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這首律詩沒有一句對仗,為什麼還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律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因對於格律的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萌芽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到了初唐經過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最後盛行於唐宋時期。律詩對於平仄、韻律、對仗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雖然平仄不對,押韻不對,該對仗的不對仗都是律詩的大忌,可以說犯了這三種錯誤,就不能說是標準的律詩了,但是這些決不是限制成為一首好詩的枷鎖。例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崔顥的《黃鶴樓》都不是完全標準的律詩,但不妨礙成為千古流傳的佳作。

李白的這首律詩沒有一句對仗,為什麼還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嚴羽曾在《滄浪詩話》中說: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者。《夜泊牛渚懷古》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詩,主要敘寫的是望月懷古,抒發自己未遇知音的傷感之情。下面我們便來看看這首《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李白的這首律詩沒有一句對仗,為什麼還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首句開門見山,點出“牛渚夜泊”。牛渚,是安徽當塗西北緊靠長江的一座山,即著名的採石磯。次句則描寫了牛渚的夜景:李白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遼闊空明的天空和蒼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為一體。這兩句詩,所營造出的境界是空闊渺遠的。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詩的三四句,李白從“望月”寫到“懷古”。李白這首詩的詩題下原有注說:“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可見李白這裡的“懷古”,便是指的是《晉書·文苑傳》中記載的,袁宏因高詠自己的詠史詩,得到鎮西將軍謝尚的讚譽,從而聲名大著一事。

李白的這首律詩沒有一句對仗,為什麼還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但這畢竟是古代的事了,當李白從懷古的聯想中回到現實後,則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的感慨。即我也可以高詠自己的詩作,只不過現在像謝尚那樣的知音卻不再有了。這兩句寄寓了李白對自己未遇到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結尾兩句,李白想象了明天一早掛帆離去的情景:在颯颯秋風中,滿天楓葉飄落,自己的客舟寂寞的離去。進一步烘托了李白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悽清情懷。

李白的這首律詩沒有一句對仗,為什麼還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詩意簡潔明瞭,具有令人神遠的韻味。雖然在格律上沒有什麼講究,但這首詩本身行雲流水,宛如天成,所表現的也是李白那種飄逸不群的性格特點。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