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樓市怎麼走?這些研究機構已給出預測

購房 經濟 野村證券 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 昆明特價房 2018-11-30

對於2019年中國樓市的走向,近期不少知名機構及人士作出了自己的預測。這些預測不一定就是對的,但至少提供了他們自己的思維,可供參考。

2019年樓市怎麼走?這些研究機構已給出預測


本文,將他們的觀點摘錄出來。

中信建投:明年政策存扭轉市場預期可能放開房地產

市場對明年經濟下行預期越一致,為避免最糟糕的結果,明年政策“穩內需”的力度也就越大,存在扭轉市場預期的可能,比如放開房地產。

野村證券:樓市鬆綁或在明年春天

野村證券的陸挺團隊指出,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是支撐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其牽涉到四十多個其他行業,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據他們估算,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對整個GDP作出了約16%的貢獻,中國的稅收中也有約22%來自於房地產行業。他們稱,在貿易摩擦背景下,房地產市場轉冷將進一步拖低中國經濟。

陸挺團隊相信,當明年上半年GDP增速進一步放緩之時,中國政府最終將放鬆對樓市的調控。

如何放鬆呢?陸挺團隊表示:“諸如限購、限售和限價等非市場化的行政性手段是及時開展政策調整的主要障礙。”

他們認為,除了下調最低首付比例等傳統的寬鬆措施以外,限購限價等行政性措施也將逐步取消。

不過,他們強調:“反對簡單地放鬆或者逆轉之前實行的限制性政策”,稱“政策決策者需要認識到大城市的作用,讓市場在房地產和土地配置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陸挺團隊認為,相比於小城市,大城市更有效率、更有生產力、更環保、更經濟。

基於此,他們作出一個判斷:中國政府有可能在明年春天或之後放鬆在大城市實行的多項房地產調控措施。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樓市調控存在一刀切傾向,部分合理需求被誤傷

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財新峰會上稱,目前我國房地產調控成效明顯,但政策的“擠出效應”逐步顯現,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下滑。“短期看一二線城市房地產保持緊調控態勢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調控措施誤傷了一些有效的需求。因此,我們同時應該增加住房的供給,更好地滿足住房的剛需”。

國泰君安:預計今年底明年初降息

2018年以來,我國開始新一輪降準週期,前三次降準分別為1月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4月份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和6月份定向降準支持“債轉股”和小微融資,均具有明顯的定向調控特徵。我們此前指出貨幣政策處於“抵抗式下跌”模式寬鬆,核心還是在於“對衝”,目前維持該看法。

這標誌著,中美貨幣政策“脫鉤”,央行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以國內經濟為主的操作模式。我們認為這種模式,在較強的資本賬戶管理以及人民幣匯率擴大波動區間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

我國目前面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貴融資難、有效投資不足、外需不確定性大等多重困境,為走出困境需要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完善需求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

我們預計決策層會出臺一攬子措施,貨幣政策操作只有降準還不夠,我們維持“降息”可能是未來選項的觀點,具體時間上,2018年底2019年初概率較大。

城市與房地產研究專家孟祥遠:明年三四月,樓市再入春

明年三四月,樓市再入春。

利率鬆動,落戶放開,央媒發聲支持,政府阻止降房價……近日來,不斷吹來的暖風,讓市場又出現了活力。

必須得承認的是,連日來全國範圍內的多輪利好,實實在在地助力了樓市的發展。也是地產股能在昨日爆發的原因。

在春天來臨前的幾個月間,開發商終於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了。

先說說房貸利率。

不得不說,進入下半年以來,央行“放水”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多個城市的銀行利率開始回調。不過杭州並不是利率下調最狠的。就在幾天前,廈門多家銀行集體回調利率。其中有8家銀行的首套房利率已經回調至基準。而已經結清的廈門二套買房人,在建行和招行貸款也不用上浮利率。這對當地買房人來說絕對是福利!房貸利率上浮回調究竟有多大好處?往小了說,就是降低個別買房人購房成本;而往大了說,買房人成本降低,將有效提升了購房慾望,加快樓市去化;相比於廈門和杭州的大動作,南京明顯要穩重許多。而從市場調研情況來看,南京首套房最低利率基本在上浮20%左右。僅有紫金農商銀行回調至上浮15%。

再回到落戶問題。

除了銀行利率回調,人口層面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也給樓市增添了一點信心。在以前,即便每個城市搶人的重點和底線各不相同,但也對人口落戶的文憑做出了要求,是有底線的,即:搶人才。而到了2018年下半年,城市爭奪戰加劇。在限購圍城的背景下,戶口就相當於“房票”,落戶就等同於獲得購房資格。在樓市火熱的階段,房票是搶人的籌碼;而在樓市相對消停的階段,房票又是刺激的利器。這筆生意,恐怕穩賺不賠。

最後說央媒。

房地產炒作過旺會導致樓市失控,嚴重影響實業;但一旦發展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對經濟的影響又會有多大?11月上旬,全國經濟的風向標《經濟日報》連續發文為樓市發聲!這在過去的幾年中是從未有過的景象!央媒這次一反常態為樓市發聲,代表了高層的聲音,給了樓市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態度和意志:“不希望樓市過於冷清!”、“房地產行業並不是進入寒冬,而是有望迎來新的春天”。如果你長期關注樓市新聞和動向,你一定會明白這些話的份量。因為:中國的樓市更多是政策市,樓市走向要看政府的態度和定調。

根據此前的舞龍式調控邏輯,壹書生也認為,明年上半年,一線、強二線及環一線的價值城市,按照房住不炒的精神,將迎來新一輪的政策鬆綁式拐點,以釋放“住”的需求。一方面,以此來託底中國經濟;另一方面,以此來修復2016年930後因去庫存而扭曲的樓市市場價值體系。

相應地,廣大的三四五線非價值城市,鑑於2016年930後的漲價去庫存式透支,市場將進入無盡的黑暗期。

切記,樓市本已全面分化,未來只有20%的城市具備中長線投資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