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獎勵和懲罰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不管用了。

身邊有好多做管理者的朋友向我抱怨:"現在做管理真是太難了,以前說加工資吧,讓人家幹啥就幹啥,現在不行了!年輕人根本不在意,有時候真覺得自己花錢請了一群大爺。"

年輕人真的是"大爺"嗎?我認為並不是,而是過往的管理方式不管用了。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一、為什麼獎勵不管用了?

過往的管理學認為,如果對一個行為進行獎勵,那麼發生這種行為的概率就會提升;反之亦然。

比如說,你希望員工保持桌面整潔,對他進行表揚就能提升他收拾桌面積極性。

但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還真不一定。

有科研人員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學生分為三組,對第一組同學說:"如果畫畫可以得到獎狀";對第二組同學說:"如果願意畫畫,可以得到獎狀";對第三組同學說:"你們可以畫畫,但是不會有獎勵。"

兩週後,科研人員回到了教師,偷偷觀察同學們的表現。

如果獎勵措施有效的話,那麼第一組同學應該是最願意畫畫的。

但是,結果卻恰好相反,第二組、第三組同學畫畫的積極性非常高,而第一組同學畫畫的興致下降了,而且畫畫的時間也變少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獎勵改變了他們的內在動機,原本同學們本來就是想畫畫的,但是獎勵讓他們的思維邏輯變成了"我畫畫是為了拿獎勵"。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當同學對獎勵不感興趣時,他們對畫畫的興趣自然也就下降了。

外在激勵,尤其是有條件、有期待的激勵,會扼殺人們的自我驅動力。

如果為了激勵員工保持桌面整潔,每次收拾乾淨後就表揚他,短期內他會更勤奮,但是長期來看,他反而會失去保持整潔的興趣。

用獎勵提高他人的積極性,實際上就是在破壞他的內在積極性,使他對原本有興趣的事情失去積極性。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二、為什麼批評也不管用了?

很多公司為了避免讓員工遲到,於是制定了相應的罰款條例,比如說遲到一分鐘扣多少錢,遲到半小時扣多少錢等等。

沒有人喜歡被懲罰,按道理說員工們這下應該準時了,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某幼兒園每天早上7.30開門,下午6點關門,但如果還有孩子沒有被接走,老師們就不能下班。

為了讓孩子的家長們準時接走孩子,於是幼兒園貼出了告示:"如果有家長逾期未節奏孩子,需要繳納罰款20元。"

如果懲罰的方式有用的話,那麼家長們應該都會準時來接孩子了。

但是,情況卻並沒有好轉,仍然有很多家長遲遲不來接孩子,甚至有更多的家長超過學校規定的時間。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家長們對於遲到本來是有愧疚感的,但是當幼兒園貼出罰款條例時,家長們的愧疚感就消失了。

因為這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場時間與金錢之間的交易,家長們開始心安理得的花錢買時間了。

在職場中,這種心理狀態也同樣存在。

一個員工犯了錯,管理者對他進行了懲罰後,他就會認為自己已經被懲罰了,心裡也就放鬆了,下一次更有可能犯錯。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三、為什麼有的員工不需要管理?

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員工,他們幾乎不需要管理,對於自己的工作,他們有用不完的熱情。

這些員工為什麼不需要管理?難道他們天生就是"工作狂"?

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

不過要按這個邏輯來推理的話,那麼幾乎所有的猴子都是工作狂。

1949年,心理學教授哈洛找來8只恆河猴,把他們關入一個帶有鎖銷裝置的房間裡,並觀察他們的反應。

猴子們對於這個奇怪的裝置充滿了好奇,他們玩得很認真,有一種不解開不罷休的執著,而且在玩的過程中,猴子們也非常享受。

要知道,解開鎖銷並沒有任何的獎勵,不會得到食物,也沒有掌聲,猴子們為什麼還樂此疲呢?

當時的科學們已經知道,行為有兩種驅動力。

一種是生物性驅動力,餓了要吃東西;渴了要喝水,就是由它控制;

另一種是外在驅動力,當主體做出某種特定的行為時,可以得到獎勵或懲罰。

顯然,猴子玩鎖銷的做法,既不符合生物性驅動力,也不符合外在驅動力。

於是,一心理學教授哈洛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除了這兩種驅動力以外,還有一種新的驅動力,也就是第三驅動力,當主體完成某種行為時,會取得內在獎勵。

猴子們之所以玩鎖銷,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好玩,他們在玩鎖銷時,會帶來愉悅感。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哈洛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又嘗試在猴子們解開鎖銷後,對他們進行獎勵——投遞食物。

結果,猴子們很快就對鎖銷失去了興趣,玩鎖銷次數越來越小。

其實,那些不需要管理的員工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在工作時感覺到了快樂,因此他們熱愛這份工作,工作效果自然也就更出色。

當然,作為管理者不能期待所有的員工都有這種心態,而是應該掌握激發第三驅動力的竅門,讓更多的員工變成有玩鎖銷的猴子。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三、如何激發員工的驅動力?

在《大話西遊》中,紫霞仙子問至尊寶:"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至尊寶回答:"不需要嗎?"

作為愛情白痴,這個問題我真不知道答案。

但是,讓員工愛上工作,需要三個理由,他們分別是:自主性、專精和目的。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1.自主

在夏洛茨維爾,有這樣一家公司,員工不需要按時上班,也不需要到公司打卡,甚至也沒有工作進程表。

這家公司對於員工的唯一要求就是,把工作完成就行了。

按常理來推測,沒有條條框框管著員工,他們應該不會老老實實的完成工作。

但是結果卻發現,員工們不僅壓力減小了,而且工作效率也提升了。

公司的CEO表示:"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手藝,他們需要很多自主權。"

絕對的放權,讓員工們找到了工作的樂趣,他們自然更願意幹活。

現在已經有很多科學研究表明,自主動機能夠促進思維,提高成績,增加耐力,減少能量消耗。

但是,想要做到自主需要滿足這三點:

1.1內容自主

3M公司董事長威廉·麥克奈信奉一個信條:"僱傭好人,然後不管他們。"

他認為:"如果他們是好人,就會按他們自己的方式工作。"

帶著這種與主流思想作對想法,3M公司告訴員工,他們每天有15%的時間可以花在自己的項目上。

員工們不僅沒有下降工作效率,反而獲得了更強的自我驅動力和創造力。

我們平時使用的便利貼,就是3M公司的員工利用休息時間研發出來的。

內容自主就是讓員工決定自己想做什麼,當他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他會比有人監督更加專注。

1.2時間自主

漫畫家斯科特·亞當斯認為,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比控制自己的日程表更重要的了。

他每天早上5點到9點是最有創造力的時間,如果他有個老闆或者同事,這些人就會破壞他的時間。

這一點在大多數人身上也有體現,有的人在上班時間無精打采,但是到了下班就神采奕奕。

有科研人員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有的人早上適合工作,有的人晚上適合工作。

如果把一個適合晚上工作的人強行綁定到白天上班,那麼工作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而時間自主,就能讓員工自己安排時間,在最合適的時間做最合適的事。

1.3方法自主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一個做客服的小姐姐被客戶氣到了,每輸入一段話,就要重重的按下"發送鍵",以發洩心裡不愉快。

如果你接觸過客服的工作,就會知道這是一項非常無聊且枯燥的工作。

他們沒有決定事情的權利,有人發消息過來,他們就打開搜索框,找到對應的劇本,然後按劇本操作。

一些管理者為了提高客服的工作效率,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監督,這導致客服的工作更加艱難,不少人提出了辭職。

於是,有一些公司開始改變策略,不要求客服按劇本操作,只要能讓客戶滿意,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結果,不僅辭職率降低了,員工的積極性也提升了。

甚至,一些求職者還會主動找上門來。

在情感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當男人失去了自由,女人對他再好也沒用。"

其實,這句話放在職場管理中,也同樣適用。

人天生就有控制慾,當事情按照人們想要的方向發展時,他們會感到非常愉悅,並沉醉其中不知疲倦。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2.專精

瑞典通信公司愛立信即將進行一次公司業務合併,他們決定做一次大膽的嘗試,讓管理者們好好談話,不再以績效評估作為聊天的目的。

管理者們跟員工談話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員工的工作量多了還是少了,然後調整工作量,讓員工找到工作的樂趣。

兩年後,愛立信公司終於實現了首次盈利,而管理者們認為,成功的關鍵就是這種可以激發員工心流的聊天方法。

有工程師研究發現,人們想進行挑戰的想法越強烈,他們的生產力也就越強。

就算花錢僱傭工人也是一樣,有內在驅動力的員工會比動機是錢的員工更有幹勁,也更容易有所成就。

之所以造就這樣的結局,就是因為他們處在心流工作狀態的時間更加充足。

通過提供合適的工作量,讓員工進入心流狀態,就能讓員工更有工作幹勁,公司的業績也能大幅上漲。

職場提升課: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用了?

3.目的

在現在的職場中,很流行一句話:"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意思就是,想讓他們多幹活,就應該主動談錢。

但是,談錢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顯然不能,因為人類的慾望是無止盡的,如果只是談錢,總有一天員工會感到厭倦。

那些為自己的實現財富目標的人們,他們的自我滿意度並不比做學生的時候高。

換句話說,他們也許達到了自己設定的財富目標,但是卻沒有獲得想要的快樂。

而且,持有利益目標的人,心態是上更容易感到焦慮與抑鬱。

心理學大師米哈里·希斯贊米哈伊認為:如果一個人感覺不到自己從屬於更偉大、更長久的事情,那他就沒法過上真正精彩的生活。

與其談錢,管理者真正該和員工談的其實是理想,只有遠大的目標可以給人無盡的快樂和驅動力。

當然,不是讓你跟員工談企業的理想,你公司上市、估值過億,對於員工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完本文,你知道該如何激勵員工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