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和投資一樣,不注意方法,也可以越理越窮!

個人理財 投資 信用卡 基金 梔子花的世界 梔子花的世界 2017-09-23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視理財,不想以前老一輩一樣掙了錢都放在銀行裡。因為互聯網為理財帶來的便利,拉近了商家與消費者的距離,使大眾理財成為可能,這樣的平臺很多,產品花樣也很複雜,但平臺良莠不齊!

為什麼說理財也會越理越窮?這是有原因的,下面來說說吧!

1、貨幣基金理財不掙錢。大家現在越來越傾向於“寶寶類”理財產品,一是很方便,簡單操作即可,不需要自己上心,還能天天有收益,還比銀行利率高。二是沒有門檻限制,想投就投,取現便捷。但是你以為真的賺到了嗎?“寶寶類”的理財產品,屬於貨幣基金類的,雖然穩定風險小,但是我認為存點零花錢就夠了,不應該高於五千(事實上我基本沒投過)。你以為這點收益能跑的過通脹啊?跑不過的,因為有銀行這個低利率的存在,才造就了這類產品的風行,貨幣基金我認為幾乎沒有投資價值,因為別人拿了你的很多錢,而且鎖住了現金流,就給這點利息,不划算!況且這類產品不是想象的那麼穩定(看看七日年化)!

理財和投資一樣,不注意方法,也可以越理越窮!

2、舉債理財。這個可能大家誤會了,我說的不是貸款理財的那種,而是通過信用卡套現,分期支付樣的理財方式。1、信用卡套現,一些人明明不需要用信用卡付款,可還是儘量用信用卡支付,這樣就可以把錢“套”出來,然後留下的錢買理財產品,這樣也是個理財的好主意(我也用,但不是信用卡)。但是有些人會慢慢超越自己的能力消費了,信用卡單越來越多,省的錢也越來越多,但是一旦違約,信用卡的利率很高的(至少能超的過大大部分理財產品)。2、分期付款,看著很美,有人替你付,還能慢慢付,但是算過沒有,分期付的錢和全款的錢會差多少?為什麼銀行什麼的願意搞分期付,因為有利潤,因為能掙錢,這是本質原因,所以分期付錢要想想劃不划算!

理財和投資一樣,不注意方法,也可以越理越窮!

3、投資平臺不規範。理財就是想拿點小收益,不想讓錢閒著,能錢生錢的貼補家用。要選就選大平臺,國資系,雖然收益不高,但是很安全!但是要是遇到“e租寶”,“恆金貸”這樣的平臺就慘了,不僅沒收益,連本金都賠進去了。這種事屢見不鮮,但是還是有人上當!這其中就有一群“羊毛黨”,就是去各大平臺註冊賬戶那現金紅包的那種,不論平臺好壞,註冊個賬戶,拿了錢就走人,這樣也不失為一個賺錢“良策”,但是有沒有想過,註冊的身份信息有可能會販賣,一時是拿了好處,但是很可能被騙子盯上了,總有一個你可能會上的當!所以,平時要注意保護身份信息。

理財和投資一樣,不注意方法,也可以越理越窮!

4、借債消費。這和信用卡不相干了,就是經常解周圍同事朋友的錢來消費,然後自己存著錢,這樣還不用怕付利息,相當於白賺了。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你借別人錢的時候,別人借你,你就欠別人一個人情,就算及時還了,還是前一個人情,假如數額大點的話,一頓飯是免不了的,這要是算利息可就多啦(隨便說說)。對於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消費多了,就會傷害友情,不要因為小利小得去損失人脈,得不償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