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知識分子大調研走進北京大學

帶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使命,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一行5日走進北京大學,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光明日報創刊70週年賀信指示精神,如何進一步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展開調研。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與調研組深入交流,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朗朗,北京大學專家學者代表孫慶偉、孫熙國、陸紹陽、劉國恩、歐陽哲生、李四龍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光明日報知識分子大調研走進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紅樓。圖片來自網絡

“習近平總書記致光明日報創刊70週年的賀信,明確了光明日報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的職能定位。北大是中國大學的標杆,優秀知識分子眾多,我們來北大調研,就是為了進一步把總書記指示精神落實在辦報實踐中,把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熱情關懷送到知識分子的心裡。”張政表示,大學習大調研是光明日報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希望北大的專家學者多為辦好光明日報出謀劃策。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教授說:“光明日報是與知識分子關係最密切的中央黨報,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都以知識分子為主,這在報業獨樹一幟,稱之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應該是十分恰當的。北大老一輩知識分子像翦伯贊、費孝通等,與光明日報淵源很深。《光明日報·史學版》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由北大歷史系,特別是鄧廣銘、田餘慶等先生來主持。”他建議,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賀信指示精神,光明日報一是要站在歷史高度,站在學術重大問題前沿,主動設置議題,鼓勵交流交鋒,引導和促進學術,服務國家建設大局;二是可仿效當年史學版做法,聘請業內專家學者來主持學術周專刊,強化問題意識,形成系統策劃,凸顯思想文化特色。

光明日報知識分子大調研走進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校園風光。圖片來自北京大學官網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教授對光明日報形成知識分子喜聞樂見的文風建議:“光明日報的學術理論文章既要有深度,又要通俗靈動,這就要求不能只是從理論到理論,要引導學者教授從課堂裡走出來,走到實際中,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文與史相結合,樹立有理論、又通俗、談得活的良好文風。”他還建議智庫研究要多關注做什麼我們才有未來,提議光明日報將“光明講壇”在全國各地延伸為光明書院,把知識分子精神家園落地做實。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劉國恩教授說:“知識分子要在社會的發展、國家的振興中發揮作用,主動研究問題,積極建議建言,光明日報要為知識分子發揮作用搭建平臺、保駕護航。”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熙國教授說:“光明日報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分子的職能定位,在我看來,團結和聯繫是路徑和方式,引導是前提和關鍵,服務是目的和歸宿。”他特別提出,光明日報要在引導知識分子上下大功夫,要引導潮流,關注重大問題,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在重大問題上主動設置議題,在文風上引導“大專家講家常話,馬克思講中國話”,講真話,講實話。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歐陽哲生教授從大學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有閱讀光明日報的習慣,不僅是光明日報忠實的讀者,也是光明日報活躍的作者。他建議把光明日報專家辦報的傳統恢復起來,集聚一批專家,提高光明日報在學術界的聲譽,讓光明日報成為知識分子學術爭鳴的園地。

北京大學哲學系李四龍教授建議光明日報要多開闢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的欄目,刊登有精深研究的專家的成果,用事實說話的客觀評論,從而發揮思想的凝聚力,引導全國人民理性思考。

光明日報知識分子大調研走進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圖片來自北京大學官網

與會專家們表示,光明日報不僅要關注有成就的大知識分子,也要關注包括大學本科生、研究生在內的年輕知識分子,給他們搭建展現愛國奮鬥風采的舞臺,擴大光明日報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的範圍。

張政在總結時說,專家們的建議有思想高度,有政治站位,直接為我們改進報道提出具體操作辦法,質量非常高。這些建議會成為我們下一步改進工作的重要參考。於鴻君表示,歡迎光明日報再次來調研,北京大學將與光明日報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攜手合作,共同破解重大問題,求真論理,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