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朋友圈裡的人都免費安裝上ETC,是本人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麼熱的天,只要裝個ETC,過收費站手都不用伸到車窗外,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晒黑”……

近日,記者的朋友圈被在銀行從業的朋友們“刷屏”,各式營銷文案、優惠活動數不勝數,而刷屏的內容只有一個——促銷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

事實上,有跨省高速公路通行經驗的司機都有體會,ETC對於緩解由人工收取過路費而產生的車輛擁堵和行駛緩慢具有積極作用。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加快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推廣應用”作為工作任務之一被重點提出。公路交通將迎來新的變革,而百姓通行體驗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政策的鼓勵無疑是銀行機構加緊佈局ETC的重要原因,然而,其作為盈利機構,“設備免費”“折扣優惠”“綁卡立減”等優惠力度之大,不免讓消費者心裡直打鼓——銀行這是為哪般?

扎堆佈局ETC 銀行為哪般?


花式營銷線上線下同步展開

“即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牡丹交通卡客戶至工行北京地區任意網點辦理ETC,300元標籤免費送。”近日,記者收到工商銀行發來的短信,並獲悉,若是新客戶辦理ETC,還可享受到獲贈100元通行費、加油立減50元等優惠。

類似營銷信息,在各行微信公眾號、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等線上渠道更是層出不窮,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提高營銷成功率,除了線上推廣之外,不少銀行銷售人員轉型為“戶外工作者”,開拓線下渠道。

“ETC就像這天氣一樣,突然就熱起來了。”北京市朝陽區一家事業單位的員工張景顏告訴記者,“有幾家銀行甚至到我們單位來‘擺攤兒’做推廣。”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些銀行將ETC營銷任務直接下沉至每一位銀行銷售員工並與上級領導績效考核直接掛鉤。“按照銷售要求,稍大一點的網點,平均每天要完成20至30個簽約任務,所以我們必須走出去。”某國有大行一位銷售人員坦言。

記者近日在北京大興區某國有大行支行網點看到,原本推薦理財產品的宣傳看板內容,已被ETC業務取代,寫著“辦理ETC,免費安裝,通行費9.5折”。當記者上前詢問如何辦理時,該行工作人員掏出掛在脖子上的一張二維碼:“您直接掃這個二維碼,在網頁上填好相關信息,車載裝置和卡直接給您送到家,我們還有自助安裝電子標籤的視頻教程。”

原來,為了方便公眾辦理ETC,自6月28日起,工行、農行、建行已經與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牽頭總對總部級ETC發行支撐平臺實現對接,客戶無需去銀行網點或高速服務站排隊辦理,只需在線完成申請,即可在家“坐等”設備上門,免費獲得車載電子標籤設備,並享受銀行提供的一系列優惠服務。

此外,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3家大型銀行以及招商銀行、華夏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也將於近期實現系統對接,實現全網發行。

扎堆佈局ETC 銀行為哪般?


重點在於高頻高黏性支付場景

那麼,我國ETC潛在市場到底有多大?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4億臺,ETC用戶為7656萬人,佔比約為32%。因此,按照“到2019年年底,各省(區、市)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的計劃,預計今年年底之前,新增ETC用戶數量將過億。

而上述計劃,出自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於今年5月份印發的《關於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加快ETC推廣普及至關重要……到2019年年底,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

銀行加力佈局ETC業務無疑與上述政策的推動作用密切相關。此外,受訪專家認為,銀行看中的其實是在ETC背後,高質量的用戶群體及高頻的支付場景。

“ETC使用客群必然是‘有車一族’,大多為中產階級,是銀行的重點目標客群,銀行可以圍繞這類客戶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目前可以說是ETC用戶激增的窗口期,由於ETC業務綁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銀行若能抓住時機,可由此鞏固並提升市場份額。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此持有相似觀點,“核心還是場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普及對銀行形成衝擊,因此銀行對於支付場景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像ETC這種高頻的、極具黏性的場景。”曾剛對記者說。

此外,今後的ETC使用便捷性將得到極大提高。“我也使用ETC,以前是需要到高速服務站交費的。”曾剛說。記者瞭解到,較早的銀行ETC業務需要辦理儲值卡,需預存費用才能使用。為優化ETC產品服務,《通知》要求,“停止發行儲值卡,根據客戶需求,將既有儲值卡轉換為記賬卡”“優化銀行賬戶綁定,允許ETC用戶綁定既有銀行賬戶以及第三方支付賬戶”。

曾剛認為,由於ETC是個非常具有黏性的場景,一方面使用頻率較高;另一方面ETC卡需要與銀行卡進行關聯,這對於銀行來說,也是個提高銀行卡活躍度的機會。

扎堆佈局ETC 銀行為哪般?


綜合場景出行平臺可期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專家認為,收費站的取消和ETC的發展應用,有望催生出一個龐大的綜合場景出行平臺,可將原本分散的加油站、4S店、汽車美容、維修廠等場景統一起來。“銀行可以圍繞這一平臺,將信用卡、保險、貸款等高價值的業務拓展開來,進一步提升客戶黏性。”武雯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無疑,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和加快ETC發展應用是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而由此帶來的交通出行擁堵減少、效率提高則有利於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這其中,一定少不了金融的參與和支持,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意識到場景金融的重要性。只有在全場景下,未來的智慧公路、智慧高速、智慧路網以及車路協同,才能得以實現,場景金融才能建立起不斷完善和擴張的良性循環。

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推廣應用,高速公路等交通支付場景很可能會更加豐富、更加多元。除了傳統的人工繳費、ETC以外,掃描車牌支付、掃碼付、生物識別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或將逐漸普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銀行機構,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在爭搶佈局ETC業務方面也不甘落後。例如,支付寶稱,從7月1日起,該平臺也可以免費辦理ETC,全國通用、設備包郵。事實上,除了競爭,合作也是一種選擇。據悉,支付寶於日前宣佈聯合郵儲銀行推出辦理ETC等相關服務,並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銀行渠道。

本篇內容來源於《金融時報》趙萌,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