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相佈施,不求回報,這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佛教 地藏 菩提樹 彌勒菩薩 愚言寓事 愚言寓事 2017-09-21

在佛家修行中,經常會聽到“解脫道”和“菩薩道”。

修持解脫道,毫無疑問,是佛教的本意;解脫道的修持工夫,也毫無疑問,是以出家的身分為宜,至少,出家人的牽掛沒有在家人那麼多。所以,出家人可證小乘四果,在家人最多隻能證到三果,南傳的北道派,雖主張在家人也可證到四果,但其既證四果,必然就會出家。

說到菩薩道,無疑地,菩薩道的精神,是佛教的根本,菩薩道的修持者,則以在家的身分更為相宜。至少,在家人的生活範圍,可比出家人更大更廣,深入群眾而接觸群眾,正是攝化群眾的最佳方便。所以佛經中的菩薩,除了極少數之外,都是現在家相,乃至最後一生在兜率內院的菩薩,也是現天人相,而非出家相。當然,現在家相的菩薩,並不即有男女性的差別,三界內的色界天,已經沒有男女欲,何況是聖位的菩薩。菩薩多現在家相的原因,乃在說明菩薩道的修持者,最適合在家人的身分。

不住相佈施,不求回報,這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解脫道是可貴的,但還不如菩薩道更加可貴。因為菩薩道的修持者,除了自求解脫,還要助人解脫;既是解脫道的求證(或已取得)者,也是人天道的實行者。從實質上說,菩薩雖現在家身,卻比出家聖者更偉大。

菩薩道是大乘行者由發心修行到成佛中間的漫長路程,由於除自修自渡外,渡眾生是重要的工作,要完成這種艱困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動機,它是渡生的動力,這就是慈悲心(在佛教中以大慈彌勒菩薩與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代表);要有目標,就是宏偉的願望(以大願地藏菩薩為代表);要有渡生的大智慧,好的工具與方法(以大智文殊菩薩為代表);要有永恆不斷的渡生行為(以大行普賢菩薩為代表);最後要有大精進心去完成(以大勢至菩薩為代表)。具有上面這五種條件,菩薩道才能順利的走下去。

我們要是真真學菩薩道,必須先要有大悲心,然後菩提心。大願大行大果,都由此而產生的,如普賢行願品中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能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什麼是大悲?就是“悲已及人”,了知天人阿修羅地獄鬼傍生,從無始來至於今生,昏迷不覺,造一切罪,生死輪迴,苦不可言!由是菩薩起大悲心,欲令胎卵溼化諸眾生等,皆要離苦,得究竟樂,故名大悲,如大悲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意思。

不住相佈施,不求回報,這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從前,有位菩薩,他的心與真如相通。他看到世上一切沒有定數,榮華難保,就把自己所有的財寶施捨給別人。天帝看到菩薩慈愛地撫育眾生,施捨救濟眾生,功勞高大,德高天下,怕他來爭奪自己的帝位。

於是化出一座地獄,出現在菩薩面前,說:“佈施救濟眾生的人,死後靈魂墮入太山地獄,備受燒煮等萬種通苦,就是為佈施的行為受難。你施捨做什麼?”

菩薩回答:“難道有因佈施恩德反而進太山地獄的人嗎?”

天帝說:“你如果不信,可以問罪人。”

菩薩問罪人:“你因為什麼,在地獄裡呢?”

罪人說:“我從前在世時,傾家中所有救濟窮人,拯救眾生出苦難,現在遭受重罪,身在太山地獄。”

菩薩問:“仁慈佈施,反而遭受災禍,不知接受施捨的的人也像這樣的嗎?”

天帝說:“接受施捨的人,死後昇天。”

菩薩答道:“我之所以救濟,就是為了眾生。假如他說:‘這正是我的願望啊。’那麼即使因慈惠而受罪,我也一定去做。損害自己去救濟眾生,這正菩薩高尚的志向。”

天帝說:“你有何志願,崇尚這種高行?”

菩薩回答:“我想成佛,拯救眾生,使眾生都得涅槃,不再生死輪迴。”

天帝聽到菩薩懷有這種聖潔的志趣,於是退後叩頭說:“確實沒有仁慈佈施,救濟眾生,反而遠離福命,遭受災禍,進太山地獄的人。您的恩德傾動天地,怕您爭奪我的帝位,故此展示地獄,來迷惑您的志向。我愚弄欺騙聖人,望能原宥我的大過。”天帝悔過完畢,叩頭退下。

菩薩慈惠到彼岸,行佈施如此。

我們知道行佈施有好果報時,願意去佈施行善,這很正常。故事中的菩薩,在聽到行佈施下地獄之後,還能堅持自己的初心不變,不求佈施之功德,甚至佈施帶來惡報,也不放棄佈施之心。

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不住相佈施,不求回報,這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不住相佈施才是菩薩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