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捐納繞過了科舉

“乙卯捐例”打破了捐納制度從百姓到官員的界限,進入到官員升遷中來,對於這項制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此以後,清朝的捐納制度進一步擴大,例如雍正朝的“阿爾臺運米事例”、“豫籌糧運例”;乾隆朝的“樂善好施例”,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朝廷焦頭爛額,要說嘉慶皇帝吞了和珅的家產應該不缺錢,但錢入了誰的口袋想拿出來都難,嘉慶也不例外,為了籌措軍餉,不惜擴大捐納人員範圍,

“京官郎中、員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親民之責,未便濫予登進。進士,舉人,恩、拔、副、優、歲貢,始許捐納。非正途候補、候選正印人員,亦得遞捐。現任、應補、候選小京官、佐貳,止准以應升之項捐納”

捐納制度的誇大化,說明清朝在捐納制度的範圍、方法、類型方面完全實現了制度化,而這次捐納也為大清朝帶來了3000萬兩真金白銀,創造了捐納制度誕生以來的新紀錄。雖說事後戶部侍郎對大規模捐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有過思慮,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辦法,最終不了了之!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捐納繞過了科舉

“乙卯捐例”打破了捐納制度從百姓到官員的界限,進入到官員升遷中來,對於這項制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此以後,清朝的捐納制度進一步擴大,例如雍正朝的“阿爾臺運米事例”、“豫籌糧運例”;乾隆朝的“樂善好施例”,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朝廷焦頭爛額,要說嘉慶皇帝吞了和珅的家產應該不缺錢,但錢入了誰的口袋想拿出來都難,嘉慶也不例外,為了籌措軍餉,不惜擴大捐納人員範圍,

“京官郎中、員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親民之責,未便濫予登進。進士,舉人,恩、拔、副、優、歲貢,始許捐納。非正途候補、候選正印人員,亦得遞捐。現任、應補、候選小京官、佐貳,止准以應升之項捐納”

捐納制度的誇大化,說明清朝在捐納制度的範圍、方法、類型方面完全實現了制度化,而這次捐納也為大清朝帶來了3000萬兩真金白銀,創造了捐納制度誕生以來的新紀錄。雖說事後戶部侍郎對大規模捐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有過思慮,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辦法,最終不了了之!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銀子是捐納的主要結果

(3)晚清捐納的變化

如果說嘉慶朝的捐納尚算是江湖救急,那麼咸豐年以後的捐納就是家常便飯了,鴉片戰爭以後,大清朝進入到急重症高發期,英法聯軍、太平天國、捻軍,各路土匪強盜輪番登場,而各色天災也不請自到。

據清朝劉大鵬所著的《退想齋日記》記載:鹹同之交的瘟疫大流行;同治年間連續九年的永定河漫決;光緒初年慘絕人寰的丁戊奇荒;光緒朝中期的黃河漫決;光緒十五年的全國性大水災;十九世紀末葉連年發生的順直水災;戊戌維新時期以水災為主的全國災荒;義和團運動時期,以旱為主的全國災荒。這些大型災荒前後銜接,幾乎每五年就發生一次,而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災禍的夾擊下,捐納就成為清政府財政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科舉制度的衰敗也是捐納制度鑽空子的一大原因,明清朝的科舉制度進一步縮減了科目,除了“四書五經”就是八股文,承平時代,縱然有些腐朽,仍然可以依靠王朝的慣性混日子,一旦有些風吹草動,這種四平八穩又原地踏步的選人制度,就變得不堪一擊。尤其是晚清所面臨的大變局,亙古未有,科舉制度無力應對,而各色官場舞弊案又大大削弱了科舉制度的權威性,例如咸豐八年戊午科順天鄉試發生的程庭桂、程炳採父子舞弊案,甚至導致大學士兼大主考柏葰被處死。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捐納繞過了科舉

“乙卯捐例”打破了捐納制度從百姓到官員的界限,進入到官員升遷中來,對於這項制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此以後,清朝的捐納制度進一步擴大,例如雍正朝的“阿爾臺運米事例”、“豫籌糧運例”;乾隆朝的“樂善好施例”,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朝廷焦頭爛額,要說嘉慶皇帝吞了和珅的家產應該不缺錢,但錢入了誰的口袋想拿出來都難,嘉慶也不例外,為了籌措軍餉,不惜擴大捐納人員範圍,

“京官郎中、員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親民之責,未便濫予登進。進士,舉人,恩、拔、副、優、歲貢,始許捐納。非正途候補、候選正印人員,亦得遞捐。現任、應補、候選小京官、佐貳,止准以應升之項捐納”

捐納制度的誇大化,說明清朝在捐納制度的範圍、方法、類型方面完全實現了制度化,而這次捐納也為大清朝帶來了3000萬兩真金白銀,創造了捐納制度誕生以來的新紀錄。雖說事後戶部侍郎對大規模捐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有過思慮,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辦法,最終不了了之!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銀子是捐納的主要結果

(3)晚清捐納的變化

如果說嘉慶朝的捐納尚算是江湖救急,那麼咸豐年以後的捐納就是家常便飯了,鴉片戰爭以後,大清朝進入到急重症高發期,英法聯軍、太平天國、捻軍,各路土匪強盜輪番登場,而各色天災也不請自到。

據清朝劉大鵬所著的《退想齋日記》記載:鹹同之交的瘟疫大流行;同治年間連續九年的永定河漫決;光緒初年慘絕人寰的丁戊奇荒;光緒朝中期的黃河漫決;光緒十五年的全國性大水災;十九世紀末葉連年發生的順直水災;戊戌維新時期以水災為主的全國災荒;義和團運動時期,以旱為主的全國災荒。這些大型災荒前後銜接,幾乎每五年就發生一次,而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災禍的夾擊下,捐納就成為清政府財政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科舉制度的衰敗也是捐納制度鑽空子的一大原因,明清朝的科舉制度進一步縮減了科目,除了“四書五經”就是八股文,承平時代,縱然有些腐朽,仍然可以依靠王朝的慣性混日子,一旦有些風吹草動,這種四平八穩又原地踏步的選人制度,就變得不堪一擊。尤其是晚清所面臨的大變局,亙古未有,科舉制度無力應對,而各色官場舞弊案又大大削弱了科舉制度的權威性,例如咸豐八年戊午科順天鄉試發生的程庭桂、程炳採父子舞弊案,甚至導致大學士兼大主考柏葰被處死。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國子監

除此以外,工商業的發展也對科舉制度造成了衝擊,中國古代封建等級以“士農工商”排序,工商雖然位列其中,但受制於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無法和入仕相比,而隨著西方經濟的入侵,傳統的小農經濟趨於解體,工商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新興的階級在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財富後,必然訴諸於政治權利的獲取,加之中國人傳統的功名觀念影響,在科舉通道狹窄的前提下,捐納就成為土豪們謀取權力的捷徑。

既然可以明面上買官,那大家也就別藏著掖著了,大清朝乾脆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捐納的機構,叫做“捐局”,統一管理捐納適宜,“捐局”成立後,各省紛紛效仿,“時內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偏(遍)各行省。”

有了機構,制度自然不能少,包括捐納流程,項目類型,項目手續,人員打點等等,都有了著落,即便如此,買官的和賣官的還嫌麻煩,花了錢,誰都想來個痛快,所以不久又出現了一些代為辦理相關業務的第三方機構,晚清的許多錢莊票號都有類似業務,和今天代賬公司差不多,例如大名鼎鼎的山西“日升昌”票號,就是其中的行業龍頭,不僅一包全管,還服務周到,極大降低了捐納成本,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對此做過辛辣諷刺,有興趣讀者可以去查閱一番!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捐納繞過了科舉

“乙卯捐例”打破了捐納制度從百姓到官員的界限,進入到官員升遷中來,對於這項制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此以後,清朝的捐納制度進一步擴大,例如雍正朝的“阿爾臺運米事例”、“豫籌糧運例”;乾隆朝的“樂善好施例”,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朝廷焦頭爛額,要說嘉慶皇帝吞了和珅的家產應該不缺錢,但錢入了誰的口袋想拿出來都難,嘉慶也不例外,為了籌措軍餉,不惜擴大捐納人員範圍,

“京官郎中、員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親民之責,未便濫予登進。進士,舉人,恩、拔、副、優、歲貢,始許捐納。非正途候補、候選正印人員,亦得遞捐。現任、應補、候選小京官、佐貳,止准以應升之項捐納”

捐納制度的誇大化,說明清朝在捐納制度的範圍、方法、類型方面完全實現了制度化,而這次捐納也為大清朝帶來了3000萬兩真金白銀,創造了捐納制度誕生以來的新紀錄。雖說事後戶部侍郎對大規模捐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有過思慮,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辦法,最終不了了之!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銀子是捐納的主要結果

(3)晚清捐納的變化

如果說嘉慶朝的捐納尚算是江湖救急,那麼咸豐年以後的捐納就是家常便飯了,鴉片戰爭以後,大清朝進入到急重症高發期,英法聯軍、太平天國、捻軍,各路土匪強盜輪番登場,而各色天災也不請自到。

據清朝劉大鵬所著的《退想齋日記》記載:鹹同之交的瘟疫大流行;同治年間連續九年的永定河漫決;光緒初年慘絕人寰的丁戊奇荒;光緒朝中期的黃河漫決;光緒十五年的全國性大水災;十九世紀末葉連年發生的順直水災;戊戌維新時期以水災為主的全國災荒;義和團運動時期,以旱為主的全國災荒。這些大型災荒前後銜接,幾乎每五年就發生一次,而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災禍的夾擊下,捐納就成為清政府財政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科舉制度的衰敗也是捐納制度鑽空子的一大原因,明清朝的科舉制度進一步縮減了科目,除了“四書五經”就是八股文,承平時代,縱然有些腐朽,仍然可以依靠王朝的慣性混日子,一旦有些風吹草動,這種四平八穩又原地踏步的選人制度,就變得不堪一擊。尤其是晚清所面臨的大變局,亙古未有,科舉制度無力應對,而各色官場舞弊案又大大削弱了科舉制度的權威性,例如咸豐八年戊午科順天鄉試發生的程庭桂、程炳採父子舞弊案,甚至導致大學士兼大主考柏葰被處死。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國子監

除此以外,工商業的發展也對科舉制度造成了衝擊,中國古代封建等級以“士農工商”排序,工商雖然位列其中,但受制於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無法和入仕相比,而隨著西方經濟的入侵,傳統的小農經濟趨於解體,工商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新興的階級在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財富後,必然訴諸於政治權利的獲取,加之中國人傳統的功名觀念影響,在科舉通道狹窄的前提下,捐納就成為土豪們謀取權力的捷徑。

既然可以明面上買官,那大家也就別藏著掖著了,大清朝乾脆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捐納的機構,叫做“捐局”,統一管理捐納適宜,“捐局”成立後,各省紛紛效仿,“時內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偏(遍)各行省。”

有了機構,制度自然不能少,包括捐納流程,項目類型,項目手續,人員打點等等,都有了著落,即便如此,買官的和賣官的還嫌麻煩,花了錢,誰都想來個痛快,所以不久又出現了一些代為辦理相關業務的第三方機構,晚清的許多錢莊票號都有類似業務,和今天代賬公司差不多,例如大名鼎鼎的山西“日升昌”票號,就是其中的行業龍頭,不僅一包全管,還服務周到,極大降低了捐納成本,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對此做過辛辣諷刺,有興趣讀者可以去查閱一番!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大富豪盛宣懷

(4)晚清的官商合流

捐納制度在晚清的肆虐,造就了一個新群體:紳商。所謂紳商,就是具有官商雙重身份的群體,亦官亦商,甚至充當了官商之間的中介,例如前文提及的山西,就是晚清紳商的大本營之一,當然,他們的官職爵位多是花錢買來的,而東南地區又是紳商的另一塊高地,究其原因,還是當地經濟發達,有錢人多,具備較強的購買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盛宣懷,一方面他是晚清興辦洋務的實權派,另一方面他有是家財萬貫的大資本家,但他的官卻不是科舉得來的。同治六年,盛宣懷參與鄉試落第,作為高幹子弟,連個鄉試都過不了,盛宣懷面子上很下不來,後來沒辦法,只得跟著父親的老朋友李鴻章辦事,由於才幹突出,業績顯著,28歲那年獲得道臺補用。此後他青雲直上,輾轉騰挪於官商兩重身份之間,成為晚清官商合流的代表人物,可謂捐納制度的一朵奇葩。

除了盛宣懷,近代著名實業家榮德生也是捐納出身,榮自述言及:(為賬房)代勞數月,送我吳對一副、實監生照一張,實不敢受,亦不能卻,送還捐費,後為捐官之基本

花錢買官可以理解,還有部分人,花錢不為做官,只是為了撈個名聲,以抬高身份,方便做生意,這種做法看似荒誕,實則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鄙視工商業從業者,孔子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而晚清社會雖然已經發生變化,但觀念的變革是個是緩慢的過程,對這些急於改變身份的土豪而言,等待毫無意義,等久了還被人戴上“小人”的標籤,乾脆來個爽快的:砸錢!

根據統計:1895-1900年間新開辦的 64 家民族資本企業的創辦人中,有卿、寺、布政使銜的 5 人,候補道 9人,候補、候選知府、知州、知縣 17 人,其他佐貳雜職 28 人,這些爵位無一不是通過捐納獲得。

"

捐納又被稱為貲選、捐輸、捐例,簡單點說,就是拿錢買官。許多人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誤解,認為科考是做官的唯一通道,這種想法低估了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複雜性和社會治理的難度。通過金錢買官其實是一項十分古老的制度,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時期,被大規模推廣使用,成為商人入仕、官員任用、朝廷賺取銀子的重要途徑。發展到後期,更是產生出一大批亦官亦商、非官非商的特殊群體,他們遊走在官商兩重身份之間,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富,一邊是扯不斷的權力糾葛,而這一切都源於古老的捐納制度!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買官賣官

(1)捐納的起源

《管子》中的《八觀》篇曾記載了這樣一句話:良田不在戰士,三年而兵弱。賞罰不信,五年而破。上賣官爵,十年而亡。看似情緒滿滿,實則帶出一個事實:上賣官爵。可見在當時,賣官就已經公開化、合法化了,《韓非子.五蠹》也做了類似記載: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賣官並非某個諸侯國孤立的做法,而是當時一種普遍現象。分析起來,可能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關係,戰國時期,鐵質農具開始推廣,農作物產量大幅提高,老百姓從溫飽中解脫出來,富裕者具備了一定的購買力。

但官帽這種特殊的商品,需求遠遠大於供給,不是說想買就是有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到:“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由此可見,賣官制度化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蝗災和疾病流行,朝廷需要賑災款,在財政收入不能滿足的情況下,把賣官收入當做一種補充,用於緩解財政壓力。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天災是捐納制度誕生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個先例,後世的官家們紛紛效仿,例如西漢就規定:旱澇、蝗災時期,允許庶民自由買賣官爵;唐朝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也倡導買官賣官,以籌集軍餉;宋代經濟倒是發達,但依然不捨得放棄這塊肥肉,還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納粟”、“進納”等等,當然,宋朝的制度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還有部分其他考慮,比如協調官商矛盾,通過買官賣官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明朝是捐納制度的 集大成者,景泰年間,政府開售國子監學籍,國子監是當時國家儲備幹部的最高學府,踏入國子監,相當於考上了公務員,國子監學籍都賣,說明賣官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制度。

(2)清朝的捐納制度

清朝源於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原本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但建政之初,又要討伐叛亂,又要穩固政權,又要賑濟災民,一來二去,財政疲憊不堪,加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無奈之下,順治十二年,“開廩生捐銀準貢例”,所謂“廩生”,就是國家承擔生活費用的科員,要想做官,還必須經過選拔。“廩生捐銀準貢”制度可以看做是清朝捐納制度的開端。

口子一旦開了,後邊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康熙十四年,朝廷為籌集平定三藩的軍餉,施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捐納:“乙卯捐例”,《清史稿》對此做了明確記載:文官捐始康熙十三年,以用兵三籓,軍需孔亟,暫開事例。不同於順治時期的小打小鬧,此次捐納不僅能獲得“廩生”資格,還能“捐升”,就是說“廩生”可以花錢早日排上號,早日為官,已經做官的可以花錢獲得提拔的機會。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捐納繞過了科舉

“乙卯捐例”打破了捐納制度從百姓到官員的界限,進入到官員升遷中來,對於這項制度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此以後,清朝的捐納制度進一步擴大,例如雍正朝的“阿爾臺運米事例”、“豫籌糧運例”;乾隆朝的“樂善好施例”,嘉慶年間白蓮教大起義,朝廷焦頭爛額,要說嘉慶皇帝吞了和珅的家產應該不缺錢,但錢入了誰的口袋想拿出來都難,嘉慶也不例外,為了籌措軍餉,不惜擴大捐納人員範圍,

“京官郎中、員外郎,外官道、府,有理事親民之責,未便濫予登進。進士,舉人,恩、拔、副、優、歲貢,始許捐納。非正途候補、候選正印人員,亦得遞捐。現任、應補、候選小京官、佐貳,止准以應升之項捐納”

捐納制度的誇大化,說明清朝在捐納制度的範圍、方法、類型方面完全實現了制度化,而這次捐納也為大清朝帶來了3000萬兩真金白銀,創造了捐納制度誕生以來的新紀錄。雖說事後戶部侍郎對大規模捐納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有過思慮,但苦於沒有更好的替代辦法,最終不了了之!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銀子是捐納的主要結果

(3)晚清捐納的變化

如果說嘉慶朝的捐納尚算是江湖救急,那麼咸豐年以後的捐納就是家常便飯了,鴉片戰爭以後,大清朝進入到急重症高發期,英法聯軍、太平天國、捻軍,各路土匪強盜輪番登場,而各色天災也不請自到。

據清朝劉大鵬所著的《退想齋日記》記載:鹹同之交的瘟疫大流行;同治年間連續九年的永定河漫決;光緒初年慘絕人寰的丁戊奇荒;光緒朝中期的黃河漫決;光緒十五年的全國性大水災;十九世紀末葉連年發生的順直水災;戊戌維新時期以水災為主的全國災荒;義和團運動時期,以旱為主的全國災荒。這些大型災荒前後銜接,幾乎每五年就發生一次,而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造成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災禍的夾擊下,捐納就成為清政府財政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科舉制度的衰敗也是捐納制度鑽空子的一大原因,明清朝的科舉制度進一步縮減了科目,除了“四書五經”就是八股文,承平時代,縱然有些腐朽,仍然可以依靠王朝的慣性混日子,一旦有些風吹草動,這種四平八穩又原地踏步的選人制度,就變得不堪一擊。尤其是晚清所面臨的大變局,亙古未有,科舉制度無力應對,而各色官場舞弊案又大大削弱了科舉制度的權威性,例如咸豐八年戊午科順天鄉試發生的程庭桂、程炳採父子舞弊案,甚至導致大學士兼大主考柏葰被處死。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國子監

除此以外,工商業的發展也對科舉制度造成了衝擊,中國古代封建等級以“士農工商”排序,工商雖然位列其中,但受制於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無法和入仕相比,而隨著西方經濟的入侵,傳統的小農經濟趨於解體,工商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新興的階級在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財富後,必然訴諸於政治權利的獲取,加之中國人傳統的功名觀念影響,在科舉通道狹窄的前提下,捐納就成為土豪們謀取權力的捷徑。

既然可以明面上買官,那大家也就別藏著掖著了,大清朝乾脆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捐納的機構,叫做“捐局”,統一管理捐納適宜,“捐局”成立後,各省紛紛效仿,“時內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偏(遍)各行省。”

有了機構,制度自然不能少,包括捐納流程,項目類型,項目手續,人員打點等等,都有了著落,即便如此,買官的和賣官的還嫌麻煩,花了錢,誰都想來個痛快,所以不久又出現了一些代為辦理相關業務的第三方機構,晚清的許多錢莊票號都有類似業務,和今天代賬公司差不多,例如大名鼎鼎的山西“日升昌”票號,就是其中的行業龍頭,不僅一包全管,還服務周到,極大降低了捐納成本,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對此做過辛辣諷刺,有興趣讀者可以去查閱一番!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大富豪盛宣懷

(4)晚清的官商合流

捐納制度在晚清的肆虐,造就了一個新群體:紳商。所謂紳商,就是具有官商雙重身份的群體,亦官亦商,甚至充當了官商之間的中介,例如前文提及的山西,就是晚清紳商的大本營之一,當然,他們的官職爵位多是花錢買來的,而東南地區又是紳商的另一塊高地,究其原因,還是當地經濟發達,有錢人多,具備較強的購買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盛宣懷,一方面他是晚清興辦洋務的實權派,另一方面他有是家財萬貫的大資本家,但他的官卻不是科舉得來的。同治六年,盛宣懷參與鄉試落第,作為高幹子弟,連個鄉試都過不了,盛宣懷面子上很下不來,後來沒辦法,只得跟著父親的老朋友李鴻章辦事,由於才幹突出,業績顯著,28歲那年獲得道臺補用。此後他青雲直上,輾轉騰挪於官商兩重身份之間,成為晚清官商合流的代表人物,可謂捐納制度的一朵奇葩。

除了盛宣懷,近代著名實業家榮德生也是捐納出身,榮自述言及:(為賬房)代勞數月,送我吳對一副、實監生照一張,實不敢受,亦不能卻,送還捐費,後為捐官之基本

花錢買官可以理解,還有部分人,花錢不為做官,只是為了撈個名聲,以抬高身份,方便做生意,這種做法看似荒誕,實則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鄙視工商業從業者,孔子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而晚清社會雖然已經發生變化,但觀念的變革是個是緩慢的過程,對這些急於改變身份的土豪而言,等待毫無意義,等久了還被人戴上“小人”的標籤,乾脆來個爽快的:砸錢!

根據統計:1895-1900年間新開辦的 64 家民族資本企業的創辦人中,有卿、寺、布政使銜的 5 人,候補道 9人,候補、候選知府、知州、知縣 17 人,其他佐貳雜職 28 人,這些爵位無一不是通過捐納獲得。

從捐納制度看晚清官商的合流

做官是每個人的理想

日慕點評:

捐納制度所帶來的官商合流自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一方面,國家需要通過捐納在獲取財政以外的收入,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又讓工商業者們開始尋求政治上的身份認同和權力依靠,兩者的結合促成了捐納制度的誕生和發展,晚清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後時段,也是最為特殊的一段時期,隨著西方工業經濟的入侵,中國原有的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開始解體,這一過程不僅造成了政治上的混亂,也帶來了社會經濟的重構,部分工商業者趁勢而起,不僅攫取了大量財富,還將經濟之手伸向了政治領域,而晚清腐敗的政局在社會變革的刺激下,半推半就的與這隻鑲滿鑽石的經濟之手勾連在一起,形成了獨具時代特色的紳商階層。

表面上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捐納者在花費了大量金錢以後,必然尋求通過權力來獲取補償,而這種補償不可避免的加劇社會的腐敗,進而推動原有社會的解體,《清史稿》就對清朝中後期捐納失控做過生動描述: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開,官吏乃以資進。其始固以蒐羅異途人才,補科目所不及,中葉而後,名器不尊,登進乃濫,仕途因之淆雜矣。除了政治上的弊端,文化上的損害也不可忽略,傳統科舉制度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礙於考試難度和嚴格監管,依然可以較好的捍衛儒家傳統價值觀,而捐納制度無疑破壞了這一價值體系,官場成為官商勾結的“集散地”。

但站在另外的角度,如果拒絕捐納,權利中樞又會因為缺乏經濟支持,無力解決現世問題而引發快速解體,所以說,晚清政府陷入了一種非此即彼的兩難狀態,猶如面前擺著兩杯毒酒,一杯毒酒緩慢死去,一杯毒酒見血封喉,怎麼選都是死,苟延殘喘,就變成了較好的出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