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紀委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

反腐倡廉 政治 經濟 法制 東南網 東南網 2017-09-20

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

東南網9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 通訊員 陳金來)

前些日子,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紀委幹部到先鋒村入戶訪查時,先鋒村村民劉大爺就村委會新大樓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鎮紀委深入調查後,發現一名村支部副書記存在違規違紀問題,對其予以黨紀立案處理。

“以往,反映問題得去上訪,有時候還不一定能解決。現在紀委幹部經常下來了解情況,我們有話在自己家裡就可以說了。”有話有地方說,有問題在家就能反映,這讓劉大爺感到暖心。像劉大爺一樣,在全省各地,許多基層群眾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從“群眾上訪”到“幹部下訪”,這種變化源於今年初以來省紀委在全省推行的鄉鎮紀檢組織建設。

應運而生的“3個100%”

去年底,省紀委領導在基層調研時發現,有的鄉鎮紀委只有紀委書記一個人,個別還存在“三轉”不到位的情況,黨內監督存在空白和盲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方面存在力度層層遞減的問題。

如果鄉鎮紀委只有紀委書記一個人,怎麼能夠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落到實處?

在紮實調研中,基層紀檢工作存在的問題得到細緻梳理。

一方面,鄉鎮紀檢組織建設普遍薄弱;另一方面,基層一線監督執紀任務卻十分繁重。據統計,2016年省紀委收到的檢控類信訪舉報件中,反映鄉科級及以下幹部問題的信件比例約佔七成。這些信訪舉報件反映的問題,大多數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

經過深入思考和統籌謀劃,今年3月,省紀委從人員配備、業務能力和工作目標三個層面,提出了鄉鎮紀檢組織建設“3個100%”目標:鄉鎮100%配齊2名以上專職紀檢幹部,紀檢幹部100%接受業務培訓,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年內100%有自辦案件。

為了保證工作落到實處,今年5月至6月,福建省紀委派出3個專項檢查組,對全省鄉鎮紀檢組織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瞭解各地推進鄉鎮紀檢組織建設工作情況,共抽查19個縣(市、區)、38個鄉鎮,覆蓋全省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有力推進此項工作深入開展。

“半年來的實踐證明,‘3個100%’這個目標是切實可行的。目前,我省前兩個指標已全面完成,大部分鄉鎮已具有自辦案件的能力,年底前可實現自辦案件全覆蓋。”福建省紀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形成監督合力

在鄉鎮基層組織建設中,省紀檢監察機關嚴把幹部准入關。“我們督促指導各地認真執行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注重選配政治堅定、能力突出、敢於擔當的幹部。同時,注意調整不適合從事紀檢工作的幹部,努力提高基層紀檢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省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

8月25日,在沙縣富口鎮,記者走進位於鎮政府辦公大樓一層的紀委辦公室,只見房間整潔明亮、擺放有序,電腦、打印機、錄音筆、照相機等辦公設備一應俱全,各種案卷、文件檔案存放規範有序。辦公室隔壁,還專設了一間談話室。

據三明市紀委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結合落實“3個100%”要求,該市對鄉鎮紀委幹部提名、幹部考核、工作經費、辦公設施、臺賬清單等方面實行統一規範管理,“我們把鄉鎮紀委工作經費予以單獨核定,列入財政預算,保證鄉鎮紀委有效履職”。

為推動鄉鎮紀檢組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全省各地採取明確工作職責、健全業務流程、加強業務指導、完善考核機制等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規範鄉鎮紀檢幹部工作分工和履職行為。同時,強化壓力傳導,要求鄉鎮紀委突出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提高履職實效。

在“一線監督”中發揮作用

“大伯,您知道是哪位幹部掛鉤您嗎?您領到多少補助款?怎麼發的?”8月29日,安溪縣虎邱鎮紀委書記王志勇帶領紀委幹部入戶訪查,在貧困戶王金良家中詳細瞭解情況。

5月份以來,省紀委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的不嚴不實等新問題、新傾向,啟動“一線監督”,部署開展入戶訪查工作。鄉鎮紀委幹部配備到位和參加培訓後,成為“一線監督”的主力軍。

永安市槐南鎮紀委幹部在大壠村入戶訪查時,打算走訪年逾百歲的老人羅某,卻發現這位老人前些年已去世,但他的高齡津貼和慰問款卻仍被領取。循著這條線索,鎮紀委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對近五年來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全面檢查,發現違規領取補貼資金99人次,多發補貼款62141元,鎮紀委對鎮老齡委、鎮民政辦、鎮殘聯等3名相關負責人予以黨紀立案。

在推進鄉鎮組織建設的同時,各縣(市、區)紀委積極創新監督執紀工作機制,通過分片協作、聯合辦案、交叉檢查等方式,充分發揮現有人員的作用。

全省各地還積極探索村級紀檢組織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一線延伸。

晉江市民營經濟發達,農村、社居“三資”多,監督任務繁重。今年初以來,晉江市以鄉鎮紀檢組織建設為契機,積極推動村級紀檢組織建設,共設立390個村級紀檢工作室、3個村級紀委,配備942名村級紀檢員,實現了村級紀檢組織全覆蓋。

“就監督執紀而言,自辦案件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更重要的是考驗鄉鎮紀委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能力。”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實現“3個100%”目標的同時,各鄉鎮紀委堅持抓早抓小,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的日常教育和監督,對侵害群眾利益的苗頭性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提醒,築牢第一道防線。

經過半年的努力,全省基層紀檢組織監督執紀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前哨”和“探頭”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一批“微腐敗”問題得到及時查處。今年1至8月,全省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738件,處理277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678人,組織處理1119人,移送司法機關309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