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趙越)“聯合灣區城市打造一批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超前佈局未來產業技術開發。”在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在講話中提出,佛山要搶佔未來產業技術的制高點。

這是近年來,佛山首次在市委全會上對發展未來產業進行系統佈局。

無獨有偶,南方日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目前,國內已有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無錫、長沙、石家莊、瀋陽、常州等多座城市以不同形式表達發展未來產業的意圖,乃至付諸實踐。

作為製造業大市,佛山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長青不衰。發展未來產業,對佛山意味著一次重要的創新躍遷。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佛山將如何打響?

在此次佛山市委全會上,“創新”是最頻繁出現的關鍵詞之一。朱偉強調,要抓住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機遇,加快把佛山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技術創新中心,提高佛山製造的創新能力。

他提出,佛山將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攜手灣區城市共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這一過程中,搶佔未來產業技術的制高點,將成為佛山的重要抓手。

朱偉說,佛山要樹立全球視野和國際眼光,面向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積極爭取國家、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聯合灣區城市打造一批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超前佈局未來產業技術開發。

到底什麼是未來產業?目前,科技界和經濟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概念。

去年,瀋陽市政府印發的《瀋陽市未來產業培育和發展規劃(2018—2035年)》曾作出一個值得參考的解釋:未來產業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與工業技術交叉融合為驅動,顯著帶動生產力發展、改善人們生活質量、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對於未來產業已經形成了一些公認的具體領域。

“重點培育太赫茲、儲氫儲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精準醫療、幹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量子通信、衛星及應用、極端環境材料、液態金屬、氫燃料電池、智能網聯及無人駕駛汽車等引領產業方向的未來產業。”去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11個未來產業領域的具體產業。

更早前出臺的《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動杭州未來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則宣佈,將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量子技術、增材製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等重點前沿領域率先探索佈局。

不難發現,兩個文件中聚焦的未來產業有著相當程度的一致性——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以及以腦科學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乃至航天科技均在此列。

佛山發展未來產業,將重點在哪些領域發力?在此次市委全會上,答案首次揭曉。

朱偉說,佛山將把握數字經濟潮流,協同開展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技術開發,推進智能系統應用研究。瞄準生物經濟領域,加強人工合成基因組、生物體系設計再造等技術開發,著力構建再生醫學治療新模式。

高精度熱原子微波傳感器技術及應用、腦損傷後神經內分泌功能的神經再生技術……今年初,廣州市科技局公佈《2019年廣州市產業技術重大攻關計劃未來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專題擬立項項目公示》,體現了其在未來產業領域的紮實進展。

當前,未來產業成為區域競爭新焦點,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科技創新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一些城市走在佛山之前。2017年,南京就已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市主導產業優化升級的意見》,將先進製造業主導產業、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相提並論,希望通過這三類產業的共同發力,達到“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相比南京、杭州等地,記者發現,在國內眾多發展未來產業的城市中,深圳很可能是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2013年,深圳就已經出臺《深圳市未來產業發展政策》。

直到今天,當時深圳的政策魄力和眼界,仍然值得其他城市借鑑。該政策明確規定,自2014年起至2020年,連續7年,深圳市財政要每年安排10億元,設立市未來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持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培育和引進、重點企業發展、產業化項目建設等。

從深圳到南京、杭州、廣州等地,發展未來產業都面臨一個共同的發力點——提高原始創新能力。與很多傳統制造業相比,未來產業對一個區域的創新實力有了更高要求。

有鑑於此,杭州市就提出,圍繞重點領域加強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全面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加速構建先發優勢,實現高端引領發展。

對於製造業配套能力強大,但高等教育不發達的佛山來說,要發展未來產業,原始創新能力更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考驗。

在此次會上,朱偉也對強化佛山科技研發能力進行了部署。他要求,充分發揮佛山製造業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優勢,積極對接國內外高端科研創新資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發和轉化平臺,加快形成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的創新網絡。

“要全力推進季華實驗室建設,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在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領域抓好一批‘頂天立地’的科研項目,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國家實驗室。”朱偉說。

他表示,佛山要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力爭到2020年累計引進大院大所組建新型研發機構100家,加快推進清華大學佛山先進製造研究院、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廣東分所等平臺建設,持續拓展產學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在佛山轉化落地。加快打造南方高等教育名城,與香港的大學合作建設高水平理工大學。

科技創新離不開要素集聚。一座城市越是要發展處在創新鏈端的產業,就越是要集聚更加“高精尖”的前沿科技要素。

人才是創新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環。“前沿的產業技術開發離不開一流的創新人才,高端人才流向哪裡,領先科技就會出現在哪裡。”朱偉說。

他表示,佛山將聚焦關鍵核心領域,梳理人才需求清單,精準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

各類研究機構,也是創新要素的一種。無論佛山自身、還是國內各地的實踐都證明,創新人才、各種研究機構能夠通過物理上的集聚發展,形成“1+1>2”的效應。

打造一個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集中發展未來產業的地理空間,可能將成為很多城市的選擇。此前在2017年,深圳就已宣佈啟動龍華觀瀾高新園未來產業集聚區、大鵬壩光生命健康未來產業集聚區等7個未來產業集聚區建設。

這7個集聚區涵蓋生命健康、軍工、航空航天、機器人、智能裝備等未來產業,規劃用地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其中有3個位於全市重點開發區域範圍內。

無獨有偶,杭州也在建設這樣一個集聚區。去年,杭州公佈了“城東智造大走廊”的發展規劃綱要。城東智造大走廊涵蓋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涉及區域的製造業基礎紮實,是杭州工業經濟的主平臺。2016年,該區域生產總值佔杭州全市56%,工業增加值佔杭州全市73%。

該市計劃,把握技術變革趨勢與產業發展方向,著眼未來,提前謀劃,前瞻佈局,重點瞄準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區塊鏈等一批有先發優勢、有發展潛力的新興領域,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優化環境,將這一區域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未來產業發展先行區”。

在佛山,哪些片區將扛起同樣的功能?三龍灣和佛山高新區的表現將令人期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