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現在購買非剛需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不能否認的是,人們的購物越來越趨向理性,哪怕是網購,也不會盲目去刷淘寶,也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買些不需要的東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剛需產品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對於不急需的商品,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節假日或雙十一,商場和電商平臺打折活動的時候,把需要的東西一次買個夠,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現在零售行業不好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說競爭太激烈,套路太多玩不過一些大牌。有的歸咎於經濟不景氣,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過高,消費者買買買的激情如泡沫消逝。

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究其根源,還在於供求關係的轉變。大多數商品屬於非剛需產品,一旦供大於求,人們的需求趨於飽和,就會出現滯銷現象。

但對於剛需產品市場而言,情況卻不一樣。就拿生鮮產品來說吧,資本的親睞就足以證明剛需市場的發展前景。

農貿市場是剛需的剛需

近幾年,商業綜合體在城市各大角落不斷崛起,似乎每個月都有新開業的高逼格綜合體等著我們去捧場。商業綜合體憑藉其在消費體驗、業態組合、場地等優勢不斷刷新著零售實體市場。


"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現在購買非剛需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不能否認的是,人們的購物越來越趨向理性,哪怕是網購,也不會盲目去刷淘寶,也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買些不需要的東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剛需產品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對於不急需的商品,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節假日或雙十一,商場和電商平臺打折活動的時候,把需要的東西一次買個夠,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現在零售行業不好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說競爭太激烈,套路太多玩不過一些大牌。有的歸咎於經濟不景氣,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過高,消費者買買買的激情如泡沫消逝。

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究其根源,還在於供求關係的轉變。大多數商品屬於非剛需產品,一旦供大於求,人們的需求趨於飽和,就會出現滯銷現象。

但對於剛需產品市場而言,情況卻不一樣。就拿生鮮產品來說吧,資本的親睞就足以證明剛需市場的發展前景。

農貿市場是剛需的剛需

近幾年,商業綜合體在城市各大角落不斷崛起,似乎每個月都有新開業的高逼格綜合體等著我們去捧場。商業綜合體憑藉其在消費體驗、業態組合、場地等優勢不斷刷新著零售實體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對於中小地產商而言,商業地產的大羹吃不下,小羹總要分一杯的。於是,將熱情轉向剛需中的剛需——農貿市場,也是明智之舉。

農貿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剛需產品,又有穩定客流,這一點就挪去了高風險的標籤。

資本紛紛轉向農貿市場,急急忙忙中是否思考過:這杯羹,有資本注入,裝點好門面,就能把傳統市場激活了嗎?

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如果把投資農貿市場想得很簡單:選一塊地,搭建一個像模像樣的市場,規劃業態,招商完後,就可以等著收租了。

然後,仔細算一算,這每年的租金收一收,風險小,收益穩,至少比存銀行強多了,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只是,不要忘了:現階段的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就好比一片天,滋潤著周邊百姓。但現在看來,這片天一直在“變天”不說,而且還越變越小。

就拿二線城市H城來說吧,農貿市場漸漸揭去了髒亂差的老疤,留下環境升級的新面孔。那麼,客流量有沒有隨之增加呢?似乎並不明顯,這就是我要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虎”:大商場大超市分割人流量

隨著商場的興起,去大型超市買菜分割了一大部分人流量,特別是年輕人,分分鐘把菜場當備胎,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寧可選擇週末去超市買滿一冰箱的菜,然後吃空冰箱,再塞滿冰箱,循環往復。

“狼”:小菜場蠶食了剛需顧客

街邊小菜場,對於農貿市場商戶而言,是聽之“刺耳”的一個詞,它像牛皮癬一樣,成了正規市場商戶們的“眼中釘”。

現階段來看,這些小菜店不僅沒有因為無證經營被拉去“槍斃”,反而越開越多,無論是近便、靈活還是便宜,搶生意的本事不得不讓人引起重視。

另外,像盒馬鮮生、在線前置倉配送等這樣的新業態,也加入了瓜分市場的行列。

在剛需零售上,只有誰比誰搶奪更激烈,沒有誰比誰更柔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那麼怎麼來迎接挑戰呢?首先需要轉變固有的一些觀念,不能用傳統古板的一套來理解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現在購買非剛需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不能否認的是,人們的購物越來越趨向理性,哪怕是網購,也不會盲目去刷淘寶,也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買些不需要的東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剛需產品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對於不急需的商品,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節假日或雙十一,商場和電商平臺打折活動的時候,把需要的東西一次買個夠,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現在零售行業不好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說競爭太激烈,套路太多玩不過一些大牌。有的歸咎於經濟不景氣,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過高,消費者買買買的激情如泡沫消逝。

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究其根源,還在於供求關係的轉變。大多數商品屬於非剛需產品,一旦供大於求,人們的需求趨於飽和,就會出現滯銷現象。

但對於剛需產品市場而言,情況卻不一樣。就拿生鮮產品來說吧,資本的親睞就足以證明剛需市場的發展前景。

農貿市場是剛需的剛需

近幾年,商業綜合體在城市各大角落不斷崛起,似乎每個月都有新開業的高逼格綜合體等著我們去捧場。商業綜合體憑藉其在消費體驗、業態組合、場地等優勢不斷刷新著零售實體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對於中小地產商而言,商業地產的大羹吃不下,小羹總要分一杯的。於是,將熱情轉向剛需中的剛需——農貿市場,也是明智之舉。

農貿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剛需產品,又有穩定客流,這一點就挪去了高風險的標籤。

資本紛紛轉向農貿市場,急急忙忙中是否思考過:這杯羹,有資本注入,裝點好門面,就能把傳統市場激活了嗎?

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如果把投資農貿市場想得很簡單:選一塊地,搭建一個像模像樣的市場,規劃業態,招商完後,就可以等著收租了。

然後,仔細算一算,這每年的租金收一收,風險小,收益穩,至少比存銀行強多了,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只是,不要忘了:現階段的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就好比一片天,滋潤著周邊百姓。但現在看來,這片天一直在“變天”不說,而且還越變越小。

就拿二線城市H城來說吧,農貿市場漸漸揭去了髒亂差的老疤,留下環境升級的新面孔。那麼,客流量有沒有隨之增加呢?似乎並不明顯,這就是我要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虎”:大商場大超市分割人流量

隨著商場的興起,去大型超市買菜分割了一大部分人流量,特別是年輕人,分分鐘把菜場當備胎,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寧可選擇週末去超市買滿一冰箱的菜,然後吃空冰箱,再塞滿冰箱,循環往復。

“狼”:小菜場蠶食了剛需顧客

街邊小菜場,對於農貿市場商戶而言,是聽之“刺耳”的一個詞,它像牛皮癬一樣,成了正規市場商戶們的“眼中釘”。

現階段來看,這些小菜店不僅沒有因為無證經營被拉去“槍斃”,反而越開越多,無論是近便、靈活還是便宜,搶生意的本事不得不讓人引起重視。

另外,像盒馬鮮生、在線前置倉配送等這樣的新業態,也加入了瓜分市場的行列。

在剛需零售上,只有誰比誰搶奪更激烈,沒有誰比誰更柔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那麼怎麼來迎接挑戰呢?首先需要轉變固有的一些觀念,不能用傳統古板的一套來理解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怎麼理解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農貿市場在構建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時,相較於其他”虎狼“,它的“人、貨、場”構建有更加明顯的先天優勢:密集的老百姓和生意人,新鮮豐富的食材供應,遊刃有餘的場地......這些基因,對於農貿市場而言與生俱來,自古有之。

另一個,很多投資者都單純地理解農貿市場為Market,一個“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如果專注於“場”,就會忽略掉農貿市場歷經多年沉澱下來的的“血脈”。

作為傳統的、歷史性事物,它沉澱的血脈是什麼?公益、民生二詞,總也少不了。否則,老百姓就不願買賬。那麼,如何圍繞這兩個詞來做文章呢?


"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現在購買非剛需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不能否認的是,人們的購物越來越趨向理性,哪怕是網購,也不會盲目去刷淘寶,也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買些不需要的東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剛需產品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對於不急需的商品,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節假日或雙十一,商場和電商平臺打折活動的時候,把需要的東西一次買個夠,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現在零售行業不好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說競爭太激烈,套路太多玩不過一些大牌。有的歸咎於經濟不景氣,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過高,消費者買買買的激情如泡沫消逝。

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究其根源,還在於供求關係的轉變。大多數商品屬於非剛需產品,一旦供大於求,人們的需求趨於飽和,就會出現滯銷現象。

但對於剛需產品市場而言,情況卻不一樣。就拿生鮮產品來說吧,資本的親睞就足以證明剛需市場的發展前景。

農貿市場是剛需的剛需

近幾年,商業綜合體在城市各大角落不斷崛起,似乎每個月都有新開業的高逼格綜合體等著我們去捧場。商業綜合體憑藉其在消費體驗、業態組合、場地等優勢不斷刷新著零售實體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對於中小地產商而言,商業地產的大羹吃不下,小羹總要分一杯的。於是,將熱情轉向剛需中的剛需——農貿市場,也是明智之舉。

農貿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剛需產品,又有穩定客流,這一點就挪去了高風險的標籤。

資本紛紛轉向農貿市場,急急忙忙中是否思考過:這杯羹,有資本注入,裝點好門面,就能把傳統市場激活了嗎?

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如果把投資農貿市場想得很簡單:選一塊地,搭建一個像模像樣的市場,規劃業態,招商完後,就可以等著收租了。

然後,仔細算一算,這每年的租金收一收,風險小,收益穩,至少比存銀行強多了,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只是,不要忘了:現階段的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就好比一片天,滋潤著周邊百姓。但現在看來,這片天一直在“變天”不說,而且還越變越小。

就拿二線城市H城來說吧,農貿市場漸漸揭去了髒亂差的老疤,留下環境升級的新面孔。那麼,客流量有沒有隨之增加呢?似乎並不明顯,這就是我要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虎”:大商場大超市分割人流量

隨著商場的興起,去大型超市買菜分割了一大部分人流量,特別是年輕人,分分鐘把菜場當備胎,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寧可選擇週末去超市買滿一冰箱的菜,然後吃空冰箱,再塞滿冰箱,循環往復。

“狼”:小菜場蠶食了剛需顧客

街邊小菜場,對於農貿市場商戶而言,是聽之“刺耳”的一個詞,它像牛皮癬一樣,成了正規市場商戶們的“眼中釘”。

現階段來看,這些小菜店不僅沒有因為無證經營被拉去“槍斃”,反而越開越多,無論是近便、靈活還是便宜,搶生意的本事不得不讓人引起重視。

另外,像盒馬鮮生、在線前置倉配送等這樣的新業態,也加入了瓜分市場的行列。

在剛需零售上,只有誰比誰搶奪更激烈,沒有誰比誰更柔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那麼怎麼來迎接挑戰呢?首先需要轉變固有的一些觀念,不能用傳統古板的一套來理解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怎麼理解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農貿市場在構建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時,相較於其他”虎狼“,它的“人、貨、場”構建有更加明顯的先天優勢:密集的老百姓和生意人,新鮮豐富的食材供應,遊刃有餘的場地......這些基因,對於農貿市場而言與生俱來,自古有之。

另一個,很多投資者都單純地理解農貿市場為Market,一個“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如果專注於“場”,就會忽略掉農貿市場歷經多年沉澱下來的的“血脈”。

作為傳統的、歷史性事物,它沉澱的血脈是什麼?公益、民生二詞,總也少不了。否則,老百姓就不願買賬。那麼,如何圍繞這兩個詞來做文章呢?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如果說小菜店是以怎麼讓貨比菜場便宜為引流中心,那麼農貿市場就要考慮如何利用自身平臺,為民提供平價的食材。這就是在體現民生的本質。

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做法也會不一樣,菜場小店更多考慮的是怎麼進到便宜的貨,至於質量很有可能就混水摸魚了。農貿市場要考慮怎麼廣開供應商渠道,免去中間環節,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平價齊全的食材。

如果可以與生態農場對接,將有機生態食材直接引進,給百姓一個平價市場的同時,也給予一份食品安全的交待,那就再好不過了。

農貿市場的母體衍生力

時間和歷史,賦予了農貿市場“母性”特徵,養育著方圓百里的民眾,這是存留在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印象。如果說,農貿市場是個母體,那麼它的衍生力如何?可以衍生哪些業態?

業態規劃要考慮的是:

一.周邊居民需要什麼?能給他們帶去什麼?

二.怎麼衍生才能真正實現便民?

既然滿足了老百姓需求,百姓就會被吸引來了,作為剛需產品交易密集地,人都來了,能不買嗎?又不是參觀那些高逼格的大商場,更不是在網上瀏覽美食圖片,看一眼就走也不妨礙一日三餐。農貿市場就這麼簡單,老百姓買賬了,人氣聚集了,就是成功。

那麼,周邊居民需要什麼?還是老一套,滿足百姓一日三餐的食材?這在6、70年代,溫飽問題還是問題的時候,的確可行。

當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需要滿足的,除了飽腹還有休閒、娛樂、教育、健康等等需求。有了需求點,怎樣衍生業態呢?

菜場作為一個民生母體,可以做的太多了,老樹開新花,blingbling的。例如,菜場周邊打造餐飲集群。

將食材市場與餐飲業態結合,看起來,吃飯和做飯是兩回事:大家下餐館了,誰還買菜?買菜的又怎麼會在附近吃?其實不然,菜場可以作為餐飲食材的大後方,這麼近便,只要價格合適還不是一樣在這裡買嘛。餐飲可以為菜場帶來人氣,這不就形成互補了?

再說其他業態。

首先關注菜場的一波忠實群體——老年人的需求,除了買菜他們還需要什麼?

廣場舞、棋牌室還有醫務室,養生保健、社交、娛樂愛好等,老人家的這些需求,菜場能不能有效滿足?

還有位居客流第二位的家庭主婦們,她們犧牲了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在半徑3公里範圍內,她們又需要什麼?

更好的親子教育場所,更便利的辣媽交流地,還有烹飪、手工、花藝等學習場所。另外,考慮廣大民眾日常生活需求,理髮需要不?乾洗、鞋子護理、修鞋縫衣鋪子需要不?

隨著環保與節儉觀念的深入人心,鋦碗、補鍋、磨刀磨剪子、家用電器維修都是可以挖掘的民生需求。

在便民功能上,可以衍生的業態很多,也非常契合農貿市場的氣質。


"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現在購買非剛需產品的頻率高不高?

不能否認的是,人們的購物越來越趨向理性,哪怕是網購,也不會盲目去刷淘寶,也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買些不需要的東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非剛需產品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對於不急需的商品,人們也更願意選擇在節假日或雙十一,商場和電商平臺打折活動的時候,把需要的東西一次買個夠,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

現在零售行業不好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說競爭太激烈,套路太多玩不過一些大牌。有的歸咎於經濟不景氣,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過高,消費者買買買的激情如泡沫消逝。

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究其根源,還在於供求關係的轉變。大多數商品屬於非剛需產品,一旦供大於求,人們的需求趨於飽和,就會出現滯銷現象。

但對於剛需產品市場而言,情況卻不一樣。就拿生鮮產品來說吧,資本的親睞就足以證明剛需市場的發展前景。

農貿市場是剛需的剛需

近幾年,商業綜合體在城市各大角落不斷崛起,似乎每個月都有新開業的高逼格綜合體等著我們去捧場。商業綜合體憑藉其在消費體驗、業態組合、場地等優勢不斷刷新著零售實體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對於中小地產商而言,商業地產的大羹吃不下,小羹總要分一杯的。於是,將熱情轉向剛需中的剛需——農貿市場,也是明智之舉。

農貿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剛需產品,又有穩定客流,這一點就挪去了高風險的標籤。

資本紛紛轉向農貿市場,急急忙忙中是否思考過:這杯羹,有資本注入,裝點好門面,就能把傳統市場激活了嗎?

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如果把投資農貿市場想得很簡單:選一塊地,搭建一個像模像樣的市場,規劃業態,招商完後,就可以等著收租了。

然後,仔細算一算,這每年的租金收一收,風險小,收益穩,至少比存銀行強多了,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

只是,不要忘了:現階段的農貿市場,前有狼後有虎。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就好比一片天,滋潤著周邊百姓。但現在看來,這片天一直在“變天”不說,而且還越變越小。

就拿二線城市H城來說吧,農貿市場漸漸揭去了髒亂差的老疤,留下環境升級的新面孔。那麼,客流量有沒有隨之增加呢?似乎並不明顯,這就是我要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虎”:大商場大超市分割人流量

隨著商場的興起,去大型超市買菜分割了一大部分人流量,特別是年輕人,分分鐘把菜場當備胎,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寧可選擇週末去超市買滿一冰箱的菜,然後吃空冰箱,再塞滿冰箱,循環往復。

“狼”:小菜場蠶食了剛需顧客

街邊小菜場,對於農貿市場商戶而言,是聽之“刺耳”的一個詞,它像牛皮癬一樣,成了正規市場商戶們的“眼中釘”。

現階段來看,這些小菜店不僅沒有因為無證經營被拉去“槍斃”,反而越開越多,無論是近便、靈活還是便宜,搶生意的本事不得不讓人引起重視。

另外,像盒馬鮮生、在線前置倉配送等這樣的新業態,也加入了瓜分市場的行列。

在剛需零售上,只有誰比誰搶奪更激烈,沒有誰比誰更柔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前有狼,後有虎”。

那麼怎麼來迎接挑戰呢?首先需要轉變固有的一些觀念,不能用傳統古板的一套來理解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怎麼理解農貿市場不僅僅是菜市場?

農貿市場在構建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時,相較於其他”虎狼“,它的“人、貨、場”構建有更加明顯的先天優勢:密集的老百姓和生意人,新鮮豐富的食材供應,遊刃有餘的場地......這些基因,對於農貿市場而言與生俱來,自古有之。

另一個,很多投資者都單純地理解農貿市場為Market,一個“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如果專注於“場”,就會忽略掉農貿市場歷經多年沉澱下來的的“血脈”。

作為傳統的、歷史性事物,它沉澱的血脈是什麼?公益、民生二詞,總也少不了。否則,老百姓就不願買賬。那麼,如何圍繞這兩個詞來做文章呢?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如果說小菜店是以怎麼讓貨比菜場便宜為引流中心,那麼農貿市場就要考慮如何利用自身平臺,為民提供平價的食材。這就是在體現民生的本質。

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做法也會不一樣,菜場小店更多考慮的是怎麼進到便宜的貨,至於質量很有可能就混水摸魚了。農貿市場要考慮怎麼廣開供應商渠道,免去中間環節,為老百姓提供質優平價齊全的食材。

如果可以與生態農場對接,將有機生態食材直接引進,給百姓一個平價市場的同時,也給予一份食品安全的交待,那就再好不過了。

農貿市場的母體衍生力

時間和歷史,賦予了農貿市場“母性”特徵,養育著方圓百里的民眾,這是存留在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印象。如果說,農貿市場是個母體,那麼它的衍生力如何?可以衍生哪些業態?

業態規劃要考慮的是:

一.周邊居民需要什麼?能給他們帶去什麼?

二.怎麼衍生才能真正實現便民?

既然滿足了老百姓需求,百姓就會被吸引來了,作為剛需產品交易密集地,人都來了,能不買嗎?又不是參觀那些高逼格的大商場,更不是在網上瀏覽美食圖片,看一眼就走也不妨礙一日三餐。農貿市場就這麼簡單,老百姓買賬了,人氣聚集了,就是成功。

那麼,周邊居民需要什麼?還是老一套,滿足百姓一日三餐的食材?這在6、70年代,溫飽問題還是問題的時候,的確可行。

當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需要滿足的,除了飽腹還有休閒、娛樂、教育、健康等等需求。有了需求點,怎樣衍生業態呢?

菜場作為一個民生母體,可以做的太多了,老樹開新花,blingbling的。例如,菜場周邊打造餐飲集群。

將食材市場與餐飲業態結合,看起來,吃飯和做飯是兩回事:大家下餐館了,誰還買菜?買菜的又怎麼會在附近吃?其實不然,菜場可以作為餐飲食材的大後方,這麼近便,只要價格合適還不是一樣在這裡買嘛。餐飲可以為菜場帶來人氣,這不就形成互補了?

再說其他業態。

首先關注菜場的一波忠實群體——老年人的需求,除了買菜他們還需要什麼?

廣場舞、棋牌室還有醫務室,養生保健、社交、娛樂愛好等,老人家的這些需求,菜場能不能有效滿足?

還有位居客流第二位的家庭主婦們,她們犧牲了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在半徑3公里範圍內,她們又需要什麼?

更好的親子教育場所,更便利的辣媽交流地,還有烹飪、手工、花藝等學習場所。另外,考慮廣大民眾日常生活需求,理髮需要不?乾洗、鞋子護理、修鞋縫衣鋪子需要不?

隨著環保與節儉觀念的深入人心,鋦碗、補鍋、磨刀磨剪子、家用電器維修都是可以挖掘的民生需求。

在便民功能上,可以衍生的業態很多,也非常契合農貿市場的氣質。


生鮮零售風口上,農貿市場投資有哪些注意點?


農貿市場的復興之路

菜場要復興,首先要樹立責任意識,半徑三公里的百姓剛需,農貿市場有責任和義務去滿足。無論是環境還是產品、服務,農貿市場都有責任做到好而美。

如果思想一直停留在:擴大市場攤位面積和數量,使之看起來寬敞明亮,順便多收點租;市場管理就是管理商戶;升級改造為了讓顧客買賬等這些直觀的想法上,妄圖復興菜場,可以說是很難的。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創新,要情懷和哲思加點料,多想想“怎麼做更能發揮公益和民生作用?”畢竟它曾是這樣的老事物。

話說回來,歸根結底,周邊老百姓認可了,市場人氣就有了,盈利也是建立在百姓認可和信任的基礎上的。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委託給專業的農貿服務公司。

作為政府,也應該認識到,把市場交還給市場,放手讓市場自由運行的重要性。

都說老菜場,老菜場,菜場雖年代久遠,但不會消亡,它的可能性遠不止能看到的這些,它的新生模樣也遠未挖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