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買房是為了投資,而不是因為剛需

購房 投資 基金 財經 南京房天下 2018-12-11

有的人買房之後資產翻倍容光煥發,有的人買房之後壓力山大舉步維艱。

人與人的差距主要就是思維、意識上面的差距,而就財富來講,投資理財思維就是財富差距的直接影響因素。

在買房這件事上,投資跟剛需的不同支出很明顯,一個是為了賺錢,一個是為了自主。即使剛需本身也受投資的一些因素影響,但是剛需者的思維就是自主,所以在房子的選擇上更加保守,更加註重眼前。而可能幾年後,投資者資產翻倍了,剛需者卻還在為房貸愁眉苦臉。

要做房產投資,首先得有投資理財思維

要說投資思維,首先得明白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很多人覺得投資理財沒有必要,覺得錢放在手上很安全,投資理財能賺個多少,錢不在自己手上還會有風險。這就是很多自稱剛需者的想法,不管樓市行情再好,某某城市樓市政策明顯利好,還是要堅決把所有錢用來在老家買房子給一家人住,甚至還堅持全款支付。別人勸他去投資,去賺錢,他還緊緊攥著手裡的錢覺得別人是在忽悠他,是想騙他的錢,想拖他入坑。等到身邊的人投資賺了錢,資產翻了一番,他才來眼紅。

希望你買房是為了投資,而不是因為剛需

通過貸款買房與全款買房的差距有多大呢?

購買一套北京60平米的住宅,假設單價為6W/平米,我們計算他的房款總額為3600000,即三百六十萬。忽略各項稅費中介費,全款購房需要支付的就是360萬,而按揭貸款首付7成的話,需要首付款108萬,還款二十年,還款總額375.9945萬,加上之前的108萬,總共花了483.9945萬元,而付了首付之後剩下的資金是360萬減去108萬,即252萬,購買低風險的收益達到5%的理財產品,那麼20年之後的總額為668萬元,不僅抵消了買房的錢,還盈利近200萬,這差距絕對夠明顯吧。

事實上光是從省錢這個層面,理財與不理財的差距也都是非常巨大的。

資產從零到一百萬需要多長時間?

假如你每天能夠存一百塊錢,那麼一年就有36500元,存夠一百萬就需要100/3.65=27.4年。

而如果是投資理財,投資理財產品,假設收益為6%,那麼第一年就是36500*1.05=38325,第二年就是36500*1.06*1.06+36500*1.06,第n年就是36500*1.06+36500*1.06^2+......+36500*1.06^n。可以得出達到一百萬需要的時間n約等於16,整整少了11年

可見,投資理財的必要性,投資思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你的資產總值。

那麼明白了投資理財的重要性,又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投資思維呢?

正確看待投資風險。所有人都明白,投資有風險,更有收益。而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的,正因為如此,投資才有瞭如此之大的魅力,而同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投資的風險望而生畏,立下毒誓絕不參與,把投資的危害想的跟賭博,吸毒一樣巨大。

有一個故事這樣講到:

一位樸素老太太揹包進曼哈頓銀行存50萬美金。

總裁在VIP室接待。

總裁:您老一生的積蓄?

老太太:哪裡?我豪賭為生,逢賭必贏,剛贏的!

總裁:不可能!

老太太:那就賭一把吧,明早你的屁股上會出現一個三角形的胎記,賭資就是這50萬!

總裁狐疑不決,望著一袋現鈔,決定應賭。

老太太走後,總裁回到家對著鏡子檢查了好幾遍,沒有任何胎記,直到第二天約定時間再到VIP室。

老太太早到,旁邊站著一個穿著考究的律師。

老太太:今天律師作證檢查你的屁股。

總裁:真是沒有胎記,更別提三角形的了。

隨後脫下褲子,讓他們檢查屁股。

老太太看看:果然沒有,我輸了。

這時律師臉鐵青,不停以頭撞牆,總裁大驚。

律師:她剛與我打賭150萬,說您會當面脫褲子讓她看你屁股!

這就是機會與風險的對衝!單單某項投資可能看似風險很高,但是對於你個人整體來說,完全可以通過手段降低風險的,如果因為風險而放棄投資,那麼真的是白白損失資產翻倍的機會。

但這並不是說風險可以忽略,恰恰相反,風險是投資最應該先關注的,先關注風險,然後才在合理的風險範圍內選擇投資產品。

投資的選擇尤為重要。投資不僅僅是數字,不是簡單的扔錢進去,然後每天盯著數據看收益多少,虧損多少。投資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對股市有研究可以選擇股市,對樓市有研究可以選擇樓市,對各項基金,債券有研究也可以選擇。不過客觀來講,股市的知識門檻相對較高,盲目跟投容易摔的粉身碎骨。樓市的資產門檻更高,股市可能有個幾千幾萬就能上車,但是要投資樓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可能起步就是幾十萬。如果都不擅長,可以一邊選擇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一邊學習其他領域的投資知識。

不要一味想著抄底。所有人都想要抄底,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賺取大把的資金,拍拍屁股走人可不瀟灑。但是事實上呢?很多人關注數據,關注折線圖,覺得到底了,或者是覺得某個時候到高位了,該拋了。我們投資一項產品,必須自己真正的瞭解他,不僅僅是通過市場的火熱程度,還要明白他的實際價值。比如說現在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子,相較於一線城市,差距好幾倍,肯定算得上是便宜對吧?同時三四線城市上漲盡頭足,即使現在樓市冷淡,依然保持這相當強勁的上升速度。這就讓很多的人心動了,覺得這趟上漲的車無論如何也要上,而且三四線目前價格並不高,照這個勢頭上升的空間很大。其實不然,如果你是為了長期持有保值增值,那麼應該明白這些城市房產的實際價值區間。有的城市人口持續流出,又沒有產業支撐,房價上漲的勢頭全是因為棚改貨幣化安置的緣故,別人拿政府給的錢買房,你卻拿辛辛苦苦賺的錢去買房,這麼頭鐵嗎?確實,長期來看任何地方房價都是漲的,這是因為通脹,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的結果。而明明有更好的選擇,有更加堅挺的房產價值,更加可靠的房產可供選擇,為什麼要選沒有價值的不可靠的城市。不僅僅是城市的選擇,還有收益類型的選擇,有的人投資房產是為了他的升值機會,有的人是為了他的租金收益。目前租金收益類房產越來越受投資者甚至是政府的青睞,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政策利好也明顯。

投資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需要實踐的。很多人僅僅是從書籍上,網絡上學習投資的知識,卻遲遲不敢上手,總是後知後覺自己又失去了哪個賺錢的好機會,卻總是畏手畏腳不願意投入。這個時候就實踐就尤為總要了,一開始可以用少量資金進行嘗試,比如炒股可以花幾千塊錢嘗試一下,體驗一下炒股的感覺。比如投資樓市可以跟別人以公司的形勢合資購入一套房產,感受一下隨時關注市場,深入調查市場的體驗。樓市股市一直都是最大的兩個金融市場,投資聖地,裡面匯聚了數不盡的投資高手,也聚集了數不清的投資菜鳥,任何人都是從菜鳥開始的,勇敢嘗試,獲得的知識收益遠遠高於紙上談兵。

目光要長遠,做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整日想著靠著投資一夜暴發的,這不是投資,而是投機。很多人太過注重短期的收益而忽略投資產品本身的成長性。房產投資就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完成資金的回籠,盈利。房價一年的漲幅可能還不到有的股票一天的漲幅,跌幅也是如此。當年比特幣跌的時候誰知道他會漲到2017年的2W+美金的單價,而在他處於這樣的高位的時候,誰能想到他在最近又下探到了3500以下的低位?

那麼樓市投資應該怎樣應用這些思維呢

1.能分期就不全款。

2.選擇長期有人口流入的城市、選擇有頂尖產業的城市。

3.選擇租售比高的房產。

4.不要等著抄底,當你知道哪個位置是底的時候,房價已經漲起來了。現在可選擇降價打折房、爭取一二手倒掛的一手房、限競房等的購房資格...

5.瞭解市場,瞭解城市,瞭解區域,搜索所在城市規劃,尋找價值窪地。

6.合理做出資金預算,理性利用槓桿。

7.瞭解房屋交易流程,瞭解各項收費標準。

8.選擇流通性強的房子或區域。

9.堅持自己是剛需的,與其在人口不斷衰減的小城鎮買房,不如租房。

10.長期政策出臺依然不利好,樓市持續冰凍的情況下,不必執著投資樓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