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01

朋友的爺爺去世,朋友目睹老人家飽受病痛折磨,身上插滿了管子,在痛苦的治療中,都沒來得及和家人告別就匆匆離開人世。

他說:“如果有一天身患不治之症,我拒絕進入ICU,也絕不接受電擊休克治療,我無法忍受渾身插滿管子痛苦地告別人世,如果真有那一天,我選擇和家人度過最後一段快樂時光,有尊嚴地離去。”

曾是奧巴馬最得力的醫改顧問阿圖在《最好的告別》一書中講了他和爸爸的故事。

阿圖的爸爸也是一名醫生,在70多歲時被查出癌症晚期,醫生建議儘快切除腫瘤,接受化療,至少可以延續4年左右的生命。阿圖在和爸爸詳細交談衡量之後,最終決定暫時不接受手術,繼續維持原來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阿圖的爸爸發現自己的手已經握不住球拍,他們意識到是到了該做手術的時候。阿圖的爸爸選擇了儘量減少痛苦的姑息療法,在病情不可逆的情況下選擇在家人的陪伴中安然離去。

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吧——親朋好友,或是熟悉的人,前一天還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暢聊人生,有一天再問起時,說已經不在了,癌症,晚期,化療後幾乎沒了人形,很快就離世了。

如果有一天,遇到了不可逆轉的病症,我們該如何面對?是不盡全力不罷休,動用一切醫療手段延續一息尚存,還是索性瀟灑放手,選擇沒有痛苦的告別?

前段時間,臺灣知名主持人安樂死全過程的視頻曝光,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說,盡力治療也好,安樂死也罷,選擇背後透露的是面對生與死時的價值觀。

就如阿圖所說:“我們如何使用時間可能取決於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瞭解死的意義是為了更好的理解生的價值。

02

紀錄片《人世間2》嘗試著對死亡進行了探討,用真實的鏡頭記錄了人們在面對疾病和生離死別時的狀態,一經播出便登上微博熱搜榜。

在總製片人周全看來,中國人缺乏正確的疾病觀和生死觀,急需一場理性的生死問答:“只有在生死麵前,很多問題才會銳化,才有機會去思考。”

有人曾圍繞“死亡”這個話題採訪某小學的學生,這些平均年齡僅9歲的10後小朋友面對鏡頭侃侃而談,說出很多超出常人想象且富有哲理的話語:

“不應該太重視死亡,也不應該太輕視死亡。”

“我們離死亡可以說比較遠,也可以說比較近了。說遠是因為我還年輕,說近是因為有很多的意外。”

“你要想過好每一天,就應該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

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在被問到是否會和父母談論死亡這個話題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父母對這個話題的態度是迴避的:“死亡被認為是一件很晦氣的事兒。”

確實,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人們對死亡二字總是諱莫如深,甚至在遇到數字“4”時,有時也會因為發音而刻意迴避。

但死亡並不會因為我們避而不談就不會到來,對死亡認知的缺乏甚至可能導致一系列的悲劇。

小男孩因打碎學校窗戶玻璃留下遺書跳樓自殺,被媽媽訓斥小學生跳橋自殺······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總讓人痛心疾首: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變得這麼脆弱,這麼輕易的就可以放棄生命?

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引發熱議,也許是時候補上這缺失的一課了,生與死本就是一體兩面,尊重生命從尊重死亡開始。

未知死,焉知生。

03

曾有醫生做了一個實驗,給病人做腸鏡、胃鏡的時候,一組病人做完之後在感覺還很疼痛的時候馬上把管子拔掉,一組病人做完後讓管子在胃、腸裡再停留5分鐘,等不疼痛感不那麼強烈之後再拔掉。

哪組病人感受到的痛苦更大呢?

答案是立刻把管子拔掉的那組病人都覺得痛苦不堪,發誓絕不想再接受一次這樣的治療,而管子又停留了一段時間的病人反而覺得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忍受。

這就是峰終效應——決定人們最終感受的其實只是最後的那一小段時間。

人生也是如此,不管一生經歷多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決定最終人生評價的也只是最後怎樣告別生命的那一小段時間。

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想起一部老電影《遺願清單》,故事的主人公卡特身患絕症,在日復一日的治療中生命日漸消沉。他有一個祕密的小本,記錄了一些他想做缺未曾實現的願望,他稱之為遺願清單。

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和同病房的病友決定一起跑遍全世界,去實現清單上的願望,他們嘗試了高空跳傘,參觀了胡佛金字塔,還跑去南非狩獵······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他們明白了生活的真正含義,發現了真正的自我。

日本有位叫日野原重明的百歲老人,一百多歲時依然關注自己的儀容外表,學習繪畫,嘗試新鮮事物,樂於幫助他人。作為醫生的他曾親眼目睹過太多的死亡,而正是面對死亡的緊迫感,讓他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個瞬間。

他說:“所謂生命,是既然來了,就好好地活一次。”

04

同事S曾與死亡擦肩而過,她說,看到醫院病歷上確診癌症的時候,她幾乎喪失了任何感覺,只覺得渾身冰涼。自己尚年輕,就要先父母而去,兩位老人是否承受得了這個打擊。

“我特後悔以前和爸媽吵架發脾氣,也特後悔那些虛度的時光,感覺什麼都沒來得及做呢,生命可能就要被畫上休止符。”

在“死亡”的壓力下,她關注飲食,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關心身體,積極運動鍛鍊,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向上。

有人說,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時最好的老師。

深以為然。

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生命本身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的會遭遇

病痛和死亡,更要學會如何去正確地面對。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說人一輩子會經歷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臟停止了跳動,這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禮,親朋好友前來祭奠,意味著社會地位上的死亡;第三次是被最後一個記得的人遺忘,就徹底地從世界上消失了。

想起楊絳先生,她也活了百年,與錢鍾書之間的愛情為很多人所稱道羨慕,她的一生經歷了與丈夫和女兒的離別,一個人堅守到生命的最後。

生命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我們仨》這本書中,在她追憶的點滴細節裡,能感受到她愛的人從來都沒有離開。

“死亡並不會讓人們消失,通過追憶,離去的人在生者的記憶深處更加鮮活,人死後並不會消失,而是會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裡。”

其實病痛與死亡都是生命給予我們的額饋,提醒我們應該去反思和調整自己,是改變的開始。

正確的認識“死”,才能更好的對待“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