的第一航空艦隊,在印度洋與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展開決戰。日軍“雙鶴”航母艦載機先是轟炸英軍基地錫蘭(現斯里蘭卡)科倫坡港,擊毀英軍戰機27架,擊沉英軍輔助巡洋艦“艾克托爾”號、驅逐艦“特納多斯”號,徹底摧毀了港口設施;接著在科倫坡西南320公里海域一舉擊沉英軍萬噸級重巡洋艦“康沃爾”號和“多塞特郡”號,造成英軍424人陣亡;最後在與英軍“競技神”號航母對決中打了約翰們一個措手不及,英軍航母艦載機全部在機庫中就被日軍艦載機兜頭一通狂轟濫炸,在接連中彈37枚後“競技神”號航母沉入大海,艦上英軍陣亡307人,英軍伴航的“吸血鬼”號驅逐艦和“蜀葵號”護衛艦也同時被擊沉。這一仗加上之前日軍空襲孟加拉灣和潛艇獵殺印度洋,英軍遠東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日軍一戰奪得印度洋的控制權。原本英、日是師徒關係,日本的明治維新其實就是推行英式改革,從政體、軍隊、教育、工業、科技等全方位師從英國,連車輛左行規則都是英式的,初創的日本近代海軍更是由英國教官團一手調教出來的,可如今海戰對決徒弟不僅超越師傅,還亂拳打死了師傅,吃癟的英國佬是要多鬱悶有多鬱悶。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九——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即將沉沒的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挾兩戰之勇,日軍“雙鶴”1942年5月殺回太平洋珊瑚海,與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列剋星敦”號、“約克城”號航母展開捉對廝殺,首開擊沉美國海軍大型攻擊航母的記錄。這一仗不比日、英印度洋之戰,是典型的高手對決,5月8日拂曉,日、美航母幾乎同時起飛艦載機撲向對方,雙方直殺得血雨腥風,天昏地暗。美軍43400噸的“列剋星敦”號大型攻擊航母被“雙鶴”航母艦載機擊沉;25900噸的“約克城”號航母受到重創。戰中日軍“翔鶴”號航母首次被美軍艦載機重創,中彈後燃起大火,艦員陣亡108人,被迫提前退出戰鬥;“瑞鶴”號航母僥倖躲進雲中,基本無恙。此戰“雙鶴”航母艦載機及飛行員都損失不少,算是碰上硬茬了。珊瑚海海戰僅從戰損結果上看日軍稍占上風,技戰術上也不輸美軍,但日軍“雙鶴”及第五航空戰隊因損失較大無法參加關鍵的中途島海戰,而日軍中途島海戰失利就被迫轉為守勢,戰略上山姆大叔才是最後的贏家。

1942年8月瓜島之戰開始,“雙鶴”再次複製珊瑚海海戰,取得戰果不小,自身損失很大。轉入戰略反攻的美軍在攻打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期間,美、日海軍圍繞瓜島展開持續數月的海戰。“雙鶴”仍是日軍的主力,先是合力兩次擊傷美軍功勳艦“企業”號航母,再將美軍最早轟炸日本本土及東京的“大黃蜂”號航母(杜立特大隊B-25轟炸機的載艦)送入海底,算是報了一箭之仇。此戰時運不濟的“翔鶴”號航母再次受重傷,幸運的“瑞鶴”號航母又逃過一劫,但“雙鶴”損失了近百架艦載機和大批老練飛行員,等於元氣大傷,而此時日軍已然捉襟見肘,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雙鶴”得不到有效補充,也就無法恢復全員戰鬥力,在港維修閒賦了一年多。

1944年6月,在馬里亞納大海戰重出江湖的“雙鶴”瞬間變“單鶴”,日軍輸得一塌糊塗,日本軍國主義的喪鐘敲響。這場大海戰美軍出動15艘航母,891架艦載機,日軍出動9艘航母,439架艦載機。6月19日,多災多難的“翔鶴”號航母被美軍潛艇“棘鰭”號發射的4枚魚雷擊中,引發油庫燃燒爆炸,沉沒於雅浦島北方海域,1272名日軍官兵隨艦沉入海底。同日,日軍新艦“大鳳”號航母也被美軍潛艇魚雷擊沉,艦上660人陣亡。如同雙胞胎有心靈感應,“翔鶴”號殉難,姊妹艦“瑞鶴”號也首次受到重創,被美軍“約克城”號、“企業”號航母艦載機炸得燃起大火,慌亂的日軍艦長貝冢武男少將一度下達棄艦命令,後成功滅火,艦長又取消棄艦命令,這在日本海軍航母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一仗“雙鶴”未取得任何戰績,日軍損失慘重,3艘航母被擊沉,凸顯太平洋戰場美軍已完全佔了上風,孤獨的“瑞鶴”號航母時日不多了。

1944年10月世界海戰史上規模空前的萊特灣大海戰爆發,孤注一擲的日軍開啟瘋狂的自殺攻擊模式,“瑞鶴”號航母祥瑞不在,一戰身亡。此役“瑞鶴”號航母作為“誘餌”小澤艦隊的旗艦,不惜代價引誘美軍主力艦隊北上,以策應慄田艦隊突入萊特灣攻擊美軍登陸部隊。這一戰美軍投入17艘航母,準備徹底摧毀日軍的航母力量,由於日軍小澤艦隊是有意“招搖過市”,很快引來美軍航母編隊的圍攻。10月25日晨,美軍太平洋艦隊第58特混編隊司令米切爾中將指揮的10艘航母上的艦載機,密集出動近千架次對小澤艦隊展開輪番攻擊,“瑞鶴”號航母首當其衝身中多彈,機艙進水,艦尾下沉,艱難挺到美軍戰機第4波空襲時,“瑞鶴”號航母已被炸得千瘡百孔,最終於14時許沉沒於恩加諾角東北海域,日軍包括艦長在內843人死亡。此戰,“瑞鶴”號航母上起飛的部分艦載機加入神風自殺特攻,擊沉美軍“普林斯頓”號航母,這是日軍航母最後的瘋狂,日軍參戰的4艘航母全部被擊沉,已起飛的艦載機均無法降落生還。此戰,日本海軍主力盡失,再組織不起大的海上戰役行動,美、日航母對決也就未再上演。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九——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綜觀二戰航母,日本海軍的航母最命運多舛,沒有一艘善終。日軍25艘在役航母中有20艘被擊沉,剩下的5艘航母以及未完工的4艘航母,在美軍佔領日本後立馬被大卸八塊拆解。日本這些航母大多都是短命鬼,其中“祥鳳”號、“大鳳”號航母是一戰暴斃,“加賀”、“赤城”、“飛龍”、“蒼龍”號航母兩戰被一鍋端,最窩囊的是“信濃”號航母(當時世界最大噸位航母),首次出航即被美軍潛艇擊沉,距入役僅17小時……兩艘“翔鶴”級航母苦撐了三年又數次參戰,已是日軍航母中的“高壽者”。日軍航母的短命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海軍整體實力過於強大,日軍正面抗衡必定要吃虧;另一個直接原因是日軍航母編隊攻守失衡,漏洞百出,嚴重製約了航母的戰鬥力以及生存。航母的戰鬥力雖強,但還需要艦載偵察機、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帶刀侍衛”在外圍支起預警、防空、反艦、反潛保護圈,共同組成攻守平衡的航母戰鬥群。這個保護圈一旦被突破,航母就要直面來自各方面的威脅,而空中和水下的攻擊最為危險,日軍航母幾乎都是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或潛艇幹掉的,這恰恰暴露出日本海軍在防空、反潛能力方面太弱雞,尤其是常被美軍潛艇輕易“近身”。“翔鶴”級航母的相對“長壽”,無非是自身防護能力尤其是防空能力更強一些罷了,才一次次躲過美軍的空中、水下攻擊,但幸運之神不可能總是眷顧,面對美軍鍥而不捨地全方位攻擊,滅頂之災的到來就是遲早的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