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海”翻譯成“go to sea”,為什麼是個錯誤?

工作這一年 贏在英語 2019-04-05

在工作中發現過四六級的同學,初入職場並沒有熟練運用英語。畢竟工作用到和學校學到的有點不一樣。比如要表達“熟悉”這個意思,有同學會說“know well”,正確的表表達是“be familiar with”;要表達“供你參考”,有的同學會說“for you to check”,正確的表達是“for your information”,也可以“for your reference”;要表達產品質量比別的差,有的同學會用上is worse than這邊表達, 外企常說“is inferior to”,單詞inferior 是“較差的,次等的”,隱含有比較的意思;要表達解僱某人,不少同學會說“fire sb”,雖然沒有錯,但是不夠地道,一般老外都說give sb the sack,或者lay sb off;要表達“看具體情況”,有同學會說need to see different statuses,顯得囉嗦,地道的是that depends。

把“下海”翻譯成“go to sea”,為什麼是個錯誤?

有的人在原來的事業單位得不到好的機會,要“下海”需求發展。要表達“下海”這個意思,究竟該怎麼說呢?有的同學說“go to the see”。這樣翻譯顯得非常生硬,而且意思全錯。首先要明白“下海”,不是去海里游泳,而是投身市場,簡言之,下海就是做生意。因此“下海”的英語表達是“turn one's profession to doing business”。

把“下海”翻譯成“go to sea”,為什麼是個錯誤?

我們通過例句來表達這個表達:

Working as a teacher,he can't earn a lot of money. He then turns his profession to do business。

作為老師,他賺不到錢。所以他下海經商。

His friend invited him to turn his profession to do business.

他的朋友邀請他下海經商。

把“下海”翻譯成“go to sea”,為什麼是個錯誤?

其實“下海”還有一個表達,那就是“plunge into the see of business”,plunge into 就是一頭扎進的意思,顯得很形象。我們今天學習了不少實用的表達,想去外企工作,就要熟悉這些表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