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肝臟病變過程

肝癌 乙肝 肝硬化 菠菜 養生之道網 養生之道網 2017-10-12

肝炎患者肝臟病變過程

1、肝炎患者肝臟病變的過程

1.1、自然轉陰

隨著時間推移,機體免疫狀態改善,部分攜帶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可自行轉陰。國內報道,凡是母嬰垂直傳播的攜帶者,乙肝表面抗原的自然陰轉率很低,一般低於2%,18歲以後的青壯年的自然陰轉率在1.25%~3.4%,同時有e抗原陽性者更難轉陰。

1.2、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狀態

有不少患者終身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發現乙肝表面抗原數十年陽性,但最終死於非肝性疾病。在曾經報道218例無症狀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中,有48.2%的肝臟有輕微病理變化,可能這種變化就是相對穩定的一種乙肝病毒持續感染的低反應狀態。在我國這種情況十分普遍。

肝炎患者肝臟病變過程

1.3、有一部分人在攜帶過程中出現肝功異常,發生臨床顯性肝炎。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與e抗原持續陽性者易發展成慢性肝炎,還有少數是與丁型肝炎重疊感染,個別還不能排除其它病毒引起的肝損害。

1.4、發生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變甚至肝癌

有人認為發生慢性活動性肝炎者可達1%~3%,少數人可發展為非活動性肝硬變,已發生肝硬變的患者中9.9%~16.6%有發生肝癌的機會,個別報告有42.1%可伴發肝細胞癌。

2、肝炎患者肝臟病變有什麼症狀

輕度慢性乙肝一般症狀不明顯,肝功輕度異常,如症狀日益加重、體徵日見明顯,肝功嚴重異常,則表示慢性肝炎已進入中度、重度階段,症狀方面可見明顯的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溏、腹脹等),體徵方面可見面色萎黃或晦黯,有肝掌(手掌魚際部位可見點狀或片狀紅色鬱血形狀)、蜘蛛痣。

慢性重型肝炎標誌著肝臟已發生了大片或亞大片狀壞死,病情危重,可伴隨多種併發症,表現主要為嚴重的消化道症狀、重度乏力和肝昏迷、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從化驗指標看,血清膽紅素超過了170毫摩爾/升,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至40%以下,本型病情嚴重,死亡率極高,一定要早期診斷,爭取搶救時機。

肝硬化多由慢性活動性(中度或重度)肝炎發展而來,少數由ASC或輕度慢性肝炎發展而來,除了具備肝炎的一些共同表現外,特徵性的表現還有面色黎黑、腹部脹滿、下肢水腫、鼻牙出血等。

肝癌的早期可無明顯的症狀,可靠的診斷來自於影象學檢查,如CT、核磁共振、B超等,化驗甲胎蛋白持續大於400ng/ml的慢性肝炎患者尤其要注意及時進行影象學檢查,作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3、肝炎患者如何保養

3.1、保持樂觀健康心態

肝炎患者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平常、健康的心情,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才有利於身體康復。

肝炎患者肝臟病變過程

3.2、按時作息

防止感染肝病患者應特別注意休息,因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活動量越大,其肝臟的血流量越小,故到達肝臟的營養成分就越少,恢復就越慢,所以休息對肝病患者非常重要。

3.3、飲食合理

注重忌宜肝病飲食療法目的是保護受損的肝臟,原則為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和低脂肪。

3.4、適當鍛鍊

增強體質根據身體狀況,加強身體鍛鍊,如散步、打太極拳、游泳等,有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進行適當的鍛鍊,以不疲勞為宜,使自身免疫力逐步增強,對機體和肝臟能起到保護作用。

肝炎患者如何飲食

1、蛋白充足

足量優質蛋白質可提高酶的活性,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貯存,有利於肝細胞修復和肝功能恢復。可選用優質蛋白質如大豆及其製品和牛奶、瘦肉、雞、魚、蛋等動物性食品。

肝炎患者肝臟病變過程

2、能量適當

適當的能量有利於肝組織修復及肝功能恢復,但過分強調高熱能飲食不但增加肝負擔,加重消化功能障礙,且容易引起肥胖,使肝細胞內脂肪含量增多,甚至發展為脂肪肝,因此熱能的供給須與體重、病情、活動情況相適應,儘可能保持收支平衡,維持理想體重。

3、飲食宜清淡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對促進肝臟的修復和再生,以及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都是非常有益的。日常飲食中,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適當食用青菜、薺菜、芹菜、菠菜、黃瓜、番茄、蘋果、梨、香蕉、葡萄等。

肝炎患者要注意什麼

1、要戒酒

酒精不但直接損害肝臟,使病情加重,而且還可影響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效果。

2、避免引起疾病加重的誘因

如過度勞累、上呼吸道感染、飲食不當、腹瀉、情緒的劇烈波動、損傷肝臟藥物的應用等。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由於以上因素導致的肝病復發或代償性的肝硬化出現失代償。

3、定期複查

除檢查肝功能外,還要檢查B超,觀察肝臟的大小,有無脾臟的增厚、門靜脈的增寬等。對於抗病毒的病人還應該檢查病毒複製水平和肝炎血清學指標的變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