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中國紀錄》新聞專欄 周海斌 畢傳高 紅星 紅年 李凱 王蔥 湖北蘄春報道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尚德、尚智、尚文、尚美。” 滿園桃李遍天下,一片丹心育春芳;國學孕育“教授村”湖北省蘄春縣漕河鎮關河村,關河小學國學教育的生動實踐在湖北蘄春在黃岡在湖北乃至中國名聲好,名氣不斷擴大和傳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走進蘄春縣漕河鎮關河小學,二樓教室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誦讀聲。當地有文化的74歲退休老校長王照安同志笑呵呵地告訴記者,經常聽到娃娃們吟誦《論語》《孝經》《三字經》以及唐詩宋詞等國學經典,“跟我們讀書時一個樣咧,多少年了,這傳統一直沒變。”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該校現任校長鬍祝東是全省全市骨幹教師,他告訴記者,學校辦了多少年,國學教育就堅持了多少年,“一代又一代關河教育人接續努力,讓經典“詠”流傳,以期達到‘國學塑形,國學育德,國學立信,國學植根’的目的。這是我們教育人的本色初心。”

該校現任校長鬍祝東是全省全市骨幹教師,他告訴記者,學校辦了多少年,國學教育就堅持了多少年,“一代又一代關河教育人接續努力,讓經典“詠”流傳,以期達到‘國學塑形,國學育德,國學立信,國學植根’的目的。這是我們教育人的本色初心。”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1950年1月,沐浴著新中國的第一縷春光,關河小學破土動工。70年滄桑鉅變,70年櫛風沐雨,與共和國同歲的關河小學,雖然學校幾易其地,校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國學”在校園裡“詠”流傳。

該校現任校長鬍祝東是全省全市骨幹教師,他告訴記者,學校辦了多少年,國學教育就堅持了多少年,“一代又一代關河教育人接續努力,讓經典“詠”流傳,以期達到‘國學塑形,國學育德,國學立信,國學植根’的目的。這是我們教育人的本色初心。”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1950年1月,沐浴著新中國的第一縷春光,關河小學破土動工。70年滄桑鉅變,70年櫛風沐雨,與共和國同歲的關河小學,雖然學校幾易其地,校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國學”在校園裡“詠”流傳。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2018年4月12日,關河村李家大院。一場名為“國學經典與人生智慧”的專題講座在這裡舉行。院子裡臨時搭起一個簡易木臺,臺下正襟危坐的是關河小學的100多名師生,而臺上年過七旬的長者是著名學者、武漢大學教授李敬一。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各位小學弟小學妹,你們好啊!”“李爺爺好!”一張講桌,一支粉筆,一塊小黑板,李敬一就這樣開講了。“孩子們,我們是校友哦!”講座伊始,李敬一自我介紹說,“要問我從何處來,你們面前的‘倉屋’四合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我此時的心情,可以用賀知章的一首詩來形容。

蘄春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田祥喜在該校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上致辭。 說完,李敬一在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孩子們和李敬一一起吟誦著。

聽著抑揚頓挫的童聲,李敬一淚溼眼眶,此情此景是那樣熟悉,往事一一浮現。李敬一是該校傑出校友。50多年前,他從這裡走出,靠著堅韌與努力,成長為蜚聲全國的國學專家,先後數次受邀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和北京電視臺《中華文明大講堂》等欄目主講古詩詞,深受觀眾喜愛,曾進入“全國高校最有魅力老師”排行榜前五名。

“各位小學弟小學妹,你們好啊!”“李爺爺好!”一張講桌,一支粉筆,一塊小黑板,李敬一就這樣開講了。“孩子們,我們是校友哦!”講座伊始,李敬一自我介紹說,“要問我從何處來,你們面前的‘倉屋’四合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我此時的心情,可以用賀知章的一首詩來形容。

蘄春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田祥喜在該校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上致辭。 說完,李敬一在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孩子們和李敬一一起吟誦著。

聽著抑揚頓挫的童聲,李敬一淚溼眼眶,此情此景是那樣熟悉,往事一一浮現。李敬一是該校傑出校友。50多年前,他從這裡走出,靠著堅韌與努力,成長為蜚聲全國的國學專家,先後數次受邀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和北京電視臺《中華文明大講堂》等欄目主講古詩詞,深受觀眾喜愛,曾進入“全國高校最有魅力老師”排行榜前五名。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李敬一坦言,他一生與國學結緣,得益於幼年時期在家鄉學堂接受的啟蒙教育,“那時,先生讓我們背《三字經》、背《論語》,從此,我就愛上了國學經典,聖賢的人生智慧滋養了我一生,讓我受用無窮。”經典文化的啟蒙,改變了李敬一的命運。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而李敬一功成名就之後,不忘回報母校。今年1月,在李敬一教授牽線搭橋下,由武漢晴川學院、湖北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發行處和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共同發起的“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走進關河小學,老藝術家們登臺朗誦《春江花月夜》《蜀道難》等國學名篇,愛心企業家現場捐款捐物近10萬元,用於建設關河小學“晴川書屋”,為學校開展國學教育提供硬件支持。“‘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小時候,先生教育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我從不敢忘。”李敬一深有感觸地說。一種教育理念能否得以延續和傳承,最關鍵在於這種教育理念能不能被廣泛接納和認同。”

湖北蘄春縣關河小學國學教育靚點紛呈

談到教育理念問題,胡祝東認為,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們如何做人,做一個將來能夠獨立適應社會的人,一個能夠與身邊人和諧相處的人,一個能夠給自己、給家庭、給社會帶來幸福的人,“而國學教育恰恰能夠讓學生在探尋文化本源的過程中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不斷地修正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正是基於這樣的共同認知,70年來,該校一直堅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積澱形成了“尚德、尚文、尚富、尚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引領統籌學校可持續、特色化發展,先後培養出了李敬一等學界泰斗。

數據顯示,從關河小學走出去的教授、學者、高級工程師多達28人,關河村也因此成為蜚聲全國的教授村。

創新:給國學教育注入新活力。 在關河小學,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操場上,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背誦《春江花月夜》;樹蔭下,同學們品嚐著“傳統戲曲”的美味佳餚;舞臺上,同學們欣賞著相聲表演《中國詩歌》;過道旁,同學們和家長們品味著《小鴨子》《美麗的海濱》畫展……

該校教務主任白競丹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開展國學教育,讓孩子能在誦讀中有所收穫,有所感悟,學校統籌規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和認知程度,組織骨幹教師精選經典文本,編寫適合少年兒童記憶背誦、便於理解接受的國學校本教材,先後開發了《中華成語》《經典誦讀》《古詩辭賦》等多本教材系列叢書,內容涵蓋《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傳統國學經典,全面構建國學誦讀的課程體系,為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該校積極探索和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把良好習慣的培養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中去,以提高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少先隊活動中,該校努力挖掘歷史文化底蘊,讓中華民族“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的傳統美德逐漸融入學生的生活。通過舉辦詩歌朗誦、才藝展示、文藝演出、手抄報展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浸潤、薰陶。

與特色活動相結合。該校將國學教育與音樂、繪畫、書法、舞蹈等傳統藝術相融合,通過誦經典、寫經典、畫經典、演經典、說經典、悟經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國學教育的實效性,形成“人人讀經典,處處見經典”的誦讀環境,使學生時時處處沐浴其中,得到薰陶、浸潤。

學校還將國學教育同德育教育課程有機融合,把國學教育成果引入學生日常管理實踐。“通過解讀一部《弟子規》,讓學生體味孝老敬親、遵規守紀、誠實守信、坦誠待人,在學習國學經典、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同時,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白競丹舉例說。

行走在關河小學校園裡,學生們踐行古聖先賢的行為隨處可見。走廊內,學生們自覺排隊靠右走,見到客人主動打招呼問好;在食堂吃飯,學生們自覺排隊打飯,整齊地坐下用餐,吃過飯後自己洗刷餐具…… 關河小學的孩子升到初中學習後,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同其他學校有明顯區別,孩子們對古文理解能力明顯高出一籌,每個人都尊師守禮,好學上進。”蘄春縣第二實驗中學校長何歡這樣評價。“國學教育能夠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能讓教師過上一種詩意的人生。”

談到國學教育對師生的影響,57歲的教師李為明如是說。 李為明有著30多年教齡,一直在關河小學任教。李老師學識淵博,業務精湛,師德高尚,是大家眼中的“名師”。校長鬍祝東介紹,前幾年,城區一所學校幾次慕名來“挖”李為明老師,待遇一次比一次開得高,但李為明仍不為所動。“國學教育能夠喚起孩子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傳統操守,這是一項陽光教育,我要儘自己所能為這項教育做些事。”

李老師的話樸實無華,道出了對國學教育的熱愛和堅守。

多年來,關河小學的老師們正是憑著對傳統文化由衷的愛,執著躬耕於教授村的三尺講臺上,在言傳國學經典的同時,他們忠實踐行經典的修身處事要求,以實際行動為學生們立下道德標杆,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影響著學生。

關河村黨支部書記胡小民告訴記者一行人:初夏的一個雨天,學校放學後四個孩子一起回家,其中一個小女孩不小心腳摔傷了,其他孩子就輪流揹著這位女同學,一起把她送回家。

事後,胡小民書記問孩子們:“那麼大雨,你們不怕啊?”孩子們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不能丟下同學不管。”

對此,胡小民書記很受感動,他對記者說:“國學教育在我們關河村沒白搞,伢兒們學國學已經蔚然成風,我們村組黨員幹部和全村父老鄉親都很支持和關心,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資金獎勵家長和孩子們,這些伢唸的國學書讀到點子上嘍!” 成功,終將眷顧探索者和堅持者。

在醫聖故里,關河小學的國學教育越來越受到推崇,每年都有不少學校前來觀摩學習,“關河經驗”逐漸在全縣推廣。蘄春縣教育局也在加大對該校的資金投入力度,“到2020年,我們將搬入新校區,校園面貌將會煥然一新,我們的國學教育也會一直做下去。”胡祝東對學校未來充滿信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