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陋寺名僧

民間故事:陋寺名僧

1

唐朝年間,桂州城北有一座西山,西山腳下有一座廟,叫慶元寺。

慶元寺依山傍水,風光旖旎。可惜寺廟香火不旺,廟裡只有三個僧人。住持叫法明,年過七旬。大徒弟叫樂道,二徒弟叫樂佛,均三十出頭。

法明自北方來,他跟徒弟說,自己10歲時為了躲避戰亂跟隨逃荒的人流來到南方。

每當回首往事,法明淚眼婆娑:“那支逃荒隊伍整整有600口人,人們肩挑行囊,扶老攜幼,可除了我還活著,其餘人都在路上倒下了,包括我的爹孃。”

樂道:“師父,你是怎麼捱過來的?”

法明:“舉目無親時,我跳過河,可浮上來了;我跳過崖,可被人救了。冥冥中有個聲音告訴我‘往南走吧,那裡才有你的活路’。”

樂佛:“師父,那你怎麼就當上了慶元寺的住持呢?”

法明:“那天我路過西山腳下時餓暈了,幸被路過的慶元寺高僧看到,將我揹回寺裡。在餓殍滿途的年代,有一個地方讓你活了下來,你們還會離開嗎?”

樂道和樂佛異口同聲:“師父,我們也不會!”

從慶元寺往南走六十里,有一座寺廟叫慶旦寺。寺裡有僧人300名,住持叫覺然。

慶旦寺在城南,慶元寺在城北,當地人便叫慶旦寺為南山寺,叫慶元寺為北山寺。兩寺雖齊名,生存狀況卻冰火兩重天。相比慶元寺的冷清慘淡,慶旦寺香客眾多,香火旺盛,經常有達官貴人光顧,捐錢捐物。

一天,樂道和樂佛下山化緣歸來,抖出微薄的收穫,問:“師父,為什麼南山寺的僧人多卻不愁吃穿,北山寺的僧人少卻要四處化緣?”

法明:“南山寺的覺然住持有官府背景,而我們是民間寺院,怎麼比?俗人才老想著吃喝,出家人心中只有佛。人無論貧富,都可以修行。”

樂道和樂佛聽了,不再出聲。在他們眼裡,師父千里逃荒大難不死,必定不是等閒之輩,而他們都是被師父解救的貧苦孩子,也不甘願平凡。

他們相信,只要跟著師父走,總有一天能達成修行。

民間故事:陋寺名僧

2

這年夏天,桂州一帶狂下暴雨。慶元寺前的小溪山洪爆發,從上游漂來無數的木頭。

黃昏時分,法明、樂道和樂佛在寺前看著眼前滔滔洪水,無限惆悵。

突然,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到洪流中有金光閃爍,正緩緩地從上游順流而下。

樂道:“師父,你看!”

樂佛:“你看,師父!”

法明:“我看到了,汙濁洪流難掩金光閃閃,莫非這其中有佛祖的旨意?”

法明一揮手,帶著兩個徒弟直奔溪邊,他們想看那金光閃爍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當他們趕到溪邊,發著金光的東西也來到了跟前。令人失望的是,那根本不是什麼寶物,而是一截木頭。

樂道:“師父,是木頭!”

樂佛:“是木頭,師父!”

法明:“你們都錯了,那不是木頭,而是佛祖,趕緊把它撈上岸!”

兩位徒弟得令,截住木頭,七手八腳抬上岸邊。那截木頭約3米長,卻似乎有幾百斤重,樂道和樂佛累得氣喘吁吁。

過後,師徒三人合力將木頭抬回慶元寺。奇怪的是,那截木頭雖然泡在洪水裡,卻沒被水浸到。它通體乾爽,散發著幽香。

樂道:“師父,把它劈了當柴燒?”

樂佛:“師父,把它劈了做香杆?”

法明:“劈你們個頭,你們可知道咱寺裡缺什麼嗎?”

樂道和樂佛異口同聲:“缺什麼?”

法明:“缺個佛像,這六十多年來我夢寐以求一尊佛像,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材料,如今終於等到了。”

其實,慶元寺也有佛像,但那是一尊又矮又小的泥塑。煙熏火燎久了,佛像渾身粗糙,通體黝黑。

法明:“你們想啊,佛祖都過得不好,咱做僧人的憑什麼好過呢?”

樂道和樂佛聽了,茅塞頓開。

樂道:“可是師父,佛祖到底什麼模樣呢?”

法明拂鬚微笑:“佛主心中坐,心若虔誠佛自生動。”

樂佛:“可是師父,我們沒錢請木匠來雕琢佛像。”

法明:“慶元寺有個傳統,每一代住持臨終前都會將一隻木箱子交給繼任者。我師父圓寂前也交給我那隻木箱子,他千叮萬囑我別輕易打開,現在看來是開箱的時候了。”法明說著從床底捧出一隻沉甸甸的木箱。

“莫非裡面藏著金銀財寶?”樂道和樂佛彼此對視了一眼,趕緊湊上前接過。如果木箱裝的是金銀財寶,那慶元寺將一夜暴富。

等他們打開木箱一看,頓時洩氣了。箱裡根本沒有金銀財寶,只有一把斧頭,兩把鋸子,三把刻刀。

法明:“徒兒別洩氣,現在我們可以造佛像了。”

接下來的日子,法明帶著樂道和樂佛從早到晚“叮叮噹噹”雕刻佛像。沒米下鍋了,他們就分頭下山化緣,回來繼續雕琢佛像。

時光飛逝,木屑橫飛。那尊佛像雕刻成的日子,正好是法明師徒三人從洪水裡打撈那截木頭的三週年。

那尊佛像不需要鎏金,便自帶金色的光芒。當法明師徒三人合力將佛像聳立在慶元寺中時,佛像神采奕奕,光芒萬丈。

樂道:“好一尊栩栩如生的佛像!”

樂佛:“好一尊凝眸眾生的佛像!”

法明:“如果有一件袈裟給他披上,那才是舉世無雙!”

樂道:“師父,咱們這麼窮,買不起袈裟啊!”

樂佛:“要不我們去化緣一件袈裟?”

法明:“好的袈裟是化緣不來的,我們既不能偷也不能搶更不能騙,只能做到這份上了。阿彌陀佛!”

好在寺裡自從有了新佛像,夜晚只需點一根蠟燭,整座廟堂就一片敞亮。法明告訴兩個徒弟,說這就是佛光普照。

民間故事:陋寺名僧

3

慶元寺新佛像落成後的第三天晚上,桂州知府陳仙做了一個夢。

夢裡,一個光著膀子的僧人找到他,雙手合十道:“陳知府,你能否借給貧僧一件袈裟?”說完飄然而去。

陳仙醒來,將夢境告訴師爺,並追問夢語是什麼意思。

師爺想了想,說:“大人,依小人之見,該不會是您多年來只顧南山寺,忘了北山寺吧?”

“這……你也知道,我跟南山寺的覺然住持是親戚嘛。”

師爺:“天下寺廟千萬座,天下佛祖獨一尊。大人如果心懷佛祖,又怎可厚此薄彼呢?再說……”

“再說什麼?師爺但說無妨!”

“再說,大人對佛祖都不公正,那老百姓又怎麼看待大人呢?他們會服您的管治嗎?”

陳仙:“師爺所言極是,我這個桂州知府對待轄境裡的兩座寺廟確實有偏頗。師爺,我該怎麼辦呢?”

“夢幻有時是真實的寫照。既然僧人在夢裡問大人借袈裟,那就送他一件袈裟。成人之美有時就是自我成全。”

“好!立刻派人去集市賣上好的布料做一件袈裟!”

師爺得令,差人辦事去了。

經過裁縫師晝夜趕工,三天後袈裟做成。嶄新的袈裟光彩奪目。

夜幕降臨時,陳仙召來師爺:“不對啊,我並不知道夢裡的僧人是誰,袈裟送給誰合適呢?”

師爺:“如果夢真靈驗,那個僧人還會來找大人拿袈裟的。”

陳仙:“會嗎?袈裟現在哪裡?”

師爺:“放心吧,白天我讓屬下洗袈裟了,此刻就晾在知府門外。”

陳仙點頭,贊同師爺辦事可靠。然後,兩人閒聊了幾句,便各自回去休息了。

“大人!不好了,袈裟不見了!”次日天剛亮,師爺急匆匆向陳先稟報。

陳先聽了,趕緊派人在桂州城裡四處查找,結果一無所獲。

“誰會拿走袈裟呢?如果作案的是身懷絕技的強盜,冒死潛入知府後也應該偷走金銀珠寶吧。”正當陳仙和師爺百思不得其解時,門外有衛士來報,說在六十里外的北山寺裡找到了一件新袈裟。

“北山寺?走,我們去瞧瞧!”陳仙拉著師爺匆匆策馬出門。

當他們來到北山寺時,看到一尊金光閃閃的佛像上穿著一件嶄新的袈裟。經過仔細丈量和辨認,那正是陳仙定製的袈裟。

陳仙叫衛士押來法明師徒三人,質問:“你們三個和尚,不好好唸經,為何要偷我的新袈裟?”

法明聽了,趕緊道:“冤枉啊大人,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昨天夜裡睡覺前佛像還是光著膀子,今天早上醒來我們才發現他披上了一件新袈裟。”

接著,法明將佛像的發現和雕刻過程一一轉述給陳仙。

陳仙聽了,連呼不可思議,同時為自己先前做的那個奇夢驚訝不已。

過後,陳仙向北山寺捐錢捐物,將寺廟修葺一新。

漸漸的,北山寺名氣越來越大,香客越來越多,香火越來越旺,真正成為與南山寺齊名的寺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