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

上個世紀7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位農民就遇上了這樣的好運氣,1970年10月5號下午,位於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村民在打地基挖到地下0.8米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灰不溜秋的甕罐,該村民也覺得可能挖出了寶。當他迫不及待地揭開甕罐上的蓋子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裡面塞滿了黃澄澄金燦燦的金子,光芒閃爍地都睜不開眼來。

"

上個世紀7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位農民就遇上了這樣的好運氣,1970年10月5號下午,位於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村民在打地基挖到地下0.8米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灰不溜秋的甕罐,該村民也覺得可能挖出了寶。當他迫不及待地揭開甕罐上的蓋子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裡面塞滿了黃澄澄金燦燦的金子,光芒閃爍地都睜不開眼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當時處於大公社生產時期,人們的集體觀念普遍比較強,該村民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大隊的領導並將文物上交。而後也就引起了省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聽說挖出了金子,省博立即派出了五六名特級專家前往視察,連館裡唯一一輛汽車都用上了。

專家們到來也驚訝壞了,只見這個甕罐裡,全是金銀器物,各種銀盤、銀碗、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12條小金龍紅、綠、藍各種寶石等,尤其要說到的是罐內4塊“赤金箔”就重達11斤。

專家們一面保護現場,一面繼續向四周普查,果然又找到了一個類似的罐子,琳琅滿目,也滿滿的都是貨!另外,第二個甕罐旁邊的一個小銀盒,其中裝的寶貝更是美輪美奐,它就是後來堪稱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反映絲綢之路繁榮景象的獸首瑪瑙杯。

"

上個世紀7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位農民就遇上了這樣的好運氣,1970年10月5號下午,位於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村民在打地基挖到地下0.8米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灰不溜秋的甕罐,該村民也覺得可能挖出了寶。當他迫不及待地揭開甕罐上的蓋子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裡面塞滿了黃澄澄金燦燦的金子,光芒閃爍地都睜不開眼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當時處於大公社生產時期,人們的集體觀念普遍比較強,該村民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大隊的領導並將文物上交。而後也就引起了省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聽說挖出了金子,省博立即派出了五六名特級專家前往視察,連館裡唯一一輛汽車都用上了。

專家們到來也驚訝壞了,只見這個甕罐裡,全是金銀器物,各種銀盤、銀碗、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12條小金龍紅、綠、藍各種寶石等,尤其要說到的是罐內4塊“赤金箔”就重達11斤。

專家們一面保護現場,一面繼續向四周普查,果然又找到了一個類似的罐子,琳琅滿目,也滿滿的都是貨!另外,第二個甕罐旁邊的一個小銀盒,其中裝的寶貝更是美輪美奐,它就是後來堪稱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反映絲綢之路繁榮景象的獸首瑪瑙杯。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統計這次考古發現的文物,共1000餘件,其中包括金銀器(主要有器皿、銀鋌、金銀錢幣)700多件,水晶玉器製品數十件,瑪瑙器3件,以及其它各類珍貴器具,堪稱有史以來唐朝宮廷文物發掘最豐富和集中的一次,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遺寶”,意義十分重大。

事後,省博的領導們鑑於文物十分珍貴,決定先祕不示人帶回去研究。然而,就在半年後蹊蹺卻發生了。

"

上個世紀7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位農民就遇上了這樣的好運氣,1970年10月5號下午,位於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村民在打地基挖到地下0.8米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灰不溜秋的甕罐,該村民也覺得可能挖出了寶。當他迫不及待地揭開甕罐上的蓋子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裡面塞滿了黃澄澄金燦燦的金子,光芒閃爍地都睜不開眼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當時處於大公社生產時期,人們的集體觀念普遍比較強,該村民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大隊的領導並將文物上交。而後也就引起了省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聽說挖出了金子,省博立即派出了五六名特級專家前往視察,連館裡唯一一輛汽車都用上了。

專家們到來也驚訝壞了,只見這個甕罐裡,全是金銀器物,各種銀盤、銀碗、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12條小金龍紅、綠、藍各種寶石等,尤其要說到的是罐內4塊“赤金箔”就重達11斤。

專家們一面保護現場,一面繼續向四周普查,果然又找到了一個類似的罐子,琳琅滿目,也滿滿的都是貨!另外,第二個甕罐旁邊的一個小銀盒,其中裝的寶貝更是美輪美奐,它就是後來堪稱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反映絲綢之路繁榮景象的獸首瑪瑙杯。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統計這次考古發現的文物,共1000餘件,其中包括金銀器(主要有器皿、銀鋌、金銀錢幣)700多件,水晶玉器製品數十件,瑪瑙器3件,以及其它各類珍貴器具,堪稱有史以來唐朝宮廷文物發掘最豐富和集中的一次,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遺寶”,意義十分重大。

事後,省博的領導們鑑於文物十分珍貴,決定先祕不示人帶回去研究。然而,就在半年後蹊蹺卻發生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最初被發現時,這4塊金箔被泡在陶甕中的鸚鵡提樑罐中天平稱重11斤。第二年1月份,一位研究這批文物的考古學家因為要撰寫相關考古報告,對金箔進行重新稱重,存放在省博對的2塊赤金箔足足少了2.22斤的分量。

這年4月份,博物館也因需要對文物正式登記入庫,因此再次稱重,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金箔又少了240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為了查明真相,省博的專家組決定調回在故宮參展的另外兩塊金箔,與留存在博物館的2塊金箔進行第四次稱重,這一稱竟然發現又少了63.7克。

赤金箔的頻繁減重,令人感到不解,最終陝西博物館的專家們只好求助於西北大學的幾位物理和化學專家,至此謎團才終被解開。

"

上個世紀7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位農民就遇上了這樣的好運氣,1970年10月5號下午,位於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村民在打地基挖到地下0.8米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灰不溜秋的甕罐,該村民也覺得可能挖出了寶。當他迫不及待地揭開甕罐上的蓋子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裡面塞滿了黃澄澄金燦燦的金子,光芒閃爍地都睜不開眼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當時處於大公社生產時期,人們的集體觀念普遍比較強,該村民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大隊的領導並將文物上交。而後也就引起了省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聽說挖出了金子,省博立即派出了五六名特級專家前往視察,連館裡唯一一輛汽車都用上了。

專家們到來也驚訝壞了,只見這個甕罐裡,全是金銀器物,各種銀盤、銀碗、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12條小金龍紅、綠、藍各種寶石等,尤其要說到的是罐內4塊“赤金箔”就重達11斤。

專家們一面保護現場,一面繼續向四周普查,果然又找到了一個類似的罐子,琳琅滿目,也滿滿的都是貨!另外,第二個甕罐旁邊的一個小銀盒,其中裝的寶貝更是美輪美奐,它就是後來堪稱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反映絲綢之路繁榮景象的獸首瑪瑙杯。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統計這次考古發現的文物,共1000餘件,其中包括金銀器(主要有器皿、銀鋌、金銀錢幣)700多件,水晶玉器製品數十件,瑪瑙器3件,以及其它各類珍貴器具,堪稱有史以來唐朝宮廷文物發掘最豐富和集中的一次,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遺寶”,意義十分重大。

事後,省博的領導們鑑於文物十分珍貴,決定先祕不示人帶回去研究。然而,就在半年後蹊蹺卻發生了。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最初被發現時,這4塊金箔被泡在陶甕中的鸚鵡提樑罐中天平稱重11斤。第二年1月份,一位研究這批文物的考古學家因為要撰寫相關考古報告,對金箔進行重新稱重,存放在省博對的2塊赤金箔足足少了2.22斤的分量。

這年4月份,博物館也因需要對文物正式登記入庫,因此再次稱重,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金箔又少了240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為了查明真相,省博的專家組決定調回在故宮參展的另外兩塊金箔,與留存在博物館的2塊金箔進行第四次稱重,這一稱竟然發現又少了63.7克。

赤金箔的頻繁減重,令人感到不解,最終陝西博物館的專家們只好求助於西北大學的幾位物理和化學專家,至此謎團才終被解開。

西安村民挖11斤黃金文物,半年後少了3斤,專家稱正常

原來,這四塊金箔在出土前一直被存放在充滿積水的鸚鵡提樑罐中,由於浸泡的時間過長,金箔在每一次稱重時其中的水分並沒有完全蒸發,而隨著時間往後推移,其分量的變化也相應變小,這也解釋了為何出土的前幾個月分量較少的數據比較大一些。

也就是說,隨著水分的蒸發會相應影響到重量,因此,專家們最後也得出泡水後的赤金箔分量縮水一些也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