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為什麼不在江西拿地了?

廣州恆大 投資 中超 經濟 手機和訊網 手機和訊網 2017-11-01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億翰智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中國恆大轉型之路~

江西省是中國恆大最早進入的省份之一,拿地頻率也一直較穩定,但自2017年7月以來,中國恆大在江西再也沒有拿過地,堅定從規模型向規模效益並舉的戰略轉變。

穩定規模奠定轉型基礎

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中國恆大已躋身一線房企,規模優勢明顯。其銷售額近幾年逐步上升,於2016年登頂,2017年也保持行業前列;在土地儲備上,中國恆大土地儲備常年保持行業第一,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恆大土地儲備已達2.76億平方米,比碧桂園多0.65億平方米,而大多數房企的土地儲備規模都在千萬平方米的規模。

但長期的規模發展也使得中國恆大的盈利短板愈加凸顯,淨利潤率、歸母淨利潤等與萬科等企業相比相形見絀,僅維持在行業平均水平,由此引發中國恆大此番轉型之路。圖:2012年—2017上半年中國恆大營業收入增速和淨利潤率增速

中國恆大為什麼不在江西拿地了?

此次效益轉型集中表現在降低負債上。中國恆大在2017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提出力爭於2019年6月將淨負債率降低至70%左右,2020年達到大多數房企的合理水平。

由於中國恆大的負債大多用於土地儲備,為了降低負債,中國恆大轉變拿地策略,一改之前積極拿地的風格,對於土地投資採用較為審慎的態度,力圖將土地儲備總量控制在每年負增長5%-10%,即土地儲備總量每年減少1000萬平方米至2000萬平方米。投資重點改為一二線核心城市及其周邊區域,優化區域佈局,對去化率較低的三四線城市將保持審慎。江西地處中西部,經濟增長不足,去化率較高,對急於轉型效益房企的恆大而言不是上佳投資選擇。

在債務方面,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恆大已償還所有永續債,共計1129.4億元。同時引入戰略投資改善股本結構降低負債,2017年上半年,中國恆大共引入共計700億的戰略投資,2017下半年,預計再次引入300至500億的第三輪戰略投資。在2017上半年,中國恆大也以一系列低息票據置換較高息債務,優化債務結構。

提升產品利潤,增強盈利能力

在提高利潤方面,中國恆大將控制成本和增加產品附加值作為重要改善方向。作為國內最早實行標準化運營的開發商之一,中國恆大繼續保持優化集約化採購、標準化運營的優勢,將材料價格、建造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銷售價格是提高利潤的關鍵,自2013年以來,中國恆大的銷售價格穩定上升,2017上半年銷售均價增至9862元/平方米,其中自2017年5月以來,銷售均價連續多月破萬。此外,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國恆大的毛利潤率和淨利潤率分別達到31%和12%,比2016年12月31日分別提高近3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圖:2013年至2017上半年中國恆大銷售價格(元/平米)

中國恆大為什麼不在江西拿地了?中國恆大為什麼不在江西拿地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億翰智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