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還買房嗎?專家:關注下十年後如何賣房

各類自媒體都喜歡鼓吹買房這件事,比如晚買不如早買。越早上車越幸運。

但在眼下的時間節點,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下,這些誕生於地產黃金年代的論調還會一如既往應驗嗎。

我們今天談論下賣房這件事情,特別對於投資客和炒房的來說,如果你手中的房子賣不出去或者租不上價格,還要繼續買房有什麼意義呢。

風向變了,還買房嗎?專家:關注下十年後如何賣房

這十多年來房價的上漲湮沒了很多賣房的真相,不少老破小的房子因為在市區核心地段或者學區房的因素還賣出了不錯的價格。

今天要說的是一些比較悲催的故事。很多房屋的黃金保質期其實可能只有二十年左右。

風向變了,還買房嗎?專家:關注下十年後如何賣房

北京很多綠樹如茵,流水潺潺的小區,在業主入住十年後,因為物業管理的不完善和不到位,可能變成另外一幅樣子:

1、綠化帶雜草化、裸土化、狗屎堆化、車位化。

2、暖氣溫度不達標,取暖費和物業費一樣陷入惡性循環。

3、樓道等公共空間被私自佔用甚至封閉。

4、門禁虛設,街道免費重新安裝單元門後又被嫌麻煩的業主破壞。

5、垃圾清運不及時,打掃和清潔處於半癱瘓狀態。

6、電梯接近壽命極限,且無法給出更換方案。

如果說綠化、暖氣、垃圾等都可以忍(畢竟是十多年的老小區,要求不能太高),那麼“安全”則是一條底線:一方面電梯壽命將至,另一方面部分業主遭到入室偷盜。

更換物業公司需要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意見難以達成一致。小區自救成本太高,很多人又開始努力攢錢換新房。

風向變了,還買房嗎?專家:關注下十年後如何賣房

北京的亞運村和方莊。這兩個地區是25~30年前北京最早的現代化高層住宅片區,是北京商品房的的發源地,也是曾經的北京富人區,在90年代初就炒到過每平米大幾千~近萬元的高價。

20多年過去後,這兩個片區裡修建於80~90年代的高層塔樓基本已淪為“破舊”的代名詞。

如今,無論是北四環的亞運村還是南二環的方莊,雖然生活配套都比較完善、交通也很便利,但因為住房普遍相對老舊,都已成為房價較“窪”的區域。

從富人區到價格窪地,只用了住房壽命一半不到的時間。

由於獨特的土地制度,我國是世界上極少有的以高層住宅為主的國家。但高層住宅的價值實在不高。從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市區的高層住宅要麼淪為酒店公寓,要麼淪為保障住房。很多富人都是住在郊區的別墅裡面。比如芝加哥,市區空心化,富人都轉移到郊區生活。

高層住宅的小區,因為人口密度大,人均分配公共資源很低,比如綠地資源、公共活動空間等,所以很難讓人有品質生活的感覺。

此外,高層住宅在未來還面臨著更高的維護成本。

風向變了,還買房嗎?專家:關注下十年後如何賣房

目前參與改造的北京老小區只佔北京市住宅建築面積的一小部分,是多數人為少數人買單,而且基本都是結構相對簡單的4~6層板樓,翻新維護成本不太高。

再過10年,當北京大規模建設時期的高層住宅逐漸超過30年房齡時,需要翻新的建築面積總量、以及需要翻新的高層住宅的結構(如電梯更換),對財政資金將會是極大考驗。

相比於中小城市而言,一線城市要提前20年左右進入高層樓房時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如今一線城市高層住宅折舊過快、翻新困難已是普遍狀況,這些景象未來也將在中小城市大規模上演,特別是各地小開發商建設的高層住宅。

5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卻只有5年最多10年的良好運行期,10多年房齡就呈現出衰老的疲態,未來還能指望這些房產賣出好價錢嗎?顯然不能。

所以不要再關心買的事情了,多關心下你的房子未來如何能賣出去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