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四——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的騎士之劍

文/大漠單騎

本文為大漠單騎原創,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如需轉載請務必取得本人同意,或得到本人投稿授權再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遼闊的海洋戰場上,總有一種戰艦不知疲倦無處不在,大戰小仗都要上,髒活累活全包圓,還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這就是數量眾多的驅逐艦。從大洋宏觀戰場看,驅逐艦隻是個配角,航空母艦才是絕對主角,可紅花尚需綠葉扶,航空母艦也從來離不開驅逐艦這個“帶刀侍衛”(二戰時護衛艦通常也稱為護航驅逐艦);從無數微觀戰場看,驅逐艦又以作戰功能全面屢屢獨挑大樑,南征北戰血拼大洋,有“海戰多面手”之稱。二戰中參戰各國海軍的驅逐艦有幾十型級,設計先進的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猶如鶴立雞群,被艦船史研究者認為是“史上最優驅逐艦”,堪稱“火炮驅逐艦時代的巔峰之作”。二戰中有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建成服役,是美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驅逐艦(估計今後這一世界記錄也破不了了),參加了太平洋戰場廣泛的作戰行動,戰果累累,功勳卓著,不愧是世界海軍史上的著名戰艦之一。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四——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的騎士之劍

弗萊徹級驅逐艦基本參數:艦體主尺度長×寬為114.8米×12.04米,吃水3.81米,標準排水量2100噸,滿載排水量3050噸,艇員編制273-340人;動力為通用電氣公司2臺蒸汽輪機/4臺燃油鍋爐,總功率6萬馬力,雙軸雙槳推進,最大航速37節,續航力4800海里/15節;武備為單管127毫米高平兩用主炮5門,5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機關炮10門,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關炮7-10門,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1-2具,反潛深水炸彈投放軌道2條,助推式深水炸彈拋射器6具。該級艦是為了紀念著名的美國海軍上將法蘭克·弗萊德·弗萊徹(一戰時期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司令),但“弗萊徹”號驅逐艦並非通常最早服役的首艦,只是編號DD-445排在最前面(DD代表美軍驅逐艦)。

世界上第一艘驅逐艦是1893年英國建成的“哈克沃”號魚雷艇驅逐艦(也稱魚雷驅逐艦),為啥叫這個名?因為它就是專門為驅逐魚雷艇而設計建造的,魚雷艇驅逐艦的航速超過所有魚雷艇(注意那時還不叫魚雷快艇,受當時技術條件制約,魚雷艇的航速一般在20節左右),裝備數門速射炮和少量魚雷,是魚雷艇的剋星。可以說,沒有魚雷艇,就沒有驅逐艦,可在“鉅艦大炮”鼎盛時期,防禦性的小驅逐艦基本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然而縱觀驅逐艦的發展史,驅逐艦的排水量噸位呈現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幾百噸到現在的上萬噸;作戰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多,從單一打擊魚雷艇到可以遂行反艦、防空(反導)、反潛、對岸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在海軍和海戰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從不起眼的小配角上升為三甲之內,在眾多不擁有航空母艦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國家就是海軍一號主角。二戰中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曾預言:“縱觀海軍中所有可以用來奪取制海權的艦艇,我們會發現驅逐艦這一艦種具備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將在未來的海上戰鬥中大顯身手,這幾乎是毫無疑問的事實,就連極具攻擊性的潛艇或航空母艦都無法撼動驅逐艦在未來海戰中的重要地位。”尼米茲的預言還真準,星轉鬥移中戰列艦被淘汰了,戰巡艦不見影了,魚雷快艇消亡了,巡洋艦也日薄西山了,驅逐艦反而後來居上長盛不衰。

美國海軍第一艘驅逐艦是1899年8月開工建造的DD-1“班布里奇”號,排水量僅381噸,航速28節,裝備7門小口徑火炮和兩具魚雷發射管。以“班布里奇”號驅逐艦為開端到二戰爆發前的40年間,美國海軍共設計建造了四代20級497艘驅逐艦,以一戰期間建造的第二代3級273艘驅逐艦為最多。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時,美國海軍在役驅逐艦為165艘,主要為第三代、第四代驅逐艦。弗萊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第五代驅逐艦的首級艦,於1940年1月確定設計方案,1941年3月首艦DD-449“尼古拉斯”號鋪設龍骨,1942年6月竣工最先入役。這期間珍珠港事件驟然爆發,接著日美宣戰、德美宣戰,懵了圈的美國一下要面臨亞洲和歐洲兩個戰場,好在財大氣粗的美國工業基礎雄厚,戰爭反而刺激美國軍工業急劇擴張(軍火商是大發戰爭財)。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建造計劃從戰前的119艘猛增到188艘(後13艘因接近戰爭勝利而取消建造),1942年初鋪開攤子將“肥肉”分給全國11家造船廠,以緬因州巴斯鋼鐵公司的31艘訂單最大。到1942年底,弗萊徹級驅逐艦建成服役22艘;1943年是弗萊徹級驅逐艦入役的高峰,121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加入美國海軍。到1945年3月,最後1艘弗萊徹級驅逐艦DD-597“威利”號建成入役,175艘艦建造持續時間正好4年。由於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後續艦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基林級驅逐艦建成入役已接近二戰尾聲,數量也不多,弗萊徹級驅逐艦就構成美國海軍驅逐艦部隊使用率最高的主力艦隻。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四——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的騎士之劍

弗萊徹級驅逐艦之所以出類拔萃,打孃胎出來時就有先天優勢:一是恢復平甲板船型,排水量首次突破2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3000噸),使作戰能力、適航性、居住型都有較大的提升。因為受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限制,主要國家海軍驅逐艦噸位一般在1500噸上下,弗萊徹級驅逐艦是該條約失效後美國設計的首款擺脫條約限制的驅逐艦,是當時美軍驅逐艦中噸位最大的。驅逐艦噸位加大能夠適應更加複雜的海況並增大續航力,可以加裝更多的武器裝備並承擔更多的任務,就是直接撞艦也佔便宜。二是性能指標和作戰功能注重均衡全面,其設計完美詮釋了實用性多用途的理念。在二戰驅逐艦中,弗萊徹級驅逐艦主炮口徑不是最大的,防護裝甲不是最厚的,續航力不是最遠的……在許多單項指標上不是最拔尖的,但弗萊徹級驅逐艦就像個優秀的十項全能選手,各項性能較為均衡沒有偏科。與日本驅逐艦突出反艦能力(尤其是重視雷擊)不同,弗萊徹級驅逐艦則注重反艦、反潛、防空等作戰能力的均衡性,形成優秀的綜合作戰平臺,甚至可以參與掃雷行動。三是技術領先,裝備精良。弗萊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第一級在建造時就安裝雷達的驅逐艦,包括對空搜索雷達、對海搜索雷達和導航雷達,在海戰中能夠先敵發現、先發制人。先進的QC型聲吶和出色的反潛武器也使弗萊徹級驅逐艦具有極強的反潛偵搜和攻潛能力(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未被敵潛艇擊沉一艘)。該級艦發動機十分先進,體積小、熱效率高、功率大、工作穩定,各項性能遠超日本同類的“艦本”式發動機。該級艦採用的MK12型127毫米38倍徑高平兩用主炮久負盛名,配以先進的光學測距儀、炮瞄雷達、機械式彈道計算機和雙向穩定儀,射擊精度高,射擊速度快,美國這套MK37型艦炮火控系統是獨步天下,佔盡先機。艦上40毫米、20毫米機關炮分別產自瑞典和瑞士,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中近程防空速射炮,美軍的這兩種炮僅在太平洋戰場就擊落日機1361架。四是大規模生產裝備,形成規模效應。弗萊徹級驅逐艦是美國戰時標準化設計和流水線批量建造的經典範例,每艘艦從開工到入役平均為364天,最快的不到300天,弗萊徹級驅逐艦中的150艘是集中在兩年內建成服役的(1942年下半年至1944年上半年)。一般而言任何先進的武器如形不成一定規模,就難以對作戰產生根本性影響,美國佬這方面確實牛,海軍艦船動不動就“下餃子”,小日本主動挑戰這樣的對手簡直就是作死。

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設計並非完美無缺,最大的敗筆是採用小頁面單舵,使航行中轉彎半徑過大,影響到機動性,不利於快速規避空襲轟炸、魚雷攻擊等,這個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根本解決,以致其後續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的設計直接引入雙舵。總體而言,弗萊徹級驅逐艦是一款設計優秀的“標杆”型驅逐艦,弗萊徹級之後的美國海軍驅逐艦的整體和內部結構大多以此設計為藍本,僅做少量變動,只是不斷放大艦體。

弗萊徹級驅逐艦除少量被派往大西洋戰場,絕大部分都投入太平洋戰場。弗萊徹級驅逐艦最早參戰是在1942年9月的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此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驅逐艦皆是老舊型號,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海軍頗為吃力,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入役無疑為美國海軍增添了急需的新生力量。最先參戰的“尼古拉斯”號、“奧班農”號、“弗萊徹”號三艘驅逐艦參加了頻繁的對岸炮擊和為運輸船隊護航任務,特別是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吃水較淺,可以實施抵近岸灘射擊,準確摧毀日軍的防禦工事。11月12日在瓜島鐵底灣執行護航任務的“奧班農”號、“弗萊徹”號驅逐艦突遭16架日軍轟炸機空襲,兩艦奮起反擊,共擊落11架敵機,顯示了出色的防空能力。當日深夜,美軍護航艦隊與偷襲的日本海軍第11戰隊正面遭遇,“奧班農”號驅逐艦表現極為神勇,高速逼近日軍旗艦“比睿”號戰列艦主炮射擊死角,用主炮、機關炮一頓狂擂將“比睿”號打癱(舵機損毀),天亮後“比睿”號戰列艦被美軍戰機炸沉,這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夜戰中處於後衛的“弗萊徹”號利用先進的雷達分辨、引導友艦向日艦射擊,共同擊沉日軍2艘驅逐艦。此戰美軍算是慘勝,被擊沉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兩名將軍陣亡,好在弗萊徹級驅逐艦安然無恙,首場海戰考卷可給80分。

進入1943年,大批弗萊徹級驅逐艦開入太平洋,連續參加了庫拉灣海戰、科隆班加拉海戰、韋拉拉韋拉海戰、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聖喬治角海戰、塔拉瓦島和馬金島戰役等作戰,配合美軍登陸部隊連續向日軍盤據的西南太平洋、中太平洋諸島發起兩棲登陸作戰。在激烈的戰鬥中,弗萊徹級驅逐艦不斷取得對海、對陸和對空戰果,同時也出現戰損,1943年2月1日“狄海文”號驅逐艦在瓜島被日機擊沉,167人陣亡,不幸成為第一艘戰沉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初上戰陣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官兵從缺乏經驗、忙亂無序、配合生疏逐漸變得越戰越勇、越戰越強、配合嫻熟。在1943年11月25日夜的聖喬治角海戰中,弗萊徹級驅逐艦打了個漂亮仗,“31節伯克”上校指揮的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攔截撤退的日軍艦隊,兜頭連發15枚魚雷,再分頭追上去用艦炮猛轟,擊沉日軍驅逐艦“大波”號、“卷波”號、“夕霧”號,日艦編隊司令香川大佐斃命,美軍取得3:0完勝,這次海戰被美國海軍學院稱為近乎完美的教科書式的驅逐艦戰鬥範例。

在海戰史上有一個關於弗萊徹級驅逐艦的神傳說,1943年4月5日“奧班農”號驅逐艦在所羅門群島用土豆擊沉日軍呂-34號潛艇。傳說總是半真半假,美軍水兵扔土豆是真,砸的日軍水兵無法操炮是真,為美艦拉開距離贏得時間是真,可真正擊沉日艇的卻是艦炮和深水炸彈,但還是埋下一個“土豆梗”,以致美國緬因州土豆協會也跟著蹭熱度,土豆種植戶也沾了光。弗萊徹級驅逐艦也有灰頭土臉的一面,曾經擺過美國海軍最大的烏龍,1943年11月14日“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誤射的魚雷差丁點擊中羅斯福總統乘坐的“衣阿華”號戰列艦,此次羅斯福是去參加決定二戰走向的德黑蘭會議,其要是遭遇不測,二戰的歷史將怎樣改寫?

1944年初,美軍劍指中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這裡的特魯克島是日軍在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被稱為日本的“珍珠港”,數十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護衛著航空母艦發動大規模攻島空襲,打擊來襲的日軍戰機和潛艇,部分弗萊徹級驅逐艦為美軍登陸行動提供數天的火力支援。收復馬紹爾群島後,美軍挺進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主要有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進入日本的“絕對國防圈”,日軍將所有能用的潛艇派往馬里亞納,結果遭到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圍剿,多艘被擊沉。1944年10月,萊特灣大海戰爆發,日本海軍主力盡出,弗萊徹級驅逐艦迎來最激烈的薩馬島海戰,25日“約翰斯頓”號驅逐艦在埃文斯艦長指揮下像勇敢的騎士一樣率先衝向強大的日軍“慄田艦隊”,左突右殺,5分鐘內發射200多發127毫米炮彈,連續重創日軍“熊野”號巡洋艦、“金剛”號戰列艦、“矢矧”號輕巡洋艦,血戰到底的“約翰斯頓”號連同艦長最終沉沒。到1945年1月,美軍已攻入菲律賓群島,日本海軍大中型水面戰艦所剩無幾,美軍弗萊徹級驅逐艦在此進行了戰爭中最後一次對水面艦艇的戰鬥,“查爾斯·奧斯本”號與“布雷恩”號在林加延灣將日軍“檜”號驅逐艦一舉擊沉。在2月美軍登陸科雷吉多爾島戰鬥中,4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嚮往支援,連續13天在陸軍引導下抵近岸灘向日軍炮擊,殺傷大量日軍。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四——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的騎士之劍

日軍有去無回的“神風特攻”自殺機。對弗萊徹級驅逐艦最大的考驗是1945年4月打響的沖繩島登陸戰役,復仇的美軍一路殺到小日本的家門口了,絕望的日本人自知無法扭轉戰局,在組織空中反擊的同時開啟最大規模瘋狂的“神風特攻”自殺撞機攻擊,目標鎖定接近沖繩島的美軍艦船。日軍主要在九州南部、臺灣集結了4000架戰機,出動執行向美國海軍艦船攻擊達7851架次,其中自殺機2423架次。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狂妄地喊出:“一機撞一艦,名傳千秋”的口號,發動了10次代號“菊水”自殺式攻擊狂潮,亡命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裝滿炸藥的飛機拼死撞向美艦。此次參戰的60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迎來最高強度的防空作戰,為航空母艦、登陸艦、運輸船扛雷,在外圍支起環形防禦圈。弗萊徹級驅逐艦既是前出的雷達哨艦,為友艦預警來襲日機動向並給艦載戰鬥機提供引導,又是最先接敵的防空火力艦,成為日機最先攻擊和撞擊的目標,在擊落300多架日機的同時也付出開戰以來最慘重的代價,11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被日軍擊沉,其中8艘毀於自殺機,26艘被擊傷,其中6艘無法修復提前報廢,一役即損失17艘弗萊徹級驅逐艦。

其實這不是弗萊徹級驅逐艦第一次面對日軍自殺飛機,在1944年10月19日的萊特灣海戰中,在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大西瀧治郎中將首倡和組織下,日軍第一支“神風特攻”小隊產生(24人),隨後陸續有700餘名日軍飛行員加入“神風特攻”(幻想著像當年摧毀蒙古大軍的“神風”那樣摧毀美軍艦隊),目標主要是撞擊美軍航母。而當時弗萊徹級驅逐艦的任務也很明確,打下一切靠近美軍航母的日軍自殺飛機,這一仗弗萊徹級驅逐艦有3艘被日軍擊沉(其中1艘毀於自殺機),受傷1艘,可見之後打沖繩島一下戰損17艘是何等慘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8月27日龐大的美國海軍第3艦隊駛抵日本東京灣外,哈爾西上將命令3艘功勳卓著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尼古拉斯”號、“奧班農”號、“泰勒”號最先開進東京灣,賦予這一榮譽行動是因為“他們從南太平洋開始,在漫漫征程上勇敢無畏地戰鬥到最後勝利。”這實際上也是對所有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褒獎。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美軍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之前還出了個花絮,美國海軍為主持儀式的盟軍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上將轉駁登艦準備了登陸艇,可老麥覺著登陸艇太面,執意要乘坐新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威風一把,美國海軍只得替換上“布坎南”號驅逐艦滿足老麥,“尼古拉斯”號、“蘭斯多夫”號則分別負責轉駁盟軍代表和日方代表,好在東京灣裡雲集了近百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共同見證了這一偉大的勝利時刻。

在廣闊的太平洋戰場,弗萊徹級的驅逐艦猶如一群驍勇善戰的“輕騎兵”,馳騁萬里、浴血奮戰,共擊沉日軍21艘潛艇、1艘輕巡洋艦、10艘以上驅逐艦,擊傷或重創日艦數十艘,擊落擊傷日機近千架,摧毀大量日軍岸上防禦工事,有效減少了航母、登陸艦、運輸船以及登陸步兵的傷亡。二戰弗萊徹級驅逐艦共損失25艘,損失率達14%,艦員傷亡超過千人,贏得“拼命弗萊徹”的綽號。到二戰結束,弗萊徹級驅逐艦一共獲得了超過1000枚的戰役銅星紀念章(每參加一次戰役頒發一枚),有44艘獲得10枚以上,“奧班農”號以17枚居首位(艦上官兵竟無一傷亡,被稱為“幸運O”),“尼古拉斯”號和“索弗雷”號以16枚列次席。阿利·艾伯特·伯克上校(後官至海軍上將、海軍作戰部長,美國海軍現役伯克級驅逐艦即是為紀念他)指揮的第23驅逐艦中隊的6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戰績斐然,成為唯一一支獲得美國“總統單位嘉獎”的驅逐艦中隊(這是美國軍隊最高集體榮譽),另有配屬77.4特混艦隊“塔菲3號”小隊的3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以及其它7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以單艦名義也獲此殊榮。弗萊徹級驅逐艦“諾曼·斯科特”號艦長西摩·歐文斯中校曾為保護“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毅然率艦駛近海岸與日軍展開火炮對射時犧牲,美國海軍即以他的名字命名DD-767“歐文斯”號驅逐艦。

二戰海戰十大明星兵器之四——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的騎士之劍

二戰結束後,艦齡頗短的150艘弗萊徹級驅逐艦部分封存,部分繼續在美國海軍服役,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作戰行動,以致連續參戰的“尼古拉斯”號以總共獲得30枚戰役銅星紀念章,成為美國海軍所有戰艦中的第一名。針對華約組織潛艇眾多,1950年代美軍將部分弗萊徹級驅逐艦改裝成專用反潛艦。隨著美國新型導彈驅逐艦的不斷服役,弗萊徹級驅逐艦日漸老邁,進入1960年代開始陸續退役,到1965年時僅剩下16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處在現役,1971年最後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退出現役,結束了這級著名戰艦在美國海軍中不平凡的服役生涯。退役後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大部分被拆解,僅有DD-793“卡辛·楊”號(見上圖)、DD-537“沙利文兄弟”號、DD-661“基德”號三艘幸運兒作為博物館艦得以保留,分別停泊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紐約州法羅市、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市。為何沒有選擇那些功勳卓著的名艦保存?是因為它們已經被改裝得面目全非,這三艘艦則基本未經改裝,還保留著二戰時的原貌,可使參觀者的時代感油然而生。提到“沙利文兄弟”號可有些說道,這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一艘用多人姓氏命名的戰艦,以紀念1942年在“朱諾”號輕巡洋艦上同時犧牲的沙利文五兄弟(老沙家絕後了)。正是這個家喻戶曉的悲劇促使美國製定了《單獨存活者政策》,即“沙利文法案”,禁止親兄弟在同一艦船或分隊服役,避免一個家庭的孩子全部陣亡,美國好萊塢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反映的正是這一歷史背景。

美國佬做軍火生意不擇手段,淘汰的弗萊徹級驅逐艦也能賣出好價錢。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美國向所謂盟友推銷了53艘舊弗萊徹級驅逐艦,主要去向為北約組織、亞洲、南美洲,一貫當冤大頭的臺灣也買了4艘老弗萊徹級驅逐艦,並以“陽”字號命名,分別是“安陽”號、“昆陽”號、“慶陽”號、“貴陽”號,號稱臺灣海軍的“四大金剛”,一直使用到1999年。2001年7月14日,在海外的弗萊徹級驅逐艦最後一艘墨西哥海軍“庫伊特拉華克”號(原美軍DD-574“約翰·羅傑斯”號)宣佈退役,為弗萊徹級驅逐艦披荊斬棘的歷史航跡畫上句號。海外的53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僅保留下希臘海軍的“箭”號(原美軍DD-581“沙雷特”號),停泊在雅典市法利羅碼頭公開展覽。世界上僅存的這4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以滄桑的艦身向世人無聲訴說著其傳奇經歷和那場殘酷的戰爭,往往引起參觀者的無限感慨和反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