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之後便發生了林沖火拼王倫,晁蓋獲取梁山泊山寨寨主寶座,公孫勝被確立為梁山第三把手。至此,公孫勝完成了道士向強人的“完美”過渡。

他的這種選擇讓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其實,這只不過是公孫勝普通的濟世思想而已。古人的主流價值觀是“修齊治平”,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他仍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他所處之世並不太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他自覺自願與紫陌紅塵保持聯繫。他實現“濟世”理想並未打算通過仕途(由道士到官員跨度很大),而是選擇了加入綠林。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之後便發生了林沖火拼王倫,晁蓋獲取梁山泊山寨寨主寶座,公孫勝被確立為梁山第三把手。至此,公孫勝完成了道士向強人的“完美”過渡。

他的這種選擇讓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其實,這只不過是公孫勝普通的濟世思想而已。古人的主流價值觀是“修齊治平”,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他仍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他所處之世並不太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他自覺自願與紫陌紅塵保持聯繫。他實現“濟世”理想並未打算通過仕途(由道士到官員跨度很大),而是選擇了加入綠林。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因不喜歡的人而離去


當晁蓋入主樑山後,公孫勝緊隨其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現實與初心漸行漸遠。公孫勝以前對晁蓋並不瞭解,只聞知道這是個仗義疏財的江湖豪傑。的確,晁蓋具有豪傑氣象,但他並非聖賢,缺乏純正的、明確的理想抱負,更沒有做大事的謀略與膽識。二把手吳用更是個心術不正、手段不擇的人。

如果說當初公孫勝興致勃勃參與打劫生辰綱是為奪取貪官不義之財來濟世,然而現實卻是,這收拾起來的五七擔金銀不過成了晁蓋等人做強盜的資本,並沒有拿出半分來賙濟窮人。公孫勝的革命理想隨之破滅。

當宋江入夥梁山並且成為班子二把手後,他所帶來的一干信徒更是與公孫勝為人處事的原則偏離甚遠。宋江的鐵桿打手李逵不過是個殺人狂,後來借羅真人施法給了他一些苦頭吃,也算是對李逵的一次小小的敲打。面對不同道的領導和不入眼的同僚們,公孫勝只能選擇離開。於是他藉口家中老母需要供養,回了薊州老家。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之後便發生了林沖火拼王倫,晁蓋獲取梁山泊山寨寨主寶座,公孫勝被確立為梁山第三把手。至此,公孫勝完成了道士向強人的“完美”過渡。

他的這種選擇讓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其實,這只不過是公孫勝普通的濟世思想而已。古人的主流價值觀是“修齊治平”,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他仍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他所處之世並不太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他自覺自願與紫陌紅塵保持聯繫。他實現“濟世”理想並未打算通過仕途(由道士到官員跨度很大),而是選擇了加入綠林。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因不喜歡的人而離去


當晁蓋入主樑山後,公孫勝緊隨其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現實與初心漸行漸遠。公孫勝以前對晁蓋並不瞭解,只聞知道這是個仗義疏財的江湖豪傑。的確,晁蓋具有豪傑氣象,但他並非聖賢,缺乏純正的、明確的理想抱負,更沒有做大事的謀略與膽識。二把手吳用更是個心術不正、手段不擇的人。

如果說當初公孫勝興致勃勃參與打劫生辰綱是為奪取貪官不義之財來濟世,然而現實卻是,這收拾起來的五七擔金銀不過成了晁蓋等人做強盜的資本,並沒有拿出半分來賙濟窮人。公孫勝的革命理想隨之破滅。

當宋江入夥梁山並且成為班子二把手後,他所帶來的一干信徒更是與公孫勝為人處事的原則偏離甚遠。宋江的鐵桿打手李逵不過是個殺人狂,後來借羅真人施法給了他一些苦頭吃,也算是對李逵的一次小小的敲打。面對不同道的領導和不入眼的同僚們,公孫勝只能選擇離開。於是他藉口家中老母需要供養,回了薊州老家。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兄弟情分再次出山


梁山人馬在救柴進打高唐州時,難敵高廉的道法,宋江遂派戴宗和李逵去薊州找公孫勝施援手。

戴、李都是宋江的鐵桿班底,請公孫勝時一口一個“哥哥在彼一日,如度一年”,急不可待。公孫勝以師傅不放做推辭。書中寫道:“羅真人道:‘吾弟子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戴宗再拜道:‘容乞暫請公孫先生下山,破了高廉,便送還山。’羅真人道:‘二位不知:此非出家人閒管之事。汝等自下山去商議。’”

羅真人這段話很耐尋味。“吾弟子既脫火坑”,那麼這個“火坑”就是指梁山。是羅真人不出門便推知梁山為火坑?還是公孫勝給師傅彙報說梁山是“火坑”?這就不得而知了。關鍵是,你們那邊火燒眉毛的事對於我們修道之人來說都是不歸我們管的“閒事”。最後羅真人答應放公孫勝下山,並傳授了“五雷天罡正法”以破高廉,還送了八個字的警誡:“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八個字是為公孫勝再次離開埋下伏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藉口。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之後便發生了林沖火拼王倫,晁蓋獲取梁山泊山寨寨主寶座,公孫勝被確立為梁山第三把手。至此,公孫勝完成了道士向強人的“完美”過渡。

他的這種選擇讓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其實,這只不過是公孫勝普通的濟世思想而已。古人的主流價值觀是“修齊治平”,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他仍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他所處之世並不太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他自覺自願與紫陌紅塵保持聯繫。他實現“濟世”理想並未打算通過仕途(由道士到官員跨度很大),而是選擇了加入綠林。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因不喜歡的人而離去


當晁蓋入主樑山後,公孫勝緊隨其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現實與初心漸行漸遠。公孫勝以前對晁蓋並不瞭解,只聞知道這是個仗義疏財的江湖豪傑。的確,晁蓋具有豪傑氣象,但他並非聖賢,缺乏純正的、明確的理想抱負,更沒有做大事的謀略與膽識。二把手吳用更是個心術不正、手段不擇的人。

如果說當初公孫勝興致勃勃參與打劫生辰綱是為奪取貪官不義之財來濟世,然而現實卻是,這收拾起來的五七擔金銀不過成了晁蓋等人做強盜的資本,並沒有拿出半分來賙濟窮人。公孫勝的革命理想隨之破滅。

當宋江入夥梁山並且成為班子二把手後,他所帶來的一干信徒更是與公孫勝為人處事的原則偏離甚遠。宋江的鐵桿打手李逵不過是個殺人狂,後來借羅真人施法給了他一些苦頭吃,也算是對李逵的一次小小的敲打。面對不同道的領導和不入眼的同僚們,公孫勝只能選擇離開。於是他藉口家中老母需要供養,回了薊州老家。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兄弟情分再次出山


梁山人馬在救柴進打高唐州時,難敵高廉的道法,宋江遂派戴宗和李逵去薊州找公孫勝施援手。

戴、李都是宋江的鐵桿班底,請公孫勝時一口一個“哥哥在彼一日,如度一年”,急不可待。公孫勝以師傅不放做推辭。書中寫道:“羅真人道:‘吾弟子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戴宗再拜道:‘容乞暫請公孫先生下山,破了高廉,便送還山。’羅真人道:‘二位不知:此非出家人閒管之事。汝等自下山去商議。’”

羅真人這段話很耐尋味。“吾弟子既脫火坑”,那麼這個“火坑”就是指梁山。是羅真人不出門便推知梁山為火坑?還是公孫勝給師傅彙報說梁山是“火坑”?這就不得而知了。關鍵是,你們那邊火燒眉毛的事對於我們修道之人來說都是不歸我們管的“閒事”。最後羅真人答應放公孫勝下山,並傳授了“五雷天罡正法”以破高廉,還送了八個字的警誡:“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八個字是為公孫勝再次離開埋下伏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藉口。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後來在打敗王慶,返回汴京途中,公孫勝辭別宋江等眾人就是以此為藉口。

“‘向日本師羅真人囑咐小道,令送兄長還京之後,便回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遂,貧道就今拜別仁兄,辭別眾位,便歸山中,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宋江見公孫勝說起前言,不敢翻悔,潸然淚下。”

他對公孫勝的離去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奈,所以說了一番酸酸的文人話語:“我想昔日弟兄相聚,如花始開;今日弟兄分別,如花零落。吾雖不敢負汝前言,心中豈忍分別?”

這和斷臂武松辭別時,宋江只是說了冷冷的四個字“任從你心”雲泥之別。因為公孫勝還有利用價值,還可以幫助自己建功立業,而武松成了廢人,能滾多遠滾多遠吧。

"

梁山108將的成分頗為複雜多元,有一兩個道士和尚的裝點讓梁山更為好看。其中的公孫勝作為道士,原本應該潛心修道,以成仙為己任。但是他卻凡心不死,步入江湖,更甚的是竟然落草梁山。這與一個世外之人的修養大相徑庭,又是為什麼呢?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不義之財而來


公孫勝的第一次出場很有趣。他主動來找晁蓋,提供打劫生辰綱的詳細情報。可是卻被晁蓋的莊客三次阻擋,以為是來化齋討米的。最後不得不動手打翻十幾個莊客,這才驚動晁蓋親自接見。

樑中書孝敬老丈人的生日禮物還沒送出,消息就已經傳遍江湖,賺無數綠林好漢口水。先是劉唐主動將“一套富貴說於哥哥(晁蓋)”。然後道士公孫勝又上門找晁蓋共謀打劫事宜。一個遠離紅塵的道士卻一心惦記著錢財,不管這筆錢是否為“不義”,其實都很可笑。公孫勝更是提供了有價值情報,諸如運送路線等,完成了打劫策劃案的關鍵部分,美其名曰:七星聚義。

道士公孫勝的出場就是為了參與一場犯罪活動。為此,他跟著晁蓋等人開始亡命之旅,躲避官府追捕。在與何觀察相鬥過程中,公孫勝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專業技能:施法。只見“飛沙走石,卷水搖天。黑漫漫堆起烏雲,昏鄧鄧催來急雨。……那一陣怪風從背後吹將來,吹得眾人掩面大驚,只叫得苦,把那纜船索都刮斷了。”在這場打鬥中,公孫勝完勝眾官兵,讓犯罪團伙安全抵達梁山泊。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之後便發生了林沖火拼王倫,晁蓋獲取梁山泊山寨寨主寶座,公孫勝被確立為梁山第三把手。至此,公孫勝完成了道士向強人的“完美”過渡。

他的這種選擇讓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其實,這只不過是公孫勝普通的濟世思想而已。古人的主流價值觀是“修齊治平”,公孫勝雖是道士但他仍受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他所處之世並不太平,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他自覺自願與紫陌紅塵保持聯繫。他實現“濟世”理想並未打算通過仕途(由道士到官員跨度很大),而是選擇了加入綠林。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因不喜歡的人而離去


當晁蓋入主樑山後,公孫勝緊隨其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現實與初心漸行漸遠。公孫勝以前對晁蓋並不瞭解,只聞知道這是個仗義疏財的江湖豪傑。的確,晁蓋具有豪傑氣象,但他並非聖賢,缺乏純正的、明確的理想抱負,更沒有做大事的謀略與膽識。二把手吳用更是個心術不正、手段不擇的人。

如果說當初公孫勝興致勃勃參與打劫生辰綱是為奪取貪官不義之財來濟世,然而現實卻是,這收拾起來的五七擔金銀不過成了晁蓋等人做強盜的資本,並沒有拿出半分來賙濟窮人。公孫勝的革命理想隨之破滅。

當宋江入夥梁山並且成為班子二把手後,他所帶來的一干信徒更是與公孫勝為人處事的原則偏離甚遠。宋江的鐵桿打手李逵不過是個殺人狂,後來借羅真人施法給了他一些苦頭吃,也算是對李逵的一次小小的敲打。面對不同道的領導和不入眼的同僚們,公孫勝只能選擇離開。於是他藉口家中老母需要供養,回了薊州老家。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 為兄弟情分再次出山


梁山人馬在救柴進打高唐州時,難敵高廉的道法,宋江遂派戴宗和李逵去薊州找公孫勝施援手。

戴、李都是宋江的鐵桿班底,請公孫勝時一口一個“哥哥在彼一日,如度一年”,急不可待。公孫勝以師傅不放做推辭。書中寫道:“羅真人道:‘吾弟子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戴宗再拜道:‘容乞暫請公孫先生下山,破了高廉,便送還山。’羅真人道:‘二位不知:此非出家人閒管之事。汝等自下山去商議。’”

羅真人這段話很耐尋味。“吾弟子既脫火坑”,那麼這個“火坑”就是指梁山。是羅真人不出門便推知梁山為火坑?還是公孫勝給師傅彙報說梁山是“火坑”?這就不得而知了。關鍵是,你們那邊火燒眉毛的事對於我們修道之人來說都是不歸我們管的“閒事”。最後羅真人答應放公孫勝下山,並傳授了“五雷天罡正法”以破高廉,還送了八個字的警誡:“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八個字是為公孫勝再次離開埋下伏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藉口。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後來在打敗王慶,返回汴京途中,公孫勝辭別宋江等眾人就是以此為藉口。

“‘向日本師羅真人囑咐小道,令送兄長還京之後,便回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遂,貧道就今拜別仁兄,辭別眾位,便歸山中,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宋江見公孫勝說起前言,不敢翻悔,潸然淚下。”

他對公孫勝的離去是不情願的,但又無奈,所以說了一番酸酸的文人話語:“我想昔日弟兄相聚,如花始開;今日弟兄分別,如花零落。吾雖不敢負汝前言,心中豈忍分別?”

這和斷臂武松辭別時,宋江只是說了冷冷的四個字“任從你心”雲泥之別。因為公孫勝還有利用價值,還可以幫助自己建功立業,而武松成了廢人,能滾多遠滾多遠吧。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為什麼放著“神仙”不當而要當強盜

公孫勝離開時“穿上麻鞋,背上包裹,打個稽首,望北登程去了。”而前些天他還是那個坐在銷金傘下、騎在錦鞍駿馬上,“星冠鶴氅”的英雄。

絢爛歸於平淡,英雄選擇了急流勇退,這就是智慧!

文:劉櫻姝

參考文獻:《水滸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