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聰明的人往往越著急

風投 創業 創投圈 投資 硅谷 骨感的萬花筒 2018-12-02

此文為轉載,並非原創。覺得很有啟發,一起分享。

01

前不久我們部門打算招幾個小朋友,篩選簡歷時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簡歷日趨“碎片化”——數量驚人的工作經歷,但沒有一份超過1年。

也不是不能理解這種“著急”,畢竟身處的是最最浮躁的創投圈——大多創業者都想著快速融資、炒身價,不願紮實地打磨業務。這種浮躁也傳導到員工身上。

不僅創投圈如此,有次回麥府找以前同事敘舊,他們抱怨:“現在的小朋友大多不願做髒活累活,沒幾個月就一言不合換工作。”

不單單工作方面,個人生活方面亦然——身邊能堅持健身堅持讀書的人寥寥可數,買了一堆健身裝備一堆想看的書,有哪些不是在衣櫃書櫃上積了灰。

這一切的原因都很簡單——你急了。

而且,越聰明的人,往往越容易著急。

那麼,你為什麼會著急?

一個人之所以著急,是因為在自我能力成長時,發現實際用時比預估用時要長得多。


越聰明的人往往越著急



02

之所以說越聰明的人往往越容易著急,就是因為他們的預估用時特別短。

同事兼好友R是個超聰明的90後,能幹,常有各種好玩的創意,用老闆的話來說是“一個人可以當三個人用”。

R的學習能力很強:嘗試新事物時,往往可以很快抓住要領。比如學跳舞、樂器,很快可以成為同期裡的佼佼者。

然而,每當他意識到自己沒辦法很快地成為那個領域裡頭的前1%的人時,他就會放棄練習。覺得繼續付出時間不值得。

“我知道自己有點著急了,但總覺得可能有些領域我可以很快掌握,快速成為專家,所以我一直在不同領域不斷試錯。”

R對自己成長的預估用時之所以短,是因為他對標了自己過往的成功。

他聰明過人,所以人生道路頗為順遂,並沒有遇到什麼重大挫折,自小是大家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習慣了成功的聰明人,自然對自己有了極高的期許。

所以當他嘗試跳舞、樂器這種需要時間浸淫的技能時,他並沒有體會到過往習慣了的那種“快速成功”的實時反饋帶來的快感,進而歸因成“自己沒有天分”,於是便開始浮躁、著急。

另外一個影響預估時間的,往往是你的參照對象,也就是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聰明人身邊不乏聰明人,接觸到的“成功者”自然也多。

好友 Maggie 是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的高級投資經理,智商情商雙高,也因此在過去幾年晉升飛快,每年業績都是公司前 1%。

前段時間和她約飯,席間我們聊到peer pressure這個話題。

她提到說,早前有個飯局,幾個VC/PE圈的朋友在聊一個項目,有個朋友表達了對那個項目的興趣,順口說了句:“要不我個人跟投個5000萬好了?”

當下她有點驚訝:“那個朋友和我年齡相仿,卻可以隨隨便便丟5000萬到一個風險極高的項目裡頭。”

她坦言,身邊實現財務自由的朋友越來越多(包括不少早年買房的朋友),她著實開始“著急”了。

再就是媒體對“年少成功者”的吹捧

創投圈是個典型。比如“90後創業者”這個火熱的標籤。除了媒體的吹捧,甚至還有VC成立了“90後基金”。

兩年前我還在為自己的創業項目融資時,某知名投資人知道了我是 80 後末出生,還戲謔:“你應該去把生日改成90年,這樣更好炒作。”

即便現在身邊的朋友們對“成功”有了更多元化的定義,已經不侷限在財富這單一維度上,但媒體和社會輿論則不然。在媒體的鼓吹下,大多年輕人都在期待著“年少成功”、“一夜暴富”。

基於偌大的同儕壓力,每個年輕人都在對標參照對象,想方設法找捷徑,希望快速實現財務自由。

然而他們卻沒發現,挑選參照對象,本身就錯了。

這些“年少成功”的案例是否誰都可以複製呢?

答案自然是一個大寫的NO。

我們來看看“90後創業者”——

我們在選參照對象時,犯了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邏輯謬誤。

我們只看到了被媒體報道的光鮮90後創業者,卻看不到大多的90後創業項目都夭折了。(包括我的,哦我算是泛90後…)甚至有不少過往被吹捧的明星創業者也跌下了神壇(比如神奇百貨)。

用統計學的話來說,這些你看得到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outlier,都是個例。

此外,我們在看待這些結果時往往也犯了歸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

畢竟這些所謂的“成功”都不能進行片面歸因,它們都是多變量造成的結果,而不單單是“能力”的反映,至少還有另一個關鍵變量的影響——

有個朋友以前在硅谷當記者,曾訪問了一圈獨角獸企業的CEO們,當被問到“你覺得你可以如此成功最主要是因為什麼”時,70%的CEO們都回答:“Luck.(運氣)”

雞湯雞血被打多了,自然是太過容易著急了,不妨對自己寬容一點,給自己預估多點時間

一方面,預估時間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直沿用過往對自身能力的評估標準;另一方面,選擇參照對象時也儘量避免倖存者偏差與歸因偏差。



03


調整了預估用時後,我們開始挽起袖子幹活。我們卻發現,實際用時特別長

這裡我們引入一個超級簡單的公式:



*總工作量:比如一共要看400頁報告

*實際用時:度過的總時間,比如看完所有報告需要5天(120個小時)

*工作時間佔比:比如一天看8個小時報告,則工作時間佔比為8/24=1/3

*效率:單位時間產出,比如每小時看10頁

轉化一下我們不難發現:

根據這條公式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如果你的實際用時特別長,要麼就是因為總工作量太多,要麼就是因為工作時間佔比或效率太低。

先說說總工作量。

要學會一樣技能、抑或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時間本來就是不能跨越的。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頭有提到過,一個人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的追求——知識和技能。

這裡解釋一下兩個概念的不同:

知識的獲取一般通過實踐或看書兩種方式來獲得,前者即一手研究(primary research),後者即二手研究(secondary research),二手研究也可以通過專家訪談(書籍本來就是專家們對知識的梳理)。

知識的評價標準是深度和廣度。行萬里路或讀萬卷書,都需要時間。

技能則可以通過不斷練習獲得,技能的評價標準是熟練程度。練習也需要時間。

這與《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一書核心觀點一致:若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付出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一萬個小時是什麼概念呢?

1天8小時1周5天的話你需要花上快5年。

而且,即使是擁有快速學習能力的“聰明人”,一樣需要沉澱。

22歲的莫扎特輕而易舉地寫出一部部經典作品。不過很少人知道他4歲便開始學琴,6歲生日前,他的音樂家老爹已經逼著他練了3500個小時。

畢加索的發跡自然和他過人的商業能力有關,但他對繪畫能力的打磨才是他名聲大噪的關鍵——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你可以在館裡見到無數小紙片或小手帕,上面是畢加索的繪畫手稿,都是他“不挑時間地點”的繪畫練習。

所以總工作量其實是恆定的,就是那麼多,每個人都繞不過的。

接著說說工作時間佔比。

大部分人都是8小時工作制(也就是一天有1/3的時間在工作),所以要縮短實際用時也不難,每天學習、工作久一點便是。

做投行諮詢的人成長得很快,除了工作性質外,更是因為他們每週工作80到100個小時。套用一萬小時理論,1周80個小時的話10000小時只需花上兩年多。

如果不是這種虐人的工種也無所謂,你可以在工作之餘保持閱讀習慣,閱讀你專注的領域相關書籍,或者與相關領域的專家約上幾頓飯,實際上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下班後的生活決定了你的一生”之類的職場雞湯,不無道理。

最後說一說效率。

效率低主要由信息過載引起。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習慣了每天無數未讀信息的節奏。隔三岔五就要回下微信、刷下朋友圈,生怕錯過什麼熱點,生怕被朋友落下。這種現象被稱為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

於是我們漸漸浮躁,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比如讀書和健身。

我個人為了改善這種FOMO現象做了兩個努力:

一是買了副降噪耳機,戴上後世界都清靜了;

二是我把微信的通知功能關閉了。

而好朋友寺主人則做得更為極端:她停用了微信

寺主人是個自媒體人,知乎大V、微信大號,所以她的工作內容很大比例是需要專注的研究和創作。

某天,她在停用了微信兩個月後發了條微信:

在告別手機的這段時間裡:

成功寫完了1本書,看完了3本書;

每天10點睡、6點起,每天運動半小時;

公號從時尚榜十幾名一下竄到第二名。

所以她決定以後一個月只用一次微信,有急事唯一能聯繫到她的就只有電子郵箱。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這麼做,不過,你可以從停用微信通知開始。

效率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

這種變化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你的技能樹可能會逐漸不適合市場現狀。

所以我們需要持續學習,換句話說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才能保證效率。

前段時間我跟以前一起創業的技術負責人閒聊,說起“著急”這個話題,順帶吐槽了一下很多人不切實際的“一夜暴富”的幻想。

他說:“其實誰不想呢,尤其是創業圈子裡,這種想法更被放大了,而且曾經也感覺並不是很難。不過我確實比較慶幸自己一直堅持寫代碼、學新的技術,即便創業的時候也在寫代碼,才能在團隊解散後市場最差時找到工作。”

蠻贊同一句話:真正的“鐵飯碗”,不是一份穩定的不會丟的工作,而是你掌握了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找到工作的技能。

稍微總結一下,如果你覺得實際用時太長,10000小時的工作量是繞不過的,想加快的話也不是沒有方法——

要麼每天多幹一些,好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1天12小時1周6天的話10000小時只需要花上兩年多;

要麼手腳利落一些,靠自控力讓自己專注、持續學習最適合市場的技能,幹一個小時相當於別人幹兩個小時,時間自然縮短一半。


越聰明的人往往越著急



04


過往跟朋友分享投資理財知識時,常常會提到運動和投資的一個共通點——不能著急

運動時,比如游泳,隔壁賽道的泳者可能會暫時趕超你,這時若你亂了節奏,急著追上去,往往會打亂自己的呼吸,隨後往往是嗆一大口水,難受得可以。

投資理財亦然:牛市高點,眼紅身邊的人的高額收益,於是放棄了過往的穩健投資策略,高點入市,為國接盤。 無他,就是太著急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