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人生的四種境界

馮友蘭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已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

最後,一個人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九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文章選自馮友蘭《光明日報》。圖片來自《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人生的四種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也是一部中國學術的暢銷佳作。本書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在有限的二十餘萬字中,融入了對中國幾千年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其敘述語言簡明生動,又耐人尋思,真正做到了“內行不覺無味,外行不覺難懂”。

【內容簡介】

1946-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過整理後編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快速瞭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不二之選;其後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諸多譯本出版。幾十年來,這部專著一直是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可謂享譽世界。

1985年,塗又光先生首先將此書譯成中文,廣大中國讀者才得以與這部優秀的哲學史著作見面。21世紀初,在新的研究背景下,趙復三先生對塗譯中的一些譯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遂重新翻譯了此書,譯文更加準確、通俗地傳達了作者的原著精神。

《中國哲學簡史》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在有限的二十餘萬字中,融入了對中國幾千年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其敘述語言簡明生動,又耐人尋思,真正做到了“內行不覺無味,外行不覺難懂”。

【作者簡介】

作者: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國現代知名哲學家、教育家,被譽為“現代新儒家”。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歷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曾獲普林斯頓大學、德里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52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為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主要著作有“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和“一序”(《三鬆堂自序》)。

譯者:趙復三(1926—2015),生於上海,194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是中國基督教“三自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曾出任中華聖公會牧師、華北教區總幹事、燕京協和神學院教務長等。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被聘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與趙樸初、趙紫宸合稱中國宗教學界的“三趙”。1985年,任社科院副院長,主張以蔡元培“兼容幷蓄,學術自由”的思想為辦院方針。1989年後在法國、美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執教。秉持“捨身外,守身內”的做人原則,潛心學術,從事中外思想、文化、宗教史的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和譯作多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