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今後住房不再難?

經過酷暑之後,已然漸漸迎來秋天。天氣自有春夏秋冬之變化,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我們也很少過多糾結它的變化。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同樣早已告別了火熱,走進了降溫階段,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近3年的嚴厲調控之後,目前樓市幾乎告別了週期性的規律變化,那麼接下來將會何去何從呢?是繼續降溫還是迎來新的變局?筆者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免不了要多關注樓市“風向標”,而近期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似乎給市場指明瞭未來的方向。那麼,滬深“大招”又究竟給市場透露了哪些重要信號呢?

"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今後住房不再難?

經過酷暑之後,已然漸漸迎來秋天。天氣自有春夏秋冬之變化,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我們也很少過多糾結它的變化。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同樣早已告別了火熱,走進了降溫階段,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近3年的嚴厲調控之後,目前樓市幾乎告別了週期性的規律變化,那麼接下來將會何去何從呢?是繼續降溫還是迎來新的變局?筆者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免不了要多關注樓市“風向標”,而近期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似乎給市場指明瞭未來的方向。那麼,滬深“大招”又究竟給市場透露了哪些重要信號呢?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樓市持續調整,深圳、上海先後放出“大招”

8月21日,根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市已經全面啟動了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計劃於2019年9月底前完成。根據《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須知》以及各項通知來看,滿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120分,在上海市無住房、且在提出申請前5年內在上海無住房出售或贈與行為等條件的可以申請共有產權住房。

除了上海,深圳也早早放出了“大招”。8月18日,國家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關於房地產行業也給出了明確表態,即建立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其實,早在去年6月,深圳就已經率先啟動“二次房改”,發佈了《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及到2035年前,要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商品住房只佔40%;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佔比60%。

"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今後住房不再難?

經過酷暑之後,已然漸漸迎來秋天。天氣自有春夏秋冬之變化,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我們也很少過多糾結它的變化。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同樣早已告別了火熱,走進了降溫階段,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近3年的嚴厲調控之後,目前樓市幾乎告別了週期性的規律變化,那麼接下來將會何去何從呢?是繼續降溫還是迎來新的變局?筆者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免不了要多關注樓市“風向標”,而近期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似乎給市場指明瞭未來的方向。那麼,滬深“大招”又究竟給市場透露了哪些重要信號呢?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樓市持續調整,深圳、上海先後放出“大招”

8月21日,根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市已經全面啟動了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計劃於2019年9月底前完成。根據《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須知》以及各項通知來看,滿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120分,在上海市無住房、且在提出申請前5年內在上海無住房出售或贈與行為等條件的可以申請共有產權住房。

除了上海,深圳也早早放出了“大招”。8月18日,國家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關於房地產行業也給出了明確表態,即建立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其實,早在去年6月,深圳就已經率先啟動“二次房改”,發佈了《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及到2035年前,要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商品住房只佔40%;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佔比60%。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深圳、上海“大招”背後,透露4大樓市信號

第一,樓市變局初現: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城市,滬深“大招”預示了未來樓市發展的新走向。

眾所周知,上海和深圳一直是全國房地產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城市,所以一舉一動都會觸動著市場的敏感神經,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除此之外,很多政策往往也會吸引其他城市的跟進,甚至成為其他城市的“模板”。此次,上海全市16個區全面啟動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以及深圳繼續加快推動“二次房改”,特別是推動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新走向和新趨勢。筆者認為,“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的表態基本上透露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格局,樓市變局已初見端倪。

第二,沒買房的恭喜:房住不炒將成為樓市的長期定位,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將會逐漸形成。

在筆者看來,房住不炒不僅僅是當前樓市調控的基本定位,也是未來房地產的明確走向。顯而易見,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抑制投機和保護自住的目標不會改變。如今,上海、深圳紛紛亮出“大招”,無論是共有產權住房還是公租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都是房住不炒的具體呈現:一方面,通過增加住房供給,可以平衡住房供需,平抑房價水平;另一方面,保障房體系的建設可以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從而實現住有所居,這對中低收入者來說,政策背後的利好無疑是巨大的。總而言之,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會逐漸形成,想在大城市安心擁有一套房子或將變得更加輕鬆。

"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今後住房不再難?

經過酷暑之後,已然漸漸迎來秋天。天氣自有春夏秋冬之變化,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我們也很少過多糾結它的變化。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同樣早已告別了火熱,走進了降溫階段,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近3年的嚴厲調控之後,目前樓市幾乎告別了週期性的規律變化,那麼接下來將會何去何從呢?是繼續降溫還是迎來新的變局?筆者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免不了要多關注樓市“風向標”,而近期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似乎給市場指明瞭未來的方向。那麼,滬深“大招”又究竟給市場透露了哪些重要信號呢?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樓市持續調整,深圳、上海先後放出“大招”

8月21日,根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市已經全面啟動了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計劃於2019年9月底前完成。根據《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須知》以及各項通知來看,滿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120分,在上海市無住房、且在提出申請前5年內在上海無住房出售或贈與行為等條件的可以申請共有產權住房。

除了上海,深圳也早早放出了“大招”。8月18日,國家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關於房地產行業也給出了明確表態,即建立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其實,早在去年6月,深圳就已經率先啟動“二次房改”,發佈了《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及到2035年前,要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商品住房只佔40%;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佔比60%。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深圳、上海“大招”背後,透露4大樓市信號

第一,樓市變局初現: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城市,滬深“大招”預示了未來樓市發展的新走向。

眾所周知,上海和深圳一直是全國房地產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城市,所以一舉一動都會觸動著市場的敏感神經,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除此之外,很多政策往往也會吸引其他城市的跟進,甚至成為其他城市的“模板”。此次,上海全市16個區全面啟動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以及深圳繼續加快推動“二次房改”,特別是推動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新走向和新趨勢。筆者認為,“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的表態基本上透露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格局,樓市變局已初見端倪。

第二,沒買房的恭喜:房住不炒將成為樓市的長期定位,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將會逐漸形成。

在筆者看來,房住不炒不僅僅是當前樓市調控的基本定位,也是未來房地產的明確走向。顯而易見,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抑制投機和保護自住的目標不會改變。如今,上海、深圳紛紛亮出“大招”,無論是共有產權住房還是公租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都是房住不炒的具體呈現:一方面,通過增加住房供給,可以平衡住房供需,平抑房價水平;另一方面,保障房體系的建設可以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從而實現住有所居,這對中低收入者來說,政策背後的利好無疑是巨大的。總而言之,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會逐漸形成,想在大城市安心擁有一套房子或將變得更加輕鬆。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第三,搶人才留人才:搶人大戰持續,大城市將進一步解決住房問題,讓人才和創新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力量。

通過上海、深圳兩大“風向標”城市的舉措來看,都重點明確了要解決“人才”的住房問題。比如,上海明確要重點解決持證年限較長、學歷層次高、符合上海市產業發展導向、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居住證持證人住房困難問題,而深圳則也明確要加快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筆者認為,雖然寥寥數字,透露的信號卻是顯而易見的。其實,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最近這幾年,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到了搶人大戰之中,寄希望於不斷提高勞動力質量,從而加快技術創新,推動城市持續發展。但筆者認為,搶人才更要創造環境留住人才,隨著城市之間搶人大戰的持續,或推動住房問題進一步解決,這顯然是利好剛需的。

第四,樓市迎來新格局:“住房雙軌制”加速到來,房地產長效機制將繼續迎來突破。

眾所周知,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房地產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住條件。但是,對於一二線的“新市民”來說,往往面臨著房價和生活成本的“雙高”壓力。最近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其中“住房雙軌制”就是重要內容之一,除了提供商品住房以外,還要向市場提供共有產權、租賃住房、人才公寓等住房形式,從而推動多元化的住房體系,特別是讓“新市民”能夠住有所居。在筆者看來,“住房雙軌制”的加速到來,特別是未來隨著稅收、立法、監管等長效機制“組合拳”的陸續出臺和完善,“租房不如買房”、“晚買不如早買”的心理執念或許可以得到進一步轉變。

"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今後住房不再難?

經過酷暑之後,已然漸漸迎來秋天。天氣自有春夏秋冬之變化,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我們也很少過多糾結它的變化。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同樣早已告別了火熱,走進了降溫階段,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近3年的嚴厲調控之後,目前樓市幾乎告別了週期性的規律變化,那麼接下來將會何去何從呢?是繼續降溫還是迎來新的變局?筆者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免不了要多關注樓市“風向標”,而近期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似乎給市場指明瞭未來的方向。那麼,滬深“大招”又究竟給市場透露了哪些重要信號呢?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樓市持續調整,深圳、上海先後放出“大招”

8月21日,根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市已經全面啟動了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計劃於2019年9月底前完成。根據《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須知》以及各項通知來看,滿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120分,在上海市無住房、且在提出申請前5年內在上海無住房出售或贈與行為等條件的可以申請共有產權住房。

除了上海,深圳也早早放出了“大招”。8月18日,國家發佈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關於房地產行業也給出了明確表態,即建立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其實,早在去年6月,深圳就已經率先啟動“二次房改”,發佈了《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及到2035年前,要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商品住房只佔40%;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佔比60%。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深圳、上海“大招”背後,透露4大樓市信號

第一,樓市變局初現: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城市,滬深“大招”預示了未來樓市發展的新走向。

眾所周知,上海和深圳一直是全國房地產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城市,所以一舉一動都會觸動著市場的敏感神經,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除此之外,很多政策往往也會吸引其他城市的跟進,甚至成為其他城市的“模板”。此次,上海全市16個區全面啟動非滬籍家庭的共有產權房諮詢及受理工作,以及深圳繼續加快推動“二次房改”,特別是推動公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新走向和新趨勢。筆者認為,“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政策”的表態基本上透露了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格局,樓市變局已初見端倪。

第二,沒買房的恭喜:房住不炒將成為樓市的長期定位,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將會逐漸形成。

在筆者看來,房住不炒不僅僅是當前樓市調控的基本定位,也是未來房地產的明確走向。顯而易見,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抑制投機和保護自住的目標不會改變。如今,上海、深圳紛紛亮出“大招”,無論是共有產權住房還是公租房、人才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都是房住不炒的具體呈現:一方面,通過增加住房供給,可以平衡住房供需,平抑房價水平;另一方面,保障房體系的建設可以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從而實現住有所居,這對中低收入者來說,政策背後的利好無疑是巨大的。總而言之,未來利好剛需的住房氛圍會逐漸形成,想在大城市安心擁有一套房子或將變得更加輕鬆。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第三,搶人才留人才:搶人大戰持續,大城市將進一步解決住房問題,讓人才和創新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力量。

通過上海、深圳兩大“風向標”城市的舉措來看,都重點明確了要解決“人才”的住房問題。比如,上海明確要重點解決持證年限較長、學歷層次高、符合上海市產業發展導向、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居住證持證人住房困難問題,而深圳則也明確要加快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筆者認為,雖然寥寥數字,透露的信號卻是顯而易見的。其實,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最近這幾年,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到了搶人大戰之中,寄希望於不斷提高勞動力質量,從而加快技術創新,推動城市持續發展。但筆者認為,搶人才更要創造環境留住人才,隨著城市之間搶人大戰的持續,或推動住房問題進一步解決,這顯然是利好剛需的。

第四,樓市迎來新格局:“住房雙軌制”加速到來,房地產長效機制將繼續迎來突破。

眾所周知,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房地產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住條件。但是,對於一二線的“新市民”來說,往往面臨著房價和生活成本的“雙高”壓力。最近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其中“住房雙軌制”就是重要內容之一,除了提供商品住房以外,還要向市場提供共有產權、租賃住房、人才公寓等住房形式,從而推動多元化的住房體系,特別是讓“新市民”能夠住有所居。在筆者看來,“住房雙軌制”的加速到來,特別是未來隨著稅收、立法、監管等長效機制“組合拳”的陸續出臺和完善,“租房不如買房”、“晚買不如早買”的心理執念或許可以得到進一步轉變。

樓市變局已現?這兩大“風向標”城市“出手”,透露4大重要信號

在筆者看來,對於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而言,8月份無疑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8月初,國家定調“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徹底擊破了期待調控放鬆的幻想,意味著房價依然會保持平穩調整。轉眼到了8月下旬,深圳、上海兩大“風向標”城市又幾乎同時亮出了“大招”,進一步指明瞭未來房地產行業可能出現的基本格局,也給一直關注樓市和房價走向的購房者們揭開了答案,穩定了心理預期。總而言之,樓市“變局”初現端倪,利好剛需的政策不斷出現,未來住房或不再是難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