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揚子晚報網9月15日訊(記者 馬祚波)本報持續關注的南京麒麟“虧本地王”樓盤京奧港未來墅在今晚舉行了首次開盤,儘管482組購房者幾乎是房源數量的3倍,不過銷售現場卻沒有出現絲毫“搶房”的場景,有人眼見沒有自己中意的小戶型,立即放棄了選房,買家們的冷靜態度有點出人意料,截至到晚上10點,銷售現場顯示還有40套左右的房源無人問津,去化率為7成。

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傍晚六點半,現場座無虛席

從9月11日領取預售許可證至今,位於麒麟的京奧港未來墅一直處於輿論的漩渦當中,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家當年的“地王盤”。在南京土地出讓新規則出臺之前的去年4月15日,麒麟板塊的新“地王”歷經61輪瘋狂競爭之後誕生了,北京京奧港以47.6億元摘得麒麟板塊科技創新園中心地區的G09地塊,樓面價高達22353元/㎡,而此前麒麟板塊的最高地價只有8260元/㎡。京奧港拿地之時,周邊樓盤的售價只有17000元-22000元/㎡,尚不及地價水平。而如今這家樓盤的價格被政府限定在25884元/㎡,只比地價高出3500元/㎡,許多人認為開發商鐵定“虧本”。

南京公證處於今天下午3點進行了京奧港未來墅選房順序號的公證搖號,根據其發佈的公告,在剔除了不符合條件的買房人後,共有482組買家參與搖號,不到10分鐘,482組順序號全部產生。與此同時,開發商立即通知客戶於今晚6點半開盤選房,買房人可以在下午4點過後到售樓處登記材料,首批房源數量共有154套,全部毛坯交付。

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今晚6點多鐘,揚子晚報記者在售樓處看到,臨街兩側已經停滿了私家車輛,南京本地牌照為主,不過當中也有不少周邊城市如“蘇K”、“蘇B”等地的車輛。進入現場的叫號等待區,記者發現這裡已經座無虛席,由於每一組購房者可以進入兩人選房,記者目測現場大概有1000人左右。從中央門趕來的林先生一家三口到得有點晚,在現場尋覓了兩三分鐘也沒找到位子,只好站在了選房區的最後面,“不是說不好賣嗎?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林先生嘟囔著。

小戶型最搶手,買房人稱房企不做“虧本”買賣

林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雖然搖中了100號以內,但是也可能選不到滿意的房子,“我只看中107平方米的,聽說數量不多,選不到就不要了。”跟林先生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不少人,坐在記者身旁的一對中年夫妻也說到了這次房源的戶型,開發商說只有107平方米、131平方米、141平方米三種,他們覺得107平方米的最合適,總價不到280萬,在承受範圍內,買來就是自己住的。而130平方米以上的面積偏大,總價超出了承受能力,完全不會考慮。

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至於開發商是否“虧本”,購房自住的買家普遍不以為然。“你想佔開發商的便宜?門兒都沒有”,一位買房人說道,誰都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政府不讓賣高價,開發商肯定會在各方面的成本上能省就省,當初規劃的“品質盤”就不要想了。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銷售現場還有一些中介公司的身影,一家大型中介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帶了部分客戶過來參與選房,據其瞭解,剛需買家普遍看中107平方米的小戶型,大約佔到客戶總數的六七成。相較而言,投資客數量不多,他們對於大戶型興趣也不太大,畢竟總價高了,今後出手會比較困難。

截至到今晚10點記者發稿時,銷售已經基本結束,據選過房的買房人反映,107平方米的戶型一套不剩,有人看到沒有之後,立馬放棄選房,而其餘的大戶型銷量並不理想,最終剩餘40套左右的房源無人問津,整體去化率僅為7成。

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只高出地價3500元/㎡,真的是“虧本地王”?

揚子晚報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目前南京麒麟周邊的在售新房項目屈指可數,多家樓盤的房源已經登上二手房的掛牌名單。在安居客上的中海國際社區掛牌價為22000元-24000元/㎡左右,啟迪方洲、中南世紀雅苑的掛牌價也多集中在20000元/㎡以上。京奧港未來墅以22353元/㎡的地價成本,售價只高出地價3500元/㎡,令不少買房人大跌眼鏡。

市場人士算了筆賬,按照該項目22353元/㎡的樓面價計算,加上建安成本、營銷費用、財務成本等等相關稅費在內,上市售價低於30000元/㎡的話,或許意味著沒有錢賺。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開發商未必會虧本,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在史上最為嚴厲的樓市調控下,“貼著成本”賣房是多數開發商必須面對的現實。

南京麒麟“虧本地王”盤今晚首開 買家悠閒選房

多說一句:

地價與房價關係不大,“地王”們準備好了嗎?

房價究竟是不是由地價決定的,這個話題就好像是地產圈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每每被人提起,往往引發熱議。然而,在過去這一年的多輪調控下,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南京樓市的房價與地價關係不大,京奧港未來墅的定價則是最新的一例。

根據去年5月份南京出臺的樓市價格調控政策“升級版”,規定對於土地競拍中溢價超過45%以上的保障房建設資金,不得計入樓盤房價准許成本。舉例來說,麒麟的這幅地塊出讓起始價為18.1億,最高限價26.3億(從18.1億溢價45%),如果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競爭的,停止競爭地價,改為競爭保障房建設資金,價高者得。

最終,京奧港以47.6億拿下該地塊,樓面地價為22353元/㎡。不過,按照規定從26.3億元到47.6億元的溢價部分,將不被計入房價成本,換句話說,政府認定的該地塊價格只是26.3億元,對應的樓面地價為12350元/㎡,如今售價25000元-27000元/㎡,看起來也是情理之中。

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地塊,去年以來南京多個板塊均拍出了“天花板”地價,以河西為例,目前的“地王”是葛洲壩G14地塊,樓面價高達45213元/㎡,開發商曾放風樓價至少70000元/㎡起步。然而按照出讓條件來看,官方認定的成交價可能只是22.6億(當時以32.8億成交),溢價部分不被計入成本,如此一來,樓面價則“降至”31153元/㎡,未來售價究竟如何,頗為值得關注。編輯:喬金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