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例如上圖中,視頻網站裡播放的內容涉及到兒童及家庭的場景,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系統自動植入了一罐奶粉的圖像,即沒有違和感,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同時商品旁會出現導購字幕條,想購買會點擊後自動跳轉至電商。

這類技術的出現,使廣告巧妙植入的同時,避免了每次人工對圖像的編輯,還可以自動替換不同品牌產品,廣告主可以去選擇想要植入的場景和內容,系統自動去匹配植入場景,最後以點擊和銷售轉化率計費,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廣告投放內容庫,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影譜科技、極鏈科技等文娛獨角獸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正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類場景下的有效應用,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類公司盈利能力和目前行業地位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首先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後,他們的盈利模式、行業地位和細分市場,本質上與傳統廣告商一樣。廣告商公司本身不是流量平臺,而是依託流量平臺買賣流量的中介,上游還是廣告主、下游是媒體(視頻平臺、電視臺等),廣告公司作為中間商還是過路財神的角色,而且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一、無法和下游的媒體巨頭相比;二、在上游也要看大客戶廣告主的臉色,只不過是做廣告的方法更先進了,並不具備顛覆產業鏈的能力。

第二、廣告的轉化率和有效性很難有大提升、主要節省的是公司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智能現在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廣告推廣場景(系統識別視頻的圖像和語音進行商品軟性植入),易於面向廣告客戶去複製和實施,節省了大量的營銷和人力成本,但廣告的轉化率並不會因此而提升,因為難以精準分析觀看用戶的習慣和特點。

在視頻播放的環境下推送產品,是以場景為基礎的軟廣告植入,並不能保證用戶會看到,並感興趣。用戶的大量數據還是留存在平臺的手裡,輕易不會和外部廣告公司去分享。

而目前平臺的數據算法技術,只能做到以用戶身上“標籤”為依據進行廣告內容的推送,推送的購買轉化率還沒有好方法進行優化。因為這需要同一用戶針對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商品的反饋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的計算量和數據量太驚人,系統還無法實現。

雖然褒獎和質疑都在,但這一場景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賦能,行業裡還有很多不那麼容易落地的科技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例如上圖中,視頻網站裡播放的內容涉及到兒童及家庭的場景,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系統自動植入了一罐奶粉的圖像,即沒有違和感,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同時商品旁會出現導購字幕條,想購買會點擊後自動跳轉至電商。

這類技術的出現,使廣告巧妙植入的同時,避免了每次人工對圖像的編輯,還可以自動替換不同品牌產品,廣告主可以去選擇想要植入的場景和內容,系統自動去匹配植入場景,最後以點擊和銷售轉化率計費,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廣告投放內容庫,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影譜科技、極鏈科技等文娛獨角獸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正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類場景下的有效應用,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類公司盈利能力和目前行業地位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首先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後,他們的盈利模式、行業地位和細分市場,本質上與傳統廣告商一樣。廣告商公司本身不是流量平臺,而是依託流量平臺買賣流量的中介,上游還是廣告主、下游是媒體(視頻平臺、電視臺等),廣告公司作為中間商還是過路財神的角色,而且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一、無法和下游的媒體巨頭相比;二、在上游也要看大客戶廣告主的臉色,只不過是做廣告的方法更先進了,並不具備顛覆產業鏈的能力。

第二、廣告的轉化率和有效性很難有大提升、主要節省的是公司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智能現在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廣告推廣場景(系統識別視頻的圖像和語音進行商品軟性植入),易於面向廣告客戶去複製和實施,節省了大量的營銷和人力成本,但廣告的轉化率並不會因此而提升,因為難以精準分析觀看用戶的習慣和特點。

在視頻播放的環境下推送產品,是以場景為基礎的軟廣告植入,並不能保證用戶會看到,並感興趣。用戶的大量數據還是留存在平臺的手裡,輕易不會和外部廣告公司去分享。

而目前平臺的數據算法技術,只能做到以用戶身上“標籤”為依據進行廣告內容的推送,推送的購買轉化率還沒有好方法進行優化。因為這需要同一用戶針對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商品的反饋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的計算量和數據量太驚人,系統還無法實現。

雖然褒獎和質疑都在,但這一場景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賦能,行業裡還有很多不那麼容易落地的科技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前陣子朋友圈裡有投資人晒出所投的AR/VR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投資,5G的應用將帶動VR的真正落地。很多行業人士也開始叫囂,5G會是新一輪文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這話放在長期看可能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說可能是過分樂觀了。

5G要普及首先是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搭建,然後還有資費標準的問題。從現在運營商佈網的進度來看,(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對4G基站的升級5G改造還沒完成,5G基站的新建還沒開始,在2021年能實現高速傳輸和高清視頻都是最樂觀的估計。

另外高清視頻和VR的傳輸還有重要的資費問題,運營商不會在投入遠高於4G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後,反而降低流量的收費標準,看高清視頻享受高品質體驗就要多花錢,這又有多少用戶可以負擔? 普及5G、降低資費還是一個科技升級的長時間過程,不會一兩年就實現。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例如上圖中,視頻網站裡播放的內容涉及到兒童及家庭的場景,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系統自動植入了一罐奶粉的圖像,即沒有違和感,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同時商品旁會出現導購字幕條,想購買會點擊後自動跳轉至電商。

這類技術的出現,使廣告巧妙植入的同時,避免了每次人工對圖像的編輯,還可以自動替換不同品牌產品,廣告主可以去選擇想要植入的場景和內容,系統自動去匹配植入場景,最後以點擊和銷售轉化率計費,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廣告投放內容庫,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影譜科技、極鏈科技等文娛獨角獸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正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類場景下的有效應用,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類公司盈利能力和目前行業地位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首先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後,他們的盈利模式、行業地位和細分市場,本質上與傳統廣告商一樣。廣告商公司本身不是流量平臺,而是依託流量平臺買賣流量的中介,上游還是廣告主、下游是媒體(視頻平臺、電視臺等),廣告公司作為中間商還是過路財神的角色,而且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一、無法和下游的媒體巨頭相比;二、在上游也要看大客戶廣告主的臉色,只不過是做廣告的方法更先進了,並不具備顛覆產業鏈的能力。

第二、廣告的轉化率和有效性很難有大提升、主要節省的是公司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智能現在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廣告推廣場景(系統識別視頻的圖像和語音進行商品軟性植入),易於面向廣告客戶去複製和實施,節省了大量的營銷和人力成本,但廣告的轉化率並不會因此而提升,因為難以精準分析觀看用戶的習慣和特點。

在視頻播放的環境下推送產品,是以場景為基礎的軟廣告植入,並不能保證用戶會看到,並感興趣。用戶的大量數據還是留存在平臺的手裡,輕易不會和外部廣告公司去分享。

而目前平臺的數據算法技術,只能做到以用戶身上“標籤”為依據進行廣告內容的推送,推送的購買轉化率還沒有好方法進行優化。因為這需要同一用戶針對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商品的反饋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的計算量和數據量太驚人,系統還無法實現。

雖然褒獎和質疑都在,但這一場景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賦能,行業裡還有很多不那麼容易落地的科技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前陣子朋友圈裡有投資人晒出所投的AR/VR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投資,5G的應用將帶動VR的真正落地。很多行業人士也開始叫囂,5G會是新一輪文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這話放在長期看可能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說可能是過分樂觀了。

5G要普及首先是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搭建,然後還有資費標準的問題。從現在運營商佈網的進度來看,(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對4G基站的升級5G改造還沒完成,5G基站的新建還沒開始,在2021年能實現高速傳輸和高清視頻都是最樂觀的估計。

另外高清視頻和VR的傳輸還有重要的資費問題,運營商不會在投入遠高於4G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後,反而降低流量的收費標準,看高清視頻享受高品質體驗就要多花錢,這又有多少用戶可以負擔? 普及5G、降低資費還是一個科技升級的長時間過程,不會一兩年就實現。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而說到帶寬和資費標準,就可以再拿一類應用區塊鏈解決行業問題的項目舉例。

騰訊等視頻平臺長期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帶寬費用太高,每年接近30億。而近年又出現了很多打著“區塊鏈”概念解決這一問題的企業。

主要做法是將個人PC作為共享流量的網絡節點,安裝程序後,緩存一部分視頻網站訪問度最高的內容,當臨近的用戶再收看這類內容時,就近從個人PC網絡節點上下載,緩解了視頻平臺流量的壓力,也節約了帶寬。作為回報,個人節點貢獻的資源會記錄在區塊鏈上,智能合約分配token作為激勵。

這種理念前沿,解決痛點明確的項目,落地時卻很骨感。個人PC的內存、計算能力、上傳帶寬,根本滿足不了視頻平臺的需求,而且視頻網站訪問的高峰期在晚上,和個人用戶使用電腦的時間衝突,給你做節點電腦就慢的沒法用。

區塊鏈的作用在這裡就僅僅變成了記賬和發token,個人拿到手裡的數字代幣沒有真實的價值,最後變成了投機炒作的工具。

這類科技應用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看真能在文娛落地又大規模提升行業效率的還是少數,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也是要看基礎和時機的。

3

行業的驅動力與洗牌時代

文娛產業近十年的發展,其實背後是科技的驅動力。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的媒體,讓普通用戶有了廉價娛樂的平臺,如直播、短視頻、手遊等等,而各類平臺的興起又催生了對各類內容如飢似渴的需求,於是網紅、主播、網劇、網大、社交興起。

現在互聯網的紅利已經過去,行業暫時沉寂,科技這種核心的行業驅動力未來還會再起作用,但需要時間去積累。

未來的科技風口不會是一個單項技術應用的突破,而是多種技術組合在一起搭建的基礎設施。

記得以前接觸過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動畫建模和創造虛擬形象的企業。幾個名牌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想用機器學習的方式來自動生成動畫裡的人物形象和動作,這能大大節省3D動畫的開發成本,不過後來在真正實踐中發現了問題。

3D動畫的建模中,人物的設計和動作很複雜,基本包括:形象設計——構建骨骼——粘貼肌肉——設計表情——設計動作——反覆調試。人工智能科技解決的只是重複並簡單的動作和表情,通過機器學習能夠智能模擬人臉的表情和基本動作等,但需要在不同動畫場景下利用動作數據反覆對機器進行訓練。

最後公司發現,積累大量的數據,構建動作庫,機器訓練,投入的研發成本和建模後產品能節約的人工成本不成比例,得不償失。其實這就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在動畫產業鏈中,有若干個細分環節,有做分鏡設計、有模型搭建和調用、有做表情捕捉、有做動作生成、有做後期渲染等等,單獨一個環節有技術上的提升不能在產業鏈上起到太大作用,各個環節的整體技術都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積累得到了升級,最後都形成了一個個模塊化的環節,整合資源開發設計的成本才能大大節約。

而且未來的互聯網世界,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海量的數據、而數據的背後又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合理合法獲得個人數據不需要付出成本嗎?這又涉及到數據主權,牽扯到區塊鏈對個人數據的登記並對主權者的付費;而視頻和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又需要高速的傳輸,5G要時間落地和普及;而5G又會帶動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網的安全性、隱私性如何保證?加密技術又要升級。

在未來,如果出現能顛覆現有文娛產業巨頭的公司,一定在多種技術組合成熟的新一代基礎網絡上,出現有效整合資源的新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例如上圖中,視頻網站裡播放的內容涉及到兒童及家庭的場景,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系統自動植入了一罐奶粉的圖像,即沒有違和感,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同時商品旁會出現導購字幕條,想購買會點擊後自動跳轉至電商。

這類技術的出現,使廣告巧妙植入的同時,避免了每次人工對圖像的編輯,還可以自動替換不同品牌產品,廣告主可以去選擇想要植入的場景和內容,系統自動去匹配植入場景,最後以點擊和銷售轉化率計費,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廣告投放內容庫,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影譜科技、極鏈科技等文娛獨角獸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正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類場景下的有效應用,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類公司盈利能力和目前行業地位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首先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後,他們的盈利模式、行業地位和細分市場,本質上與傳統廣告商一樣。廣告商公司本身不是流量平臺,而是依託流量平臺買賣流量的中介,上游還是廣告主、下游是媒體(視頻平臺、電視臺等),廣告公司作為中間商還是過路財神的角色,而且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一、無法和下游的媒體巨頭相比;二、在上游也要看大客戶廣告主的臉色,只不過是做廣告的方法更先進了,並不具備顛覆產業鏈的能力。

第二、廣告的轉化率和有效性很難有大提升、主要節省的是公司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智能現在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廣告推廣場景(系統識別視頻的圖像和語音進行商品軟性植入),易於面向廣告客戶去複製和實施,節省了大量的營銷和人力成本,但廣告的轉化率並不會因此而提升,因為難以精準分析觀看用戶的習慣和特點。

在視頻播放的環境下推送產品,是以場景為基礎的軟廣告植入,並不能保證用戶會看到,並感興趣。用戶的大量數據還是留存在平臺的手裡,輕易不會和外部廣告公司去分享。

而目前平臺的數據算法技術,只能做到以用戶身上“標籤”為依據進行廣告內容的推送,推送的購買轉化率還沒有好方法進行優化。因為這需要同一用戶針對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商品的反饋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的計算量和數據量太驚人,系統還無法實現。

雖然褒獎和質疑都在,但這一場景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賦能,行業裡還有很多不那麼容易落地的科技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前陣子朋友圈裡有投資人晒出所投的AR/VR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投資,5G的應用將帶動VR的真正落地。很多行業人士也開始叫囂,5G會是新一輪文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這話放在長期看可能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說可能是過分樂觀了。

5G要普及首先是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搭建,然後還有資費標準的問題。從現在運營商佈網的進度來看,(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對4G基站的升級5G改造還沒完成,5G基站的新建還沒開始,在2021年能實現高速傳輸和高清視頻都是最樂觀的估計。

另外高清視頻和VR的傳輸還有重要的資費問題,運營商不會在投入遠高於4G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後,反而降低流量的收費標準,看高清視頻享受高品質體驗就要多花錢,這又有多少用戶可以負擔? 普及5G、降低資費還是一個科技升級的長時間過程,不會一兩年就實現。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而說到帶寬和資費標準,就可以再拿一類應用區塊鏈解決行業問題的項目舉例。

騰訊等視頻平臺長期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帶寬費用太高,每年接近30億。而近年又出現了很多打著“區塊鏈”概念解決這一問題的企業。

主要做法是將個人PC作為共享流量的網絡節點,安裝程序後,緩存一部分視頻網站訪問度最高的內容,當臨近的用戶再收看這類內容時,就近從個人PC網絡節點上下載,緩解了視頻平臺流量的壓力,也節約了帶寬。作為回報,個人節點貢獻的資源會記錄在區塊鏈上,智能合約分配token作為激勵。

這種理念前沿,解決痛點明確的項目,落地時卻很骨感。個人PC的內存、計算能力、上傳帶寬,根本滿足不了視頻平臺的需求,而且視頻網站訪問的高峰期在晚上,和個人用戶使用電腦的時間衝突,給你做節點電腦就慢的沒法用。

區塊鏈的作用在這裡就僅僅變成了記賬和發token,個人拿到手裡的數字代幣沒有真實的價值,最後變成了投機炒作的工具。

這類科技應用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看真能在文娛落地又大規模提升行業效率的還是少數,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也是要看基礎和時機的。

3

行業的驅動力與洗牌時代

文娛產業近十年的發展,其實背後是科技的驅動力。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的媒體,讓普通用戶有了廉價娛樂的平臺,如直播、短視頻、手遊等等,而各類平臺的興起又催生了對各類內容如飢似渴的需求,於是網紅、主播、網劇、網大、社交興起。

現在互聯網的紅利已經過去,行業暫時沉寂,科技這種核心的行業驅動力未來還會再起作用,但需要時間去積累。

未來的科技風口不會是一個單項技術應用的突破,而是多種技術組合在一起搭建的基礎設施。

記得以前接觸過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動畫建模和創造虛擬形象的企業。幾個名牌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想用機器學習的方式來自動生成動畫裡的人物形象和動作,這能大大節省3D動畫的開發成本,不過後來在真正實踐中發現了問題。

3D動畫的建模中,人物的設計和動作很複雜,基本包括:形象設計——構建骨骼——粘貼肌肉——設計表情——設計動作——反覆調試。人工智能科技解決的只是重複並簡單的動作和表情,通過機器學習能夠智能模擬人臉的表情和基本動作等,但需要在不同動畫場景下利用動作數據反覆對機器進行訓練。

最後公司發現,積累大量的數據,構建動作庫,機器訓練,投入的研發成本和建模後產品能節約的人工成本不成比例,得不償失。其實這就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在動畫產業鏈中,有若干個細分環節,有做分鏡設計、有模型搭建和調用、有做表情捕捉、有做動作生成、有做後期渲染等等,單獨一個環節有技術上的提升不能在產業鏈上起到太大作用,各個環節的整體技術都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積累得到了升級,最後都形成了一個個模塊化的環節,整合資源開發設計的成本才能大大節約。

而且未來的互聯網世界,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海量的數據、而數據的背後又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合理合法獲得個人數據不需要付出成本嗎?這又涉及到數據主權,牽扯到區塊鏈對個人數據的登記並對主權者的付費;而視頻和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又需要高速的傳輸,5G要時間落地和普及;而5G又會帶動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網的安全性、隱私性如何保證?加密技術又要升級。

在未來,如果出現能顛覆現有文娛產業巨頭的公司,一定在多種技術組合成熟的新一代基礎網絡上,出現有效整合資源的新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技術應用的落地也往往伴隨著行業的升級和改造。這裡可以舉一個曾經著名的“偽命題”,以區塊鏈進行IP版權的拆分售賣。

將一個IP未來影視化的收益權以區塊鏈方式登記發幣(影視幣),化整為零售賣給眾多散戶,未來IP產生收益後再給大家相應收益。這裡面涉及的到影視行業一個普遍的財務監管問題。

首先大家支付比特幣購買影視幣,但IP要產生收益,就要拿大家給到項目方的比特幣兌換成法幣去拍影視劇,賺了錢後再換成比特幣以空投的方式給持有影視幣的人分。但給了錢的散戶們,誰能去監管項目方如何去花錢?你把我錢卷跑了也沒人管得了!

劇組財務的支出就是普遍存在不透明和現金支付的現象,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真正在這個領域落地,就應該把投資方在影視劇上的投資款都登記上區塊鏈,每一筆支出也上鍊,透明、可查、無法篡改,這才能真正規範財務不透明的現狀。未來影視幣才可能真正發的出去。

科技可以帶來行業的變化,行業的變化又在反哺科技的落地。但在這個過程裡,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受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北京南鑼鼓巷一帶,一個環境優雅的文化創意園深藏於古老的衚衕裡,園內紅牆綠柳,幽靜古樸,是文人嚮往的辦公地。其中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在園內風水最佳,樓外綠蘿爬牆,室內窗明几亮,但寸土寸金的房租讓很多文創企業望而卻步。

最近,這座小樓的租客剛剛換了人,原來一家著名的影視工作室因資金壓力剛剛搬走,(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最近得到投資的影視藝考培訓SAAS(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企業。

剛搬入園區的SAAS企業創始人感慨,文化產業正在進行洗牌,很多公司會難以為繼。自己以前做的傳統藝術考試類培訓,投資人無人問津,後來與科技應用結合轉型,給B端藝考類企業提供SAAS服務,業務增長的很快,也融到了資。

陷入“困境”的文創產業,轉型是一種選擇,與科技相結合是一種嘗試。

1

文化與科技的“冰火兩重天”

文娛行業的冷卻,從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狀況可見一斑。據記者所屬公司新元文智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文融通)統計,2019年我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在經歷2018年的持續上漲後出現回落,第二季度,發生125起融資事件(較上季度增長0.81%,同比減少41.04%),透露金額的有91起,涉及資金規模65.01億元,環比下降50.07%,同比下滑63.01%。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季度行業內公司IPO融資金額和企業數量都同比往年下降了50%以上。香港和美國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IPO的主要選擇,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門仍然關閉,但海外資本市場的融資額及企業估值,無法和國內相比。

2018年映客、快手、虎牙等獨角獸公司海外上市後的破發場景仍歷歷在目。

國內退出渠道不暢,海外上市不賺錢,資本對行業投資的熱度在大幅衰減。另一方面,傳統文娛產業本身也有點問題。

頭條、抖音、快手、騰愛優等平臺牢牢佔據了流量的入口,文娛企業更多是在做內容給“平臺”打工。內容型企業缺少爆發的想象力,目前也幾乎沒國內IPO的可能性,資本並不青睞,自身的造血的能力也在衰竭。

內容從業者普遍反饋,這個領域基本也是拼流量的時代,頭部內容能獲得大的流量,通過內容付費、廣告、電商等形式變現,大量的腰部和尾部公司,靠接一些承製的工作維持運營,要發展起來很難。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資本市場上,一邊是傳統文娛“沉悶”的現狀,但另一邊是泡沫叢生的科技公司。

7月份即將面市的科創板、集成電路、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公司頂著六、七倍市盈率的發行價格,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爭搶。

這裡面在排隊的也不乏文化傳媒公司,不過他們披著科技“外衣”。

以算法起家的今日頭條自不必說,主打人工智能結合文娛廣告的影譜科技在申報科創板前剛進行兩輪累計近15億元融資,估值超過120億;另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結合傳媒廣告的木瓜移動,雖然在2019年7月8日剛剛以“終止審查”狀態夢斷科創板,但申報材料前的資料顯示,擬融資11.76億,估值近47億。

擬掛牌的文娛科技企業只是冰山一角,創業型公司獲得融資的屢見不鮮。2018年應用AI+文娛的極鏈科技獲得超10億融資,估值近百億;主營人工智能及AR/VR混合體驗的邁吉客A+輪獲得盛景網聯母基金數千萬投資,估值超過5億元;多家主打人工智能在影視3D建模、人臉表情捕捉、虛擬偶像、動畫建模引擎、智能廣告的公司在18、19年獲得風險投資。

科技的熱潮獲得了資本的青睞、文娛+科技企業如火如荼,但二級市場上的同行們卻一片落寞。

同樣是廣告類公司企業,宣亞傳媒、華揚聯眾、引力傳媒、華誼嘉信,市值只有30億上下,和殼股差不多。另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傳統影視企業,市盈率長期在個位數徘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一位廣告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在談論現狀時說,科技的風口讓投資人趨之若鶩,但有件科技的外衣並不能替換企業的本質,都是做廣告的,他是AI概念,我沒有,估值就是我的十倍?盈利模式都一樣,業績都差不多,他用了AI的技術就比我值錢好幾倍嗎?!很多公司更多是概念,技術的落地真假難辨。

2

真應用與“偽概念”

文娛的很多細分賽道湧現了結合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公司。這些領域確實有項目藉助科技的“武器”迅速崛起,能切實解決一些行業痛點,但也有更多的項目只是科技的概念和噱頭,落地應用還很困難,辨別起來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

從人工智能最有希望落地的廣告營銷來看,科技主要的顛覆性在於圖像和語音的自動識別,已經可以結合廣告場景產生自動植入。

傳統的互聯網視頻廣告一般採取視頻片頭播放或者在內容中間插入的形式,嚴重的影響的用戶的收視體驗。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雲端服務器通過學習,已經可以對視頻的內容、語音自動識別,當某一視頻或語音場景與某廣告品牌產生契合點,播放系統就能把廣告進行軟植入。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例如上圖中,視頻網站裡播放的內容涉及到兒童及家庭的場景,原本空空如也的桌面上,系統自動植入了一罐奶粉的圖像,即沒有違和感,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同時商品旁會出現導購字幕條,想購買會點擊後自動跳轉至電商。

這類技術的出現,使廣告巧妙植入的同時,避免了每次人工對圖像的編輯,還可以自動替換不同品牌產品,廣告主可以去選擇想要植入的場景和內容,系統自動去匹配植入場景,最後以點擊和銷售轉化率計費,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廣告投放內容庫,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影譜科技、極鏈科技等文娛獨角獸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正在於人工智能技術在這類場景下的有效應用,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類公司盈利能力和目前行業地位難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首先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後,他們的盈利模式、行業地位和細分市場,本質上與傳統廣告商一樣。廣告商公司本身不是流量平臺,而是依託流量平臺買賣流量的中介,上游還是廣告主、下游是媒體(視頻平臺、電視臺等),廣告公司作為中間商還是過路財神的角色,而且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一、無法和下游的媒體巨頭相比;二、在上游也要看大客戶廣告主的臉色,只不過是做廣告的方法更先進了,並不具備顛覆產業鏈的能力。

第二、廣告的轉化率和有效性很難有大提升、主要節省的是公司的人力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智能現在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廣告推廣場景(系統識別視頻的圖像和語音進行商品軟性植入),易於面向廣告客戶去複製和實施,節省了大量的營銷和人力成本,但廣告的轉化率並不會因此而提升,因為難以精準分析觀看用戶的習慣和特點。

在視頻播放的環境下推送產品,是以場景為基礎的軟廣告植入,並不能保證用戶會看到,並感興趣。用戶的大量數據還是留存在平臺的手裡,輕易不會和外部廣告公司去分享。

而目前平臺的數據算法技術,只能做到以用戶身上“標籤”為依據進行廣告內容的推送,推送的購買轉化率還沒有好方法進行優化。因為這需要同一用戶針對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商品的反饋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的計算量和數據量太驚人,系統還無法實現。

雖然褒獎和質疑都在,但這一場景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賦能,行業裡還有很多不那麼容易落地的科技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前陣子朋友圈裡有投資人晒出所投的AR/VR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投資,5G的應用將帶動VR的真正落地。很多行業人士也開始叫囂,5G會是新一輪文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這話放在長期看可能有幾分道理,但現在說可能是過分樂觀了。

5G要普及首先是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搭建,然後還有資費標準的問題。從現在運營商佈網的進度來看,(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對4G基站的升級5G改造還沒完成,5G基站的新建還沒開始,在2021年能實現高速傳輸和高清視頻都是最樂觀的估計。

另外高清視頻和VR的傳輸還有重要的資費問題,運營商不會在投入遠高於4G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後,反而降低流量的收費標準,看高清視頻享受高品質體驗就要多花錢,這又有多少用戶可以負擔? 普及5G、降低資費還是一個科技升級的長時間過程,不會一兩年就實現。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而說到帶寬和資費標準,就可以再拿一類應用區塊鏈解決行業問題的項目舉例。

騰訊等視頻平臺長期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帶寬費用太高,每年接近30億。而近年又出現了很多打著“區塊鏈”概念解決這一問題的企業。

主要做法是將個人PC作為共享流量的網絡節點,安裝程序後,緩存一部分視頻網站訪問度最高的內容,當臨近的用戶再收看這類內容時,就近從個人PC網絡節點上下載,緩解了視頻平臺流量的壓力,也節約了帶寬。作為回報,個人節點貢獻的資源會記錄在區塊鏈上,智能合約分配token作為激勵。

這種理念前沿,解決痛點明確的項目,落地時卻很骨感。個人PC的內存、計算能力、上傳帶寬,根本滿足不了視頻平臺的需求,而且視頻網站訪問的高峰期在晚上,和個人用戶使用電腦的時間衝突,給你做節點電腦就慢的沒法用。

區塊鏈的作用在這裡就僅僅變成了記賬和發token,個人拿到手裡的數字代幣沒有真實的價值,最後變成了投機炒作的工具。

這類科技應用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看真能在文娛落地又大規模提升行業效率的還是少數,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也是要看基礎和時機的。

3

行業的驅動力與洗牌時代

文娛產業近十年的發展,其實背後是科技的驅動力。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的媒體,讓普通用戶有了廉價娛樂的平臺,如直播、短視頻、手遊等等,而各類平臺的興起又催生了對各類內容如飢似渴的需求,於是網紅、主播、網劇、網大、社交興起。

現在互聯網的紅利已經過去,行業暫時沉寂,科技這種核心的行業驅動力未來還會再起作用,但需要時間去積累。

未來的科技風口不會是一個單項技術應用的突破,而是多種技術組合在一起搭建的基礎設施。

記得以前接觸過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動畫建模和創造虛擬形象的企業。幾個名牌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想用機器學習的方式來自動生成動畫裡的人物形象和動作,這能大大節省3D動畫的開發成本,不過後來在真正實踐中發現了問題。

3D動畫的建模中,人物的設計和動作很複雜,基本包括:形象設計——構建骨骼——粘貼肌肉——設計表情——設計動作——反覆調試。人工智能科技解決的只是重複並簡單的動作和表情,通過機器學習能夠智能模擬人臉的表情和基本動作等,但需要在不同動畫場景下利用動作數據反覆對機器進行訓練。

最後公司發現,積累大量的數據,構建動作庫,機器訓練,投入的研發成本和建模後產品能節約的人工成本不成比例,得不償失。其實這就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在動畫產業鏈中,有若干個細分環節,有做分鏡設計、有模型搭建和調用、有做表情捕捉、有做動作生成、有做後期渲染等等,單獨一個環節有技術上的提升不能在產業鏈上起到太大作用,各個環節的整體技術都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積累得到了升級,最後都形成了一個個模塊化的環節,整合資源開發設計的成本才能大大節約。

而且未來的互聯網世界,人工智能的基礎是海量的數據、而數據的背後又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合理合法獲得個人數據不需要付出成本嗎?這又涉及到數據主權,牽扯到區塊鏈對個人數據的登記並對主權者的付費;而視頻和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又需要高速的傳輸,5G要時間落地和普及;而5G又會帶動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網的安全性、隱私性如何保證?加密技術又要升級。

在未來,如果出現能顛覆現有文娛產業巨頭的公司,一定在多種技術組合成熟的新一代基礎網絡上,出現有效整合資源的新應用。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技術應用的落地也往往伴隨著行業的升級和改造。這裡可以舉一個曾經著名的“偽命題”,以區塊鏈進行IP版權的拆分售賣。

將一個IP未來影視化的收益權以區塊鏈方式登記發幣(影視幣),化整為零售賣給眾多散戶,未來IP產生收益後再給大家相應收益。這裡面涉及的到影視行業一個普遍的財務監管問題。

首先大家支付比特幣購買影視幣,但IP要產生收益,就要拿大家給到項目方的比特幣兌換成法幣去拍影視劇,賺了錢後再換成比特幣以空投的方式給持有影視幣的人分。但給了錢的散戶們,誰能去監管項目方如何去花錢?你把我錢卷跑了也沒人管得了!

劇組財務的支出就是普遍存在不透明和現金支付的現象,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真正在這個領域落地,就應該把投資方在影視劇上的投資款都登記上區塊鏈,每一筆支出也上鍊,透明、可查、無法篡改,這才能真正規範財務不透明的現狀。未來影視幣才可能真正發的出去。

科技可以帶來行業的變化,行業的變化又在反哺科技的落地。但在這個過程裡,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受益。

投資人說:洗牌和轉型,文創企業如何抓住科技風口?

未來有的公司會成為技術創新的犧牲品,但有的會借勢而上。以人工智能廣告和視頻平臺的技術升級來舉例,可能最受益的是頭部的內容生產者,最受傷的是MCN公司。

這個從國外的經驗可以借鑑。美國Youtube視頻平臺近十年的強勢崛起,以數據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平臺內容版權的自動篩查,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對內容進行了廣告的智能匹配,特別是頭部的內容的深度捆綁。內容方規範了,也不用再苦於找變現方式談廣告主了,但MCN公司都很慘。

因為MCN不再有核心的價值了,他存在的意義首先是為內容對接變現渠道,如廣告商、電商等;第二是為內容做好服務,輔助內容的製作,提供配套服務等。但科技的升級,讓平臺的自動匹配功能可以幫大量內容對接到相應的廣告等商業資源,另外因為平臺一家獨大太強勢,把頭部的內容都籠絡在了自己手裡,MCN只能去服務一些長尾流量的內容,替平臺乾的是髒活累活。最後MCN價值很低了,被平臺和內容方雙雙拋棄。

文娛與科技的結合長期會是趨勢,短期只能保持著一種“乍暖還寒”的狀態,有的細分領域可以落地,有的在製造概念吸引投資,而有的還在不斷摸索,等待時機。

搬出南鑼鼓巷邊文化創意園的影視工作室,又租用了便宜的新場地,繼續堅持著他們的創作。(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在科技變遷的躁動時代,堅持做自己,不去改變也是一種選擇。這讓人想起《一代宗師》裡宮二的一句旁白:“所謂大時代,無非是去或留,我選擇留在我的時代,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文章來源於:麻辣娛投摘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