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拒絕腐敗

反腐倡廉 法律 政法 時政 子長檢察院 2017-05-08

腐敗問題一直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從古至今,不少人都栽在了這個問題上。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重要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總結國內外反腐倡廉經驗的基礎上,每年都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對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提出明確要求。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他明確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是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明確提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的目標任務。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主要任務之一。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等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在強制監督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個人修養,抵制腐敗思想,才能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今年3月21日,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人民檢察院調查摸底民政局高齡補貼發放情況,在詢問小曙河敬老院高齡補貼問題時,院長吳某等人主動自首。檢察官瞭解到,在2015年至2017年,小曙河敬老院院長吳某、會計邵某利用職務之便,截留了12位生活無法自理的集中供養五保戶的高齡補貼,將其佔為己有。根據法律規定,吳某、邵某因涉嫌貪汙罪被立案偵查。這起案子辦得漂亮。養老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這次挖出敬老領域的蛀蟲,案子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同時這也體現了司法為民的宗旨。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起案件,著實令人惋惜,同時也給廣大幹部員工敲響警鐘!讓大家引以為戒,時刻保持警醒,不要錯一時而輸人生。一失足成千古恨,往往貪腐就是那麼一次的泥足深陷,從此再也拔不出來。一次兩次的,人們總是存在僥倖心理,認為查不出來,從而越貪越大,越貪越多。最終把自己推上了人們的對立面,也把自己帶入了深淵。

反腐倡廉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應該深入到廣大幹部員工的精神世界,塑造一個健康規範的精神世界可以從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外因的強制規範。就是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不敢腐,就是通過加大懲治力度,提高腐敗成本,形成巨大的震懾作用,使黨員、幹部對腐敗心生戒懼、收斂收手。要上行下效的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要堅決杜絕不正之風。此風不可長,必須嚴肅處理,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黨中央在懲治腐敗問題上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了嚴懲腐敗的高壓態勢。

不能腐,就是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消除腐敗發生的條件,使黨員幹部沒有腐敗的機會。用制度的籠子管住權力。從這些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看,權力不論大小,只要不受制約和監督,都可能被濫用。用黨的紀律規範黨員幹部的行為。使黨的紀律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得到豐富發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有效發揮了黨規黨紀在“不能腐”中的紀律保障作用。

不想腐,就是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使黨員、幹部從根本上消除腐敗動機。鑄牢理想信念這個魂,從不敢、不能到不想。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牢記黨的宗旨、牢記黨對幹部的要求、堅守“權力姓公”的底線,消除以權謀私的念頭。

二是內因的抵制作用。規範自身的行為能力,從我做起,提升修養,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人們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見修身的重要性。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看來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得要使自己先獲得知識,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近期,從中央到地方統一開展的“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活動再次證明了這個道理。只有紮實深入地學習了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才能使理想信念堅定起來,使思想觀念統一起來,做一個合格的黨員。黨的觀念一旦淡漠,組織必然渙散、紀律就必然鬆弛,就可能經不起糖衣炮彈的誘惑和攻擊,而倒在腐敗的腳下。正身克己,豐富自身的知識,端正信念,從而做到身正、清明。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如此方能培養出良好的自身修養,才能為其家屬和下屬做好廉潔奉公的榜樣。

外因是通過內因發生作用的,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定著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所以幹部職工應以德為先,注重提升自我修養,在浮華的社會,找準自我的定位,不要被此所迷惑,別忘記了厚重的古訓: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子長縣檢察院 薛麗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