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煩惱不要怕,逆境出菩薩!

佛教 學誠 佛學 北京龍泉寺 北京龍泉寺 2017-09-07

本期導讀:無論是讓我們不要生起煩惱,還是對治煩惱、斷除習氣,都需要靠佛法。我們內心怎樣才能夠有清淨的狀態呢?本期推出“感悟人生”系列之八《如何掃除自心的塵垢》,探討如何用佛法來對治煩惱,踏踏實實地照著佛法去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去落實,同自己的生命真正相結合,直至成佛。

有煩惱不要怕,逆境出菩薩!

佛言祖語:豈復悟菩提之性,息塵埃以自明,了真如之理,本空寂而為樂。——《大乘本生心觀經淺注》卷一

學誠法師法語:我們在寺廟裡常常聽法師說,在這個事情上我們可以提升,心靈得到提升,資糧得到累積,往往都是在這些逆境當中提升和累積的。


文章:有煩惱不要怕,逆境出菩薩!

對治煩惱的過程就是我們整個修行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在寺廟裡不生煩惱的時候,就到下士道;你在對治的時候,就到中士道;你的習氣都沒有了,那就到上士道,那個很不容易做到。你要做到不起煩惱,都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當然你能夠有一段時間可以不起煩惱,比如你能夠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天、兩天不起煩惱,但你能夠永遠不起煩惱。永遠不起煩惱就意味著你的煩惱已經被對治了,才不會起了。

所以,大家在寺廟裡,做事也好,用功也好,不用擔心自己有煩惱,自己說錯話、辦錯事,這些也是很正常的。我們做錯的時候,怎麼辦呢?如何來以此為鑑,如何在這樣一個境界中提升自己?

有煩惱不要怕,逆境出菩薩!

我們在寺廟裡常常聽法師說,在這個事情上我們可以提升,心靈得到提升,資糧得到累積,往往都是在這些逆境當中提升和累積的。

但是我們通常的思維習慣認為,一定是拜佛唸經的時候,才是在積聚資糧,這些挫折逆境的時候,甚至說倒茶、掃地、搬椅子、佈置場地的時候,也是在累積資糧。也就是說,有時候有人給我們講這些事情是在累積資糧,我們也可能會隨即附和,而自己內心不容易真正去認同這是在累積資糧。

從這點也就是能夠說明,我們內心同佛法相應不相應的標誌。道次第告訴我們,這本身就是累積資糧。有可能我們已經知道了、聽過了。我們知道了、聽過了,是不是我們認同呢?怎麼樣才叫認同呢?只是認同這樣一個道理,還是認同這個道理跟自己有關係?(12)(未完待續)

——摘自學誠法師2006年11月北京龍泉寺開示《如何掃除自心的塵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