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順著村民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張氏宗祠前,這座當年張嶽崧帶頭捐建的祠堂,是高林村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其構造也是四合院式建築,坐北向南,故居、祠堂院內可見廢棄的古礎、石柱等,現有整條石柱、雕鏤木門、橫樑駝峰、匾額、太師椅等遺物。房屋為石墩10柱菠蘿蜜木柱與桁桷磚瓦建成,板隔結構,屋較為寬敞;有後屋及橫房,四周有圍牆,院門、正屋門、小宅門等,建築間以青石板順著等高線方格網型鋪設,為四橫、五豎,道路結構為一“田”字,整個居民區並呈“井”狀佈局。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順著村民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張氏宗祠前,這座當年張嶽崧帶頭捐建的祠堂,是高林村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其構造也是四合院式建築,坐北向南,故居、祠堂院內可見廢棄的古礎、石柱等,現有整條石柱、雕鏤木門、橫樑駝峰、匾額、太師椅等遺物。房屋為石墩10柱菠蘿蜜木柱與桁桷磚瓦建成,板隔結構,屋較為寬敞;有後屋及橫房,四周有圍牆,院門、正屋門、小宅門等,建築間以青石板順著等高線方格網型鋪設,為四橫、五豎,道路結構為一“田”字,整個居民區並呈“井”狀佈局。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座有近兩百年曆史的老宗祠,除了用於祭祀祖先,也是高林村的“歷史博物館”,門欄上“探花及第”四個大字龍飛鳳舞,相傳為張嶽崧親筆所題。屋裡擺放著張嶽崧的畫像,以及字畫複製品。據村民們介紹,每年有成百數千人慕名來祭拜張嶽崧,期待能如張嶽崧一般探花及第。

值得一提的是,高林村的民居至今仍完整保存了清代傳統建築風格,房屋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齊劃一,七縱三橫的巷道,規劃脈絡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設規劃的村莊。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順著村民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張氏宗祠前,這座當年張嶽崧帶頭捐建的祠堂,是高林村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其構造也是四合院式建築,坐北向南,故居、祠堂院內可見廢棄的古礎、石柱等,現有整條石柱、雕鏤木門、橫樑駝峰、匾額、太師椅等遺物。房屋為石墩10柱菠蘿蜜木柱與桁桷磚瓦建成,板隔結構,屋較為寬敞;有後屋及橫房,四周有圍牆,院門、正屋門、小宅門等,建築間以青石板順著等高線方格網型鋪設,為四橫、五豎,道路結構為一“田”字,整個居民區並呈“井”狀佈局。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座有近兩百年曆史的老宗祠,除了用於祭祀祖先,也是高林村的“歷史博物館”,門欄上“探花及第”四個大字龍飛鳳舞,相傳為張嶽崧親筆所題。屋裡擺放著張嶽崧的畫像,以及字畫複製品。據村民們介紹,每年有成百數千人慕名來祭拜張嶽崧,期待能如張嶽崧一般探花及第。

值得一提的是,高林村的民居至今仍完整保存了清代傳統建築風格,房屋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齊劃一,七縱三橫的巷道,規劃脈絡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設規劃的村莊。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些難得的古代建築,匯聚了清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海南清代民居瑰寶。2010年,高林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成為定安縣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古村。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順著村民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張氏宗祠前,這座當年張嶽崧帶頭捐建的祠堂,是高林村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其構造也是四合院式建築,坐北向南,故居、祠堂院內可見廢棄的古礎、石柱等,現有整條石柱、雕鏤木門、橫樑駝峰、匾額、太師椅等遺物。房屋為石墩10柱菠蘿蜜木柱與桁桷磚瓦建成,板隔結構,屋較為寬敞;有後屋及橫房,四周有圍牆,院門、正屋門、小宅門等,建築間以青石板順著等高線方格網型鋪設,為四橫、五豎,道路結構為一“田”字,整個居民區並呈“井”狀佈局。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座有近兩百年曆史的老宗祠,除了用於祭祀祖先,也是高林村的“歷史博物館”,門欄上“探花及第”四個大字龍飛鳳舞,相傳為張嶽崧親筆所題。屋裡擺放著張嶽崧的畫像,以及字畫複製品。據村民們介紹,每年有成百數千人慕名來祭拜張嶽崧,期待能如張嶽崧一般探花及第。

值得一提的是,高林村的民居至今仍完整保存了清代傳統建築風格,房屋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齊劃一,七縱三橫的巷道,規劃脈絡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設規劃的村莊。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些難得的古代建築,匯聚了清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海南清代民居瑰寶。2010年,高林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成為定安縣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古村。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原海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周偉民曾三次到高林村參觀,看到人文氣息濃厚,環境優雅的村容村貌,他深有所感觸地說:“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裡集中體現了海南人的文化創造智慧,至今保留著濃郁的原生態生活氣息,這種對環境、建築和人文的生態鏈保護經驗,對全國具有重要示範意義,高林村所代表的原生態歷史文化是海南旅遊的一張名片。”

"

自定安縣城出發,沿東線高速公路往南前行不久,就到了居丁路口,穿龍湖鎮沿新修的鄉村水泥道路再行十幾公里,駕車不足30分鐘,便來到龍湖鎮的永豐鄉,穿過永豐墟後,沿著一條水泥路東行約3公里,車子兜兜轉轉地開進了一個小山坳。眼前突然一片開闊,濃綠包裹著一個古樸村落撲入眼簾。這便海南史上唯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


1

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高林村初始是一座以張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建於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是海南科舉時代惟一探花郎張嶽崧的故里。張嶽崧與丘浚、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古代四大才子,是海南四絕中的“書絕”。張嶽崧是海南古代科舉考試中獲得名次最高的文人,他的中舉填補了海島一甲空白,光耀瓊州大地,成為國家級人才,官居二品,這在海南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此外,張嶽崧次子張鍾彥登進士、四子張鍾秀中舉人、其孫張熊祥亦中舉人,孫媳許小韞又是海南五大才女之一,彼時的張氏家族堪稱“海南第一家”,擁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的美譽。高林村因此出名。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到達高林村之時正值午後,檳榔花香,椰樹搖曳,村口剛收割的稻田裡,一群鴨子暢快地游來游去,三兩村民坐在村頭的那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大葉榕下,嘮著家長裡短。這是一個坐落於小山坡上的村莊,村前有水田,村後靠青山,絕對的世外桃源。

村口兩側有分別有一口水井,東邊的水井為半圓,狀似月亮,稱為月井;西邊的水井為圓形,狀似太陽,喚之日井。這日月雙井,相傳為張嶽崧高中後為村裡所建的風水眼。日井所處地勢略高,水源乾淨,為日常飲用井;而月井就在村口,地勢相對較低,一般為日常洗盥、飲畜之用,這日月雙井湧泉清甜幹冽,久旱之年也不曾枯水。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沿著村道向東行,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房屋和巷道經午後小雨打溼之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鋥亮古樸。步行不到百米,便看到“張嶽崧故居”的標誌。踏進古樸的房屋,正中擺放著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古樸中帶著莊嚴。穿過嶽崧故居的主屋,才發現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築,屋子坐北朝南,據說原有三十六大小門,如今院牆、院門俱已敗壞,僅存正屋一幢,後屋一幢,兩側橫房兩間。院內鋪有石磚,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齊平坦,門窗鏤刻規整典雅,老木桌、藤編椅等舊時木器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許是聽到我們的動靜,屋子裡出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們一行拿著長槍短炮的相機,便來了熱情,拉著我們講起高林故事。老奶奶姓韋,是高林村的媳婦,嫁到高林村幾十年。她說兒女都外出工作了,她捨不得離開老宅,就在村裡守著,“高林村原來不叫高林,是張嶽崧高中探花之後,村裡人為了紀念他,才將村名改為‘高林村’。高林,高的樹林之意,只有高大的樹木才能成為棟樑。改名為高林村,是為了鼓勵後人能像當年探花公一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提到祖先張嶽崧,韋奶奶說起一段流傳於民間的有趣故事,“過去古人都說,其實以探花公的才華是可以中狀元的,但如果當了狀元,是要成為駙馬的,探花公雖然才學過人奈何其貌不揚,皇帝疼惜公主不願招其為駙馬,才改點張嶽崧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就是探花。”說到這個的時候,韋奶奶似乎還沉浸在為這位祖先的忿忿不平中。我們一笑置之,無論這個故事真假如何,彼時被稱為“蠻荒之地”的瓊州能出張嶽崧這樣的才子,實屬不易。

2

文化古村民居瑰寶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順著村民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張氏宗祠前,這座當年張嶽崧帶頭捐建的祠堂,是高林村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其構造也是四合院式建築,坐北向南,故居、祠堂院內可見廢棄的古礎、石柱等,現有整條石柱、雕鏤木門、橫樑駝峰、匾額、太師椅等遺物。房屋為石墩10柱菠蘿蜜木柱與桁桷磚瓦建成,板隔結構,屋較為寬敞;有後屋及橫房,四周有圍牆,院門、正屋門、小宅門等,建築間以青石板順著等高線方格網型鋪設,為四橫、五豎,道路結構為一“田”字,整個居民區並呈“井”狀佈局。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座有近兩百年曆史的老宗祠,除了用於祭祀祖先,也是高林村的“歷史博物館”,門欄上“探花及第”四個大字龍飛鳳舞,相傳為張嶽崧親筆所題。屋裡擺放著張嶽崧的畫像,以及字畫複製品。據村民們介紹,每年有成百數千人慕名來祭拜張嶽崧,期待能如張嶽崧一般探花及第。

值得一提的是,高林村的民居至今仍完整保存了清代傳統建築風格,房屋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齊劃一,七縱三橫的巷道,規劃脈絡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設規劃的村莊。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這些難得的古代建築,匯聚了清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海南清代民居瑰寶。2010年,高林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成為定安縣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古村。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原海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周偉民曾三次到高林村參觀,看到人文氣息濃厚,環境優雅的村容村貌,他深有所感觸地說:“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裡集中體現了海南人的文化創造智慧,至今保留著濃郁的原生態生活氣息,這種對環境、建築和人文的生態鏈保護經驗,對全國具有重要示範意義,高林村所代表的原生態歷史文化是海南旅遊的一張名片。”

有一個絕美古村落,海南唯一探花郎就出自這裡

如今的高林村,“書絕”不絕,秉承先人遺風,精通書法者輩出,就連下地耕種的老伯,閒來無事也會研墨舞上幾筆。歲月無痕,曾經讓張氏家族引以為傲的探花公,已隱藏在了歷史的深處。探花的後裔們繁衍至今,已有50餘戶人家,將近300人,他們傳承了先人好學之道,村莊不大卻人才輩出,戶戶出大學生,多以教書、從醫、藝術和從政為業,在不同的崗位為社會做出各自的貢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