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在江西景德鎮市浮樑縣舊城內西面的一個小土堆上矗立一座紅塔。九層高的塔拔地而起,矗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建造和完善浮樑的千年古塔,離不開黎文表和黎文聰這兩個人的功績。據史料記載,兩人都是江西浮樑人,又都是虔誠的佛教居士。黎文表生活於五代末年至宋代初年。黎文聰,生活於宋代中期仁宗年間。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有個叫度的和尚,見此地沒有佛寺,便到處化緣,在縣治西隅建寺,名西寺。

在唐代,一般具有規模的寺院都建佛塔,用於供奉佛的舍利或藏放經卷,或藏放對佛教有貢獻的高僧的遺骨。西寺在建成後的幾十年裡,各種設施逐漸完備,但未曾建塔。

宋代建立政權後,對佛教、道教實施“僧祗戶”和“道觀戶”政策,即寺院道觀的產業不納稅,和尚、尼姑、道士、道姑不服役。於是,西寺建塔列入了日程,時間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黎文表很想在西寺建塔,卻苦於無資金。傳說,他夢見佛祖,說浮樑縣城是個龍舟,因而常有洪災,若不解破,便有覆沒的危險。辦法是要在舟尾立一高塔,象徵桅杆,使龍舟平安,以消除災害。僧人們將這個神諭四處遊說,果然募化了不少錢財。黎文表等又請來一批能工巧匠,擇吉日興了工。經過大家的努力,不到一年的時間塔便建成,定名為大聖寶塔。新塔高十三丈,巍峨雄偉,成為浮樑一大景觀。寺也因塔而名為西塔寺。

可是新塔建成後,每遇大風或雷雨,便搖擺不定,僧侶們深為憂慮,卻又無可奈何。直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又有一個叫黎文聰的佛門居士,主動請纓要解決這個難題。他先請專門建塔的師傅們找出原因,然後卜問了神明,決定在塔頂加重壓力,以使塔身不再搖晃。於是,僧侶們再一次化緣。施工開始後,先加固基礎,再修繕塔身。黎文聰則捐錢一百,用生鐵鑄成一個大盆,覆蓋在塔頂之上。從此以後,高塔果然不再晃動了。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與鄱陽永塔寺塔、信豐大對寺塔屬同一類型。歷史上,紅塔曾被列為昌江八景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七十二名塔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內現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江西第一塔”。

1970年有關單位對紅塔進行實地測量時,發現塔頂有一個覆盆,銅質鍋狀,鑄有文字,曰:“浮樑縣太平坊弟子黎文聰,自舍錢一百文足,鑄造大聖寶塔上覆盆一所,永彰不朽者。康定元年,歲次庚辰四月二十八日。”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現紅塔塔高40.47米,底層邊長為5.2米,各層逐漸向內收進,至頂層邊長的3.7米。紅塔六角七層,每面有二朵鋪作,角上有轉角鋪出,除第二層同第一層的門窗較高無平座外,餘各層均有平座,每層平座設有三門,各據一面,餘三面無門,各據一面,餘三面無門,因牆厚度大,故塔內形成一條長巷。

1984年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對紅塔進行重修,歷時兩年,全面修復對外開放。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塔的每一層都用青磚搭簷和平臺,平臺外側不設護欄。整個塔身形象簡潔壯觀。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塔身用大型青磚實砌,底層壁厚達3米。既然紅塔是用青磚砌成,為什麼會是紅色的呢?因為砌結塔身時用的封磚灰漿是用石灰、糯米漿、紅土壤和砂四種成份混合而成的,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蝕,裡面的灰漿中的紅壤不斷外溢,逐漸把整個塔身染成紅色,所以一座青磚塔終於變成了“紅塔”。

據《浮樑縣志》載:年僧度創,塔高十三丈,宋造,明萬曆三年,塔重修”。因外牆為紅色,故名紅塔。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採用穿壁繞座式結構,這種結構非常特別。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要登臨塔頂,必須從塔內底層先上一層,然後穿出塔門外,沿著塔外平臺繞半圈(平臺寬度不足50釐米),再從另一個門進入塔內上臺階登上一層,然後再出來繞半圈。這樣往復,才能登上塔頂。由於登塔方式非常特別,塔外的平臺又很窄,而且沒有欄杆,登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1984年重修紅塔時,將底層向上登塔的通道封堵起來,以避免遊客登塔時發生意外。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內部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頂部以迭澀構成,其桔構與蘇州虎丘雲巖寺塔第一層塔心走循的天花相同。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細節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的佛名為“大聖寶塔”。門前楹聯:“出入有僧皆佛印,往來無客不東坡”。佛印饒州浮樑人與蘇東坡是道友,常有往來。這副對聯就證明他們的關係之好。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在浮樑還有許多關於紅塔的傳說。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也就是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與陳友諒為爭奪天下大戰鄱陽湖,開始時朱元璋落敗,沿昌江退到浮樑縣城,躲到紅塔頂上,陳友諒帶追兵進縣城搜查,但沒有上到塔頂搜查,結果沒有搜到朱元璋,於是就撤兵走了。沒搜塔的原因一是塔是佛教聖地,一般兵家不進入;二是朱元璋當時進入塔時是伏地爬進去的,塔門上的蜘蛛網沒有被弄破,追兵認為沒有人進塔。朱元璋從塔頂下來後,當地百姓送灰水粑(鹼水粑)給他作乾糧,從此浮樑縣的鹼水粑成了地方有名的特色食品。朱元璋後來當了皇帝,告訴他的子孫,說浮樑有座塔曾救了他一命,那座塔已破爛不堪需要維修,由於他慌張逃命,沒有看清塔名,只記得是紅色的塔。後來他的第九代孫子,1575年,萬曆皇帝朱翊均登基第三年,就從國庫撥專款重修紅塔。按常規,國家是不出錢修建寺塔的,寺塔都是靠僧人化緣或信徒香客們捐助而修建的,這次屬於特例。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高聳入雲,數裡之外就能看到它的雄姿。該塔角簷飛翹,鈴鐺作響,高大的塔影投入鄰近的蓮荷塘中,夕陽西照,景緻絕妙。歷代詩人題吟甚多。明宣德元年(1426年),浮樑知縣曾鼎有詩云: 巍峨雁塔倚虛空,鈴鐸聲傳十里風。 絕頂曾藏金舍利,閒階倒栽玉芙蓉。 光連霄漢行雲外,影浸池塘夕照中。 步履登臨遙望處,江山如畫勝無窮。

浮樑紅塔-“江西第一古塔”

紅塔雖然歷經千年風雨,至今仍巍然聳立在昌江河畔,充分顯示了它設計的科學性,反映出當時工匠的建築水平和審美情趣,是當時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集中體現。紅塔忠實地記錄了浮樑的諸多歷史概貌與變遷,是浮樑歷史的見證,是古代浮樑的標誌性建築,如今也是浮樑縣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和遊覽勝地之一。

(歡迎關注或轉發,搬運侵權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