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左邊正常,右邊Frank’s徵 圖源:medlineplus.gov

小小的摺痕,藏著大大的學問。很早以前,就有研究顯示,ELC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被認為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標誌之一。嚇得Dr.Why趕緊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耳垂,還好沒有。

“折耳的人”

耳垂上的一條小小摺痕能和冠狀動脈疾病扯上關係?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知識,倒像是謠言。這是Dr.Why最真實的第一感受。但翻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是真的,真的!

1973年,Fran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描述了ELC。其實,正常情況下,耳垂處的供血豐富,組織富有彈性,一般是不會出現褶皺的。但若耳垂組織出現血流障礙,加速彈力纖維的斷裂,就容易導致較深的摺痕。一向善於觀察的Frank發現,在有ELC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1]。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左邊正常,右邊Frank’s徵 圖源:medlineplus.gov

小小的摺痕,藏著大大的學問。很早以前,就有研究顯示,ELC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被認為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標誌之一。嚇得Dr.Why趕緊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耳垂,還好沒有。

“折耳的人”

耳垂上的一條小小摺痕能和冠狀動脈疾病扯上關係?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知識,倒像是謠言。這是Dr.Why最真實的第一感受。但翻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是真的,真的!

1973年,Fran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描述了ELC。其實,正常情況下,耳垂處的供血豐富,組織富有彈性,一般是不會出現褶皺的。但若耳垂組織出現血流障礙,加速彈力纖維的斷裂,就容易導致較深的摺痕。一向善於觀察的Frank發現,在有ELC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1]。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fi.edu

這是人們第一次將ELC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相信那時候的人們剛開始應該跟我們起初的想法差不多:不太相信!

首先,樣本量太少,不足以說明問題;其次,一次試驗就能得出結論?未免也太兒戲了吧?懷著各式各樣的想法,科學家們開始了一次次的驗證。

第一個對照研究是在美國的一個冠狀動脈護理單元中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紐約5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存在單側或雙側ELC,明顯高於與之對應組的30%[2]。

除了美國之外,丹麥隨後也開展了一項研究,檢查了入院醫療單位的523名丹麥人ELC的發病率[3]。結果發現,在50-59歲年齡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LC的患病率(46.8%)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的對照組(31.6%)。另外,在60-69歲組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只是,在70-79歲和> 80歲的組中沒有獲得類似的結果。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左邊正常,右邊Frank’s徵 圖源:medlineplus.gov

小小的摺痕,藏著大大的學問。很早以前,就有研究顯示,ELC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被認為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標誌之一。嚇得Dr.Why趕緊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耳垂,還好沒有。

“折耳的人”

耳垂上的一條小小摺痕能和冠狀動脈疾病扯上關係?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知識,倒像是謠言。這是Dr.Why最真實的第一感受。但翻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是真的,真的!

1973年,Fran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描述了ELC。其實,正常情況下,耳垂處的供血豐富,組織富有彈性,一般是不會出現褶皺的。但若耳垂組織出現血流障礙,加速彈力纖維的斷裂,就容易導致較深的摺痕。一向善於觀察的Frank發現,在有ELC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1]。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fi.edu

這是人們第一次將ELC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相信那時候的人們剛開始應該跟我們起初的想法差不多:不太相信!

首先,樣本量太少,不足以說明問題;其次,一次試驗就能得出結論?未免也太兒戲了吧?懷著各式各樣的想法,科學家們開始了一次次的驗證。

第一個對照研究是在美國的一個冠狀動脈護理單元中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紐約5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存在單側或雙側ELC,明顯高於與之對應組的30%[2]。

除了美國之外,丹麥隨後也開展了一項研究,檢查了入院醫療單位的523名丹麥人ELC的發病率[3]。結果發現,在50-59歲年齡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LC的患病率(46.8%)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的對照組(31.6%)。另外,在60-69歲組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只是,在70-79歲和> 80歲的組中沒有獲得類似的結果。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organiclifestylemagazine.com

難道,ELC還和年齡相關?帶著新的問題,美國的科學家率先開始了研究。1976年,美國對222名參與者進行了研究[4],探討了不同年齡階段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40歲的120例患者中只有3例有ELC,而在剩餘的102例40歲以上的患者中有61例有這種症狀。在這102名患者中,有50人患有冠心病,且冠心病患者ELC的患病率達到了82%,明顯高於其餘52例無冠心病患者的38.5%。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ELC不但與冠心病相關,還與患者的年齡相關,年齡越高,患ELC的概率越高

無遺傳性

既然發現了與年齡相關,那與遺傳有沒有關係呢?科學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猜測。

1982年,來自芬蘭的科學家們證實,ELC不存在遺傳傾向[5]!研究人員評估了平均年齡為44歲的41名冠心病患者和他們的134名一級親屬,以記錄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心肌梗死患者中59%存在ELC。另外,在74名冠心病親屬中,父母和兄弟姐妹均有ELC,但子女沒有。

也就是說,ELC並不是一種可遺傳的標誌!

無遺傳性,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的研究發現,ELC與冠心病的關聯程度卻比肥胖、吸菸史和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間的相關性要強烈地多[6]。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左邊正常,右邊Frank’s徵 圖源:medlineplus.gov

小小的摺痕,藏著大大的學問。很早以前,就有研究顯示,ELC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被認為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標誌之一。嚇得Dr.Why趕緊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耳垂,還好沒有。

“折耳的人”

耳垂上的一條小小摺痕能和冠狀動脈疾病扯上關係?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知識,倒像是謠言。這是Dr.Why最真實的第一感受。但翻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是真的,真的!

1973年,Fran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描述了ELC。其實,正常情況下,耳垂處的供血豐富,組織富有彈性,一般是不會出現褶皺的。但若耳垂組織出現血流障礙,加速彈力纖維的斷裂,就容易導致較深的摺痕。一向善於觀察的Frank發現,在有ELC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1]。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fi.edu

這是人們第一次將ELC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相信那時候的人們剛開始應該跟我們起初的想法差不多:不太相信!

首先,樣本量太少,不足以說明問題;其次,一次試驗就能得出結論?未免也太兒戲了吧?懷著各式各樣的想法,科學家們開始了一次次的驗證。

第一個對照研究是在美國的一個冠狀動脈護理單元中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紐約5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存在單側或雙側ELC,明顯高於與之對應組的30%[2]。

除了美國之外,丹麥隨後也開展了一項研究,檢查了入院醫療單位的523名丹麥人ELC的發病率[3]。結果發現,在50-59歲年齡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LC的患病率(46.8%)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的對照組(31.6%)。另外,在60-69歲組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只是,在70-79歲和> 80歲的組中沒有獲得類似的結果。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organiclifestylemagazine.com

難道,ELC還和年齡相關?帶著新的問題,美國的科學家率先開始了研究。1976年,美國對222名參與者進行了研究[4],探討了不同年齡階段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40歲的120例患者中只有3例有ELC,而在剩餘的102例40歲以上的患者中有61例有這種症狀。在這102名患者中,有50人患有冠心病,且冠心病患者ELC的患病率達到了82%,明顯高於其餘52例無冠心病患者的38.5%。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ELC不但與冠心病相關,還與患者的年齡相關,年齡越高,患ELC的概率越高

無遺傳性

既然發現了與年齡相關,那與遺傳有沒有關係呢?科學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猜測。

1982年,來自芬蘭的科學家們證實,ELC不存在遺傳傾向[5]!研究人員評估了平均年齡為44歲的41名冠心病患者和他們的134名一級親屬,以記錄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心肌梗死患者中59%存在ELC。另外,在74名冠心病親屬中,父母和兄弟姐妹均有ELC,但子女沒有。

也就是說,ELC並不是一種可遺傳的標誌!

無遺傳性,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的研究發現,ELC與冠心病的關聯程度卻比肥胖、吸菸史和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間的相關性要強烈地多[6]。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X光下的香菸 圖源:pixabay.com

2014年,一項關於ELC與冠心病可能關聯的大型薈萃分析(研究對象>31100名患者)顯示[7],ELC的總敏感性達到了62%,特異性達到了67%。另外,研究還顯示,與沒有ELC的人群相比,有ELC特徵的人群患冠心病風險高出3.3倍

看來,ELC作為冠心病患者的一個重要警示,還是很有臨床意義的。

重要警示

當然,有ELC的朋友也不要過於害怕,畢竟也不是所有的ELC都與冠心病有關。不恰當的睡覺姿勢有時也會造成短暫的ELC[8]。所以,有ELC症狀的人,最好還是及時進行檢查比較妥當。

目前,全世界的冠狀動脈疾病患病率都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中國。2014年,中國的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別佔農村和城市地區死亡人數的44.60%和42.51%,高於癌症或任何其他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9]。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的冠狀動脈疾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據估計,到2030年,將有40.5%的美國人口將患某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CVD),與CVD相關的實際間接醫療費用預計將增加61%[10]。

"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不知不覺,Dr.Why已經快到了一抬頭就有“Wifi”的年紀了,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呀!

如果皺紋僅僅影響我們外觀的話,Dr.Why也就認了,畢竟,這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想也沒什麼不公平的。但要命的是,“皺紋”還跟我們的健康扯上了關係。

準確來說,這裡的“皺紋”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皺紋,只是耳垂上的一條對角線摺痕,醫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Frank’s徵,是由美國肺病專家Sanders T. Frank發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它在醫學界被稱為Frank’s徵的原因),也叫耳垂皺褶徵(ELC)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左邊正常,右邊Frank’s徵 圖源:medlineplus.gov

小小的摺痕,藏著大大的學問。很早以前,就有研究顯示,ELC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被認為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標誌之一。嚇得Dr.Why趕緊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耳垂,還好沒有。

“折耳的人”

耳垂上的一條小小摺痕能和冠狀動脈疾病扯上關係?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知識,倒像是謠言。這是Dr.Why最真實的第一感受。但翻看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是真的,真的!

1973年,Frank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首次描述了ELC。其實,正常情況下,耳垂處的供血豐富,組織富有彈性,一般是不會出現褶皺的。但若耳垂組織出現血流障礙,加速彈力纖維的斷裂,就容易導致較深的摺痕。一向善於觀察的Frank發現,在有ELC的受試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個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1]。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fi.edu

這是人們第一次將ELC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相信那時候的人們剛開始應該跟我們起初的想法差不多:不太相信!

首先,樣本量太少,不足以說明問題;其次,一次試驗就能得出結論?未免也太兒戲了吧?懷著各式各樣的想法,科學家們開始了一次次的驗證。

第一個對照研究是在美國的一個冠狀動脈護理單元中進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紐約5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存在單側或雙側ELC,明顯高於與之對應組的30%[2]。

除了美國之外,丹麥隨後也開展了一項研究,檢查了入院醫療單位的523名丹麥人ELC的發病率[3]。結果發現,在50-59歲年齡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LC的患病率(46.8%)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的對照組(31.6%)。另外,在60-69歲組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結果,只是,在70-79歲和> 80歲的組中沒有獲得類似的結果。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organiclifestylemagazine.com

難道,ELC還和年齡相關?帶著新的問題,美國的科學家率先開始了研究。1976年,美國對222名參與者進行了研究[4],探討了不同年齡階段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40歲的120例患者中只有3例有ELC,而在剩餘的102例40歲以上的患者中有61例有這種症狀。在這102名患者中,有50人患有冠心病,且冠心病患者ELC的患病率達到了82%,明顯高於其餘52例無冠心病患者的38.5%。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ELC不但與冠心病相關,還與患者的年齡相關,年齡越高,患ELC的概率越高

無遺傳性

既然發現了與年齡相關,那與遺傳有沒有關係呢?科學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猜測。

1982年,來自芬蘭的科學家們證實,ELC不存在遺傳傾向[5]!研究人員評估了平均年齡為44歲的41名冠心病患者和他們的134名一級親屬,以記錄ELC的患病率。

結果發現,心肌梗死患者中59%存在ELC。另外,在74名冠心病親屬中,父母和兄弟姐妹均有ELC,但子女沒有。

也就是說,ELC並不是一種可遺傳的標誌!

無遺傳性,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大量的研究發現,ELC與冠心病的關聯程度卻比肥胖、吸菸史和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間的相關性要強烈地多[6]。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X光下的香菸 圖源:pixabay.com

2014年,一項關於ELC與冠心病可能關聯的大型薈萃分析(研究對象>31100名患者)顯示[7],ELC的總敏感性達到了62%,特異性達到了67%。另外,研究還顯示,與沒有ELC的人群相比,有ELC特徵的人群患冠心病風險高出3.3倍

看來,ELC作為冠心病患者的一個重要警示,還是很有臨床意義的。

重要警示

當然,有ELC的朋友也不要過於害怕,畢竟也不是所有的ELC都與冠心病有關。不恰當的睡覺姿勢有時也會造成短暫的ELC[8]。所以,有ELC症狀的人,最好還是及時進行檢查比較妥當。

目前,全世界的冠狀動脈疾病患病率都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中國。2014年,中國的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別佔農村和城市地區死亡人數的44.60%和42.51%,高於癌症或任何其他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9]。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的冠狀動脈疾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據估計,到2030年,將有40.5%的美國人口將患某種形式的心血管疾病(CVD),與CVD相關的實際間接醫療費用預計將增加61%[10]。

耳垂上有摺痕,可以預測冠心病?丨Dr.Why

圖源:pixabay.com

儘管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冠心病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由冠心病導致的額外的負擔一直在增加[11]。所以及時找到一種簡單可靠的動脈粥樣硬化預測因子,不僅可以在早期階段識別有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的人,還可以減輕全球負擔。

雖然,到現在為止,人們還不太清楚導致ELC與冠心病之間產生相關性的機制,但ELC依然對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個重要警示。摸一摸,看一看,或許我們就能提前做好治療冠心病的準備。當然,最終確診最好還是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才行。


參考文獻:

[1].Frank S T. Aural sign of coronary-artery disease[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3, 289(6): 327.

[2].Lichstein E, Chadda K D, Naik D, et al.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s as a coronary risk facto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4, 290(11): 615-616.

[3].Christiansen J S, Mathiesen B, Andersen A R, et al.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5, 293(6): 308-309.

[4].Sprague D H.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as an indicator of operative risk[J]. Anesthes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1976, 45(3): 362-363.

[5].Kaukola S. The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Hered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cta Medica Scandinavica, 1982, 212(S668): 60-63.

[6].Doering C, Ruhsenberger C, Phillips D S. Ear‐lobe creases and heart disea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1977, 25(4): 183-185.

[7].Lucenteforte E, Romoli M, Zagli G, et al. Ear lobe crease as a marke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4, 175(1): 171-175.

[8].Sapira J D. Earlobe creases and macrophage receptors[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1991, 84(4): 537-538.

[9].Wei-Wei C, Run-Lin G A O, Li-Sheng L I U, et al. China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port 2015: a summary[J].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JGC, 2017, 14(1): 1.

[10].Wu X, Yang D, Zhao Y, et al.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4, 14(1): 43.

[11].Zhang X H, Lu Z L, Liu 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J]. Heart, 2008, 94(9): 1126-1131.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