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國學 老子 漢朝 漢武帝 樸素愛屋 2017-04-07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在歷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耳熟能祥的話“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鳳毛麟角”,為什麼古人會留下這樣一句話?這一切還要從漢代說起,漢武帝之前流傳於世的《德道經》和漢武帝之後出現的《道德經》成為這句千古名句的始作俑者。

漢代造成了眾多道德根文化,特別是黃老文化中《黃帝四經》的突然消失,以及老子五千言大量的篡改、編修,影響了二千年以來中華民族在大道文化方面的認識。特別是在悊學層面認識上雖然是清晰的,但是在實證上卻是盲目的,就像丹經裡面的一句話: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鳳毛麟角。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雖然在漢代通過獨尊儒術,拋棄了黃老文化,但是我們現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了,由於整個太陽系在宇宙空間的抬升,能量的急劇提升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機會,傳統道德根文化在二十一世紀必定會在中華大地迎來第三次偉大的復興,就看我們是否主動地走進我們的祖先,走進聖人們的智慧,去進行學習、實踐和體悟。

通行本《道德經》與帛書《德道經》從分類上比較,《德道經》講的是修德進道,嚴格說它是一部修身的教科書、教材、工具,它裡面具有修身改變自己一性一命的次第性、層級性,課程安排性非常完整,就看我們能不能夠走進去把它讀通;同樣,漢代編修後的《道德經》是修道論德的,是供給大家坐而論道的,是難以捕捉邊際的,所以造成眾多的修道者參與,成就者卻鳳毛麟角。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通行本《道德經》是從悊學的角度進行了一番改造,我們看到這個悊下面是一個心字。五千言,這個悊和哲的境界存在著能量級差的。用心來解析、拆開天地的奧祕,以及用嘴來拆開天地的奧祕,通行本《道德經》與帛書《德道經》解析天地奧祕的層級不在一個層面上。

漢代曾經對於這個悊字做了一個定義,《漢書·刑法志》記載:“聖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這個悊字是“必通天地之心”為悊,就是心底悊。那麼口底哲是用口來講經說法,這樣的哲學層次屬於世間應用哲學。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所以古人說“經師易喻,真師難求”,講經的師父遍地都是,因為他是用口談的哲學。他沒有掌握真實的內修的次第層級,沒有去進行修身,修身的次第性、層級性、課程性他沒有完成,或者說只是掌握了一星半點的,而不是系統的修身方法。正如老子所說的,在我們體內如何進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四步的修身實踐,完成了沒有?如果沒有完成,那麼仍然只是從哲學的層面來談論和講解。如果我們在身內真正地學了,修身用在內了,將五千言作為教科書,作為教材,作為工具書來查閱、翻閱,並且用德篇在前、道篇在後進行嚴肅地實踐,通過五千言的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將幫助我們走進“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的大門。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帛書五千言,就是能夠起到這個作用。這個作用不是以我們每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通過非常嚴謹的幾學觀,是有為和無為立體把握的幾學,但這個“幾”不是簡寫“幾”,它是兩個“玄之有玄,眾眇之門”,守衛“玄之有玄”,應用“玄之有玄”,我們才能夠進入到老子《德道經》的五千言(之)之中,“故幾(幾)於道矣”。

帛書版《德道經》是教大家修身明德進道,而漢代編修後的《道德經》是供給大家坐而論道的;所以古人說“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鳳毛麟角”的天人之祕就是這個原因。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通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在線書院,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以及同名微號“purelovehouse”

延伸閱讀

《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揭祕帛書《德道經》與通行本《道德經》的能量差異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