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七年難入住 石家莊良城國際爛尾之痛

購房 投資 法律 建築 法律與生活 2017-06-23

來源:法律與生活

近日,石家莊市良城國際小區部分購房者向《法律與生活》反映稱:由於良城國際小區“五證”不全,導致該項目被該市房地產專項整治辦公室叫停;隨後原有開發商資金鍊斷裂,區政府更換開發商後依然沒能恢復施工。新開發商由於成本問題遲遲未能開工,經過小區購房者的投訴,新開發商依託區政府在當地拿了近八百畝土地,但仍無動工跡象,而區政府卻遲遲沒有更換開發商的計劃。目前,大約有三千多戶購房者無法入住已經等待了7年的小區。

現場:雜草叢生破舊不堪

良城國際二期項目良城御景為石家莊市橋西區東良廂城中村改造項目,項目位於南二環與石銅路交通圍合處,緊臨南二環石銅路,北臨二環快速路和南二環西延線,交通便利。項目總佔地面積900畝,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是集商業、辦公、住宅、市政公園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購房七年難入住 石家莊良城國際爛尾之痛

良城國際二期項目工地,目前該工地施工隊伍已經撤離,沒有任何安全守衛措施,現場已經雜草叢生、荒廢不堪

工地現場,記者看到施工隊伍已經撤離,只有一個鏽跡斑斑的塔吊還在那裡堅守,幾棟主體結構剛剛封頂的樓房周圍沒有任何圍欄遮擋,幾米深的壕溝遍地都是,旁邊不時有學生經過玩耍打鬧,存在掉下去的危險,而附近竟沒有一位值班的安全員。

據瞭解,良城國際一期於2009年啟動,二期於2011年8月份啟動,開發商是河北華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華駿房地產”)。良城國際購房者李先生告訴《法律與生活》記者,良城國際項目有大約三千戶購房購房者,共向華駿房地產繳納購房款約九億多元。自2011年開發商向社會公開展示了市政府城中村改造辦公室的紅頭文件、橋西區人民政府認定華駿房地產為東良廂村的合法開發主體以及各級政府的紅頭批准文件後,開發商同時向購房者發售良城國際二期房屋13棟2170套,三期房屋5棟990套,共計3160套房屋,涉及住戶上萬餘人。

悲情:等不到入住那一天的不幸人

購房者楊女士告訴《法律與生活》記者:“我今年五十多歲了,買良城國際的房子不是投資,是給我兒子預備的婚房。到現在我兒子還沒有結婚,就是因為女方家裡催要房子。因為這個房子,我們全家已經心力交瘁。”

購房者李勇先生不無痛苦地說:“7年前,我們買下這個房子,是為了寶寶出生後,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讓我們全家最痛苦的是,孩子都快上小學了,家還沒有呢!”

“同我們一塊買房子的趙先生,是給他父母養老用的,結果老人都已經去世了,臨閉眼也沒看見新房子,說起來真是可悲!”購房者陳先生說:“我們花錢買的是商品房,跟回遷戶是兩回事。好多業主都是借錢買的房子,現如今房子下不來賣不了,投入的資金還得還,因為這個原因,好多業主的生活都步入窘境。”

7年的等待,讓太多的人陷入困境,有的難以維持生計,有的含恨而終……

困局:違規項目收尾難推進

多位東良廂村回遷戶向記者表示:“我們村民是支持拆遷的,都知道城市舊城改造不容易,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到最後看到整齊的馬路,現代化高檔的小區,就知道今天做的一切都值了。但是現在東良廂村房子拆了卻沒有蓋起來,環境還不如以前了,不僅髒、差,連基本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真的很希望這個小區快點蓋起來,讓大家迴歸正常的生活。”

“我們都是平民百姓,憑著對政府的極大信任拿出了我們一輩子積攢下來的血汗錢購買了這些房產。不曾想這些年開發商建建停停,已經走過了7個春秋,房子等不來,恐怕要錢房兩空了。”購房者楊女士擔心地說。

陳先生告訴記者:“我們買的房子,都是簽了《房屋認購協議書》,協議約定,華駿房地產公司承諾2014年交房,但是最後卻因為資金鍊斷裂,將房地產項目平移給了河北九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倉房地產”)。”

購房七年難入住 石家莊良城國際爛尾之痛

東良廂城中村改造項目三方協議書

2015年7月,橋西區東良廂村委會、華駿房地產、九倉房地產共同簽署了關於“東良廂村城中村改造合同平移九倉房地產公司”的《東良廂城中村改造項目三方協議書》。同年8月,橋西區政府下發了關於“同意九倉房地產公司作為東良廂城中村改造合作單位”的《西政函(2015)85號批覆文件》。

購房七年難入住 石家莊良城國際爛尾之痛

橋西區政府關於“同意九倉房地產公司作為東良廂城中村改造合作單位”的《西政函(2015)85號》批覆文

購房者楊先生介紹:“九倉房地產公司接盤後,針對部分購房者與華駿房地產公司籤屬的《房屋認購協議書》做了交接,經核實後會加蓋‘經核對,此協議與河北華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存檔之原件一致’的落款為河北九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平移協議確認章’。”

購房者陳先生擔憂道:“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些購房者的認購書就沒有給蓋章,有內部消息說可能這一類房屋存在一房多賣的現象,也可能開發商經過平移後要單方面毀約,就地漲價。”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購房者表示:“當時的房子四千塊錢一平,我們還是貸款買房,如今房價已經兩萬多了,如果開發商毀約,我們哪還買得起房子,只能露宿街頭了。”

陳先生告訴記者:“九倉房地產公司之所以遲遲不動工,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當我們購房者追問復工日期的時候,開發商就會告訴我們成本過高,如果區政府能給開發商一塊地作為補償就好了,你們去區政府看看吧。”

李先生介紹道:“從那以後,購房者為了早日入住新房,便開始了集體上訪之路。”

對此陳先生質疑道:“接盤良城國際是區政府指定九倉房地產公司的,這個本身就不符合程序;開發商慫恿購房者去上訪,隨後東良廂村委會就給了開發商三百八十畝地,為什麼還不復工呢,難道他們得到的還不夠嗎?還需要購房者再去上訪,成為他們官商之間博取利益交換的籌碼嗎?”

投告:誰來拯救我們這些購房者

據購房者楊先生介紹:“這些年業主們因為等不到房子,每年都要有那麼三五回,去找區政府相關部門討要說法,此外除了等待還是等待。”

李女士告訴《法律與生活》記者:“普通百姓找區政府要說法,他們除了敷衍了事,沒有一點實際解決問題的動向。我們去了,他們不但不幫業主解決問題,還對業主採取極端手段,拘留、罰款都用上了。”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主講:“他們還讓屬地派出所監視我們,這幾年的維權,不能簡單用風風雨雨來形容,我們在謹小慎微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卻從一次次的期盼中走向了絕望。”

購房者陳先生表示:“房子無手續的時候,區政府站出來說房子沒問題,我們相信了,拿出了血汗錢;現在區政府又站出來說房子違規了,我們還是相信法律相信區政府,但是我們就是想要一個時間表,什麼時候手續能補齊,什麼時候能入住?”

反饋:東良廂村委會及九倉房地產公司拒接電話

針對良城國際小區購房者提出的質疑,記者先後電話聯繫了九倉房地產公司和東良廂村委會相關領導,村委會一方稱人在醫院不方便接受採訪,九倉房地產公司經理知道記者採訪意圖後便一直拒接電話,截至發稿,未曾有任何迴應。

石家莊房地產專項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法律與生活》記者,良城國際小區目前正在逐步完善手續,它還不算是爛尾樓。2007年伊始,石家莊為了城市發展,有一段時間曾有過允許開發商先建後批的政策,但是隨著社會問題的不斷出現,這些政策在2013年的時候就給叫停了。現在是整改的時候,上級領導非常重視我們的工作,每天都在電話催問時間表,我們也想盡快落實達到要求的房地產項目的手續,以期促進工程儘快完工,讓百姓及時入住。

震驚:良城國際映射該市房地產亂象

《法律與生活》記者在實地調查採訪中,隨處可見因“五證”不全而被叫停的地產項目,如果每個項目保守估算有大約兩千人等待入住,那麼這540個違法項目,將會是一個多麼大的群體呢?這麼多違規項目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呢?

石家莊市住建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介紹說,大量房地產企業在2008年後應運而生,並迅速投入到城市改造中。而這些盲目成立的房地產開公司並不一定都具備開發實力。但在那種環境下,各區政府為了鼓勵開發商投資城中村改造項目,在政策審批上給予一路減免和綠燈。

早前有媒體在調查石家莊房地產項目存在的違法問題時,曾用“震驚”來形容,而良城國際在該市房地產亂象中,問題確實較為突出。

關於石家莊良城國際購房者們的命運,本社將持續關注。(《法律與生活》深度報道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